大别山片区慢性病现状调查及中医药健康干预高血压病效果评价
2022-12-26张舸姚淮芳汪泓汪健刘青朋汤义张家富卜彦昊唐海波王子阳汪蒙娜
张舸,姚淮芳,汪泓,汪健,刘青,朋汤义,张家富,卜彦昊,唐海波,王子阳,汪蒙娜
1 安徽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安徽合肥 230038
2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安徽合肥 230031
长期以来,健康问题一直是我国乃至世界重点关注的社会问题。实施健康帮扶对于继续巩固健康帮扶的成果和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都极其重要[1]。高血压病是临床中常见的慢性病。我国高血压患者的控制情况及患者知行信情况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2]。因此,高血压病健康干预对实现“大卫生、大健康”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中医药健康干预在此目前药物层面健康管理基础上能够通过进行情志干预从心理精神层面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护航”。
现为更好的了解安徽大别片区人群的慢性病患病现状,探究中医药健康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本次研究于安徽大别片区居民进行调查及宣教,为当地人群制定切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防治及中医药健康干预方案,以此更好的进行精准健康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资料与方法
1 慢性病患病现状研究调查
1.1 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对安徽大别片区金寨县与寿县各抽取一个村常住居民共210人进行调查研究。
1.2 调查方法 由经过专业医学培训的医护人员以面对面纸质问卷调查(问卷统一)的方式进行。问卷内容包括被研究者基本信息(个人及家庭)、慢性病史(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血脂异常、中风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吸烟饮酒情况、规律健康饮食、睡眠状况、定期体检情况及健康知识知晓情况等。在问卷中的慢性病只要有一种便可以定义为患慢性病。
1.3 慢性病的诊断 高血压病指既往被确诊为高血压病或此次调查研究时收缩压≥ 140 mmHg/舒张压≥ 90 mmHg。余慢性病诊断需患者既往明确诊断过即可。
1.4 质量控制 调查人员均进行过统一标准的培训且考核合。需质量控制员对本次调查的全程进行监督指导及质量控制,并做到及时解决调查中的问题。数据录入方法为双录入,通过一致性检验后方可进行数据分析。
2 高血压病患者中医药健康干预实施及评估
2.1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 以2018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为准[2]。②中医诊断标准根据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的《高血压中医诊疗指南》拟定疾病及证候标准[3]。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年龄≥60岁;在调研居民区内长期定居,能长期接受健康干预监测,自愿接受随访;能正常进行相关交流(无精神及智力异常),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2.2.2 排除标准 可诊断的继发性及恶性高血压;合并严重并发症或重大疾病者;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心肺等脏器功能不全;未(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2.2.3 病例脱落标准 纳入后研究时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或达到排除病例者;纳入后发生不可控的严重不良事件,不可继续进一步研究者;自行退出或发生影响疗效和医疗安全性判断的病例。
2.3 一般资料 将参加调查的73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37例,男23例,女14例;平均年龄(62.35±9.89)岁;平均病程(6.92±2.67)年;高血压病1级13例,2级13例,3级11例;服药情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抑制剂(ARB)13例,钙离子拮抗剂(CCB)17例,β受体阻滞剂7例。干预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14±7.06)岁;平均病程(7.11±2.22)年;高血压病1级15例,2级11例,3级10例;服药情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受体抑制剂(ARB)10例,钙离子拮抗剂(CCB)15例,β受体阻滞剂11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宣教,干预组在对照组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宣教基础上予以高血压病中医健康干预。干预12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估。
2.4.1 高血压防治相关知识宣教 主要是:①降压药及控制其他基础疾病药物使用相关注意事项;②强调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采用集体宣教、面对面讲解的方式进行个性化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病相关知识宣教。通过口述结合图文对照宣传册、新媒体播放等方式开展
2.4.2 高血压病中医健康干预 将高血压病分为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痰湿内阻、肝火上炎、瘀血内阻、气血两虚、肾精不足、冲任失调7个证型。在指导低盐低脂且遵循戒烟戒酒等基本饮食生活要求同时,根据患者病证进行辨证施膳,指导患者摄入适宜饮食,并讲解适合个体的药膳的制作和食用方法。根据患者不同证型,开具穴位按摩处方,并教授、指导患者或家属学习穴位按摩的方法后自行实施。
2.5 观察指标
2.5.1 血压监测 观察患者干预前后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变化情况
2.5.2 了解高血压防治知识情况 于干预前后采用调查问卷对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完全知晓:≥85分;一般知晓:60-84分;知晓甚少:小于60分[4]。
2.5.3 自我行为管理的情况 于干预前后应用调查问卷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进行调查。问卷包括血压监测情况、饮食行为、运动行为和生活习性四个方面,总分为100分。管理良好:≥85分;管理一般:60-84分;管理较差:小于60分[4]。
2.5.4 服药依从性 服药依从性佳定义为:遵医嘱服药的次数达到总疗程的80%定义为服药依从性佳。否则为服药依从性差[5]。
2.5.5 生活质量评估 从被研究者的临床表现、睡眠情况、心理精神、运动行为等方面综合评估患者中医药健康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情况。
2.6 质量控制 调查人员均进行过统一标准的培训且考核合。需质量控制员对本次调查的全程进行监督指导及质量控制,并做到及时解决调查中的问题。数据录入方法为双录入,通过一致性检验后方可进行数据分析。
3 统计分析
以R语言中的CBCgrps及car包进行数据分析,数值变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两组间比较采用 Mann- Whitney U 检验。分类变量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慢性病患病现状研究
本次共计调查210人,有效问卷197份,应答率93.8%。其中高血压病73人,糖尿病40人,冠心病85人,慢性支气管炎74人,中风48人,血脂异常75人。以是否患病分层。患病人群平均年龄(61.5±8.2)岁,非患病人群平均年龄(58.1±10.5)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病人群年龄大于非患病人群。同时,结合结果可知患慢性病人群较非患慢性病人群学历偏低,且不规律睡眠率、吸烟饮酒率、不规律健康饮食率更高,一般医学保健知识了解情况更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慢性病情况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2 中医药健康干预疗效评价
通过将健康干预前的对照组及干预组人群对比发现,对照组与干预组人群性别、年龄、病程及疗效指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下面将对照组与干预组健康干预前后各疗效比较进行解释:
2.1 血压控制情况 经过12个月的健康干预后,各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收缩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4.71,P<0.05;干预组:t=17.93,P<0.05)。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健康干预后,收缩压明显下降(t=2.54,P<0.05)。各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10.3,P<0.05;干预组:t=15.51,P<0.05)。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健康干预后,舒张压也明显下降(t=2.26,P<0.05)。见表2。
表2 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值比较(±s±s)
2.2 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和自我行为管理情况 经过12个月的健康干预后,各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χ2=13.15,P<0.05;干预组:χ2=20.02,P<0.05)。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健康干预后,高血压知晓情况明显好转(χ2=6.63,P<0.05),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
经过12个月的中医药健康干预后,各组高血压患者干预后的自我行为管理情况明显好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χ2=14.48,P<0.05;干预组:χ2=12.84,P<0.05)。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健康干预后,自我行为管理情况明显好转(χ2=10.68,P<0.05),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情况
2.3 服药依从性 本研究中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在健康干预前依从性佳的患者为37.84%,依从性不佳的患者为62.16%。通过12个月的健康干预后,依从性佳的患者比例上升至67.57%,依从性不佳的患者比例下降至3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P<0.05)。对照组高血压患者在健康管理干预前依从性佳的患者为52.78%,依从性不佳的患者为47.22%。通过12个月的中医药健康干预后,依从性佳的患者比例上升至83.33%,依从性不佳的患者比例下降至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P<0.05)。干预后对照组与干预组患者服药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P=0.2)。具体见表5。
表5 干预前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比较
2.4 生活质量评估 干预12个月后,与干预前相比,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χ2=7.83,P<0.05);睡眠情况(χ2=12.84,P<0.05);心理精神(χ2=18.02,P<0.05);运动行为(χ2=14.41,P<0.05)。与干预前相比,对照组患者运动行为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0.99,P<0.05)。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健康干预后,患者临 床 症 状(χ2=11.42,P<0.05);睡 眠 情 况(χ2=8.24,P<0.05);心理精神(χ2=7.58,P<0.05)有明显改善。具体见表6-9。
表6 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讨 论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上升,其对健康及社会经济效益产生明显的正向效应,此结论与任嘉庆[6]、张一帆[7]等的研究结果相同。在家庭规模中3-4人结构对于家庭健康及经济最合适,此与卫计委发布的:家庭平均规模为3.35人相符合[8]。规律的睡眠与健康呈正相关,与薛本立[9]等人的研究相一致。毫无疑问,吸烟饮酒及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与健康呈现负相关联系,在黄馨缘[10]等人相关研究中可找到相同的结论。
表7 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患者睡眠情况比较
表8 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患者心理精神情况比较
表9 高血压患者干预前后患者运动情况比较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与此同时,快速的生活节奏所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压力不断增大,再加上膳食习惯的不均衡等繁多因素的综合加持,使得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住院率和死亡率呈连续上升趋势[11]。传统的高血压管理方案不能匹配当下的高血压病疾病现状,探索一种新型的、更有效的健康干预方式是当下亟需实现的[12]。中医药健康干预对于基层对高血压病的防治很是必要,通过中医药理论及实践进行健康干预要比单纯药物更有效,是目前的单纯临床医疗手段所不可代替的[13]。在高血压病患病人群进行中医药干预时,多会进行情志干预,调节焦虑和愤怒情绪,注重修身养性[4,14]。中医药几千年来的“治未病”理念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疾病发生发展的临床经验及理论支持[15-17]。临床中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中医药健康干预能够明显加强控制血压作用,改善患者心理精神状态、生活质量及服药依从性等[12,18,19]。且对高血压病人群实施中医药干预可显著缓解高血压病相关临床症状, 降低降压药的毒副作用, 甚至增强降压药疗效[20]。中医药的整体思想可以贯穿高血压病防治全过程。
由于样本的收集是在安徽大别片区中进行,样本对于探究基层健康帮扶成效具有很强的代表意义,对实施精准帮扶具有指导意义,但是因为调查时间短,样本量不够多,因此在今后研究中应注意对该人群样本量的补充,以此揭示中医药健康科普宣传对健康帮扶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健康宣教工作中当加强对基层居民尤其是患慢性基础病人群进行中医药健康宣教,指导其相应的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