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中心城市就业空间格局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

2022-12-26赵虎尚铭宇张悦张浩楠李鹏乾

山东建筑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心区圈层青岛市

赵虎尚铭宇张悦张浩楠李鹏乾

(山东建筑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1)

0 引言

就业是一个城市稳定和繁荣的基石,就业充足而丰富,城市才有发展活力。不同级别的城市其就业内涵并不相同,按照国内外先进城市的发展经验来看,层级越高的城市,其就业主要类型越聚焦于服务业,特别是金融、会计、研发等高端行业。相反,层级越低的城市,其就业类型的主体是初级工业或者低端服务业的可能性越大[1]。此现象既体现了城市产业结构偏好的差异,也体现了城市人才集聚的能级。因此,就业的水平和能级对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随着国家空间规划体系变革的推进,就业空间日渐受到关注,北京、上海、广州等编制的新一轮总体规划中均有关于城市职住平衡目标及规划策略的设定[2-4],其与国家高质量发展阶段相匹配。以往单纯地强调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产出的考核标准逐渐过时了,更加体现人本主义的就业空间规划则成为时代的刚需。职住之间的协同成为新时代规划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城市就业空间研究是规划内容编制的基础。目前,基于手机信令数据在职住方面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5-6],也有相关学者对不同行业和都市区的就业空间格局做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规划措施[7-12]。但是整体而言,在研究对象上,已有研究多是对于某一城市个案的研究,欠缺对区域中心城市这一类型城市的研究;在构成要素上,多是关注就业及关联要素在空间上的静态分布,而忽视其动态联系,特别是职住之间的空间联系。另外,在研究层次上,多是侧重于就城市论城市,而忽略了与宏观区域层面和微观层面的互动。

文章在建构区域中心城市就业空间研究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依托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重点分析了青岛市就业分区、就业中心和就业通廊,阐明其就业空间格局特征,并结合青岛市国土空间规划最新成果,在整体空间结构和就业中心区层面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进一步完善国内区域中心城市就业空间格局研究的理论架构,并提供典型案例支撑。

1 区域中心城市就业空间格局框架

按照“三尺度+三维度+三要素”的框架研究分析区域中心城市就业空间格局(如图1 所示)。

图1 就业空间格局分析框架模式图

“三尺度”为研究对象的3 个层次,分别是区域、中心城市和就业核心圈层(中心区)。中心城市是研究的重心,但是对其就业空间的研究离不开宏观区域和微观城市就业核心圈层2 个尺度的分析。因为中心城市之所以为中心,就是有其辐射或依托的区域,所以对其所在区域进行研究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区域多个城市就业情况的分析,明确中心城市的就业中心性。另外,在微观层次研究了中心城市内部就业核心圈层,通过与更高级别城市就业核心圈层规模和结构的比较,从而加深对中心城市高端就业空间的认识。

“三维度”为研究的内容,包括就业总量、结构和流向的分析。其中,就业总量包括就业比重、就业密度、就业增长率等,体现了中心城市的就业规模、集聚程度和发展趋势;就业结构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各行业就业比重和区位熵的计算,确定城市的就业主要行业和优势行业,并以此阐明中心城市的就业结构特征;就业流向的分析主要从外部和内部2个层面出发,分析中心城市与区域其他城市联系强度,以及中心城市内部的通勤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整体和就业核心圈层的就业吸引力[13]。

“三要素”为就业空间构成的3 个要素,主要是指中心城市范围内的就业中心、分区和廊道的识别和划分。就业中心是中心城市范围内就业密度较高、就业总量较大的区域。按照就业中心研究的内容,只要就业密度>5 000 人/km2,且高于周围地块,则此地块就可以被确定为就业中心或者次中心[14]。就业分区以行政区划为基础,通过对各区划就业规模的比较进行划分,多个就业密度和就业结构相似,且在空间上相连的区域,可以组合成一个较大的就业分区;就业廊道主要以各分区之间的通勤流向来确定,沿主要道路形成,连接各个分区的就业中心与次中心[15]。

2 青岛市就业空间格局分析

2.1 区域尺度分析

青岛市是山东省的副省级城市、国家计划单列市[16],在山东省层面,与济南市同为山东省的双中心城市。在就业方面,青岛市也是山东省的中心城市,其在就业总量、结构和区域通勤设施支撑方面,在全省具有突出的地位。

2.1.1 就业总量分析

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统计[17],青岛市就业比重和就业密度数据均排在山东省域首位(如图2、3 所示)。2018年青岛市非农就业总人口为567.47 万人,占山东省就业总人口的13.90%;2018年青岛市就业密度为502.50 人/km2,是全省平均就业密度的1.94 倍。另外,近5年来,青岛市非农就业增长有别于全省就业负增长的趋势,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据统计,2013—2018年,山东省就业人口平均增长率为-4.02%,而青岛市就业人口平均增长率为2.55%。

图2 2018年山东省不同地市非农就业人口总量及占比图

图3 2018年山东省不同地市非农就业人口密度图

2.1.2 就业结构分析

就业结构分析主要包含行业类型和优势行业类型2 个方面的分析。青岛市的就业结构呈现出以服务业从业为主,高端服务业省域集聚优势明显的特征。

(1)按比重划分的主要行业类型

青岛市目前的非农就业以服务业为主,但制造业和建筑业也占有较大比重。2018年,青岛市非农就业中第二、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为44∶56,整体来看,服务业已经成为青岛市就业的主体[18]。但是按照行业细分来看,制造业和建筑业从业人数在青岛市的占比分别达到31.89%和11.07%,分别排在第1位和第3 位(见表1)。

(2)按区位熵划分的优势行业类型

高端服务业排名靠前,省域集聚优势明显。通过计算2018年青岛市不同行业在山东省的区位熵,得出青岛市在山东省区域层面优势行业前五名,尤其在高端服务业上表现突出(见表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均属高端服务业,且在全省区域层次内的区位熵均>1,集聚优势明显。

表1 2018年青岛市不同行业类型法人单位就业行业前5 名统计表

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是区域中心城市中心性的典型标志。据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的统计[17],2018年山东省目前有3 个地市的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超过第二产业,分别是济南、青岛和日照。考虑到3 个城市服务业中高端就业行业的数量和类型,及各自辐射区域范围,可以明确青岛市作为山东省的就业中心城市,特别是作为胶东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是毋庸置疑的。

2.1.3 区域通勤流向

目前正在建立以青岛市为中心的胶东高速铁路网络,放射状区域通勤骨架初步形成。对区域就业流向的分析,主要聚焦在胶东经济圈范围内,以青岛为中心的区域高速铁路网络正在形成(如图4 所示)。目前,以青岛为中心,通过胶济高铁、青荣城际铁路、青连城际铁路等高速铁路线,将沿线多个城市相连,逐步形成跨市公交化的通勤网络。以青岛与潍坊为例,二者之间的运行时长约为1 h,且日往返高铁车次达到136 班,平均5 ~6 个往返班次/时。同时,依托此网络,青岛还与沿线的区县城市形成便捷联系。另外,根据胶东经济圈内5 个城市职住偏离指数的计算,可以发现青岛的数值最高,而日照的最小。表明青岛市在胶东经济圈内具有较高的就业吸引力,除了满足自身居民的需求外,还为青岛市外的居民提供就业岗位,而日照则恰恰相反。

图4 青岛市高铁1 h 通勤圈示意图

2.2 中心城市尺度分析

中心城市尺度分析聚焦于青岛市自身就业分区、就业中心和通勤廊道3 个方面。青岛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呈现出“四圈四心、两带四轴”的就业空间特征。

2.2.1 就业分区分析

通过分析市域内不同区县就业密度数据,可以发现青岛市就业密度整体呈现出由内到外、分圈层梯度下降的特征。根据就业密度的数值和空间关联性,将青岛市域划分为4 个就业圈层,分别是就业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外围圈层和边缘圈层。其中,就业核心圈层包括市南区和市北区,属于传统中心区的范围,就业密度>7 000 人/km2,是市域就业密度最高的区域;就业中间圈层包括李沧区和崂山区,平均就业密度为1 800~3 000 人/km2。因为崂山区东西部地形差异较大,西部的丘陵山地比重较大,就业密度值<100 人/km2,就业影响力可忽略不计,但是西部街道构成了崂山区就业的主体,就业密度较高,且与李沧区、市南、市北区职住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将其与李沧区一同划为就业中间圈层;就业外围圈层包括城阳区、胶州市和西海岸新区,该圈层就业总量约占到全市的1/3,但由于行政区划面积较大,就业密度为300~800 人/km2;就业边缘圈层包括即墨区、平度市和莱西市,其就业密度<200 人/km2(如图5 所示)。

图5 青岛市4 个就业圈层划分及地域结构示意图

2.2.2 就业结构分析

从10 个区县就业行业数据的比较分析来看,青岛市的就业结构呈现出第二、三产业混合发展,圈层分异的特征。

(1)主要行业分析

通过对2018年青岛各区县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分析[17],可以发现,从核心圈层至边缘圈层,主要就业行业由服务业向制造业转变、由生产性服务业向生活性服务业转变(见表2)。就业核心圈层和中间圈层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较为突出,其都属于高端服务业的范畴,占比达到1/3;中间圈层的高端服务业仅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二者占比达到15.8%,而制造业则升级成为主要就业类型,占比达到12.84%;在外围圈层,高端服务业还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二者比重为12.2%,制造业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到37.54%;在边缘圈层,高端服务行业的就业比重下降到<5%,而制造业的比重则上升至近50%。同时,各个圈层都存在批发零售业和建筑业作为主要就业类型的现象,占比最少的圈层也>21%。

表2 2018年就业人口份额>5%的行业统计表

(2)优势行业分析

以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为基础,根据各圈层在青岛市的区位熵值来确定各圈层就业优势行业(见表3)。

表3 2018年从业人数优势行业(区位熵>1.1)统计表

经过分析可以发现,区位熵>1.1 的行业在圈层分布上存在以下特征:在数量上,优势行业从中心向边缘减少,外围圈层优势行业最少。从核心圈层到边缘圈层,区位熵>1.1 的行业数量分别是12、11、1、8 个。在类型上,内层第三产业占优势,外层第二产业占优势。在核心圈层的优势行业中,服务业数量占比为11/12,中间圈层占比为10/11,边缘圈层为4/8。行业类型既有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也有住宿和餐饮、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并且生产性服务业数量呈现从中心到外围逐渐减少的特征。对于第二产业从业行业的圈层分布,边缘圈层拥有的行业种类最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多个行业;外围圈层仅有制造业从业优势明显;在核心和中间圈层,第二产业作为优势行业出现,如建筑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基于青岛市主要行业分析,表明虽然某个行业就业人数在圈层内占比较高,但是在圈层内并不属于优势就业行业,如核心圈层的建筑业,中间圈层的制造业,外围圈层的批发和零售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同时,也有一些行业,虽然在从业人数比例上不大,但属于就业优势行业,如核心圈层和中间圈层的金融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边缘圈层的采矿业、卫生和社会工作等。

2.2.3 就业中心分析

目前青岛市呈现出四级中心、一主多副的就业中心体系格局。就业中心是中心城市内的就业最为密集的区域,是城市高端就业的引领。考虑到单元地块数据的可获取性,以街道乡镇行政辖区为就业统计单元具有较大的可操作性。根据青岛市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和青岛市街镇行政单元的核对统计,共获得了青岛市域141 个街镇(开发区)的就业密度数据,并生成青岛市分街镇就业密度3 维(3 Dimensions,3D)显示图(如图6 所示)。

图6 青岛各街道就业密度3D 显示图

通过对青岛市街镇就业密度的对比分析(见表4),可以确定青岛市域四级就业中心,即“1 个主中心、2 个二级中心、3 个三级中心、2 个四级中心”,并且不同级别中心的空间分布与4 个圈层的划分呈现一定的对应性。主就业中心,是青岛市就业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位于就业核心圈层,包括市南区的香港中路街道和市北区延安路街道等10 个空间相邻的街道,行政面积为21.4km2,平均就业密度达1.58万人/km2;二级就业中心有2 个,分别位于黄岛经开区长江路街道和李沧区李村街道,就业密度在6 000~7 000 人/km2,位于就业中间层和就业外围层的东部;三级就业中心有3 个,分别是城阳区城阳街道和即墨区通济街道、胶州市阜安街道和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3 个三级就业中心位于就业外围区,即墨区通济街道虽然位于边缘区,但是地理位置上和城阳区城阳街道相接,2 个街道的建成区已连成一片,所以二者可以合并为1 个三级中心;四级就业中心有2 个,分别是莱西市水集街道和平度市开发区和凤台街道,就业密度为450~800 人/km2。

表4 青岛市街道层面就业中心层级划分结果表

2.2.4 通勤廊道分析

通勤廊道分析的目的是确定青岛市就业人员通勤的主要方向和通道。计算各圈层的职住偏离度指数,并结合就业中心体系的识别,判断城市的居住—就业之间的主要流动方向;再依据青岛市第三次综合交通调查报告的数据和上下班期间百度热力图数据,确定主要流动方向上的城市道路。

青岛市通勤廊道呈现出“两带四轴,向心多元”的特征。就业核心圈层和外围圈层的职住偏离度指数均>1.2,说明其内部的非农就业岗位较多,而在此居住的人数相对较少。从就业中心的分布数量和强度上也能有所体现。就业中间圈层和边缘圈层的职住偏离度指数则<1,呈现出其内部居住职能强于就业的特征。

青岛市各就业圈层之间的职住流动表现出“向心多元”的的特征。通勤者沿着青岛—烟台(青烟)、青岛—潍坊(青潍)、青岛—东营(青东)和沿海4 个通勤轴方向从外层向内层通勤流动,并在多个就业中心上形成不同等级的多元汇集。同时,围绕胶州湾形成的就业密集带,富集了多个就业中心,2条环形通勤带将其串联,加强东西向的横向通勤联系。

青岛市整体就业空间格局可以概括为“四圈四心、两带四轴”(如图7 所示)。“四圈”即就业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外围圈层和边缘圈层;“四心”即就业的四级中心,包括就业主中心、二级中心、三级中心和四级中心;“两带四轴”即拥湾和环湾两个环形通勤带,青烟、青潍、青东和沿海4 条放射性通勤轴。

图7 青岛市就业空间结构图

2.3 就业中心区尺度的分析

经与国内多个代表性区域中心城市就业中心区的比较,发现青岛市在就业中心区层面,特别是与二级中心城市相比,呈现出就业结构类似和规模偏小的特征。

就业中心区原则上应该是城市的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所在地区,通常是城市就业人员最为密集的功能区,但是考虑到与统计范围的对应性,选择市南和市北两区构成的就业核心圈层为青岛市的就业中心区。同时,考虑到空间尺度的一致性和就业数据的可获取性,选取北京的东城区和西城区、上海的黄埔区、徐汇区和静安区、广州的天河区、南京的鼓楼区和秦淮区、杭州的下城区和拱野区,作为比较对象,5 个就业中心区就业密度是中心城市的最高区域,且面积与市南+市北基本相等。从就业密度和就业总量方面分析(见表5),可以发现5 个中心城市的就业中心区分为两个等级,即第一级中心城市为北京、上海和广州,其就业中心区规模>200 万人、就业密度>2 万人/km2;第二级中心城市为南京和杭州,其就业中心区规模约为100万人、就业密度>1万人/km2。因此,从就业数量上来看,青岛市就业中心区的数量级别,包括就业总量和就业密度,均未达到第二级中心城市的水平,距离第一级中心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表5 2018年各城市就业中心区相关指标统计表

从就业中心区的主要就业类型来看,青岛市与一、二级中心城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特别是与第二级中心城市基本相同,呈现出服务业为主,生产性服务业占优的特征,如批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此外,建筑业作为一种非服务业就业类型也在多个案例城市出现(见表6)。由分析可知,青岛市与第二级中心城市高端就业的差距,并不在结构上,更多是在数量上。

表6 2018年城市就业中心从业人数比重前五的行业统计表

3 青岛市就业空间优化策略

青岛市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滨海旅游度假目的地、国家重要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未来其将在全球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同时在产业配置上,交通、旅游、科研和先进制造业等高端产业也必将带来青岛市就业水平的升级。因此,从规划来看,青岛市的就业在高端就业,特别是就业核心圈层的数量和结构上要有所提升,进一步优化整体空间结构。

3.1 青岛市整体就业空间结构优化

在整体就业空间结构层面上,青岛市积极打造“三层多心、双环五射、区域一体”的发展格局,其中体现了区域和中心城市2 个空间尺度上的规划诉求。

城市就业空间格局的打造与城镇发展的格局存在一致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打造青岛“一区、两极、五轴、多点”的城镇发展格局,同时,考虑到现状就业空间格局的分析,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考虑现实基础和规划诉求的前提下,提出切实的就业空间发展格局,进一步建构“三层多心、双环五射”的整体就业空间格局(如图8 所示)。

图8 青岛市就业空间结构优化图

就业圈层由四层向三层跃进,形成就业核心圈层、中间圈层和外围圈层。其中,就业核心圈层与中间圈层基本等同于规划确定的环湾都市区范围,再结合就业中心分布形成“三层多心”的就业格局。就业核心圈层依托市南区现有高端服务业资源优势,带动东岸城区一体化发展,强化东岸城区就业主中心的吸引力。同时,红岛经济区、西海岸新区作为就业副中心,需要提升产业结构,吸引高端技术人才,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与东岸城区共同打造核心圈层就业中心体系。中间圈层积极提升先进制造业和创新服务业产业水平,打造胶南、胶州、城阳—即墨3 个就业三级中心。外围圈层要积极采取政策措施,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制造业水平,打破行政区划边界,培育平度、莱西、高密、诸城4 个四级就业中心。另外,外围圈层的董家口港城和蓝谷海洋科学城,依托深水港口,可按照四级就业中心打造,借助高科技产业园区培育,积极发展沿海高端服务业。核心圈层结合一主二副3 个就业中心、中间圈层结合3 个就业三级中心以及外围圈层结合6 个就业四级中心共同形成“三层多心”的就业格局。就业走廊由“两带四轴”转为“双环五射”通勤通道。双环即建构由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组成的2 条沿湾环形通勤走廊,五射即依托内外双环的放射状通勤通道,包括沿海通勤走廊、青岛—泰安(青泰)通勤走廊、青潍通勤走廊、青东通勤走廊和青烟通勤走廊。

3.2 青岛市就业中心区优化

在就业中心区层面上,青岛市要积极对标二级中心城市,提升就业总量,聚焦金融就业功能培育。

继续打造就业中心,提升就业中心的从业规模,追求数量上提升。经过对国内一、二级中心城市就业核心圈层就业规模的测算统计可以发现,虽然青岛市的就业密度水平处于山东省首位,但是与一、二级中心城市的就业规模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城市就业中心区的打造上,要继续提升就业核心圈层的就业规模,积极向第二级中心城市的能级跃迁。同时,考虑到青岛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还有为胶东经济圈内其他城市提供就业岗位的需求。所以,至2035年,青岛市的非农就业规模还要增长,特别是就业核心圈层的规模仍然会有一定数量的增加。另外,在增加就业核心圈层就业规模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到其设施支撑能力的匹配。高强度的就业容量需要密集的轨道交通设施、系统的公园绿地等的支撑。

此外,从与第一级中心城市案例的比较来看,金融业是青岛市在走向全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中需要重点提升的一个就业行业。在青岛市内各圈层就业优势行业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金融业是青岛市就业核心圈层中的优势从业行业,其区位熵值较高,但是从业人数规模相对较小,集聚规模效应还未形成。所以,在未来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金融业发展,促进集聚效益形成;还要提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从业比重,为高端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 结论

通过上述研究可知:

(1)青岛是山东省主要的就业中心城市,在就业总量方面,就业比重和就业密度均位列山东省首位;在就业结构方面,非农就业以服务业为主,占比达56%,高端服务业省域集聚优势明显;在区域通勤流向方面,胶东高速铁路网络正在建立,以青岛市为中心的区域高速铁路网络逐渐形成。

(2)青岛市已形成“四圈四心、两带四轴”的就业空间格局。“四圈”指的是4 个就业圈层,其中,就业核心圈层就业密度>7 000 人/km2、中间圈层的就业密度为1 800~3 000 人/km2、外围圈层为300~800 人/km2、边缘圈层的就业密度<200 人/km2;“四心”指的是四级就业中心,分别为1 个主中心、2 个二级中心、3 个三级中心和6 个四级中心;“两带”即拥湾和环湾2 个环形通勤带;“四轴”即青烟、青潍、青东和沿海四条放射性通勤轴。

(3)青岛市就业中心区呈现就业结构类似和规模偏小的特征。在就业结构方面,青岛市与一、二级中心城市的就业类型结构相似,特别是与第二级中心城市基本相同;在就业总量和就业密度方面,青岛市就业总量约为100 万人,其就业密度≥1 万人/km2,但均未达到第二级中心城市就业中心区的平均水平,且与第一级中心城市还有较大差距。

猜你喜欢

中心区圈层青岛市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城市中心区建设控制策略研究
转向盘中心区试验及数据处理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青岛市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