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鄱阳湖生态环境报道:建设性新闻理念的新实践

2022-12-26李先陈李龙

声屏世界 2022年18期
关键词:江豚建设性麋鹿

□李先 陈李龙

近年来建设性新闻运动方兴未艾,它向传统的新闻范式发起挑战,从而获得了全球新闻界的关注。建设性新闻的概念虽然起源于西方新闻界,但它与中国新闻事业发展中长期强调的正面报道和均衡报道有诸多共同之处。因此,在中国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实践中,建设性新闻指向媒体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新闻报道。[1]在践行“两山”绿色发展理念过程中,鄱阳湖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江西媒体在报道鄱阳湖的过程中,也从环境新闻理念的强调批评性、反映环境问题,逐渐向建设性新闻理念的强调建设性、反映保护成果转变。鄱阳湖生态环境报道不仅反映生态变迁,也反映出新闻报道理念的变迁。新闻奖获奖作品是新闻理念变迁的风向标,能够集中体现新闻报道的变化趋势。本文探究建设性新闻报道如何达到唤起公众积极情绪和推动公众参与的目的,从而为媒体更好地践行建设性新闻理念提供启示。

建设性新闻理念在鄱阳湖生态报道中的体现

鄱阳湖生态环境报道,实际上属于对环境议题的报道。出于经济发展的考虑,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曾采取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发展的策略来实现现代化。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证,影响和威胁日常生活质量的环境问题日渐成为公众普遍关心的话题。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江西的“母亲湖”,其生态环境如何变化,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历来是江西乃至全国媒体关注的焦点。根据笔者对近二十年江西的新闻奖获奖作品的观察,新闻媒体关于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报道,主要集中在两方面:第一是水位的变化,2013年和2022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因干旱而缩小,成为新闻报道的焦点;第二是动物生存环境的变化,动物生存环境的好坏是鄱阳湖生态环境变化的晴雨表,历来牵动人心,引发媒体的广泛关注。依照建设性新闻的概念框架,这些获奖报道总体上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

以解决生态问题为导向的报道模式。鄱阳湖作为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生物种类丰富,兼有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建设性新闻在报道事实的过程中,注重“方案”的社会建构,突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具有浓浓的人文关怀。

鄱阳湖水位的变化对候鸟的觅食环境影响较大:水位走低,水生动植物生长不利,候鸟口粮减少;水位走高,候鸟不能在鄱阳湖觅食,转到周边农田,与人争食。对待鄱阳湖水位异常的状况,如何选择报道角度和叙事策略,考验记者的报道水平。2020年12月,江西广播电视台综合新闻频率(以下简称“江西新闻广播”)播出的《江西为候鸟留下“口粮田”》(中国广播电视大奖2019-2020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奖)讲述了江西在自然灾害之下如何保护候鸟的故事。2020年7月,江西爆发超大洪水,鄱阳湖持续高水位,候鸟在鄱阳湖不能觅食,纷纷到农田、藕田里寻找食物,加剧了鄱阳湖“人鸟争食”的矛盾。但记者注意到,从政府到百姓,生态保护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江西部分地区采取“赎买良田”的办法,同时保障了候鸟的口粮和农民的利益。这一弥足珍贵的举措,极具故事性和建设性,报道播出之后,激发出全社会保护鄱阳湖湿地与候鸟的积极性。

在另一则报道中,鄱阳湖面临的是干旱而非洪水,记者同样从候鸟的角度切入,展现出江西克服灾害影响、保护自然环境的决心。江西新闻广播2021年12月29日播出的新闻作品《鄱湖候鸟数量今年创新高,全球98%的白鹤都来了!》(第二十九届江西新闻奖),呈现了江西在干旱中保护候鸟的故事。2021年冬天,江西少雨,鄱阳湖水位超低,水生植物生长难,但江西齐心协力用实际行动守护鄱湖生态,湖区候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全球98%的白鹤都来到鄱阳湖。稿件通过正反鲜明对比,深刻反映出江西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反映出江西生态保护的举措得当,卓有成效。两篇报道都选择在自然灾害的背景之下重点强调解决方案,体现了对候鸟的人文关怀。

强调建设性,突出解决方案,是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报道的趋势。在过去的新闻奖获奖作品中,更加强调问题性。如第九届江西新闻奖《“鄱阳湖”为何远嫁他乡》、第十五届江西新闻奖《鄱阳湖遭遇50年来罕见干旱》、第十六届江西新闻奖《鄱阳湖水位高候鸟闹“粮慌”》、第十七届江西新闻奖《“最大的一盆清水”已亮“黄牌”,保护任重道远》,在标题中都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呼吁社会重视问题。

在近几年的江西新闻奖获奖作品中,解决问题成为了报道的中心,如《超历史大洪水之年白鹤依然舞鄱湖白鹤“娘家人”激动地留下泪水:“它们在这里生活得很好”》(《江西日报》,第二十八届江西新闻奖)、《余干县打造“候鸟食堂”确保候鸟无忧越冬》(上饶广播电视台,第二十八届江西新闻奖)、《长江江豚频现江西赣江水域专家:“十年禁渔”初见成效》(中国新闻社江西分社,第二十九届江西新闻奖)等。这些报道都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不过分渲染矛盾冲突,而是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建构暖新闻的生态报道样本。暖新闻是建设性新闻的中国样本之一。[2]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容易引起受众的共情,从而给出积极的心理暗示。近年来,鄱阳湖生态环境报道屡屡出现有温度的故事,向社会传递温暖的力量,获得受众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鄱阳湖生态问题牵涉面较广,如何选择报道视角表现生态变化,是新闻记者反复思索和斟酌的问题。最近几年,报道鄱阳湖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新闻作品,屡屡斩获江西新闻奖。因为以鄱阳湖为栖息地的野生动物,是鄱阳湖生态变化的晴雨表。人们对动物的好奇和爱护,容易引发共情。公众对野生动物的牵挂,其实也是人们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关心。

2017年3月,《江西日报》刊发的《春天到鄱阳湖看江豚》拍摄和描写了江豚尾随渔船浮出水面、红嘴鸥追随江豚捕食鱼儿的画面。文章在叙述了这一幅温情画卷之后,又正视了画卷背后的隐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江豚的种群数量正逐年衰减。但在文章最后,作者仍然选择凸显温情、表达希望——“落日的余晖洒在鄱阳湖上,不时有江豚浮出水面,粗重的喘气声在宁静的湖面上飘荡,我脑海里回想起那只趴在妈妈背上浮出水面的小江豚那迷人的笑靥,内心忽然有了一种不舍”“但愿每一个春天,我们都有机会去鄱阳湖与这些性情活泼、外形憨厚充满魅力的独特生灵相见。”这篇新闻以温情开头,中间阐明了自然环境所面临的危机,最后又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结尾,是典型的建设性新闻的路数。建设性新闻强调将积极心理学策略应用于媒介报道,以积极叙事为主导,激发读者的积极情感,避免让人感到无助,从而逃避参与相关社会议题。[3]

2020年1月,新华社江西分社播发的《为153只鸬鹚打报告》(第二十八届江西新闻奖)是既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又陈述了政策背后的暖心故事。伴随现代捕捞方式的演进,传统的鸬鹚捕鱼被列入了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将分类分阶段实行渔业禁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失传的风险。《为153只鸬鹚打报告》没有回避矛盾,客观叙述了政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但报道的着重点在于特许的“法外容情”暖心故事,道出保护自然与尊重文化之间并不是没有协调的空间。

在报道中唤醒读者的积极情绪,读者便备受鼓舞,愿意积极讨论并实际参与。温暖的生态故事,唤起了人们守护共同家园的意识,从而达到了建设性新闻强调社会参与的目的。

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报道主题。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建设性新闻运用到生态报道之后所体现出的新特征。鄱阳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如何,是鄱阳湖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象征。伴随现代化进程,人类生存空间日益扩大,人与动物必然会存在生存空间的重叠,二者存在矛盾冲突。如何化解冲突、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建设性新闻理念在鄱阳湖生态环境报道中的新实践。

2019年3月,《江西日报》刊发的新闻《麋鹿重返鄱阳湖》(第二十七届江西新闻奖),报道了14头麋鹿在鄱阳湖附近觅食的故事。麋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古时,鄱阳湖常见“呦呦鹿鸣”的景象,随着环境变化,麋鹿的生活空间日益缩小,逐渐在鄱阳湖绝迹。2013年,江西省开始实施“麋鹿回家”计划,从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引进麋鹿,在鄱阳湖进行适宜性生长实验。2018年4月3日,47头麋鹿放归鄱阳湖。到2019年春天,麋鹿放归自然接近一周年,其生存状况如何,反映着鄱阳湖生态环境的修复程度。在这篇报道中,记者拍摄到麋鹿在湿地草洲和农田觅食,说明野放麋鹿经历过鄱阳湖的丰盈和干枯,还能够与人和谐共处,鄱阳湖生态环境已经能够适宜麋鹿在野外生存。麋鹿重返鄱阳湖的暖心故事,背后反映出的是“两山”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成果。通过麋鹿的故事,读者能够达成默契一致的情感,即对绿水青山的向往。

2021年1月江西新闻广播播出的《禁渔退捕江西6.8万渔民奔向新生活》(第二十八届江西新闻奖)以禁渔退捕之后江豚频现与禁渔退捕之前渔业资源枯竭为对比,同时叙述了6.8万渔民上岸转产转业的故事。江豚多,说明鄱阳湖鱼多。因此,报道显示出禁渔退捕之后,鄱阳湖水域已经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和谐文化是建设性新闻能够在中国被接受的文化基础。[4]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和谐,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将建设性新闻理念运用到生态报道中,体现了传统文化、新闻理念与中国本土实践的结合,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突出新闻报道的建设性

在鄱阳湖生态环境报道中着重解决方案、讲述暖心故事、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更注重问题和事件的积极方面,而非负面和冲突,但这种建设性的新闻理念在生态环境报道中的运用,决不是削弱新闻的社会监督功能。在上述获奖作品中,每一篇报道都没有回避现实问题,而是在正视问题的基础上,强调如何解决问题。事实上,鄱阳湖生态环境在近二十年中屡屡遭遇危机:在2003-2013年11年中除2005年之外,其它10年均为鄱阳湖枯水年;2022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又“缩”至近10年最小值。除此之外,鄱阳湖区也屡屡遭遇洪水灾害,时常降临的自然灾害给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构成严重威胁。鄱阳湖生态环境报道的获奖作品,都在直面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强调自然环境的改善或在自然灾害之中如何保护野生动物,调动了受众的积极情绪。

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建设性新闻理念运用于生态环境报道,能够履行新闻的核心功能,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从而激发讨论,唤起共鸣,并解决问题,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猜你喜欢

江豚建设性麋鹿
30多头野生江豚出现在长江
长江江豚科考日记
“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你在哪里?
江豚“归来”
The Return Of Wolves Has Already Made A Big Difference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俄罗斯政府抵御危机的建设性和破坏性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