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与动态监测

2022-12-26王战军蔺跟荣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双一流一流动态

王战军 常 琅 蔺跟荣

评估与质量保障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与动态监测

王战军 常 琅 蔺跟荣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评价“双一流”建设成效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动态监测是信息化时代教育评价的新范式。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在理念、机制和结果使用等方面体现了动态监测的适切性和有效性。为了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应以克服“五唯”顽瘴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建设过程监测理念;以加强评价诊断功能为原则,进一步优化动态监测体系;以落实“双一流”建设高校主体地位为重点,探索“监测—改进—评价”新模式。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动态监测;教育评估

“双一流”建设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推动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双一流”建设成效直接关系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布局。近年来,学者和管理专家围绕“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展开了充分研讨。在首轮“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之初,有研究者即对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评价体系展开了理论研究[1-3]和路径探索[4-5]。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并对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开展了评价。此后,学界从“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价值、实践和反思等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6-8]。已有研究对于“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教育评价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为背景,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和健全综合评价(“四个评价”)则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核心要义。在此意义之上,成效评价与“四个评价”均以提升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为目标,在理念和价值上具有一致性。动态监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坚持过程监测理念,是推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理想工具。但是,何为成效评价,如何通过动态监测落实成效评价仍然是“双一流”建设实践层面的难点和困惑。

一、“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理念内涵

理念属于形而上学范畴。从认识论角度看,成效评价是不同主体对于“获得预期积极效果”的理性认识综合,是突破传统静态线性评价困境,打破“唯指标”和“成果至上”禁锢,体现发展水平、增长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新模式。

(一)“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核心理念

成效评价与传统的“条件评价”“结果评价”“排名评价”有根本性区别,遵循的是辩证发展和系统科学理念。

1.成效评价遵循辩证发展的理念

辩证发展是一种全面思维和规律思维。《实践论》强调,“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9],该论断阐发了认识过程辨证发展的基本规律。成效评价是特殊的认识行为,新时代教育评价的价值不再拘泥于提供判断这样一种简单、片面的认识,而是转向提供知识以促进评价对象的持续改进,是一种多元、动态、深刻、全面的认识。

传统的结果导向评价是典型的静态线性评价模式。参与“双一流”建设的每一所高校和学科均有着各自不同的客观条件,因此,“一刀切”的传统评价方式不符合认识发展的基本规律,忽视了事物发展的现实基础。相反,成效评价注重内涵、贡献、特色、改进,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类评价思路。既重视每所高校和每个学科在建设初期的客观现实,又强调用发展的眼光识辨高校和学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以此作为新的现实条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根本上避免了一成不变的静态评价思维。据此,《“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明确提出:成长提升度主要考察高校和学科在建设周期内的水平变化,体现成长增量及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则主要考察高校和学科的发展条件与水平,体现发展潜力[10]。

2.成效评价遵循系统科学理念

整体性和层次性是教育评价体系的系统性特征。首先,整体是事物各要素相互联系形成的有机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成效评价是对事物全面状态的呈现。毋庸置疑,“双一流”建设工程是一个复杂整体,其主体由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高校和学科组成。传统基于简单量化思维的“一刀切”评价模式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和特色性,容易造成功利化、同质化等不良建设倾向。成效评价充分尊重个体差异,重视个体特色,彰显了内涵式发展思维,能够最大限度呈现“双一流”建设的全面、客观和实时状态。

其次,层次性表征着系统的结构和秩序。以特色发展和持续提升为原则的成效评价集中呈现了“双一流”建设系统的结构和秩序。“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发展迥异,各具特色,各自有着不同基础和目标。因此,“双一流”建设政策设计充分考虑到参与建设高校和学科的实际情况,在建设目标和时序方面进行了差异化设置。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50年,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11]。“双一流”建设“三步走”方略客观上呼唤评价范式的改进。在此背景下,成效评价对于扭转“一视同仁”的盲目评价传统,构建分类评价体系,激发建设高校和学科保持战略定力,合理定位,进行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内涵解读

教育评价是指挥棒。“双一流”建设的特殊使命决定了其评价方式必须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与传统评价方式相比,“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独特内涵主要体现在针对性、集成性、诊断性和动态性等四个方面。

1.成效评价具有针对性

“五唯”顽瘴是“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针对的核心问题。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评价中的“五唯”问题。“五唯”顽瘴的根源在于强化结果性评价,弱化过程性评价[12]。《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强调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的新时代教育评价原则。同时,“五唯”现象也是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过于单一的必然结果。构建多主体参与和摒弃以数量、条件和排名为主要指标的评价方式是成效评价区别于传统评价的突出特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成效评价通过改进评价理念、探索评价方法、分类呈现评价结果等手段,更加突出质量、服务和贡献,将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的宗旨进行了全方位和全过程贯穿,以期从思想理念、运行机制和具体实施中系统解决“五唯”问题。以克服“五唯”顽瘴为目标的成效评价符合“双一流”建设的战略需求,也体现了教育评价改革的本质要求。

2.成效评价彰显集成性

成效评价是新时代“四个评价”改革理念的集中体现。首先,实施成效评价有助于改进结果评价。结果评价是“成果至上”,强调成果在评价中的关键唯一作用。其中折射出的是评价主体缺乏多视角、多向度和系统性思维。因此,以多视角、多维度为特征的成效评价是改进结果评价的有益尝试。其次,实施成效评价有助于强化过程评价和探索增值评价。传统的评估大都属于静态判断,评价结果通过孤立的、简单的指标数字呈现。过程评价与增值评价是相互交叉耦合的[13]。强化过程评价就是重视增值评价的体现,探索增值评价本身也是强化过程评价手段。提质增效和持续改进是成效评价的价值旨归,较好地契合了新时代教育评价的价值转向。再次,实施成效评价有助于健全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针对评价对象进行的系统和全面评判。传统评价基本以结果评价方式为主,经常会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成效评价改变了单一的结果评价方式,注重对评估对象发展过程和提质增效的监测,彰显了整体、系统、发展思维。在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的年度、中期和期末,各建设院校均要开展自我评估。同时,教育部在建设期末委托相关机构分别开展定量数据处理、专家定性评议、第三方评价等,得出初步评价结果。最后,“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根据各建设高校的建设方案、自评报告,以及相关机构做出的初步评价结果,形成综合评价意见。“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集中落实了“四个评价”的改革理念。

3.成效评价强调诊断性

问题导向、诊断把脉、以评促升是成效评价的目标定位。一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评价大多采用“单位提交自评材料—行业专家评价—管理部门审定”的方式,整个过程存在静态指标专断、主观经验介入较多、科学性不足等问题。传统评价关注数量、条件和排名等外延性指标,使得评价结果最终沦为一个个“排行榜单”。成效评价强调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内涵和特色评价不再是静态指标的呈现,而是过程发展、特色发展和成长提升的反映。在“一流目标、需求导向、分类评价、以评促建”的评价原则下,成效评价按照评价内容维度、学校学科类型差异,以区间和梯度分布的形式呈现评价结果。其功能和价值更像是一份“诊断清单”,而非“排名榜单”。诊断性评价在综合多元主体评价结果的基础上,为科学、专业、客观地评价“双一流”建设成效这一实践性难题提供了一种有益尝试,不仅可以引导各高校和学科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久久为功,止于至善;也将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

4.成效评价突出动态性

动态性是成效评价最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信息技术迭代是“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范式变革的重要机遇。诚如前述,传统的评价主要依靠被评对象提供材料施行评价行为,对于所涉高校和学科形成较大干扰。因此,传统的评价只能阶段性开展,也无法面向社会及时呈现高校和学科的发展动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了信息技术在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方面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数据的指数级增长,数据理念开始进入高等教育治理领域,成为及时呈现高等教育发展状态的有效路径。学界因此认为,大数据方法将会极大地改进评估设计[14]。在证实和写实“双一流”建设成效方面,信息技术赋能的成效评价更具动态性和实时性,可以从整体发展水平、成长提升程度、可持续发展等不同视角评价高校和学科的建设成效,从而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参考范式。信息技术赋能的教育评价通过质量预警和发展预测实现评价对象的持续改进是未来教育评价改革的大势所趋。

二、动态监测:高等教育成效评价的有效工具

道以成器,器以载道。20世纪30年代以来,教育评价领域一直存在“目标派”[15]、“信息派”[16]和“价值派”[17]之争。进入21世纪,互联网、云计算、元宇宙等信息技术迭代为教育评价注入了思想活力,也加速了评价理念和方法的革新。监测评估思想理念因此应运而生,并成为高等教育成效评价的重要基础和有效工具。

(一)动态监测的主要特征

监测评估是为多元主体价值判断和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18],支持持续改进的评价新类型[19]。动态监测是监测评估思想理念的实践应用,其主要特征与监测评估是一脉相承的,主要回答评估为谁服务和为什么评估的根本性问题。

1.多元判断

多元判断是动态监测的理念倡导。做出判断是任何评价行为无法回避的问题。判断行为通常由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两方面构成。传统评价中评价主体的唯一性导致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往往被捆绑在一起,并且追求单一的价值尺度,为少数人服务。作为一种新的评价范式,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动态监测不仅相对剥离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而且更加强调多元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参与。在“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过程中,政府、高校、社会等多元利益相关者基于自身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承担评价的职责。这种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主导的模式有利于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评价对象信息,尊重利益相关者的不同价值选择,从而实现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多元判断、优势互补、全程参与,体现了“平等和共建”评价新理念。动态监测不再是由单一主体实施价值判断,而是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进而形成“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元结论,满足评价主体多样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需求。

2.科学决策

科学决策是动态监测的核心追求。传统的评价是立足有限事实基础之上的经验决策,难免会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现代信息技术是通过计算机和电信技术结合对声音、图像、文字、数字以及传感信号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储存、传播和使用的能动技术。动态监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持续不断采集、储存、融合、呈现数据,并深入分析和挖掘数据的底层关联,从而实现对“双一流”建设中可量化和不可量化数据的证实和写实,为多元主体判断提供知识,极大地提升了评价主体的理性能力。此外,现代高等教育系统是一个内外部关系交错的复杂体系,系统内的知识生产、传播和系统外政治、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越发密切。传统的评价习惯于聚焦系统内部具体的知识生产、传播活动,就事论事,缺乏系统性评价视角。动态监测凭借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在数据获取方面具有空间多样性特征,既可以覆盖到教研、管理等内部微观层面,也能关注到国家、区域、行业等外部宏观层面,能够有力地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3.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动态监测的价值旨归。评价的核心诉求不是要证明什么,而是要怎么改进[20]。传统的评价通常以人工手段开展数据采集和分析,考虑到评价成本控制、技术条件制约等因素,评价的时间跨度往往较大,评价反馈因此严重滞后,仅局限于提供价值判断,难以达成“以评促改”的目标。现代信息技术赋能的动态监测实现了数据采集、分析和反馈的常态化,大大缩短了反馈周期,加强了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夯实了诊断效能,保证了持续改进的目标追求。弗勒切(K. Fulcher)将这种评价方式形象地称为“称猪—喂猪—再称猪”模式[21]。动态监测是作为诊断和改进手段的评价方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控制或者决断式的评价手段,目的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促进其科学合理的发展。

(二)动态监测的功能价值

动态监测是继“测量、描述、判断和建构”四代评价范式之后的新评价模式[22]。因此,其功能价值与传统的评价范式存在根本性区别。

1.呈现客观状态

动态监测的核心功能是对高等教育系统的运行状态及其变化情况进行认知并记录呈现。终结性评价注重结果,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传统的评价属于单向度的终结性评价,目的是对评价对象形成最终的价值判断。动态监测属于双向度的评价工具,目的是通过持续采集的数据呈现评价对象的状态,并将评价结果实时反馈至评价对象,使之在实施过程中适时采取改进措施,及时纠偏,螺旋式前进。传统的评价方式在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动态监测的理念则更加契合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转向。动态监测通过构建监测指标,明确监测标准,分析状态数据,描述监测结果,记录和呈现高等教育运行状态及其变化的过程。状态呈现侧重在时间上追踪历史状态,空间上关注过程状态,目标上跟踪状态变化。

2.实施质量预警

质量预警是对高等教育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进行认知并发出警示。传统的评价主要指向是价值判断,评价主体通常以此为依据进行决策和干预。质量预警是状态呈现的延伸功能,也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评价领域的全新探索。从质量预警的角度看,动态监测属于一种信息反馈机制,即对表征系统运行状态的各要素实施动态监测,当被监测要素处于临界值的情况时进行警示,并对此异常情况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便于评价对象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对于处在临界值的要素指标进行细致分析,衡量其是否处于合理的区间范围。质量预警在时间上注重记录现实状态,空间上关注状态的边界特征,目标上强调风险预防。

3.开展发展预测

发展预测是对高等教育系统运行趋势的认知。传统的评价是针对过去和当前状态的判断,发展预测功能则是动态监测区别于传统的评价最为突出的特征。发展预测不是凭空推测,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之上,通过对历史数据的采集、清洗、呈现和分析,利用数据模型实现对于发展趋势的推测。预测过程分为确定目标、选定时间跨度、构建模型和验证结果。其中,发展预测的时间跨度依据预测目标的不同和获取数据的限度可分为短期、中期和长期等不同类型。发展预测在时间上突出未来状态,空间上关注状态的趋势特征,目标上强调未来趋势预测。

三、“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的实践价值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检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的窗口,而动态监测又是实施成效评价的重要基础。从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理念、机制和结果使用等方面看,动态监测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有力地提升了成效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客观性。

(一)从评价理念来看,动态监测契合了成效评价的“重过程”理念

动态监测本质上是过程监测,这与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所遵循的“重过程”评价理念具有一致性。强调多主体、多维度、多视角评价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探索[6]。“双一流”建设启动伊始,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中就明确指出,要加强过程管理,及时跟踪指导。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教育部通过专题研修、现场推进、学校调研、年度报告等方式加强对建设高校和学科进行个性化指导,并分别于2019年和2020年组织开展了中期和期末评价。其中,在2019年的中期评价过程中,参与建设的高校和学科先后组织专家进行了自我评价,并提交了自评报告和发布了自评结果。同时,教育部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和学科专家对各高校提交的中期自评报告进行审议,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指导意见,并选择部分建设高校和学科进行专题调研,以推动建设高校和学科不断提升建设成效。2020年,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结束,教育部上线了监测数据填报系统,并组织建设高校和学科完成周期内的年度监测数据填报工作。同时,各建设高校和学科对标建设方案和“双一流”标准,梳理建设周期内的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建设成效,形成并提交了期末总结报告和典型案例。此外,通过专题研修,与遴选高校相关负责人进行专题研讨,调动建设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过程”成为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最突出的特色。

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突显了动态监测多元判断、科学决策和持续改进的主要特征。在评价过程中,多元主体通过协商沟通,互换意见,引导高校和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不唯排名和数量指标,根据监测信息反馈,坚持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及时纠偏,有力地推动了建设主体在具有可比性的领域迈向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二)从评价机制上看,动态监测贯穿了成效评价的“全过程”环节

动态监测是“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重要基础。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采用动态监测与周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动态监测又是周期评价的主要信息和数据来源。2017年“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名单确定之后,动态监测即被提上日程。2019年10月,教育部副部长翁铁慧在兰州大学出席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时指出,教育部正在研究实施“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工作,已经初步提出了不同于以往教育评估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动态监测指标体系》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动态监测指标体系》[23]。2020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发布<“双一流”建设监测指标体系(试行)>(高校填报部分)的通知》,指标体系以保持正确方向、突出服务导向、注重内涵发展为基本原则,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兼顾高校共性和特色,围绕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设计,分为“双一流”建设大学监测指标体系(79个监测点)和学科监测指标体系(42个监测点),包括社会公开数据、政府统计数据和高校填报数据三类数据来源。

同时,“双一流”建设大学监测指标体系和“双一流”建设学科监测指标体系均设置了“其他标志性成果”项目,即留白监测项目,包括留白监测要素和监测点若干,建设高校和学科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填报,呈现各自建设特色。动态监测以自然年为时间节点,设置了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4个自然年数据监测区间。建设周期内对大学整体建设和学科建设过程和成效,实现连续跟踪、监测与评估一体化,周期评价以动态监测积累的过程信息与数据为主要支撑,极大地提升了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三)从评价结果使用看,动态监测实现了成效评价的“多元多维”目标

与传统的评价相比,“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更加关注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更加注重满足政府、社会、高校等不同主体需求和建设高校、学科的持续提升,具有多元和多维的目标指向。呈现状态、质量预警、发展预测是动态监测的功能价值。首轮“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日常动态监测结果来自常态化建设监测体系的定期信息、数据反馈,呈现出建设高校和学科的发展状态,不仅满足了高校、专家、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多元主体判断的个性需求,也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首轮“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动态监测的质量预警和发展预测功能有力地支撑了成效评价的多维目标,真正落实了“以评促建”的原则。“以评促建”本质上是一种过程诊断和调节手段,凸显了注重持续改进的价值取向,也营造了“评建结合”的文化氛围。

首轮“双一流”建设的周期性评价结果也发挥了不同于传统评价结果的作用,彰显了关注内涵建设、特色发展的多维目标。首轮“双一流”建设中,有15所高校的16个学科相比其他同类建设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成长提升度相对落后,被公开警示。对于被警示学科,并未直接将其调整出建设范围,而是给予了两年整改期限。周期性评价结果使用发挥了质量预警的功能,也体现了对于建设任务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的深刻认识,更加关注内涵和特色。此外,对于周期性评价中建设成效突出的高校,允许其自主确定建设学科,充分发挥能动性和主动性,努力营造务实和静心的建设环境,体现了动态监测的发展预测功能。

四、“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未来展望

在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基础上,如何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过程中进一步发挥动态监测的诊断功能,强化成效评价的改进功能,有待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一)克服“五唯”顽瘴,进一步强化建设过程监测理念

从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来看,过程监测理念发挥了积极作用。常态化建设监测体系是落实过程监测理念重要载体。一方面,在该监测体系的框架内,主管部门结合年度报告、中期自评报告和期末总结报告,通过专题研修、现场推进、学校调研等个性化方式及时反馈,适时修正建设高校和学科的建设思路,完成了既定的建设任务,实现了“以评促建,评建并举,重在内涵”的目标。另一方面,该监测体系充分吸纳了评估客体的参与,尊重了高校的办学主体性,避免了在评估过程中评价客体消极抵触的状况,保证了评估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评估结论的有效性。过程监测强调评价客体的参与,使得主客体相融共生,共同面对和解决评估过程中的问题,协商沟通,合作共赢。

与首轮“双一流”建设相比,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新增了7所建设高校和43个建设学科(不包括自行确定建设学科),共确定147所建设高校和433个建设学科(不包括自行确定建设学科),其中基础学科59个、工程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均是国家急需、水平突出和整体达标的学科。不难看出,本轮“双一流”建设调整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作为布局指南。未来成效评价需要坚定克服“五唯”顽瘴的思想,进一步强化对于学科匹配度和发展度的综合考察。为此,未来“双一流”建设中需要强化过程监测的理念,评估主体利用持续和动态的建设状态数据,夯实事中评价和反馈,凸显诊断功能,促进利益相关主体纠偏纠错,持续改进;进一步落实分类评价,鼓励不同类型高校和学科凝练特色,在各自领域争创一流;进一步夯实增效评价,对标世界一流,关注建设高校和学科的质量提升,最终实现满足国家需求、凸显自身特色和提升质量水平的建设目标。

(二)强化评价的诊断功能,进一步优化动态监测体系

建设动态监测体系是评价领域的一项创新性实践。动态监测体系构建与首轮“双一流”建设进程是同步的。在“重过程”评价理念的引领下,动态监测模式随着“双一流”建设进程被逐渐提上日程并最终成形。但是,真正启动实施动态监测已临近“双一流”建设末期,整体来看,动态监测机制尚处于磨合阶段,其处理数据、挖掘知识、分析诊断、形成决策、反馈改进等系列功能并未得到完全有效释放。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启动后,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虽然首轮建设成效明显,但是仍然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突出问题。传统“计划主导”的人才供给和资源配置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动态监测要充分发挥其在“双一流”建设中对活动、环境、措施、资源等过程要素的状态信息持续采集、动态追踪、客观写实、及时反馈的特点,以回应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落实“双一流”建设高校主体地位,探索“监测—改进—评价”新模式

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通过强化过程监测理念、引入动态监测方式,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开了好头,彰显了“以评促建,以评促升”的初心。但是,无论过程监测理念还是动态监测体系,作为新事物,尚处于探索和磨合之中,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过程中也显露出一些运行机制不畅的问题,比如监测的实时性不足,监测与改进之间的衔接不够密切,基于监测和改进基础上的动态评价,以及如何参考第三方评价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强化和优化等。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明确要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为导向,反映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模式。内涵发展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和变化,而事物“质”的突破离不开“量”的增长积累。特色则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不难看出,“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是以高校为主体进行设置的。因此,探索“双一流”建设评价新机制要坚持高校建设主体地位不动摇,通过动态监测的手段跟踪建设高校和学科的发展状态,及时反馈各阶段建设目标的达成度,引导建设高校和学科形成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追求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同时,要进一步鼓励高校探索基于“监测—改进”之后的日常动态评价,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参考和利用第三方评价结果,形成政府实施监测、高校落实改进、多主体共同评价的“三位一体”教育评价新模式。

[1] 王战军, 刘静. 构建中国特色评价体系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8(6): 58-65.

[2] 冯用军, 赵雪, 朱立明.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评价体系理论构建与实践验证[J]. 江苏高教, 2019(1): 20-26.

[3] 王战军, 杨旭婷.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的理念变革与要素创新[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3): 7-11.

[4] 周光礼, 蔡三发, 徐贤春, 等.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与评价: 国际经验与中国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9): 22-28.

[5] 张宝歌. 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的评价策略[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5): 22-28.

[6] 钟秉林.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价值、方向与反思[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2): 17-21.

[7] 史秋衡, 谢玲.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价值逻辑[J]. 中国高等教育, 2021(11): 7-9.

[8] 杨院.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实践逻辑[J]. 中国高等教育, 2021(11): 10-12.

[9] 毛泽东选集: 第1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1: 296-297.

[10]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的通知[EB/OL]. (2021-03-23) [2022-07-0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43/ 202103/t20210323_521951.html.

[11] 教育部, 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 (2017-01-25) [2022-07-05]. http://www.moe.gov. cn/srcsite/A22/moe_843/201701/t20170125_295701.html.

[12] 王战军, 刘静, 杨旭婷.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状态监测: 理论构建与方法革新[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13): 43-44.

[13] 储朝晖. 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5): 11-16.

[14] RAFTREE L. Big data in development evaluation[EB/OL]. (2015-11-23) [2022-03-25]. https://lindaraftree.com/2015/11/ 23/big-data-in-development-evaluation.

[15] TYLER R. W.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9: 19-34.

[16] WORTHEN B R, SANDERS J R.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M].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63: 50-77.

[17] SCRIVEN M. The logic of valuing[J]. New directions for evaluation, 2012(133): 17-28.

[18] 王战军.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理论与方法[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21.

[19] 王战军, 乔伟峰, 李江波. 数据密集型评估: 高等教育监测评估的内涵、方法与展望[J]. 教育研究, 2015(6): 29-37.

[20]STUFFLEBEAM D L, MADAUS G F, KELLAGHAN T. Evaluation models: 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M]. 2nd ed.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283.

[21] FULCHER K, GOOD M, COLEMAN C, et al. A simple model for learning improvement: weigh pig, feed pig, weigh pig[EB/OL]. [2022-03-27]. https://in.ewu.edu/facultycomm ons/wp-content/uploads/sites/129/2016/12/A-Simple-Model-for-Learning-Improvement_Weigh-Pig-Feed-Pig-Re-Weigh-Pig.pdf.

[22] GUBA E, LINCOLN Y. Fourth generation evaluation[M]. Beverly Hills: Sage, 1989: 22-40.

[23] 杨斌. 教育部正在研究实施“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EB/OL]. (2019-10-15) [2022-07-05]. https://new.qq.com/omn/201910 15/20191015A0R4CO00.htm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时代研究生教育管理变革与创新研究”(编号:71834001)

王战军,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北京 100081;常琅(通讯作者),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081;蔺跟荣,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合肥 225009。

10.16750/j.adge.2022.11.006

(责任编辑 刘俊起)

猜你喜欢

双一流一流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动态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