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视角,对话阅读,构建任务,读写交融
——浅议整本书阅读的“体面线点”读写策略

2022-12-26山东省沂水一中语文组刘瑞香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2年2期
关键词:整本书乡土文化

山东省沂水一中语文组 刘瑞香 戚 娜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个全新的挑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整本书阅读与写作该如何融合产生了一些困惑。在认真研读了新课标和专家的指导意见之后,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其实,正如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阅读整本书,应以学生为主,不应以教师的讲解限制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这样整本书阅读才能不受规定和实际的课时书目的制约。也如郑桂华老师所述,“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18个课时的真正价值,主要不是用来进行课堂“阅读”,也不是由教师讲解“这本书写了什么”“如何阅读这本书”,而主要是用来“组织”阅读活动,从而实现读写融合。

因此,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关键是正确定位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应做好示范、指导、组织和评价,也就是解决“读什么”“为何读”“怎么读”的问题;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阅读规划,掌握批读方法,自主阅读,梳理出主要概念、选择专题,深入质疑探究,并写出论文进行分享交流,最后通过评测,总结提升。

为此,笔者提出了“体面线点”的整本书阅读读写策略,即抓住“整体视角”“构建任务”和“对话阅读”三个要素,提升学生“读写交融”的能力,以期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体”,即“一体”,以完整的一本书为阅读单位,有整体视角,突出整本书的“整”,并能够绘制思维导图和制定读写计划

整体视角要从整本书的导读、框架目录、思维导图、关键词(核心概念)等角度出发进行整体阅读。具体的构想是首先要通览整本书,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确定作品类型;然后弄清整本书阅读的目标,了解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最后根据时间和阅读预期,制定整本书的读写计划。

以《乡土中国》为例,作品类型属于学术著作,从传统农村入手,研究中国的乡土文化。部编版统编语文教科书明确提出策略:先“粗”后“细”,逐步推进。这里的“粗”就是要突出整本书的“整”,也就是先看整本书的全景,具体操作流程可以是:

①浏览作者及著作介绍、整本书的介绍、作品目录、写作目的(序言后记)、各篇内容摘要,大致了解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②跳读部分章节或段落,了解原著的内容体系,尝试写出7—10个关键词语概括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③通览整本书的各篇,圈出各篇的核心概念,比如“差序格局”“团体格局”“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无讼”“无为政治”等,进一步整合信息,大致了解整本书的章节结构,并绘制思维导图,表达对整本书的框架性理解;

④联系时代特点,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了解整本书的阅读目的和预期;

⑤最后根据时间和阅读方法,制定整本书的读写计划。本阶段应以勾画圈点的方法略读并批注。在学期伊始就制定读写计划,时间安排建议采用集中(1课时)和分散(5天)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零散的时间,边读边写,这样才能在后期有效达成阅读指导课的目标。

二、“面”,即“多层面”

整本书阅读是在教师、学生和文本多个层面上展开对话阅读和交流,就是在学习方式上开展对话文本、对话时代(现实、背景)、对话师生、对话自我的活动,通过深度阅读和写作,提高阅读和表达等核心素养。

在多层面的对话中,对话文本是基础,对话时代和对话自我是伴随性的阅读方式,建议采用读书笔记法和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开展阅读教学。读书笔记可以采用摘录式、点评式等方法进行摘抄;批注要求读者边读边想,边读边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进行标注。批注是文学鉴赏和批评采用的较为传统的读书方法,它直入文本,多标注一些切中肯綮的短小词句,记录了阅读者自身的阅读感受,体现了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

对话师生是质疑交流和成果展示的过程,一般可以设计多种活动:比如借助辩论赛体悟辩惑,获得真知;借助读书报告会分享细读感悟;借助书评、综述、推介词等小论文的形式固化研读成果。

以《论语》为例,它是语录体的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呈现了千年前的学、思之风和价值观念。在对话阅读策略中,我们可以选取反映《论语》基本思想与精神的一些辩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比如“仁者无敌与仁者未必无敌”“美德可教与美德不可教”“义利并行与义利不可并行”“知难行易与知易行难”等辩题,提升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从而获得深度阅读体验,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提升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

三、“线”,即“多条线”,阅读整本书要在整体视角下“构建任务”,依据多条线构建有关联性和整体性的情境任务群

新课程改革以来热词之一就是“任务”,从传统的“学习内容”到“学习任务”,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路径,因为这是语文学习在本体定位上从知识文本向语言实践活动转化的重要标志,能够融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发展与提升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于一体。要在整体视角下构建多线任务,需要创设一个真实的典型情境开展学习活动,也可以设置一个沟通交流的对象,使学习与生活发生联系,成为彼此的一部分。在设置情境任务时,可以兼顾某一学习内容,最好多点交叉,多层融合,形成多线任务群。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布置基本的学习任务后,可以按照侧重点把任务分成不同的任务群组;学生可以选择小组,自主设置情境任务,并自由选择完成一个任务,每一个任务的阅读指向是相同的。

以《红楼梦》为例,它是一部章回体文学著作,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部编版统编语文教科书明确提出“构建任务”的多条线:情节、人物关系、人物性格、人物命运、主题、日常生活描写和诗词等。根据这些线索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师生讨论交流需要解决的任务,最后可以设置以下情境任务:

①如果穿越到大观园,你会和《红楼梦》中的谁做朋友?请说明理由;如果他(她)穿越到今天,请你向其介绍我们这个新时代。要求:时代特点要具体,与人物相关。

②雪芹喜雪,以雪为《红楼梦》锦上添花。在《红楼梦》中,曹公或以雪营造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或直书雪中雅事,烘托人物形象;或以雪入诗,展示丰富寓意……请选择以上一个角度,概述与雪有关的内容,并进行分析。

③文创产品就是文化的延伸品。中国数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经过巧妙构思,可以制成书签、折扇、手机壳、行李牌……如果为《红楼梦》设计一款文创产品,你会设计什么?又将怎样设计?请任选一项,描述你的产品,并说明设计意图。

④在现实生活中,当二十四节气或农历节日来临之际,人们往往会举行各种仪式或组织各种活动,以表达美好的愿望。请结合《红楼梦》中的某一习俗,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看法。

⑤某学校文学社团举办戏剧节,计划把《红楼梦》搬上舞台。作为戏剧社成员,请你就最想饰演的某一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谈谈你的表演设想及理由。

⑥以“《红楼梦》中的死亡”为题,着重分析两个人物之死,寻找他们的共性和差异,写一份调查报告。

以上任务可以按照人物形象、情节、主题、环境、语言等角度分成不同的群组。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布置基本的任务后,可以按照侧重点把任务分成不同的群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小组,自主设置情境,任意选择完成一个任务。

四、“点”,即“选点”,在整体视角下开展选点微写作,读写结合,让微写作助力阅读教学,让阅读反哺表达与写作

这里的写作包括灵活简便的微写作和完整详细的独篇写作。阅读过程中的批注式阅读就属于微写作。无论是微写作还是独篇写作都建立在深度阅读基础之上,是阅读之后的表达,是吸收之后的输出,整个过程是自然的。因此,对“点”的选择也是自然的,不是刻意的;是自由的,不是既定的。写作是学生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纵论古今、褒贬社会的平台,讲究的是“我手写我心”,讲究的是“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教师可示范如何选点,但最终还是要让学生选点。针对学术类的整本书阅读开展微写作,可以着重于对重要概念的阐释性写作、对社会现象的评点式写作、对重要逻辑的论证式写作;针对文学类整本书阅读开展微写作,可以着重于对情节的梳理性写作、对艺术技巧的鉴赏性写作、对主要人物命运的补白式写作以及对主题的评论式写作。

以阅读《乡土中国》为例,为了更加深刻和准确地把握乡土文化的特点这个“点”,教师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提炼乡土文化、海洋文化、游牧文化的差异,辨析乡土文化的特点。学生对教师选的点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在汇报与总结课上借助表格理清思路,并进行这样的表达:

不同的文化根植于不同的文化环境。海洋的博大和无限使得海洋文化呈现出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风貌。游牧民族一直与恶劣的生活环境作斗争。所以,游牧民族的游牧文化呈现出不断迁徙的特点。而乡土文化根植于土地,因此呈现出稳定、静态的特点。海洋文化,无论是从古代的郑和下西洋,还是如今的海上丝绸之路,都呈现出博大包容、开放交流的特点。游牧民族一直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所以他们崇尚自由、崇尚力量。而在生于斯死于斯的乡土社会中,人们更崇尚经验,追求稳定。

(学生李雨荷)

为了更加客观地评价乡土生活和乡土文化,教师还结合生活情景设置了这样的“点”:结合中国农村是“熟人社会”的特点,理解《台阶》中父亲的坚持和局限性。学生的微写作片段如下: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相应就高。”《台阶》中的父亲坚持用一生的努力去修建高台阶,这是根本原因:他想靠双手建起新屋、砌起台阶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他的追求、他的执着,也是他的局限所在。父亲修建高台阶的执着源于他对“高台阶代表高地位”这条经验的深信不疑,源于父亲要在乡亲面前证明自己的要强。在这个不流动的熟人社会,好强的父亲渴望被人看得起,渴望通过建筑高台阶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在生于斯死于斯的乡土社会,经验是人们行为处事的准则。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也立足整体视角自主选点进行微写作,举例如下:

学习了《乡土中国》第五章《差序格局》后,费老用《红楼梦》中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伸缩能力。现代社会还存在如此具有伸缩能力的“差序格局”。比如近日就有网友唏嘘,范冰冰过生日在偷税风波前后的巨大反差,尽显娱乐圈的人情冷暖——在偷税风波前,各路好友都掐着点排队为她送上生日祝福,叫着“冰冰姐”;而如今,在偷税风波后,范冰冰的留言区相当冷清,跟之前的风光无限形成鲜明的对比。对生活中的此类现象,你有何想法和看法?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你能否结合“差序格局”的特点谈谈对此类现象的看法。

(提示: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的中心是“己”,现代社会中,每个人以己为中心的“水波纹”状的格局关系体现在我们的朋友圈中。最中心的一层是你长翻阅、留言的人;次一层是你经常点赞、偶尔留言的人;再次一层是你偶尔点赞的人;最次是你屏蔽但还没删掉的人……)

其实,对于整本书阅读的读写策略的研究,笔者始终在不断尝试中摸索前行。针对如何开展整本书阅读学习,笔者提出了“体面线点”的策略,这是一个整体性的策略。不同类型的作品有不一样的阅读路径和经验,整本书阅读需逐步开展,学生需要在实践中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和写作表达素养,在读懂文本内涵和精髓的基础上表达自我,从而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乡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论语》整本书阅读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2020年思辨式整本书主题阅读1+2书单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