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涵育
2022-12-26黄琼
黄 琼
(阜阳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美丽中国”建设的践行者和获益者。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机制的研究,既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内涵,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客观需求。
一、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涵育基础
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一直是人类哲学关注的焦点。正如西塞罗所说,“直到苏格拉底才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意思是说哲学才从对自然的研究一转而为对人类认识和道德的研究。”[1]他教人“认识你自己”,但局限于对“心灵”的认识,这为以后西方“人类中心主义”埋下伏笔。马克思在继承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和参与社会实践的前提下,把“颠倒的一切”又重新“颠倒”过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为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机制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而我国现阶段生态环境状况,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机制的现实基础。
1.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社会存在的客观基础,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自然观合理因素基础上,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自然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进行深刻分析,并以劳动为枢纽,科学阐释了二者的内在统一性,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强调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形成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机制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用语,还是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概念,在“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之间,都充分体现出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观念。
马克思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就是他自己自然的规定。”[2]一方面,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其实质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过程,而“社会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合理内核和精神实质。另一方面,从科学社会主义角度看,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实现需超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马克思认为,实践过程中因含有社会要素,人类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从而生态观的养成也受制于其所处的特定社会结构,受制于一定社会形态所采取的生产方式。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人的本质性活动。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却发生了异化。因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攫取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这既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动力,也是外在竞争压力使然。“资本主义生产的无限扩张导致了人类以空前规模作用于自然界,并且远远超出了自然界的承受能力。”[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最终却致使人与人之间、人和人的类本质之间、劳动本身与工人、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要消灭异化,建构符合规律的生态文明观,就要消灭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杨弃,因而是通过人而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与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4]在马克思看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建立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这也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的理论基础。
2.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的现实需要
生态文明观作为一种思想意识,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思想、观念上的反应。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重视,国家逐步加强了对环境问题的整治。经过多年的教育宣传,我国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但距离环保要求还有相当差距。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滞后,其直接结果就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责任意识淡薄,生态文明知识匮乏,生态行为时有失范。目前高校普遍没有开设有关环保类的相关课程,相关教育传播方式相对于其他通识课程而言相对滞后,大学生只能通过在其他课程中零星涉及,或者通过网络、电视等逐步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性要求,更加深刻引起了大学生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但部分高校因缺乏有关专业教师、系统理论指导和硬性指标要求,暂时还没将有关课程列入教学计划,致使大学生得不到必要而系统的理论指导,造成大学生生态知识匮乏、行为习惯落后。“生态文明教育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旨归,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5]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机制的目的,是要求主体遵循自然规律,在生产、生活中形成有序的运行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等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物质前提,但同时要注意到,部分地区和部门为经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代价,纠其背后原因,与国人生态责任意识淡薄密切相关,此种情况在大学生群体中也一定程度存在。在思想认识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能客观认识到养成科学生态观的重要意义,但在具体实践上,因受到整体环境制约、内外约束机制匮乏,并不能落实到具体的环保行为上。从大学生对电子垃圾、快递垃圾等随意丢弃的处理方式中就可见一斑。以上种种情况,是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紧迫性的现实需要。
二、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涵育机制
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成效,丰富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形式,必须创新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机制,使当代大学生的生态思想更加健全、生态行为更加自觉、生态责任更加明确。因此,加强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观涵育机制建设,对实现育人目标,构建科学有效的多维互动生态育人体系很有必要。
1.满足现实需求的利益联结机制
人类活动是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基于一定的需求与利益考量而做出理性选择的过程。涵育当代大学生生态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越发凸显,但生态观的涵育要以学生主体的客观需求为基础,要在主体多样需求和需求多样主体之间寻求均衡点。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6]大学生生态观涵育机制理应含有大学生利益实现问题,又因大学生个体利益实现的多维性,在建构大学生生态观机制时,既要考虑大学生自身利益内部矛盾问题,又要兼顾大学生个体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的联接问题,还要照顾到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观和主观上的感知效能因素,建立各利益因素联结机制,在各要素功能充分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学生自身专业课程学习和第二课堂中生态观养成即大学生本人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联结机制,是建构大学生生态观机制的一个方面。在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的外部环境下,在部分高校暂时并没有把环境保护类课程列入教学计划的客观背景下,如何在其专业课学习之外,更好型塑大学生文明生态观,其实质是大学生对利益的认知和时间分配问题。可以把高校中的学分制度引入到大学生生态观养成机制的过程中去,在弥补第一课堂生态观教育不足和第一课堂践行生态观的无力感之外,从大学生主体内部激发其生成科学生态观的动机和动力,在丰富大学生第二课堂生活之中,找到大学生专业学习和涵育生态观的利益联接点,实现生态育人的目的。
大学生生态观养成的个体利益和社会共同利益,是建构大学生生态观利益联结机制的另一个方面。在任何社会形态中,人们都是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和相互之间的共同利益而结成群体。在共同利益指引下,各主体凝心聚力,为实现共同利益而奋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厘清了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7]清晰树立了生态价值本位,“建设美丽中国”源于“不美丽”的现实,源于人与自然资源、自然生态的紧张关系。在“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千年大计”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个体而言,养成良好的生态观既是大学生内在使命使然,也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良好的生态观是大学生融入社会、融入这个时代的基础,而“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8]
2.立足长远发展的意义生成机制
树立文明生态观念,不立足于个人利益,内生机制就难以找到立足点。仅有物质利益诱导,缺乏客观的物质基础,即使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边际效益递减规律也说明物质激励难长期为继,也不应成为育人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为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态观念,在立足社会长远发展的前提下,培育生态情感、养成生态道德,立足社会和个人长远发展,以生成指向未来的意义,是大学生生态观机制生成的根本着力点。
以外在指引如物质利益、法规制度来规制主体,虽能取得一定效果,但所费治理成本较高且满意度不一定很高,这就要求治理主体转换思维方式,实现外在要求和内在自愿相结合,在生态观养成中,培育生态情感是第一环节。在大学生生态观形成过程中,引入生态情感并有效内化,有助于生态观意义的长期生成。首先,要使学生乐于接受生态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生态教育方式,从学生主体需求出发,内嵌生态教育于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在情感上让学生乐于接受。其次,接受生态教育后,学生做出积极反应,生成积极的生态情感体验。社会、政府、学校等主体,网络、传统媒体等媒介积极宣传生态典型,积极评价、鼓励有益的生态做法,在大学生群体间生成积极的生态情感体验氛围。再次,在情感体验基础上,生成价值判断,内化成生态人格,并外化为具体生态行为。只有多管齐下,大学生生态观长效机制才能有效建立起来。
十八大以来,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布局,无论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还是“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9]无不含有丰富的生态道德和生态伦理因素。“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鲜明延伸了道德的领域和清晰表述了生态道德。高校作为育人的主要阵地,需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利用课堂教学、生态实践等多种手段,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宣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养成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的消费习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观,以普遍的生态道德规范,通过内在道德,约束主体的行为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长效的意义生成机制。
3.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优势宣传机制
“美丽中国”为大学生生态观机制建设提供了新契机。对于高校来说,生态文明观的养成,生态文明机制有效发挥,需要充分利用新、旧两个媒体的优势,凝聚两个舆论场的力量,积极搭建除课堂阵地之外的生态文化宣传载体。大学生生态观机制首先要利用好传统媒体,从建设绿色校园开始,利用展板、橱窗、有关社团期刊、校园广播、学校报纸等宣传媒介,积极宣传“美丽中国”理念,以“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为主题,积极构建绿色校园。在大学生中间积极宣传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理念,倡导积极文化消费,在电子产品垃圾,快递、快餐垃圾处理等方面,进行积极宣传教育,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环境中树立环保意识,形成环保观念,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在新媒体方面,需建立“绿色网络”,倡导“绿色上网”,宣传“绿色观念”,注重校园BBS论坛、微信、微博等功能发挥,尤其需关注学生移动终端有关环保意识信息的推送,培养意见领袖,引领大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态观念,为大学生生态观机制建设抢占新高地、提供新平台。网络等新媒体,根据受众特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弥补传统媒介的不足。在新、旧媒体宣传机制共同作用下,以隐形教育的方式,塑造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实现育人目的。
三、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的涵育价值
要顺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完善机制功能发挥,有效增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对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对整个社会而言,因大学教育通识化加速,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机制建设的有效进展,对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1.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生是高素质社会群体,其生态文明观涵育功能的有效发挥,既是外在环境育人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生自我成长的内在动力。生态文明观虽指向生态领域,但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维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机部分。首先,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生态情感,在大学生群体间实现生态道德的自觉化。无论是利益联动机制、意义生成机制还是宣传互动机制,各机制功能的充分发挥,在生态情感的外生和内生动力方面,培养大学生跳出“自我中心”的范畴,在审视自我、审视他者的同时,也以同样的情感和理智去审视自然,尊重自然,感恩自然,把主体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纳入到整体生态文明的视野之下,“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整体思想、感恩意识,全面看待人及整个生态环境系统,养成生态道德自觉。其次,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意识。大学生生态观机制建立的目的,是健全大学生生态人格,使其在社会实践中自觉担负生态责任。无论是宣传机制还是意义生成机制,其实质是凸显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辩证看待自身与自然,眼下和今后的关系,培养大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超越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界限。最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提升大学生对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以恰当的方式认识和改造自然。科学的生态文明观,要求大学生科学看待、正确把握自然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以长远利益统摄眼前利益,以全局利益代替局部利益,提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生态行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及理念。
2.提高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
生态文明观作为一种科学的价值观念,反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现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刻度,标志着现代化程度的高低。整个大学生群体生态文明观涵育机制的建立及功能有效发挥,有利于“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的提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提出“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表明党在新时代对人类社会和我国社会建设规律的精准把握,在“美丽中国”背景下,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实现社会整体利益为价值指向的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养成,反过来又促进“美丽中国”建设。
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其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人本身就是自然的存在物;另一方面,自然向人生成。自然中各要素的和谐共生有赖于主体人的理性实践,自然界是向人生成的,社会化的人是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管理者。大学生生态责任的养成,是维护人与自然能量交换平衡的关键。另外,“美丽中国”背后不再仅仅是人对自然单向的物质价值取向,大学生生态观机制功能的发挥,在提升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后,生成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精神价值取向,这是破解当前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方式,毕竟主体的行为是在思想的指引下进行的。
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的养成,需通过主体的实践性予以表征,且在生态实践过程中强化生态责任意识,使“美丽中国”落地生根。首先,在校园内部,可通过宣传先进典型,发挥榜样作用;其次,以国际水日、植树节等节日为教育契机,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再次,可以在校外积极拓展生态实践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生态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实践活动,强化大学生生态责任意识,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3.提高大学生对生态文明的认知、认同和整个社会文明程度
利益联动机制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的宣传机制等机制功能的有效发挥,首先是让大学生知晓有关生态建设的一些基本常识。有效激发大学生生态危机意识和培养生态责任意识,有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知科学的生态文明观,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生态文明的学习者、研究者。其次,对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涵育机制的研究和大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具体分析,是大学生了解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和主要举措,可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生态情感意识和生态担当精神,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关注者、宣传者。第三,各机制功能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养成生态人格。在大学生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入有关生态课程;在选修课体系中,增设生态课程;在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公共课程中,深挖、细讲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生态伦理、有关个人修养的生态内容和有关生态建设的法律法规、有关生态建设的历史教训等内容;在第二课堂、学生社团等建设中,要积极引导、大力倡导有关生态文明的知识和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学风建设等过程中,嵌含生态知识内容,让大学生在无形、无意中受到教育,实现生态教育润物无声的效果。通过有效的规划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知、认同自然界的客观价值,延伸、扩展对生态的道德情感,使大学生切实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者、践行者。通过生态文明机制建设,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如果如期养成,这种结果本身就是大学生生态修养提高的标志,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时代体现。生态认知、生态情感、生态认同、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的培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文明修养和体现过程,正是因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水平的提高,才展示出整个社会未来生态文明的希望,也预示和展现了整个社会生态文明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