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注:自主阅读的好助手
——以《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为例

2022-12-26文|黄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6期
关键词:蓝天恐龙符号

文|黄 娟

批注是指阅读的时候把疑难问题、读书体会等写在书中的空白处,以帮助自己深入理解文本内容的读书方法。批注所写的内容比较简单,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个词,甚至可以是一个标点或符号,只要能反映阅读时的感受就行。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为此,教材将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语文要素设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旨在教会学生使用批注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例,引导学生使用批注的阅读方式与文本进行对话,逐步深入文本内核,让学生获取独特的阅读体验。笔者以《飞向蓝天的恐龙》(四年级下册)一文为例,谈谈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批注的策略。

一、符号达意,渐成习惯

批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批注符号表达阅读感受。为了便于学生以后进行复习和检查,应该使用约定俗成的批注符号,用圈、点、勾、画等方法在书上做上相应的标记来增进理解,增强记忆。四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对如何写批注有所了解,但还不是非常熟练,教师还应多加指导。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假说的文章。学生对恐龙都很感兴趣,预习课文的兴致很浓,教师就提示学生:遇到生字,就用圆圈符号把它圈起来试着读一读;看到生词就用横线把它画下来,联系上下文或者查资料理解它的意思;看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就用波浪线画出来并多读一读。在预习中,很多学生都圈出了“钝、鸽、凌、隧、吨、颅、膨、翼、辟”等生字,还把“钝”与“吨”的读音作了比较,把“隧”“颅”“膨”“翼”等字形进行了分析。在试读课文时,有些学生还对“毫不相干”的“相干”的读音产生了疑问:这两个字是读第一声还是读第四声呢?查找《现代汉语词典》,就找到了“相干”的读音为“xiānggān”,理解了“毫不相干”就是“跟某个事物没有丝毫联系”的意思。还有学生对“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这句中的“一支”不理解,“一支”是个数量词,经常说“一支笔”“一支队伍”,查字典查不到注释,联系上下文也不能理解,学生就在词语旁边打上问号,准备到课堂学习时再提出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还有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句子也画了出来,如第4自然段中描写恐龙模样的句子,句式很工整,写得很详细。课前预习的时候多读一读这些句子,就能对课文的内容了解得更多。

在预习的时候经常使用简单的符号进行批注,有利于学生养成利用批注进行自主阅读的好习惯,为他们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随文批注,入文入理

批注除了用符号表达阅读感受以外,更多的是采用简短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文本的内容、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的表达等产生了阅读思考,用批注的方式把这些想法记录下来,有利于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的题目就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震撼。学生看过电影《侏罗纪公园》,里面出现了很多恐龙,这些恐龙大多体型庞大、牙齿尖利、相貌丑陋、性格凶猛,这样的庞然大物怎么能飞得上天空呢?学生对课题存在着大大的疑问,有的学生就批注了“不可能”,还有的学生批注了“有没有搞错”。学生的疑惑与他们掌握的知识有关,课题表达的意思与他们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冲突,所写的批注正是他们学习状态的真实反映。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为题,破除了学生头脑中对恐龙的固有印象,成了这篇科普作品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点睛之笔。学生还对“化石”很感兴趣,在文中所写的批注是:“化石是石头吗?”“有羽毛的恐龙化石是怎样的?”“恐龙的化石是怎么形成的?”“怎么知道这就是恐龙的化石?”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特别强的年龄阶段,这些问题就促使大家积极寻找答案,在课文中找不到他们需要的材料,他们就把探索的目光转向课外,利用各种方法搜集资料,自主拓宽了知识面,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批注能够铺就学生自主阅读之路,焕发起学生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学生最有效的阅读实践活动。

三、交流批注,分享感悟

由于学生的个性不同,自主阅读课文的视角也就不同,所写的批注自然也不相同。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就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交流,畅谈阅读感受,分享阅读感悟,促使学生在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深入思考。

《飞向蓝天的恐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中的很多语句用词都很讲究,表达十分准确,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学生在通读全文以后,明白演变成鸟儿的不是所有的恐龙,而是一部分有羽毛的恐龙,“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中的“一支”就是一部分的意思,“漫长的演化”是指经过了很长很长时间的演化,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最终”表示下结论的意思。还比如“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这句中的“一些”“应该”表示的都不是很精确的意思,这是因为科学家们至今还没有找到恐龙演化为鸟类的确切证据,用这些词表示科学家们的推测,体现了课文用词的准确性。“科学家们希望能够全面揭示这一历史进程”中的“全面”一词表明科学家对这项研究已经有了大致的揭示,美好的愿景就是能获取更多的证据,在原有的研究基础上做出全方位的揭示。还有学生对课文的题目做了修饰,认为把课题改为“飞翔蓝天的羽毛恐龙”更加确切。

学生所写的批注都是他们阅读课文以后产生的独特体验。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感受,在学生充分交流以后,引导他们根据同伴的发言再读读课文,再读读自己写的批注,如果有新的感悟,就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第二次批注。

四、多元评价,激励发展

四年级的学生写批注还属于起步阶段,要想持续推进这个好习惯,不妨采用“赏识”的方法激励他们。教师除了在语文书上给学生批注的内容择优打上“五角星”以示鼓励以外,还可以评出各个奖项来树立学生写好批注的信心。

针对学生阅读《飞向蓝天的恐龙》后所写的批注,教师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批注用手机拍下来,把图片发送到班级微信群里,请班里的同学点评,请所有的家长点评,然后教师给出评价标准量化表,让大家评出各个奖项。比如对于课文的某个语句有深入感悟、独特见解的批注可以评为“最悦思考奖”,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关注并做了正确注释的批注可以评为“最佳关注奖”,对于提出的问题是大家都乐意探讨的批注可以评为“最爱动脑奖”,对于书写工整的批注可以评为“最美书写奖”,对于数量多而且质量又高的批注可以评为“最佳阅读奖”,并且把学生的批注图片与获得的奖项打印出来,张贴在教室后墙的学习园地里。这就给学生今后怎样写批注提供了参考的“依据”,他们会对照获奖的批注积极行动起来,在阅读其他文章时,或模仿句式,或模仿思路,或改进书写形式,想办法来提高自己的批注内容和批注形式。

从学生的批注中寻找“闪光点”,并且放大这些“闪光点”,学生就能够获得“成功感”,这样就会促使他们坚定写批注的信心,并通过模仿、改进等学习方式进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地提高自己写批注的能力。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时写批注能使学生“眼到、心到、手到、口到、脑到”,书中留下的“痕迹”成为了学生语文实践活动中最美的风景。批注,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能让学生真正与文本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阅读水平。

猜你喜欢

蓝天恐龙符号
学符号,比多少
“+”“-”符号的由来
炫舞蓝天
拥抱蓝天
变符号
臻迪无人机在蓝天中飞向未来
恐龙笨笨
恐龙跑的快吗?
恐龙大逃亡
第十二章 再见,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