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解与建构:网络亚文化语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优化路径

2022-12-25夏永林董春阳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亚文化网络空间群体

夏永林,董春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安 71007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改革开放攻坚期、社会矛盾叠加期,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等特点,西方境外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技术优势与媒体垄断话语权对“网络原住民”——大学生群体持续进行价值观输出与文化渗透,企图影响和扭曲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念与信仰。技术赋权下的网络亚文化作为新兴文化在网络世界野蛮生长,已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裹挟着不良社会思潮的网络亚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因此,从整体上分析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双重效应,立足实际提出提升网络亚文化语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优化路径,对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情感度的提升与话语权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双重效应

(一)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消解

1.网络亚文化放大了主流文化的娱乐功能

以网络语言、网络歌曲、网络视频、网络文学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网络亚文化,凭借互联网的发展得以迅速传播。网络亚文化因其娱乐性、草根性、多元性、开放性等特征,在互联网空间迅速占领话语高地,发挥着边缘文化的隐性影响力。

随着网络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人才需求结构发生新变化,基于人才供需平衡目标,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要求与定位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而大学生群体内部也存在着“内卷”“躺平”“佛系”等社会心理现象,因此,大学生更希望能在学余时间通过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网络小说等方式缓解自身压力,网络亚文化的娱乐性以及大学生群体主动寻求娱乐的行为放大了文化的娱乐功能。网络亚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伴有恶搞经典传统文化、恶搞著名文人的现象。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描述的是心中的理想世界,而腾格尔却在桃花源里“撞上了桃花运”,颇具情色意味。恶搞古诗词“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月底不够花”“怀民亦未寝”搞怪表情包等,通过改编恶搞经典传统文化来娱乐大众,不仅放大了文化的娱乐功能,而且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带来冲击。网络亚文化为迎合青年群体的娱乐需求多采用恶搞、改编、戏谑等手法放大文化的娱乐功能,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与传播产生阻碍。

2.网络亚文化助长了非理性价值观的形成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以及网络传播媒介的发展,网络空间与现实生活虚实结合,网络亚文化逐渐渗入人们的现实生活。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大学生是网络亚文化创作与传播的主要受众,但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理性价值观尚未形成,极易受到虚拟世界不良网络亚文化的侵蚀,沉溺于虚幻的网络空间,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例如网络小说中传播的“耽美文化”,主要讲述的是男性之间的恋爱取向,小说中会涉及到性、暴力、虐待、侮辱等情节,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塑造产生不良影响。耽美小说不仅以文本形式存在于网络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其进一步演变为电视剧、网剧、电影等。随着耽改剧《陈情令》的热播,资本市场搭上“耽改剧”这列快车,进行耽改文学的二次创作,随后热播的《山河令》《识汝不识丁》《成化十四年》等都是资本市场运作的结果。

大学生群体年轻有活力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但缺乏一定的是非鉴别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网络热点事件发酵时容易被资本逻辑控制下的网络舆论所左右,分不清虚拟现实和真实现实。大学生群体根据兴趣爱好在“微媒体”“微视频”平台开展刷短视频、网上冲浪、连线游戏等娱乐活动并形成能使其产生“身份归属感”的“圈层文化”,但青年大学生容易沉溺于自己所编撰的虚拟网络世界,很难打破自身兴趣圈层壁垒,极易造成“信息茧房”困境。人们在信息茧房中只接受惯性选择的内容,一旦茧房中叠加的更多的是负面文化时,负面文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会越来越大,从而形成一个负面累积效应的恶性循环体。网络亚文化的颠覆性、反叛性容易使青年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抵触心理”,一旦应对不当,极易走向反面,与我国所倡导的主流意识形态背道而驰,产生更多越轨甚至脱轨的现象。

3.网络亚文化滋生了外来文化渗透的土壤

宽松的网络环境为西方外来文化在我国的传播提供了条件。网络亚文化具有多元化、开放性等特点,外来文化裹挟在网络亚文化中,利用宽松的网络环境与网络媒介传播国外的社会思潮与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及行为认知。

多元的外来文化充斥在网络虚拟世界,必然会存在持有不同价值观的群体在交往过程中不相容的状态,这就是多元文化在同一时空下的差异性导致的结果。随着全球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全球交往活动愈加频繁,世界链接成一个整体,青年大学生可以多途径获取多元信息,例如通过Wikipedia、YouTube、BBC、Facebook、Twitter、Instagram、MSN等网站或网络社交APP获取他国新闻资讯。在外来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下,部分青年大学生逐渐倾向于肯定别国文化,而否定本国文化,厦门大学的“洁洁良”事件就是例证。近些年我国影视平台引进韩国电影、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韩国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整容文化、影视文化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青年的审美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纭激荡”[1]。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各国文化的交流借鉴也日益增加,虽然网络亚文化的肆意生长难以控制,但我们要时刻警醒外来文化的渗透,提升本国文化自信,唱响主旋律,捍卫本国文化在文化传播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4.网络亚文化造成了群体内凝聚力的消解

网络亚文化具有“时代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其更新迭代周期较短。随着多元圈层文化的出现,网络亚文化的受众群体也趋于细化。网络亚文化传播载体主要是线上平台,被细分过的青年亚文化群体在自身所认同的圈层文化中寻求身份认同,试图通过模仿、塑造该群体所具备的特征,进而找到所谓的组织归属感。例如,“饭圈文化”主要是粉丝群体为支持自家idol而发展为组织化、专业化的利益圈层。粉丝群体很难跳脱出“饭圈”与其他群体形成共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较2020年12月增长4296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3.0%[2]。在网民高达10亿的互联网数字世界,微博、微信、知乎、新浪等网络平台实时更新新闻资讯,但这并不意味着网民之间的交流质量有了质的飞跃。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自媒体工作者成为网络亚文化的分享者、传播者与构建者,每个人都能成为网络空间的“发言人”,但同时也很容易陷入“自说自话”“独角戏”等尴尬境地。每个人都渴望成为网络世界的“主角”,不断输出自身的价值观,但却得不到“交互性”的反馈,呈现出“独白式”的传播现象。网络亚文化群体形成的根源在于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念、兴趣爱好以及生活态度,并凭借联系纽带形成亚文化群体,在群体中寻求身份认同感。但在网络亚文化语境下,“单向度”的传播方式致使输出观点与接收观点之间的现实矛盾客观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式的“自说自话”难以形成群体凝聚力,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产生认知偏差,群体难以达成价值共识。

(二)网络亚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建构

1.网络亚文化拓宽了主流文化的话语空间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颠覆性、反叛性与网络空间的宽松性、隐匿性使网民参与政治社会生活的主阵地由现实空间转移至网络空间。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发展,政治参与、政治监督等方式更加多元化,但网络青年群体更偏好于通过创造网络亚文化来映射社会现实,表达自身的政治诉求及政治观点,以达到政治参与的效果。另外,蕴含隐性政治观点的网络亚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会因传播载体以及舆论力量扩大影响力,进而成为影响政治决策的重要因素。网络青年亚文化以社会热点事件为素材,形式通俗幽默,极易实现传播效能最优化。表面上看似以幽默的语气调侃社会热点事件,实则通过舆论力量暗讽事件实质,通过“曲线救国”方式来表达意见,一旦在网络空间引起网民价值共鸣,就会产生压倒式的舆论力量,改写事件的结局。例如,南通城管哄抢老人甘蔗事件,该事件因短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引起较大舆论。网民通过网络短视频的形式参与了政治生活,一方面帮助老人摆脱困境,监督并督促当地政府合理执法;另一方面通过汇集民意改写故事结局,传播了正能量,弘扬了社会主义主旋律。网络青年通过网络空间创造与传播网络亚文化表达自身观点、捍卫自身权利、实现自身价值,网络亚文化拓宽了网络青年表达政治意见、参与政治生活的话语空间。

2.网络亚文化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

网络亚文化具有丰富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功能。具有新媒体介入特点的网络亚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创新新颖的传播形式,参与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内容的解构与建构,宏观上拓展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随着网络媒介的发展,人们对于网络亚文化的包容度、认同度与参与度有一定程度的提升,网络亚文化的部分内容通过与主流文化的“跨界”合作,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对主流意识形态起着“创新”“拓展”“调整”等功能。

电影《闪光少女》叙述了传统民族音乐与二次元文化相结合组建了二次元民乐小分队战胜西洋乐队的故事。该影片折射出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的现实境遇,传统文化凭借二次元文化的形式获得了新生与活力,二次元文化通过传统文化蕴含的内涵与价值获得了被主流文化以及大众所认可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网络亚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另一方面提升了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度。2020东京奥运会期间,我国新媒体平台通过网络直播、短视频、纪录片、宣传片、采访等形式宣传奥运赛事图景,在新媒体“赋能”基础上采取爱国主义、英雄主义视角的叙事逻辑,展现奥运健儿的竞技精神与爱国情怀,网络媒介主体在基于价值共识基础上传播正能量,引导网民们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VR技术的兴起为保护与传播我国革命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将VR技术与革命遗产文化保护相结合,建立虚拟仿真革命主题博物馆,借助VR技术生成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还原革命年代真实图景,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并拥有“沉浸式”体验。网络亚文化与革命文化、爱国主义相结合进一步丰富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

3.网络亚文化创新了主流文化的传播途径

当今时代是“全民麦克风”的时代,新媒体、融媒体、微媒体的出现创新了主流文化的传播途径。与传统媒体、精英媒体不同,新媒体不仅推送海量信息与最新资讯,而且会根据大数据分析和算法推荐进行精准推送。技术赋权下的新媒体给更多普通人发表自己观点和意见的途径与空间,进而以网络亚文化的形式传播正能量。相较于官方媒体的传统宣讲、政策解读以及刻板的学校教育而言,技术赋权下的新兴媒体给予普通大众以更多的媒介话语权和接近权,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青年大学生学习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的路径。

例如,微博、微信、知乎、抖音、快手、B站等网络平台深受青年大学生的欢迎,其中不乏有大学生以自媒体人的身份在各大网络平台进行价值观输出,通过制作短视频、发布日志、参加活动等形式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2018年抖音联手央视新闻发起“我爱你中国”活动,激起了网友们的参与热情和强烈反响。话题视频总播放量达2亿次,累计点赞次数超过980万次,累计评论次数超过33万,累计分享超过13万,视频数超过1.2万条,作者数近1万人[3]。通过抖音平台参与爱国活动,激荡起广大网友的爱国热情。主流意识形态借助网络亚文化符号、网络新媒体载体实现了主旋律的“跨界”,正能量的“出圈”,青年大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会自发地去了解、探索更多的正能量影视资料,主流意识形态被更多人认可,极大增强了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

二、网络亚文化语境下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优化路径

网络亚文化语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借“网络媒介”这股东风,利用网络宣传阵地,巩固主流意识形态在多元思潮并存环境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发挥网络媒介的宣传引导作用,及时化解网络亚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负面效应,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力量,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任度和认同感。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阵地建设,发挥主流意识形态价值引领功能

根源于实践又经实践检验的马克思主义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学说,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发展的正确理论指南,必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引导学生对其向真听、真信、真学、真行方向转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4]。高校是多元意识形态碰撞交流的前沿阵地,在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将成为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主阵地。高校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多元学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衔接与融合,达到主流意识形态入脑入心的理想效果。

社会价值多元及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带来挑战,大学生群体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想信念淡化、政治信仰模糊、价值认知偏差、共同体意识淡薄等问题,基于此种现状必须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作用,建立网络空间和校园文化活动线上线下互动一体的教育运行机制,采用多种途径和载体进行引导、感召与熏陶,进一步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新时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使之转变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行为习惯,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

(二)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

互联网的发展与新兴媒介的崛起为大学生群体创造了资源丰富的网络空间,伴随着网络世界成长的新生代大学生对高校思政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因此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必须要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思想素质、理论素质、媒介素养以及管理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现实境况与网络信息时代的综合性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困境表现在:思政课老教师与信息化网络时代存在“脱节”现象、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网络媒介素养和管理能力、年轻思政课教师媒介素养强而理论功底薄弱等。面对现实困境的冲击,必须要重视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思政课教师要严于律己,提升自身媒介素养。通过参加网络技能培训,主动学习网络舆情管理、网络思想引导等重点内容,不断提升教育主体的网络媒介素养和网络教育引导能力,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慎独慎微,增强自身政治素养。“欲人无疑,必先自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灌输者,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对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做到真听、真信、真懂、真讲,发挥思政课教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面传播效能。

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关键在于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塑造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修课,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与新时代青年思想同频共振,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开渠拓源、扫除障碍。在多元社会思潮并存与意识形态错综复杂的形势下,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主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革新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和获益匪浅的“大思政课堂”。首先,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在线下调研思政课时指出:“学生在听‘死理论’时没有温度、没有触感、没有质量,这样的课学生不愿意听”[5],这句话戳中了思政课的痛点。高校要以提升思政课堂质量为目标,运用轻松活泼的课程形式与丰富多元的媒介载体,加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与感染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学生头脑,提高其辨别真伪的理性分析能力。西方意识形态披着隐蔽的“外衣”通过文化产品输出与“普世价值”宣传等方式试图西化、分化心智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严峻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武器,教授学生习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性思维能力,坚决抵制和抛弃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

(三)加强网络空间的监管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家园

网络空间是多元社会思潮交流传播的思想阵地,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6]。因此,应加强网络空间的监督、监管与建设,为大学生群体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家园。首先,高校要建立网络信息过滤防御系统。在人人都能“发声”的自媒体时代,网络所带来的信息资源具有开放性、共享性和便捷性的特点,但因缺乏相应的权威监管机制,为虚假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宽松的网络环境。大学生群体缺乏感知事物的理性分析能力,未经证实的舆论消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此高校要建立网络信息过滤防御系统,对于发酵在网络空间的不实信息应加以监督管理,针对网络负面评论,高校舆情管理部门要发挥好“过滤层”作用,坚决摒弃负面信息,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做出正确的引领导向作用。其次,加强网络空间法律法规建设。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网络与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网络空间同现实社会一样,既要提倡自由,也要保持秩序。自由是秩序的目的,秩序是自由的保障”[7]。网络市场和网络空间的正常、健康运行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驾护航,因此只有进一步完善我国网络空间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才能真正规避潜在的网络信息安全风险。目前我国已制定“互联网立法规划”,颁布实施了《互联网站信息服务自律公约》《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及《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条例,进一步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盲目性与自发性。最后,加

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提供了新的思想阵地,网络空间和新兴媒体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和新载体。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强调要把网站建设成全国高校思政工作的新阵地、主阵地,基于网络特点,线上线下结合,统筹规划布局。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浏览查阅相关政治信息并自由发表个人言论及观点,通过“网络阵地”这个“桥梁”实现了主客体的良性互动。网络空间和新兴媒体的互动性拉近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扫除障碍。

(四)增强对网络亚文化的理性分析能力,提高鉴别真伪的媒介素养

网络亚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具有消解和建构的双重作用,且大学生群体缺乏辨别现象背后本质的理性思维能力,因此,大学生群体应提升网络亚文化的理性分析能力和辨别真伪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使用各种媒介信息服务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能力。”[8]网络亚文化语境中“信息茧房效应”以及“回音室效应”,使传播受众局限在自己编撰的信息圈层,导致受众理性分析能力以及媒介素养进一步降低。基于此,必须提升受众理性分析能力、提升媒介素养以及增强政治鉴别力,从根源上解决茧房效应带来的认知固化困境,从而增强传播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增强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和筛选。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场域信息传播具有自发性与盲目性,一些不加过滤的信息充斥在网络空间,因此,必须要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自觉甄别和筛选网络负面信息,从而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阻隔不良信息。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应认识到网络媒介传播信息的局限性,对于网络失德失范现象自觉加以抵制。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应具备透视现象背后本质的能力,在资本运作背景下,不仅能看到网络市场所呈现的内容,还要看到内容背后所蕴含的事实真相与价值倾向。

增强政治鉴别能力,依托坚定的理想信念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和平与发展时期,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等特点。网络空间各种社会思潮、多元价值观念、“西化”和“分化”战略、西方普世价值等观点甚嚣尘上,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必须要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政治鉴别能力,对网络场域中那些“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主观臆造”“歪曲历史”的内容坚决进行反击,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从而打破阻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藩篱。

猜你喜欢

亚文化网络空间群体
网络亚文化群体间关系及影响因素探析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把脉“腐败亚文化”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