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领会和贯彻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
2022-12-25韩振峰米亭
韩振峰,米亭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和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宏阔思维对党的历史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党史观。其中,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是习近平党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内容是围绕“为什么学习党史”“党史学什么”“怎样学党史”的逻辑结构,深刻揭示了学习党的历史的基本问题,为我们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根本遵循。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进一步对党重视党史学习教育的优良传统作了全面总结,对党百年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所形成的宝贵经验作了系统阐释,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认识。深入领会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并在实践中贯彻执行,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
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形成逻辑可以从如下方面来认识,即这些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运用与发展,是对党重视历史学习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对新形势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思考与回应。也就是说,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理论、历史与实践的统一。
(一)理论逻辑: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运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对世界历史发展基本问题和原理进行科学阐释的过程中抽象出来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一科学历史观深刻阐明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基本原理,确立了人民群众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认识、把握和创造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还着重强调无产阶级政党要重视历史,要以学习、研究和运用历史的科学方法来正确认识当前事物,解决实际问题,进而不断创造新的历史。
马克思指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恩格斯指出:“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其他任何一个先前的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2]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3](691)。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3](587)坚持以唯物史观认识和把握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的存在条件”[3](587),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事物发展的固有规律,充分发挥以史鉴今的价值意蕴。同时,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法、矛盾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为我们准确把握、思考解决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科学方法指导。就此而言,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运用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既强调“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4](24),又要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用党史作为终身必修课”[5],这集中体现出新时代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创新性发展。
(二)历史逻辑:对党重视历史学习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百年来,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学习历史、借鉴历史,运用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的优良传统,这些成功实践与探索为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形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曾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6]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运动,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学习党的历史,全面研究、讨论和总结党内历史问题及党的历史经验。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以“历史决议”的形式,对党在一段时期内的若干历史问题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全面总结,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善于学习历史、总结历史、运用历史的鲜明品格。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指出:“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只有采取客观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分析和总结,才有好处。”[7]他主持起草修订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新中国成立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对毛泽东同志及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做出定论,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那个特殊时期,对统一全党共识,加强党内团结,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后,江泽民多次告诫全党:“要努力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党的历史。”[8]胡锦涛强调,只有“进一步学习党的知识和党的历史”[9],才能更加坚定自觉地为党的事业奋斗。由此可见,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是对党长期以来重视历史学习优良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制定党的历史上第三个历史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及历史经验,集中体现了习近平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善于汲取历史智慧的鲜明品格和历史自觉。
(三)实践逻辑:对新形势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思考与回应
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是对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面临的、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重大风险,以及党的自身建设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的深刻思考与现实回应,是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着的科学理论。
第一,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是在应对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当前,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断冲击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世界形势乱变交错的复杂态势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风险与挑战。同时,我国的改革与发展仍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仍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任务目标的主要制约因素。对此,习近平指出:“要把党的历史经验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重要遵循,善于从历史经验中增强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定力、魄力、能力。”[10]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形成了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提炼克敌制胜的法宝,不断提高党应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进而积极掌握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主动意识。
第二,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是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中形成的。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所谓的“重新评价”“重估历史”为名,拿近现代中国革命史、党的历史、新中国史做文章,肆意抹黑、攻击、丑化党的领袖人物和英雄模范,把党的历史庸俗化、娱乐化,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对此洞若观火,并明确指出:“只要我们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就不难发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也不可能具有今天这样的国际地位。”[11](20)在实践要求中,习近平进一步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的重大论断,要求全党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使全党在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中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谬论。由此可见,在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中,习近平对学习、总结和运用党的历史的理论与实践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第三,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是在不断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种危险”的过程中形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使管党治党宽松软的状况得到根本扭转。但正如习近平所说:“同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军的伟大社会革命相比,党的自身建设上还存在一些不匹配、不适应的地方。”[4](10)前进道路上,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仍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对此,习近平要求全党要不断“总结运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成功应对风险挑战的丰富经验”[4](17-18),从中获得现实启迪,提炼出克敌制胜的法宝。可以看出,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在思考现实问题中萌生,是对当前及今后长期一段时间内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深刻思考和现实回应,也必将在实践发展中不断丰富完善。
二、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
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内涵丰富、结构完整,既突出学习目标、聚焦学习内容,又确立原则方法,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学习党史”“党史学什么”“怎样学党史”的基本问题。
(一)突出学习目标:深刻回答“为什么学习党史”
2010年7月,习近平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入研究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全面宣传党的历史,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2]这一论述以高度凝练的表达揭示了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现实功能,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学习党史”的重要问题。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阐述了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并进一步提出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4](11)的目标要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也是对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现实功能的具体阐释,精要指出了用党的伟大奋斗历程和光荣传统武装人、鼓舞人、感染人、激励人的基本着力点。
第一,学史明理。学史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与基础。理论优势是根本优势,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理论武装就没有坚强的政党。习近平指出,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4](12)。中国共产党创立伊始就坚定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观察和改变国家命运的思想武器,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进程中,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重大理论成果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历史变革、回应现实需要而不断得出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不仅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根本指导作用,也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因此,坚持做到“学史明理”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深刻认识党的理论的正确性、科学性,贯彻落实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的思想自觉,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推进理论创新,不断用新的理论科学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第二,学史增信。学史增信是明理、崇德、力行的精神密码。习近平指出:“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13]勇气和力量来源于我们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与信念;贯穿于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一次次绝境重生中愈挫愈勇、在历经苦难中淬火成钢,最终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不懈奋斗史中。正如习近平所说,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14]。从这个意义上提出“学史增信”的目标要求,旨在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读懂、看透、深悟中国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崇高信仰和坚强意志,不断从党艰辛探索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敢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精神力量,在坚定信仰信心信念中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第三,学史崇德。学史崇德是明理、增信、力行的精神滋养。2021年6月,习近平在青海调研时专门就“学史崇德”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13]百年来,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坚守初心、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培育和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锤炼和积淀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特质和道德品格。习近平进一步从“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13]这三个方面出发,对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荣光和精神血脉作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从革命先辈和时代楷模身上感悟道德风尚、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道德力量指明了方向。
第四,学史力行。学史力行是明理、增信、崇德的目标和归宿。学以致用方为学。习近平指出:“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15](520)具体来说,习近平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学史力行”要集中在锤炼党性、为民服务、推动发展上下功夫[15](520-521)。特别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要面临的各项任务是长期且艰巨的,“学史力行”就是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总结党应对风险、化解挑战的成功经验,并将其运用到解决突出问题、化解现实危机上来,进而在推动实际工作、破解发展难题中不断提高我们党披荆斩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的工作本领和政治能力。
(二)聚焦学习内容:深刻回答“党史学什么”
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聚焦学习内容,明确提出学党史要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学习党的伟大精神,这为我们全面把握“党史学什么”的基本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第一,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4](2)这一论述是要求把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面总结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进程中汲取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决议》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战略全局,在明确不同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的基础上,科学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四个伟大成就”生动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劫难中迎来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壮丽史诗,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矢志不渝地践行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的责任担当和意志本领。质言之,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历史自信、赢得人民信任的底气所在,必须要深入学习、深刻领会。特别是在新征程上,有效应对和化解前进道路上的重大风险、阻力和矛盾,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始终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需要我们不断从党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中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充分汲取不惧风险、锐意进取,积极掌握战略主动的磅礴力量。
第二,学习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习近平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16]他要求全党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4](5),从党在各个历史阶段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中汲取解决现实问题、化解突出矛盾的智慧和力量。所谓经验,从词义理解是指经过亲自实践而得来的知识或技能。这些具有普遍性或经过反复验证的经验往往会揭示出事物本身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进而形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这些经验与规律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百年来,我们党正是依靠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本领这一克敌制胜的法宝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光辉篇章。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决议》概括并提炼了百年来党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十条历史经验。这十个方面的成功经验丰富深邃、系统完整,既贯通了党百年奋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又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原因,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干事创业的思想共识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学习党的历史必须要深刻领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结合党的历史的生动实践,全面把握形成这些宝贵经验的时代背景、发展条件及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起到的历史作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同时,还要结合新阶段上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当前实际工作,深刻把握党百年历史经验的现实指导意义,充分发挥党的历史的以史鉴今、映照现实的重要作用,并在新的实践探索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历史经验。
第三,学习党的伟大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党的伟大精神,并要求“全党同志要用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滋养自己、激励自己,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17]。这启示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必须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特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进一步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广大党员、干部争做伟大精神传承者、赓续者的热情。学习和弘扬党的伟大精神,一是要重点领悟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18](8)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在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重大成就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并深刻阐释的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创造丰功伟业的精神支柱。因此,学习和弘扬党的伟大精神必须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并自觉继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二是要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习近平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18](8)精神谱系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形成的,集中体现中国共产党人鲜明品格的精神序列,它是由一个个具体鲜明的精神形态和精神标杆组成,像历史链条一样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代系更迭贯通起来,形成了一个强大、系统、连续的精神族谱。从纵向看,这些伟大精神贯穿党的百年历史,跨越时空却历久弥新;从横向看,这些伟大精神涉及党和国家事业的各个方面,多以历史事件、英雄人物、具体领域、地区地点等形式命名,在典型性和广泛性的统一中构成了一个庞大系统,集中展现了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这些伟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亮底色和宝贵财富,也是激励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抵御重大风险、化解重大矛盾,不断开拓创新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必须要深刻领悟的重要内容。
(三)确立原则方法:深刻回答“怎样学党史”
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在明确提出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基础上,确立了学习党的历史的重要原则方法,深刻回答了“怎样学党史”的基本问题,为我们党高标准、高质量地深化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4](24)的重要论断,其核心要义是要求全党坚持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学习、研究和运用党的历史。习近平进一步指出:“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4](24)唯物史观是深刻揭示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观,“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19],才能在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的基础上使党和国家事业赢得发展、取得胜利。具体来说,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基本原则,秉持分清主流和支流、认清本质和现象的科学态度,既“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4](24),又对我们党自身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与不足采取郑重的态度,即敢于承认、正确分析并坚决纠正。二是要坚持用历史的、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习近平提出要把学习党的历史同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高度重视党的历史发展的继承性与连续性,特别是要坚决反对以片面孤立的观点把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完全对立起来的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观点。三是要坚持群众史观。习近平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4](15)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无穷智慧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才能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注入强劲动力。
第二,树立大历史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运用大历史观学习历史、把握历史、运用历史。他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4](14)所谓大历史观,就是以宽广的视角,把当前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中的现实问题和方向问题放在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的大视野中去审视,以历史思维、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来解决、回答和映照现实问题。树立大历史观是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鲜明特征,也是学党史、用党史的重要方法论原则。一是要坚持历史思维,把党的历史置于中华民族5 000 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 多年的斗争史、新中国成立以来70 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40 多年的探索史中来把握,在较长历史时间中揭示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在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中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历史贡献。二是要坚持问题意识,也就是要着眼于时代发展,始终围绕当前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把握和运用党的历史经验。习近平曾指出:“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步。”[20]这启示我们,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只有以重大现实问题为导向,把借鉴历史经验和回应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抓住关键问题重点突破,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指导现实的重要作用。
第三,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习近平指出:“党史研究是一门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运动规律的科学,要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党史研究工作者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宣传纪律和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的统一。”[12]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来研究党的历史,一方面要坚持党性原则,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敏锐的政治鉴别力看待重大党史问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政治自觉爱护和珍惜党的历史,高度警惕恶意夸大党史上的失误和曲折、刻意炒作野史轶闻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要坚持科学性原则,立足历史史实,客观、全面、真实地记述和宣传党的历史,敢于面对并正确分析党在百年奋斗中所经历的失误与曲折,坚决杜绝文过饰非的错误思想。中国共产党人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这是我们党无须回避历史、敢于同一切抹黑、歪曲党的历史的言行作最坚决斗争的底气之源。特别是在当前意识形态斗争面临新形势、新挑战的现实条件下,习近平告诫全党:“我们鼓励和支持解放思想,鼓励和支持对有关政策举措进行分析评估,但要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不能把探索性的学术问题等同于严肃的政治问题,也不能把严肃的政治问题等同于探索性的学术问题。”[11](159)这一重要论述再次重申了坚持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要求全党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行动方向来学习、研究和运用党的历史,既要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准确把握党的历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又要通过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反对和澄清关于重大党史问题的错误认识与片面理解,以党性立场和原则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实践要求
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只有把思想转化为实践力量才能真正发挥理论指导现实的根本作用。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指示精神,要求我们结合中国共产党关于历史问题的第三个《决议》,在实际工作进一步增强学习领会《决议》精神的思想自觉,进一步增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自觉,进一步增强掌握总结历史经验方法的行动自觉,进而在学党史、用党史中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一)进一步增强学习领会《决议》精神的思想自觉
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4](11)只有有了思想上的先进,才能激发行动上的自觉。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这场历时一年之久的党内集中教育活动对深化全党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对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确定中心任务、带动全局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此,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充分发挥理论指导现实的重要作用,要求全党要始终保持深化和拓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想自觉,坚持以《决议》这一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为依据,教育引导全党同志进一步深入学习、全面领会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意义,更好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武装头脑,深化全党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原原本本学习全会决议,学懂弄通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学懂弄通党坚守初心使命的执着奋斗,学懂弄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学懂弄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21]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贯彻落实《决议》精神,不断把学习、总结、教育、宣传党的历史推向深入提供了根本遵循。具体来说,一是要从《决议》中感悟初心。《决议》把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科学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四个历史阶段,深刻阐述和分析总结了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所实现的四个伟大飞跃,在历史发展的贯通中鲜明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的崇高政治品格,为全党感悟初心、勇担使命提供了重要历史依据。二是要从《决议》中汲取精神力量。《决议》以党的四个历史时期为依据,全面总结了党百年奋斗所创造的伟大成就,特别是重点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为教育引导全党聚焦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激励全党挺立历史潮头,勇于进行历史创造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三是要从《决议》中增强历史自信。《决议》从改变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确道路、展示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锻造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这五个方面出发,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历史意义。这是我们党在强化历史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把握历史主动的最大底气,为不断汇聚全党、全军和各族人民共铸历史伟业的磅礴力量,以昂扬的姿态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思想动力。
(二)进一步增强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自觉
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者有意渲染和美化已经被历史定论的反面人物的“成就”,以调侃逗趣的态度肆意诋毁党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把恶搞、戏说历史人物当作博取关注、谋取私利的消费资源。这些不尊重历史史实的言行,热衷于挖掘背离历史主流的所谓“历史细节”,撇开中国共产党在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来进行所谓的“重新评价”,是完全违背实事求是基本原则的狂热情绪和错误思潮,其目的就是要扰乱人心、瓦解理想信念、消解民族精神。对此,习近平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4](25)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习党的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立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不断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
第一,要全面把握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特别是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自1921年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全部根基和血脉。这其中的一切奋斗、牺牲和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8](3)。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各有不同,但这一项救国、兴国、强国的完整事业“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22]。历史虚无主义者以形而上学僵化孤立的观点,把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完全对立起来,归根结底是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指导思想、方针政策和实际工作都存在明显差别。而这些差别是由不同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所决定的。从历史纵向来看,这两个历史时期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上是一种继承性与发展性的关系。廓清这种错误认识和思想误区,要求我们必须要用整体、发展、全面的历史眼光准确把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阶段性、连续性、发展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以贯之地推进下去。
第二,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中国共产党生于忧患、长于忧患,在经历了世所罕见的困难和风险后创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长期的艰辛探索中,我们党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一些曲折、犯下了一些错误。对此,《决议》明确指出:“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23]这启示我们,学习党的历史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的主题主线,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应对风险挑战、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流本质。同时,还要科学看待和分析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曲折和犯过的错误,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曲折和错误而否定成就。要结合当时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客观分析出现失误和曲折的主客观原因,坚持以史鉴今的科学态度,从失误和曲折中汲取教训,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者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狭隘思想来评述党的历史的行为。
第三,要重点了解党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历史是由一系列错综复杂而又具有连续性的历史事件构成的,每一历史时期或历史节点都会涌现出一批重要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在历史发展的重大关头发挥着重要作用,展现了革命先辈为党和人民事业英勇奋斗、不畏牺牲、敢闯新路、敢于胜利的革命传统和宝贵精神。这是我们今天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看清历史发展趋势的历史依据和宝贵资源。因此,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以这些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为史料支撑,讲好党的历史、传播好党的故事、保卫好党的历史的真实性,坚决反对任何诋毁、污蔑甚至歪曲党的历史的言论和行为。
(三)进一步增强掌握总结历史经验方法的行动自觉
“党的经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书本上抄来的,而是我们党在历经艰辛、饱经风雨的长期摸索中积累下来的。”[4](17)百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学习、研究和总结党的历史,发扬、运用和传承党的成功经验,并从中找到了不断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掌握了总结历史经验的科学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开辟了总结历史经验的新局面。立足新阶段,习近平指出,尽管我们在党和国家历史问题上正本清源,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坚持正确党史观,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仍然需要党郑重、全面、权威地对党的历史作出科学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推进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15](546)。由此得出,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的指示精神,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总结历史经验方法的行动自觉,不仅要在新阶段、新征程上深刻把握和运用党的十条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还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不断积累、总结和创造新的宝贵经验,为我们党科学有效地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支撑。
进一步增强掌握总结历史经验方法的行动自觉,首先要正确认识总结历史经验这一科学方法。总结历史经验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理论基础的工作方法,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深刻阐释了人类认识的“两次飞跃”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完成由初级阶段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再进行由理性认识能动地回到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第二次飞跃。这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认识形式对我们掌握总结历史经验方法,不断进行新概括、形成新经验提出现实要求。一是要坚持以现实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以历史事实为基本立足点、以进行理论创新为最终落脚点的基本原则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二是要坚持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善于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经验,既研究成功经验,又对自己的错误与不足抱有学习、警戒的态度;基于国内外的成功实践总结经验,既正确对待自身经验,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三是要注重总结和把握不同层次的经验,正确认识根本经验、基本经验、具体经验的不同属性,并科学把握其内在关系。四是要坚持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把新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创新,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进而不断发挥党的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习近平关于学习党的历史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学习党的历史的目标、内容、原则方法,把学党史、用党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为我们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不断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从党的历史中获得启迪、得到定力提供了根本指导。习近平指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15](545)坚定的历史自信来源于深刻的历史认知。面向未来,我们要继续把党的历史和成功经验学习好、总结好、发扬好,从党的历史中探究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从党的历史中增强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的底气和勇气,进而以坚定的历史自信和高度的历史主动精神奋进新征程、创造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