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略探

2022-12-24张燕妹

关键词:建党中国共产党精神

习 芳 张燕妹

(1.福建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2.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1)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具有统领性和标志性的内容就是对于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的精辟概括。高校的建设需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着力推进伟大建党精神的教学和课题研究。伟大建党精神内涵极其丰富,它的教育意义不是单方面的,是多角度的。因此必须阐明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内容,从而拓展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现实路径,培养学生继承伟大建党精神的品质。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核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仅五十多名党员历经百年沧桑逐步发展壮大为九千多万党员的强大动力支撑,也是其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将我国的建党精神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从中反映出共产党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理念。从先进性层面,在共产党发展的进程中,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方向,将自然与人类社会相结合,研究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发展真理和伟大理想。

这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如此严峻的考验的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动力。从实践性层面,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初心和勇挑民族复兴使命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锐意进取、前仆后继的根本动力。从斗争性层面,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坚持锤炼中国共产党人的意志品格和发扬优秀革命作风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凸显的实践品格。从人民性层面,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地忠于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辜负人民的期望,充分体现了家国情怀和人民情怀。这四个层面的内涵厚重而博大,相辅相成、特质鲜明,构成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二、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1.伟大建党精神有理想,筑牢大学生信念之基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大学生需要树立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信念,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需要坚定不移拥护党的领导。理想信念是每个人终身的必修课,是人生的支柱,是奋斗的不竭动力。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建设者和主力军,能否坚定理想信念不仅对自身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特别是,世界处于变动的格局下,更需要当代大学生勇于奉献,坚守品格,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为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贡献出一份力量[3]。

中国共产党能够克服革命、建设、改革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与其坚定地理想信念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一般原则,指导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论魅力和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可以帮助大学生勇于和善于坚持真理,点燃信仰的火炬,不断鞭策大学生奋力前行,给予他们强大的精神力量。

2.伟大建党精神有担当,强化大学生使命意识

弄清楚为什么出发,也要认清未来应向何处起,正所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忘了初心的政党,一定是没有前途的政党[4]。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定不移的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

作为时代发展的未来,大学生更应将初心捧在胸怀,将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反观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不顾国家、人民的利益,最终沦为社会的蛀虫。回首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之路,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人的每一步都体现着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当面对生死危难时,为国家和人民奉献全部。面对当前大学生道德素养面临的新挑战,大学生道德教育需要探寻新的着力点,使道德修养渗入大学生的主观世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准则和行为品格。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中彰显了一种责任和担当的精神。大学生通过不断地多渠道地汲取养分,践行担当使命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勇立潮头,乘风破浪,成为永葆家国情怀、甘于奉献的新时代青年。

3.伟大建党精神有定力,锤炼大学生风骨品质

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之路,锻造了无数辉煌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为寻求国家独立、为民族解放、为人民幸福舍生忘死、慷慨就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革命烈士以身报国,据统计牺牲人数高达三百七十万人;一千八百多名扶贫基层干部用汗水书写大爱、用奉献消除贫困,用生命诠释初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共产党人同样用生命扛起责任和担当,四百六十多万个基层党组织奋勇当先,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冲锋陷阵。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任何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思想上也有些不成熟的地方,因而其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更容易受社会氛围的影响。受西方国家思想渗透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思想上产生动摇,受到金钱至上、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的腐蚀,热衷于炫耀攀比以及自私冷漠,加之一些新闻媒体缺乏社会责任感,仅为了吸引流量,而进行一些低级趣味或者歪曲事实的传播,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硝烟炮火的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人也从不叫苦,最苦的莫过于国家的弱小贫穷,苦的是战友的牺牲,苦的是物质的匮乏。无论遭遇多少艰难险阻,中国共产党人从不退缩,不怕苦也不怕死,逢山开路,敢于斗争,并取得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以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厚底蕴,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勇于攀登、攻坚克难的精神,滋养大学生心灵,肩负起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4.伟大建党精神有情感,促进大学生爱国爱党爱民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能够披荆斩棘,带领人民开创新篇,离不开无数共产党人赴汤蹈火、以生命践行使命的无私勇敢。“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用一名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帮助一千八百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了大学梦,用大爱诠释党的初心。身患渐冻症却依然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张定宇、八十四岁高龄仍然义无反顾逆行出征的钟南山,他们是中国共产党人,他们平凡无私的忘我,他们用行动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建党的初心。可是在当前社会中,虽然没有了枪林弹雨,但是一些错误思潮正在破坏这种优良传统。为遏制中国的发展,西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击恶迹斑斑,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思潮不断侵袭着人们的思想。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进程中,将建党精神与思政教育融会贯通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意识,使之更加深入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革命迸发出的优秀品质、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筚路蓝缕的艰苦岁月,为了改革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担当,从而更加坚定对党忠诚、为党工作的深厚情感,始终同人民风雨同舟,坚守不负人民、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初心情怀,提升思想观念和政治觉悟,维护祖国尊严,无私为人民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党分忧、为民奉献。

三、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深刻把握内涵,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校可以将建党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有效弘扬建党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准确把握伟大建党精神与教学专题、教学知识点、教学重难点相结合的切入点,以教材的理论体系为主线,精选内容相关、层层递进、逻辑清晰的教学案例,将伟大建党精神嵌入于五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一方面要注意将伟大建党精神与各门必修课的内容有效衔接,如从哲学视角去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阐述伟大建党精神所具有的价值意蕴、鼓舞和激励当代大学生自觉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苏共早年有二十万党员时能够夺取政权......而在有近两千万党员时却丢失了政权、丢失了自己,这是为什么?”[5]在思政课堂中要讲清楚,从导致苏共悲剧的根源去把握坚定理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播放相关党史纪录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共产党人的爱国主义情怀、顽强意志品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热爱人民的天下情怀。通过唤起课堂的共情力,直击大学生的心灵,让伟大建党精神引起大学生的共鸣[6]。课堂不仅仅是知识传递的场所,而是依靠知识的创造和分享,为学习共同体创造一个共情的立体场域,应将伟大建党精神投射到体验、感染、启发等教学情境中,使学生在可知、可感的教学素材中逐步学习和体悟。通过以上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自觉践行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进而强化大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认同。

2.营造浓厚氛围,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创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人的影响是不知不觉的,以一种的微妙的方式对身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氛围中产生影响。在大学校园生活中校园文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需要一定的环境基础[7]。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在校园中大力宣传,可以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伟大建党精神教育,从而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一是在校园内广泛宣传建党精神,形成文化氛围。组建伟大建党精神宣讲团、艺术创作、校园展览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参与进来;也可以通过播放共产党建党百年中典型的革命事迹相关影视资料,令大学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二是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中。紧紧围绕伟大建党精神的主旨思想开办一些学术讲座或者研讨会,邀请校内外专家、老干部为师生开展关于伟大建党精神的专题学术报告,能够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有更加科学的认知和理论高度。让大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更加细致地了解和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利于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到校园的学术氛围中,为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提供清晰的导向。

3.加强实践养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社会实践活动

在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除了要关注理论的教育,同时也充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可以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反思、学习与强化理论,将理论和客观实际充分结合起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素质与能力。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沟通主体和客体的桥梁。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获取的建党精神是具有真理性的精神品质。

新时代大学生要认识伟大建党精神,应该加强实践养成,在实践活动中去体悟这一伟大的精神。一方面,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社会服务类实践活动,包括志愿服务、参观访问、社会调研、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等。伟大建党精神体现了真理和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物质实践活动中,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鼓舞青年一代阔步前行。对大学生来说,社会基层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国情和磨炼意志,利用寒暑假时间,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深刻地研究和探讨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质内涵,锤炼学生们百折不挠、贫贱不能移的风骨和意志。另一方面,要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教学实践活动,做到知行合一,积极发挥实践教学的育人作用。高校可以组织大学生到党史教育基地,使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形成背景和伟大价值,有助于学生真正将其落实到实处,做到知行合一,助力大学生践行、认识、理解与运用伟大建党精神,切实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求真精神来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践行精神来提升自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引导大学生用“不畏牺牲、勇于斗争”的斗争精神来激励自己在专业学习中永不言败,引导学生用“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无私精神将自己的热血奉献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4.依托传播渠道,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媒体中

大学生伴随着新媒体而成长,他们是智能手机、微博、微信、抖音的主要用户,在各大公众号推出伟大建党精神学习专栏,定期发布新闻、资讯、微视频,以吸引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要善于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资源,以传播的逻辑开展伟大建党精神学习教育,让学生在茶余饭后能够感受到伟大建党精神的洗礼。一是要拓展育人和向学生传播思想的途径,通过开设伟大建党精神学习微课堂、在学校以及院系微信公众号、抖音公众号进行宣传、建立网上展览馆和互动交流平台,实现对伟大建党精神的有效传播和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教育效果;二是要用适合于新时代大学生认识事物的新方式把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讲好,提升大学生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兴趣。如利用AR、VR 等虚拟技术新平台在大学生中进行广泛宣传,在不知不觉中让大学生感受到崇高精神的感染力;三是要充分利用更多的载体和形式,多管齐下,教师可以在“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上传一些红色影视作品、纪录片、书籍等素材,传播好、发扬好伟大建党精神,使大学生更加能够感悟到党的精神,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建党中国共产党精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建党百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