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措施探索
2022-12-24刘俭根
刘俭根
(江西省峡江县生态环境局,江西 吉安 331400)
0 引言
农业是国之根本,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础,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农业生态环境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泛指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广大农村地区人工环境以及农村自然环境[1]。生态环境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如农村社会环境、农业生产环境、工业环境等。与其相关的因素包含自然活动因素、生产活动因素和其他因素。农业生态环境是农村发展和社会经济稳定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后,地方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的共同、协调发展也变得愈发重要。落实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农村,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农村生态环境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制约着我国更深层次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多方协同管理,形成完备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和体系,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明显,农业环境不断遭受破坏、农业资源面临大量浪费、农业污染愈演愈烈,如何提升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效能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1 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村区域的生活污染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许多地方村民都入住到居住环境更为舒适的新村住宅。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也产生了更多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2-3]。由于部分地区农村生活垃圾以及污水处理的配套设施不完善,污水治理工作较为滞后,并且缺乏科学合理的治理手段和成熟的治理体系,乡村生活污水和养殖污水不能得到有效处理,以至于经常出现污水直接外排的情况,从而导致部分农村地区黑臭水沟的情况较为普遍。
1.2 农村区域的工业污染
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进一步缩紧,各地区对所属区域的地域功能也进行了重新划分和定位。不过部分企业为了进一步增加利润,将厂区建设转移至农村区域,这种情况虽然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不过从长远来看,工业生产中所产生的污染物会渗入农业生态环境中,这类污染物通常具有治理难度大、污染时间长的特点,严重制约着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4]。并且部分企业对环境保护不够重视,环保设施不全,污染物控制不严格等情况也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直接破坏。
1.3 农村区域的生产面源污染
农业生产是农村地区重要的经济来源,当前的土地承包制度是各个地区土地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各类具有地区特点的农作物被大面积种植,在提升经济发展效能的同时也对农业生态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原因在于人们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过度追求产能,从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以及养殖畜禽的污染物也是农业生态的污染源之一。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虫害,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过度使用化学农药是一种普遍现象。农药的过度使用虽然可以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但是大量使用农药后,氮、磷等就会在土壤中沉积超标,不仅会破坏土壤生态环境,而且会使农作物的化学物质残留量较高,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并且长期使用化学农药也会使害虫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影响自然生态的生物链[5-7]。有研究发现,已经在一些鸟类体内检测出一定剂量的农药残留,这说明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对整个生物链造成了影响。
1.4 农业用地不合理开发
土地的不合理开发应用也是当前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如荒地滥垦、森林过度砍伐、草原掠夺性开发等。不仅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同时也造成江河泛滥、水库淤积等问题。人类的不合理活动导致自然界的原始生态平衡被破坏,不仅影响农业生产的稳定,并且对整个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2 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提出新的要求和目标,各地区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更为重视,并制定落实了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措施。
2.1 建立生态文明决策机制
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部门也制定了以生态环境治理为目的的组织机构,确定机构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明确相应的目标和责任,对地方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统筹协调管理。许多地方政府根据地区特点划定了生态保护区,制定了生态保护红线,并且明确了生态环境的指标审计体系,为生态环境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
2.2 提高治理农村污染的能力
结合绿色农业的概念,各个地区对绿色农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不少地方采用两个替代工程来改善土壤环境,采用有机肥料代替化学肥料,采用绿色防控代替化学防治。在农产品废弃物以及养殖废弃物的处理方面,采用联合利用的形式,通过市场引导对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再利用,不仅解决了污染物问题,同时也促进了市场与农业的融合[8-9]。在农村生活污染源的治理方面,许多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完善了污水治理以及垃圾回收处理的设施,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基本能满足现阶段人们的生活需求。
2.3 强化防灾减灾工作
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各地区对于防灾减灾也作出了多项部署。例如,加强对农民的防灾教育,提高公众的灾害防范意识;完善预防和应对机制,制定详细的防灾减灾计划;建立防灾减灾机构和队伍,并提高防灾减灾的技术能力和水平,为有效应对灾情打下基础。
3 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据调研,许多地方在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使得治理效果不能达到既定目标。
3.1 存在的问题
3.1.1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不协调
当前,许多地区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进行了规划和定位,不过由于地方经济的制约,许多地区的生态保护依然在为经济发展让步,地区经济建设过程中不协调、不平衡及无法持续发展的情况依然非常显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仍然较为严峻。
3.1.2 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效能不足
部分地区在生态环境治理机制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制度落实方面,市场主体参与度不高,对农村经济产业也缺乏引导。特别是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目标规划不合理等问题更加突出。对于农村生活污染和生产污染方面的监管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的引导,机制的效能不足,并且部分地区对于考核指标的制定不符合当地实际发展情况,以至于整体治理效果欠佳。
3.1.3 治理主体协同不足
在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依然是以政府单一治理的模式为主,市场整体参与度不足。在农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过程中政府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引导,不能全面推进环境治理的综合性和多元性。地区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也影响了政府环境治理措施的落实,并且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治理主体协同不足,政府对于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主导性不够,市场整体参与性不强,导致多元可持续性的绿色生态治理模式无法进一步推进。
3.1.4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缺乏
部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欠缺,环保知识的宣传不足,会出现民众在饮用水源区域钓鱼、捕鱼、饲养家禽的情况,而政府方面也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同时受传统种植习惯影响,农村在生态化发展过程中对于现代化农业技术认识不足,多元化、科学化的种植模式仍然有待加强。
3.2 优化路径
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期提出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在于生态经济,只有杜绝因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进一步探索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发展的平衡点,才有助于实现农村绿色生态经济的转型发展。
3.2.1 科学合理规划农村产业
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的规划直接影响整体的产业格局。在产业规划过程中要对资源进行合理分配,避免过多资源在某一产业集中,减少市场经济波动所造成的影响。充分发挥地区产业性优势和特点,深挖地区农商文体旅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进一步促进农业绿色经济的多元化发展[10]。同时,进一步发挥集体经济优势,突出集体经济所带来的便利条件,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功能,并以此作为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和发展的新动力。
3.2.2 构建农村绿色生态发展链
当前,多数农村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区主体经济发展对利益过度追求,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的不平衡发展。因此,应激发绿色发展内生动力,建立“两山”价值理论和绿色财富观,让美丽的生态环境、优质的区域经济作物作为农村地区发展的新动力,促进山水人城景融合发展。政府在绿色发展过程中要有顶层设计意识,从上层重视绿色生态的保护和发展,这样才能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中,进而推进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此外,政府要进一步转变意识,出台相关的激励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向低碳环保模式转型,引导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绿色替代技术的应用,引导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3.2.3 创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共同体
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体系是一个多元共治的综合性治理体系。修复治理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的治理主体合理进行分配和协调。应改变传统的政府单一治理模式,引导社会性组织共同参与,整合资源优化分配,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农业生态环境修复治理体系。生态文化体系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社会适应性。作为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和治理者,在对待生态环境问题上,政府、市场、社会主体选择协同治理才能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3.2.4 完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机制
健全的制度是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地区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应结合实际问题和特点,提高创新能力和手段,探索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平衡点,从而使得治理主体依据制度而进行主体行为的选择。生态环境制度应有效应用于各个治理主体,以大局观和未来发展观为基础,找到短期利益和长久利益的平衡点,建立符合地区实际条件、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监督机制、考评办法以及治理手段。
4 结束语
综上,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环境治理过程中要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和特点,转变治理思路,吸引更多的主体参与协同治理,从根本上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治理过程中要明确政府的引导地位,强化监督管理,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增强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治理的实效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