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向
2022-12-24陈伟民
陈伟民
(福州大学后勤党委,福建 福州 350108)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只有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才能“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灵魂,统领当代中国文化的性质与方向。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影响着他们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性认同程度。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生力军,正视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的现状,并探究其实践路向,是促使其成长为时代新人的关键一步。
一、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实意涵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骨干人才支撑,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自身成长、民族强盛乃至中国梦圆休戚相关。
(一)推进立德树人的应有之义
首先是推动价值观的养成上“导”之有方。作为一种精神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衡量是非的价值标尺。它能有效排除负面因素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干扰,教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判断准则、合理的价值追求以及奋发向上的健康心态,进而“为了集体,为了后代,为了社会前途而努力奋斗”。其次是应对敌对势力挑衅上“导”之有力。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学深悟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这是提高其区分是非能力的重要方式。这将使他们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面对敌对势力挑衅勇敢说“不”,坚定理想信念。再次是增进思想道德涵养上“导”之有效。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指引少数民族大学生注重道德优先,大德、公德、私德并举,自觉化解“重智轻德”传统教育模式导致的德智失衡局面,力求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为实现“必然王国”飞跃到“自由王国”提供丰沛滋养。
(二)促进民族团结共融的必要前提
首先是培养党和政府政策的宣传者。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灵魂深处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增强其对党和政府的信心,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在家乡普及和宣传政策知识,使人民群众更加了解和理解党和政府正确的惠民政策,使党和政府政策的宣传队伍犹如雨后春笋般日益壮大。其次是造就民族团结共融的推动者。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一定要帮助少数民族训练他们自己的干部”,而当地风俗习惯的改革“必须由少数民族自己来解决”。[3]7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坚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借助他们在本民族中的天然影响力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助力民族团结共融。再次是培育美丽家乡建设的支援者。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135通过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能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直面现实生活,正确看待就业抉择等个人发展问题,选择回乡就业,推动美丽家乡建设。
(三)奋力实现中国梦的动力之源
首先是有益于铸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5]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之以方,准确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涵,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与灵魂深处。唯有如此,少数民族地区未来栋梁的意识形态领导权才能被党和政府紧紧抓牢,进而引领思想走向、增进辨识能力、坚固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厚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其次是有益于增进民族一家亲的意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高认同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与敌对势力斗争中,更能凝聚起各民族力量,成为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铜墙铁壁的坚强后盾,练就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团结共融的尚方宝剑。再次是有益于笃定实现中国梦的决心。马克思强调:“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4]413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培育,能够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全面洞悉自身民族历史风情和文化特性基础上,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知蜕变为精神动力与实践追求,激发优势效应、久久为功,与各民族地区人民奋力携手共圆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现状审视
当前少数民族意识形态工作处在攻坚期,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度审视与剖析,方才有助于进一步实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成效
首先是认同意识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数坚信在党领导下家乡建设将更加美丽富饶、国家发展也更为繁荣昌盛。他们总体正面认可当前社会风气,认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正不断走深走实,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其次是践行自觉性不断提高。众多少数民族大学生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如在面对国家层面问题时,明辨是非、坚定立场、坚守国家利益;在社会生活中,能遵循道德规范、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捍卫公平正义;在日常交往中,真诚友善待人,与其他民族同学和睦相处、建立深厚友谊。再次是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体现为以下特征:吸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滋养,领风气之先、向上向善;通过刻苦钻研取得优异成绩;具有优秀品质,不仅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亦是同学们的好榜样;与各民族同学融洽相处、互帮互助。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认知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通常能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蕴,但对具体内容缺乏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一些大学生能够准确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 字内容,却未必能精准阐明其深刻涵义。其次民族意识需增强。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未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对本民族成员过度依赖,与其他民族成员间存在一定的界限,较难产生情感认同,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缺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次实践力度需强化。灌输式教育方式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手段,而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较为严重,对实践关注不够、效果欠佳;个别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注重自身利益,甚至作出影响民族大团结的不当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的“和谐”“法治”“爱国”等要求相悖。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足的成因
首先是现实反差消解热情。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求职更为艰难等情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勾勒的美好景象形成较大反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践行动力。其次是不良现状消减效果。社会上的不良思想,借助多元化网络环境肆意渗透,严重消减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效果。第三是环境变迁淡化憧憬。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加之饮食起居不同,他们需另外花费较多精力去适应新环境。第四是家庭因素弱化导向。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家长及亲属受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社会思潮的影响,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正确思想的引导效果。第五是辨识能力制约实践。虽然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熏陶,但其理论功底正处于“灌浆期”,且“三观”尚处于塑造期,易受错误思想的诱导和侵蚀。
三、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践路向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序、有力、有效开展,需从联动实践场域、聚力“三全育人”体系、创新实践模式、健全保障机制等路向进行推进。
(一)协同推进:强化“三维场域”联动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需要发挥社会、学校与家庭三大重要场域的作用,凝聚场域合力,协同发力,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提质增效。首先,社会场域功能的发挥,重点在于促进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加快少数民族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家乡建设的支持和关注,将其爱国情、强国志不断孕育升华并转化为报国行,从物质基础层面进行夯实。其次,家庭场域是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始场域,也是扣好成长过程中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节点,通过讲好少数民族先辈们维护民族统一、脱贫致富等故事,播下“爱国”的种子,帮助他们塑造民族情感、增进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仰,注重家教、家风、家训“培育个体品德、规训家庭伦理、纯化社会风气”等方面的涵化作用,[6]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置于日常生活中,从而筑牢“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第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需立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具有的独特性,结合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宗教信仰、心理认知等方面,有机融入“三全育人”体系,创新工作模式,并建立起制度化保障机制,夯实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实基础,搭建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生态。
(二)方法聚力:嵌入“三全育人”体系
一是要遵循育人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一个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需经历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的动态过程,要在尊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独特的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基础上,给予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上的关怀、学业上的关心、情感上的关注、行为上的关爱,将灌输式教育与内隐式教育相结合,尤其是内隐性教育方式,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激发主体性、提高内驱力,达到逐步强化、层层推进。二是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改进。在教育教学方法上,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坚持“八个相统一”,以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形式,以主题融入、思想融合、价值融汇为原则,将主题教育、典型选树和情境体验等有效的方法有机同构,[7]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分层次、分类别,落实、落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形成良性互动、同频共振的局面。三是建立立体化传播方式。运用全媒体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话语传播力,用鲜活的素材、生动的语言宣传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布少数民族先进人物专访,展播少数民族大学生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经典案例等。以疫情防控等国家重大事件为教育契机,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一家亲”意识,增强家国情怀。
(三)模式创新:借力两种工作模式
一是“项目化”运作模式。所谓“项目化”是指通过组织一个完整的科研、教学或者实践项目,并据此借助一套系统的教育方法和理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方位融入到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以达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具体运作方式包括项目目标量化、项目内容模块化、项目过程考核标准化等。[8]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项目化管理的方式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项目化运作模式既是一种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融合的育人模式创新,也是一种实践育人模式创新平台,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增强“四个自信”,从而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实践理性。二是“工作室”组织模式。“工作室”模式是指以工作室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立足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实际,以有边疆生活经历的名师为核心,整合校内外团队协作力量,搭建起信息资源的交流互动平台,从而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的深度辅导。具有空间选择自由、组织形式灵活、思想交流与技术传授互动性强等特点。通过开展政策宣讲、理论辅导、学业指导、职业规划、经济资助、心理疏导等搭建“成长共同体”,引导各民族学生互帮互助、促进各民族学生交流交融。上海中医药大学“洪汉英工作室”、广州大学“李敏工作室”、福州大学“刘敏榕工作室”正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生态涵育:构筑“一体化”保障机制
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党政部门、社团组织、院系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统筹配合,搭建系统化、长效化教育机制,高校与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对口帮扶,创建教育实践基地,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同时,建立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保障政策,消除其在求职就业中的壁垒。二是注重文化氛围营造。利用校报校刊、易班、公众号等平台,强化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内涵,融进日常课程、学生活动、制度管理和校园环境建设中,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全员、全过程、全方位。通过标语、漫画等多样化宣传,以及优秀人物评选、互帮互助等丰富活动,善用少数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耦合点,进行文艺作品创作,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三是搭建长效实践机制。实践是巩固教育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宣讲团”、回乡支教团等常态化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当好政策宣传者、正能量传播者,在交流共融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信仰者、坚定维护者、全面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