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学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向
2022-12-24王宁
王 宁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7月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研究生思想道德现状及问题,为党和国家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对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具有重大意义。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有着很大区别,其培养过程聚焦“研究”展开:时间维度上,思想政治课、专业课等研究生课程占比较小,研究生参加体育、文艺等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大部分时间投入到科研活动中;空间维度上,班级和集体概念被弱化,研究生每天往返于宿舍、实验室或图书馆的两点一线,生活在课题组或科研团队的小圈子里。不论是时间还是空间维度,导师是研究生接触时间最长、关系最紧密的人,是指引研究生深入专业领域、接触社会领域的关键人物,导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对研究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研究生培养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决定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即以导学关系这一人际关系为核心、以研究生培养过程为线性、以导学活动为阵地展开的特殊模式。建设“导学思政”体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导学活动场域的全覆盖,才能真正抓住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矛盾,确保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落细落实。[1]
一、历史必然:“导学思政”建设的时代际遇
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背景,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来看,“导学思政”是发挥导师“立德树人”作用、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必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导向来看,“导学思政”是健全“三全育人”机制的关键核心;从遵循研究生人才培养规律来看,“导学思政”是破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金钥匙”。
(一)国家大势: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必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慧培养出智慧,良心培养出良心,有效地为祖国服务培养出对祖国的忠诚”。[2]543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开启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之后,教育部密集出台一系列研究生教育相关文件,尤其强调了导师的育人作用。2018 年1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明确“落实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对导师队伍提出了“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要求,指出导师肩负“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优化研究生培养条件、注重对研究生人文关怀”等七个方面的立德树人职责。2020 年9 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六大关键举措的第一条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并且以单独成段的方式强调了“发挥导师言传身教作用,激励导师做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的着力点。紧随其后,2020年11月,教育部印发《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八条准则中第一条即“坚持正确思想引领”,而其他七条准则的具体内容实际上也是回答了如何“既做学业导师又做人生导师”,例如“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机制”,该文件与此前相比更加具体,也为“导学思政”描绘了基本范式。“导学思政”就是在导学活动中建立知识传递和价值传输的深层链接,导师将理想信念、学术伦理教育融入到学业指导和共同科研中,研究生在提升知识储备、思维逻辑的同时,达到理性发展与信仰塑造“同频共振”的状态。从而实现在思想层面提升研究生的政治素养、在实践层面引导研究生主动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致力于“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二)政策导向:“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必然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了全方位部署和系统性规划,成为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南”和“任务书”。其中,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被正式提出。此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配套政策日益完善,2017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科研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是具体实施“三全育人”、一体化构建高校育人新格局的行动纲领。为了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地,教育部自2018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一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试点高校和试点院(系),明确要求“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2020 年4 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以建立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为关键,全面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充分发挥科研育人功能……提高研究生导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能力”。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纲领性指导,要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加快构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可以说,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要求,始终把建立“三全育人”体制机制作为关键。对标对表“三全育人”的政策导向,“导学思政”是研究生教育落实“三全育人”要求的基础环节,是发挥“科研育人”功能的最后一公里,是破解“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难点、堵点、痛点的关键“钥匙”。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第一线,只有提升导师“立德树人”意识,明确导师“导学”和“导徳”的角色定位,才能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在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总体上“漫灌”的环境中,导师来实现因人施教的“滴灌”,发挥“穿针引线”的作用,进一步强化研究生育人各方面、各环节的贯通性。
(三)现实需求:遵循研究生人才培养规律的必然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据教育部公布数据显示,2011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约56 万,2021 年达到将近118 万,十年间研究生招生总人数增长一倍。很多高校已经由本科生教育为主转变为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的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为例,在校全日制研究生人数均超过本科生人数,研究生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的焦点。研究生人才培养规律与本科生不同,决定了不能照搬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研究生阶段既要学习掌握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又要探索科学研究的学术前沿,完成从“学生”到“研究生”的转变;同时,还要积累科研实践经验、提升创新思维、锻炼应用能力,完成“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可以说,研究生承受着很大的学业、科研、成长压力。研究生培养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完成专业课—开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一步落后步步落后,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而现实的另一个方面,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需求,专业能力方面,不仅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以及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还要兼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质方面,不仅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还要有献身科学、贡献人类的责任意识和敢闯敢干、锲而不舍的精神品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理应对人才资源开发、对个体素质的优化及需求予以积极的回应。[3]81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4]159“导学思政”就是秉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发挥研究生导师具有较高理论和实践水平、掌握研究领域学术前沿的优势,帮助研究生练好学术研究基本功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指导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田野调查,在提升理论视野、夯实学术基础的同时,切实提高研究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能力,最终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导师的人格魅力、治学态度能够使研究生对导师产生信赖感和崇拜感,激励研究生积极进取。
二、应然逻辑:“导学思政”建设的价值旨归
推进“导学思政”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目前研究生教育中最突出的问题和弱项着手,要充分认识“导学思政”的内涵要义和价值意蕴,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一)回答“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内涵问题
2006 年起实行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 号) 明确九项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基本涵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内容,极大地提升了辅导员岗位的重要性,但也逐渐造成部分研究生导师的错误认识,认为“思政工作是辅导员的事情”。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后续出台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指导下,高校重新审视了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但仍然遇到导师育人意识与观念重塑的难题。导师受其专业领域的限制,并不是天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因此在面临教学与科研等压力的现实情境下,部分导师“只导学术,不导思想”,专注于个人科研业绩,对研究生的指导也是把学术能力和学术生产力作为根本出发点,认为研究生的价值塑造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有辅导员就足够了。“导学思政”的价值就是引导广大导师重新审视导学关系,认识到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学术志趣依赖于导师的学术指导,研究生的人格、价值观也是在师生互动中不断塑造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5]3导师要充分认识到导学活动的“实践”意义,在科研指导中引导研究生将信仰塑造建立于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在言传身教中回应研究生理性发展与信仰塑造的链接问题,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示范的“大先生”。“导学思政”使师生双方实现学术与人格共建的联结,积极推动构建导学协同发展的共同体,帮助研究生完成人生态度和价值判断的自觉形塑。
(二)避免导学关系功利化问题
近年来,研究生和导师矛盾冲突的个案引发社会各界对导学关系的关注和讨论,也反映了目前高校确有存在导学关系功利化的现象。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生能否顺利毕业,对研究生来说,导师是权威的象征。部分导师一味享受这种特殊地位带来的“权利”,把研究生当成简单科研劳动力,与研究生的交往形成“指导”与“被指导”、“管理”与“被管理”,甚至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并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停留在社会需要、工具价值层面,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目的价值,导致了导学关系功利化。马克思认为,“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6]97功利化的导学关系把学术科研变成单向的任务压力,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割裂和对立,造成研究生丧失对科研的兴趣,也逐渐迷失了自我。“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6]93按照马斯洛的需要理论,研究生求学的动机远远不止于生存的需要,更多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或改变人生成长轨迹。“导学思政”提倡导师从研究生自身成长的内在需要出发,以一种平等的关系、科学的方法,激活其接受的动力系统,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变成研究生主动的理解和吸纳。导师要摆脱传统的“权威”观念,用爱浇注、用心经营导学关系,以如沐春风的亲和力架起导师和研究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和谐、愉悦、温暖的氛围中开展思想引领和人文关怀,实现对研究生的教育和感化。
(三)解决研究生育人主体多向互动不足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参与育人活动的广度和各个主体之间多向互动的深度,直接影响育人成效。深入剖析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彰的原因,除了导师育人意识不强的问题,更为棘手的是高校为导师提供育人支撑力度不够的问题。宏观层面,高校研究生教育机构中,学校层面由研究生院负责培养管理,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部门联络甚少、各自为营,出台研究生教育文件前缺乏沟通,没有形成育人合力;学院层面由副院长负责学业培养,学生工作副书记负责思想政治教育,两条线直接面对导师和研究生群体,在分别完成学校下达的工作任务时会产生大量交集,因为学校层面缺乏协同工作机制,导致基层的两条线很难做到密切配合。微观层面,导师、班主任、辅导员三支研究生育人队伍的职责定位模糊、作用边界不清,三者都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力量,却没有形成合力,于是造成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漏洞,关键时刻暴露问题。“导学思政”强调多向性,揭示了所有参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相关主体以“导师”为核心的多向互动,更加符合恩格斯的“历史合力论”原理,“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7]462“导学思政”聚焦高校新的形势和现实需要,坚持问题导向,把握导师这一育人关键环节,从为导师提供育人支持的角度补短板破难题,建立导师与班主任、导师与辅导员的互动机制,并激活全校各方面育人资源,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三、实践路向:“导学思政”建设的三个维度
“导学思政”是一项系统性的复杂工程,涉及研究生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三全育人”模式系统构建“导学思政”的三个维度,形成协同机制、构建闭环体系、拓展系统空间,能够推动“导学思政”建设落细落小落实。
(一)在全员育人上下功夫,形成导学思政协同机制
“导学思政”并不只是导师与研究生两者的互动,而是以导师为纽带连结多方共同协作的系统工程,全体教职员工都应自觉担负起育人职责。“全员育人”就是汇聚各方力量,整合育人资源,形成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育人格局。
1.完善研究生思政工作三支队伍的职责定位、协同机制。首先要明确分工,分别制定《研究生辅导员职责与工作规范》《研究生班主任职责与工作规范》《研究生指导教师职责与工作规范》,注意区别角色定位:辅导员的工作重点是思政教育和各项学生事务的协调与衔接,工作上侧重群体的概念;班主任的工作重点是班集体建设,工作上侧重集体的概念;导师的工作重点是关注学生的思想、学业、心理等状态,工作上侧重个体的概念。辅导员能够发挥思想价值引领优势,联系学校创新创业、就业指导、心理健康等教育资源,调动党建、团建力量,搭建校园文化、创新实践、体育美育平台,创新育人形式。班主任充分发挥在专业领域、行业资源、人生阅历等方面的优势,以班级建设为抓手,加强班风学风建设、营造学术文化氛围。辅导员、班主任的支持能够补齐导师在思政教育中的短板,切实做到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到科研实践活动中,把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推动科研和育人协同共进。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各司其职、系统动作、整体协调才能发挥好合力。建立导师、辅导员、班主任联席会议机制,定期沟通信息,协调资源推进工作。特别是在培养的关键节点,第一时间主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共同做好学生情绪疏导工作。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有效、科学地化解和处置各类问题。例如南京大学从“学校—院系—导师”三个服务层次建立博士生学业帮扶机制,在“博士生资格考核—博士学业六年内—博士学业第八年”三个时间节点建立三级预警模式。
2.建立校党委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相关人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把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研究生培养规划,统一部署、统一实施、统一检查和评估。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具体负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划、指导、协调、联络工作,研究生院通过政策法规、资源配置、信息服务等配合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党委教师工作部、团委、科研管理部、人事处等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立足工作职责,积极配合、协同推进工作落实。联合出台导师思想政治教育激励、评估制度,将导师培养学生的情况供研究生选择导师时参考。建设导师能力提升中心,定期面向导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培训,编写并发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导师手册》,鼓励导师开展立德树人专题项目研究,为导师向愿教、能教、会教的“智慧型”导师转变提供全方位支持。开展“导学思政”试点院系建设,打造一批共享平台或特色项目,推动“导学思政”落地落实。注重选树典型,广泛开展“我心中的好导师”“卓越导学团队”“优秀研究生德育导师”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先进事迹和育人经验,讲好“导学故事”,对育人成效显著的导师或导学团队在科研经费、招生名额等方面给予倾斜,调动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浙江大学自2011年起开展研究生“五好”导学团队评选,围绕“尊师爱生好”“教学相长好”“同学互助好”“文化传创好”“团队发展好”五个方面开展创建、评选,发挥引领示范效应。
(二)在全过程育人上下功夫,构建导学思政闭环体系
“导学思政”贯穿研究生从入学到毕业每个阶段,强化“全过程”介入的育人理念,实现育人阶段性和连贯性的统一,形成整体规划、层次清晰、重点突出、不断深入的育人体系,打造入学、培养和毕业的体系闭环。
1.强化制度导向。与发展较为成熟的本科生思政教育相比,研究生思政教育制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还有待提升,高校不仅要强调导师育人职责,还要从重构制度和体系的角度,指导导师具体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研究生群体年龄跨度、个体差异等较为复杂,思政教育不能按照学年,而应根据课程学习、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展开,并综合新生入学适应、科研能力和学术道德教育、行业认知与就业能力提升等成长关键要素,形成具有特殊性的研究生思政教育环境。招生选拔、培养、学位授予、评奖评优、勤工助学、出国交流等工作都是开展“导学思政”的抓手,进行精细化、针对性的制度优化,有机嵌入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学术素养、心理素质等考察指标,量化对思想素质的考核要求,从而全过程地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望、闻、问、切”。[8]同时,应给予导师参与评价、直接推荐、一票否决等深入参与全过程的权利,提升导师的育人参与感,使“导学思政”有的放矢。
2.优化过程供给。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理念出发,学校和学院层面在研究生学术生涯各阶段,“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科学、有效的导学思政平台,优化供给内容、供给方式,注重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将“思政盐”融入“专业汤”中,实现思政教育与学术教育的协调发展。例如在入学阶段下发《研究生新生教育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导师在研究生入学第一年,尤其是新生教育周阶段,在研究生指导工作中融入理论素养教育,引导研究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开展学术能力教育,扣好研究生学术生涯的“第一粒扣子”;融入校园文化教育,加深研究生对学校和学院的归属感;开展安全素养教育,包括实验室安全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并疏导研究生的压力;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激励研究生将个人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发展有机融合。在课程学习阶段,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如同济大学开展校级论坛、院级论坛和微型论坛,其中校级“博思”论坛鼓励资源整合共享、学科交叉融合,邀请院士等畅谈治学之策与人生之道;院级“博思”论坛打造育人“一院一品牌”,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同步提高;微型“博思”论坛发挥研究生实验室、课题组在教育、团结和联系研究生方面的优势,增进导生互动,开展富于思想性、教育性的各类活动。毕业就业阶段,制作“榜样在身边”生动案例推送导师和研究生,号召导师承担起“指路人”角色,指引研究生投身国家发展需要的地区和领域。
(三)在全方位育人上下功夫,拓展导学思政系统空间
“导学思政”涉及的育人要素非常多,如果把“导学思政”看作一个三维系统,“全员”是围绕在导师核心周围的无数个点,“全过程”是伴随研究生学术成长的坐标线,那么“全方位”就是研究生学习、生活空间构成的一个个层面。“导学思政”要求全方位地激活各要素之间的链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审视其整体性和动态性,“全方位”的目标是延展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维度。
1.聚焦生活,导学思政深入社区。2021年7月,教育部在全国高校推广“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充分肯定了各高校开展社区育人的实践。例如同济大学落实思政教育进社区,打通育人资源融入学生“生活圈”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推行驻楼导师工作站建设,形成知名教授、知名学者进驻学生社区工作机制。对研究生来说,在非学术环境下的师生非正式互动,能增加彼此熟悉度和信任感,形成更强的联系纽带和情感链接。清华大学将“导学思政”拓展到社区、咖啡馆、食堂等非教学场所,举办“导学早餐”特色交流活动,在社区的小天地引导研究生“立大志、升格局、思创新”。在社区,可以运用微沙龙打造常态化和便利化的师生交流平台,清华大学举办“研传身教”研究生教育系列微沙龙,邀请导师探讨研究生成长话题,例如围绕“研究生科研方向选择与创新能力培养”阐述研究生大局观塑造与使命感培养的重要性。
2.聚焦党建,导学思政走进支部。研究生群体中共党员比例非常高,例如华中科技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中,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比36.35%;清华大学2020 级研究生新生中,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占比超过40%,其中博士生党员比例占47%、硕士生党员比例占36%。同时,研究生又是高校党员发展的重点对象,研究生高年级中党员比例更高,这就决定了研究生党支部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善于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导学思政”的工作优势,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研究生群体实现学术科研成长与坚定理想信念同向同行。通过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共建推动“导学思政”与学生党建相结合,可以分为两种层次,一种是研究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结对子,如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党支部联合核学院教工党支部成立“上海交通大学先进堆工作室”,定期邀请核领域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开展学术沙龙。另一种是研究生党员与教师党员在科研团队、学术梯队范围中建立党支部,打造“学术成长+先锋示范”共同体,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对学生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如同济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五党支部就是大课题组的导师们与研究生组建的师生支部,一方面发挥教师党员政治站位高和阅历丰富的优势,由导师来导读和领学,更容易实现理论学习的入脑、入心;另一方面,发挥研究生党员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党日活动,为师生支部增添活力,反过来带动教师党员以师德师风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3.聚焦文化,导学思政融入文体阵地。校园文体活动的轻松氛围能拉近师生感情距离、传递价值共识,导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丰富了交流场域。例如清华大学在原有党团班集体的基础上,近年来致力推动形成以课题组、实验室为单位的集体文化,将各类学生文化演出、体育竞赛、社团活动等活动面向课题组、实验室进行报名。同济大学在研究生“博思”论坛中纳入“微型”论坛,充分发挥课题组、实验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推动课题组、实验室营造集体文化,面向课题组、实验室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打造实验室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