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手机市场年度盘点:寒风凛冽,暗香扑鼻

2022-12-23孙文聪

电脑报 2022年48期
关键词:旗舰厂商小米

孙文聪

2022年对于手机市场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全年来看,“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全球消费电子领域消费需求持续萎靡,疫情对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体系的冲击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与此同时,受国际地缘政治、通货膨胀以及汇率变动等超预期因素的叠加影响,全球手机市场相比2021年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包括上游供应商、终端厂商在内的企业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

市场环境和竞争格局变化的同时,也倒逼手机厂商们在产品和市场战略层面做出了一系列适应性调整和前瞻性布局。虽然全年整体大环境不佳,但手机市场依然不乏亮点。除了涌现的一大批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品之外,今年还有一系列由国产手机厂商们引领的新技术、新方案值得关注。时值年末,针对整个2022年手机市场,我们有必要来进行一番深度盘点。

消费需求的下滑,是今年手机市场的典型特征。

今年第一季度的行情,就讓整个手机市场都“打了一个寒战”。全球四家主要的权威调研机构IDC、Counterpoint、CINNO Research和Canalys对中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均做出了14%~18%同比下滑的调研结论。

来自工信部旗下的中国信通院数据更为惊人:1—3月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累计6934.6万部,同比下降29.2%。尤其在3月份,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为2102.8万部,同比下降40.4%。

第一季度国内手机市场的糟糕表现,给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第一季度后,主要的几家手机厂商以及上下游企业都传出了“砍单”的传闻。业内预估,国内的手机厂商们今年砍掉了约20%的新订单。同时在第一季度寒潮袭来之后,各家将希望寄托在第二季度积极利用6·18这类购物节点,刺激用户换机,“收复”一定的出货量规模。

不得不承认,6·18这样的购物节的确对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有一定拉动作用。以中国信通院的数据为参照,6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2801.7万部,同比增长9.2%。但如果拉通整个上半年,乃至全年的大盘数据,购物节点的拉动和提振作用依然有限。

6·18对于短期出货量有一定的拉动作用(数据源自中国信通院)

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持续第三个季度同比下跌(数据源自Canalys)

除苹果外,主要的几家国产手机厂商今年的出货量都同比走低(数据源自IDC)

信通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降至1.34亿部,同比减少了21.7%。前三季度整体数据也与上半年大致接近:信通院统计,1~9月国内总体出货量累计1.96亿部,同比下降21.1%。

不难预估,尽管第四季度手机市场迎来一波年度新品上市,并且有双十一这样的年度购物节点,但全年的整体数据,依然不容乐观。按照统计机构Canalys的估计,2022年全年中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不及3亿台。目前看来,如果要达到这一出货目标,第四季度国内手机市场的出货量缺口约为1亿部(以信通院数据为基准)。

全球市场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的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报告显示,2022 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持续三个季度下跌,同比下降 9%,成为自2014年以来,销量最低的第三季度。这个下降的幅度,基本与前两个季度的出货量同比跌幅持平。

需求降低、出货量下降的同时,手机行业还面临库存水位升高的风险。最近,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机厂商三星就计划大幅调降明年智能手机出货量的预期,调降幅度为13%,换算下来预计将砍单约3000万部。

高通这样的上游芯片厂商上个月也在财报会议上表示,智能手机渠道超额库存状况严重,他们同时二度下修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估。包括小米在内的手机厂商们也表示,第四季度将积极利用国内外重大购物节,改善整体库存情况。

按照预估,全球手机市场消费萎靡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下半年。上下游厂商们当前面临的出货量走低、库存压力增大的情况短时间内难以获得根本性改善。“这将会是自2012年以来,国内手机市场的最差表现。”调研机构Canalys此前预警。

与整体市场的低迷表现不同的是,高端旗舰手机市场在2022年呈现出了逆势上扬的态势,是今年整个手机市场最大的亮点。

以第二季度为例,根据Counterpoint提供的数据,全球高端智能手机(批发价大于等于400美元)的平均销售价格(ASP)同比增长了8%,达到了Q2创纪录的780美元。在销量方面,高端市场的整体表现已经连续9个季度优于全球整体智能手机市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000美元及以上价格段的智能手机销售额同比增长了94%。

苹果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展现出了碾压性的优势:今年10月,苹果公司在中国的月度市场份额达25%,为历史最高水平,连续两个月成为中国市场第一大手机品牌厂商。售价1300美元起的iPhone 14 Pro Max是10月中国市场最畅销的手机,排在它后面的是售价超过1100美元的iPhone 14 Pro。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购物节,权威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的销量为900万部,同比下降了35%。但在这样的市场条件下,苹果依然拿下了350万台的惊人销量,排名第一。

售价7999元起的iPhone 14 Pro系列展现出了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手机市场整体呈现收缩态势的情况下,苹果对于全球手机市场,尤其是高端手机市场的统治力反而进一步增强。第二季度以来,苹果在4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了46%,占据了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销售额的57%。

苹果之外,国产品牌也在高端市场有亮眼表现。第二季度中国高端手机市场中,vivo占据了13%的市场份额,相比去年同期6%的份额实现了大幅增长。从数据来看,vivo高端智能手机销量较去年同比增长91%,尤其是在600美元至799美元(约合人民币4100~5470元)的高端区间段,vivo手机销量同比增长504%。

vivo在高端市场取得突破的幕后功臣自然是X80系列,作为vivo上半年的拳头旗舰,X80系列在保持了双平台适配的强劲性能表现的同时,又通过自研芯片和蔡司影像的组合打造了极具差异化的用户体验。这使得该系列在上半年的安卓旗舰中,保持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和市场反响。

在中国的高端市场,目前苹果处于统治地位(数据源自IDC中国)

vivo X90系列是本次卡塔尔世界杯的官方指定用机

在高端旗舰市场小有斩获之后,vivo在11月又趁热打铁发布全新的X90系列。和上一代产品相比,X90系列更是做出了全方位的升级,带来了包括第二代骁龙8 平台、天玑9200旗舰平台、自研芯片V2、三星2K E6超感护眼屏、全焦段蔡司四摄等一系列领先行业的配置和性能。

激战正酣的卡塔尔世界杯的球场上,vivo X90系列作为赛事全球官方指定手机亮相,为FIFA赛事组委会、卡塔尔世界杯组委会、官方媒体转播团队、赛会志愿者和官方摄影团队带来赛事工作层面的支持。凭借强大的产品力和市场口碑,vivo X90系列在四季度高端市场上应该会有更好的表现。

除了vivo之外,国产高端市场的亮点还包括华为Mate 50系列、小米12S Ultra等国产高端旗舰,这些旗舰产品今年不仅做到了售价和定位层面的全面“高端化”,更是通过在体验和功能层面的创新收获了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尤其是考虑到当前全球手机行业整体面临收缩,苹果等国际品牌强势竞争的环境下,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是难得。

今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国产品牌在新赛道上的突破和创新。

前面提到,今年高端手机市场在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下实现了逆势增长,尤其是售价1000美元以上的绝对高端手机市场,增长幅度同比接近翻番。其中固然有前面提到的iPhone在全球市场上的狂飙突进,但不可忽视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折叠屏。

年初我们对2022年的展望一文中我们就提到,随着国产供应链对于折叠屏相关的方案和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精进,今年国产折叠屏市场将会迎来一波爆发式的增长。从实际市场表现来看,折叠屏也的确不负众望。2022年国产折叠屏市场迎来了一波小高潮,市场规模、受众群体都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

2022年折叠屏市场的表现,可以大致总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折叠屏产品线更加豐富,品牌和市场覆盖面更广。与前两年折叠屏作为“新物种”主要用作高端市场的突破和试水不同,今年的折叠屏市场更趋成熟。品牌方面,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moto在内的手机品牌均将自家的折叠屏产品推向市场,主流几家国产手机厂商均已完成折叠屏产品线的覆盖。

2022年各家在折叠屏产品的开拓上明显胆子更大、思路更放开了:华为、小米、OPPO、荣耀等品牌接连推出了多款折叠屏产品,满足折叠屏用户的差异化需求。产品形态上,除了传统的横向折叠之外,还有竖折方案、外折方案等新折叠形态出现。相比以往折叠屏产品选择相对单一的情况,今年的折叠屏市场产品形态更加丰富,品牌选择也更多,这也是其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第二,折叠屏在2022年更加强调适用性和大众化。以往折叠屏产品有着小众、高端、尝鲜的产品定位,相对高昂的售价和售后成本,厚重的机身以及折痕、铰链等问题,拉开了折叠屏与普通大众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不利于市场全面的推广和铺开。

手机厂商们显然意识到了这些问题,今年相继上市的多款折叠屏新品也显得很有针对性。以荣耀近期发布的Magic Vs为例,这款新品在产品形态上更加注重轻薄的手感,其整机重量仅为260g左右,与很多旗舰手机大致相当。展开之后,机身厚度控制在6mm左右,改变了我们对传统折叠屏手机笨重、不便携的印象。

2022年折叠屏的产品形态和功能创新更丰富和完善

轻薄是荣耀Magic Vs重点强调的特性

vivo X Fold+的各项性能和配置都向顶级旗舰看齐

针对折叠屏产品屏幕娇贵、可靠性差的问题,荣耀Magic Vs采用了自研“鲁班0齿轮铰链”。相比传统折叠屏铰链,其铰链零件大幅减少,重量更小,可靠性更高。难能可贵的是,荣耀Magic Vs还在定价上更加亲民。其7499元起的售价,相比之前同类型的产品动辄近万元的价格来说,售价门槛低了不少。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如今的折叠屏旗舰已经没有那么“高不可攀”。

第三,国产折叠屏对行业的引领作用更加凸显。除了产品更加丰富,使用门槛更低之外,2022年的折叠屏市场还涌现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旗舰型折叠屏产品。例如今年上半年vivo发布首款折叠屏旗舰vivo X Fold后,很快又带来了全新升级的vivo X Fold+。

vivo X Fold+可看作是当前折叠屏的标杆产品。这款产品在屏幕、影像、快充、性能等方面,都是当前折叠屏旗舰的典型代表。比如在影像上,它搭载了包含5000万像素大底主摄和5x OIS潜望式光学长焦方案在内的蔡司四摄配置。在综合配置和性能体验方面,vivo X Fold+全面看齐市面上的主流旗舰,展现出了强悍的产品实力。

以这样的态势,2023年折叠屏市场依然极具看点,依然是各大主流手机厂商重点发力的战场。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的销量就高达72.3万部,这一数据比2021年同期增长114%。随着国产折叠屏供应链的扩张,明年的折疊屏产品肯定会更加便宜、好用。我们也认为,2023年中国折叠屏市场还会有更大的增长空间。

2022年的手机市场,还有一个关键词——自研芯片。

与折叠屏市场的拓展一样,今年主流国产手机厂商在自研芯片方面的努力同样成效显著。今年几家主流国产手机厂商的自研芯片技术纷纷开花结果:在快充自研芯片澎湃P1之后,小米又带来了自研影像芯片澎湃C1;OPPO自研NPU芯片——马里亚纳 MariSilicon X,今年将有多款新品搭载;至于vivo,在V1+芯片之后又将新的V2自研芯片带到X90系列上。

自研芯片的大规模应用是各家在研发、创新能力层面落地的体现,同时自研芯片是自身产品性能和体验的“倍增器”。事实上,芯片研发只是创新体验中的一个环节。聚焦自研芯片,打造专属的软硬件体系,构建差异化的用户体验才是根本。掌握自研芯片不仅能够让厂商们更加灵活地按需设计产品,更好地匹配软件生态,还能够在关键领域实现弥补短板,增强性能的能力。

主流的几家手机厂商都具备了自研芯片的能力

小米今年下半年的旗舰产品小米12S Ultra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小米这款口碑佳作最大的亮点就是其配备了与徕卡联合打造的影像系统。自上市以来,小米12S Ultra以其卓越的影像能力成为了今年智能手机市场最强影像旗舰的代表。但很多人或许忽略了一点:小米12S Ultra还是一款搭载了“双自研芯片”的旗舰。

这里的“双自研芯片”指的是小米澎湃 P1 快充芯片和小米G1电源管理芯片,这两款芯片构成了小米澎湃电池管理系统。其作用主要是保护电池安全,延缓电池老化,提升续航能力。要知道由于硕大的镜头模组占据了小米12S Ultra很大一部分内部空间,给机身内部设计、电池续航、快充等功能的定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借助自研芯片的能力,澎湃 P1大幅提升了充电效率,降低能量损耗,还减少了发热。G1电源管理芯片能精准控制电量施放、减少电池的损耗,延长电池寿命。双芯加持下,小米12S Ultra在极为有限的内部空间中实现了强劲的续航能力。这里就可以看出,自研芯片的加入不仅让小米12S Ultra突破了硬件限制,弥补了体验劣势,还为影像性能这样的优势体验发挥奠定了坚实基础。

还要看到的是,自研芯片的赋能作用也开始逐渐向多品牌、多系列产品延伸。澎湃 P1芯片不仅在小米的旗舰上有搭载,也在Redmi Note 11T Pro这样产品上能够见到;OPPO的马里亚纳NPU除了Find系列之外,也开始在Reno9系列上使用;vivo自研的V1+芯片,很早也被使用在iQOO 10 Pro这样的产品上。

虽然自研芯片存在投入成本高、研发周期长的特点,但在软硬件方案成熟之后,也能够通过快速“沉降”至经济型和中端市场,释放更多体验红利,显著提升产品力和竞争力。借助全面下沉之后的规模效应,也有利于摊薄自研芯片的成本,提升整体利润率。

以iQOO 10 Pro为例,之前的iQOO数字旗舰系列一直走的都是电竞、性能旗舰的路子。但在iQOO 10 Pro上,除了一如既往的强悍性能和针对手游、电竞场景的一系列软硬件优化之外,它还着重提升了影像能力。

iQOO 10 Pro不仅带来了5000万像素微云台主摄,还提供了5000万像素超广角和1460万像素长焦人像镜头,三颗摄像头都素质过硬。与此同时,自研芯片 V1+的引入还使得iQOO 10 Pro夜景拍摄大跃升,成为一款成像能力相当不俗的性能旗舰。这让iQOO 10 Pro在体验和定位层面再次得到了升级,使其面向的人群和市场更加宽泛。在这个升级的过程中,V1+自研芯片的引入既是一个标志,也是重中之重的核心配置。

12S Ultra是小米今年的口碑之作

澎湃P1芯片在今年多款小米系手机上都有搭载

iQOO 10 Pro搭载了vivo自研的V1+芯片,大幅提升了影像能力

围绕芯片,今年还有很多可以说。除了我们熟知的手机厂商们之外,一些外围、上游的企业今年在自研芯片方面也有很多突破性的成果。比如华为Mate 50系列首发的“卫星通信”功能,背后依托的就是一颗国产自研北斗短报文芯片;再比如紫光展锐今年在通用手机芯片方面也获得了突破,旗下的虎贲系列产品被越来越多的手机、平板搭载。

自研芯片是一个象征,它代表着国产品牌们在各自领域层面的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今年以来,国产厂商们的这种突破并不仅仅停留在技术验证或者概念阶段,而是都拿出了实实在在的产品,经过了市场的检验。这种核心技术和能力的突破,从根本上决定未来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如果我们进一步延伸,将视角放大到整个产业链,会发现2022年的手机市场又平添了更多值得观察和审视的角度。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2022年我们在手机产品上见到了越来越多的“首发”、“独占”配置。不仅仅是旗舰产品,在一些中端产品上我们也经常能够看到国产厂商们和上游供应商们共同合作的最新成果,这背后体现的就是国产手机供应链的日益完善和强大。

以手机行业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的手机屏幕面板为例,以往高性能手机屏幕面板一般都是由三星DisPlay、LG这样的日韩厂商控制。每一年手机屏幕的技术发展路径和演进方向,也基本由这些国际品牌来引领。国产屏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低质、廉价、落后的代名词。但在2022年,这种局面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K50 至尊版的這块1.5K定制屏幕是其重要的卖点之一

真我10 Pro+的屏幕具备2160Hz 高频 PWM 调光的能力

紫光展锐近两年在芯片方面也是捷报频传

比如Redmi下半年推出了K50 至尊版,这款产品搭载了一块深度定制的1.5K旗舰级直屏。它的特殊之处在于,不仅通过特殊的像素排列技术有效降低了OLED清晰度折损,使得显示效果更细腻平滑,同时还降低了15%以上的屏幕驱动功耗。这块屏幕正是由Redmi和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联合开发的。在实现了媲美2K屏幕显示精度的同时,它还做到了更加省电,在核心指标上大幅度领先普通1080P屏幕。

前段时间发布的真我10 Pro+也很有代表性。这款手机搭载了一块由真我和天马联合定制的屏幕。不仅带来了精准细腻的色彩显示能力,而且还具备2160Hz 高频 PWM 调光这样的护眼功能。

相较于iPhone使用的480Hz低频调光,2160Hz超高频调光的调光频率提升了4.5倍,既可以保留暗光下的色彩显示准确性,又解决了低亮度频闪明显的问题。同时通过新一代 COP Ultra 封装工艺,真我10 Pro+还实现了惊人的屏占比。

Redmi和realme真我两款机型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国产供应链崛起所带来的普惠作用。一方面,通过和上游供应链企业的深度合作,厂商们能够灵活定制更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另一方面,利用国产供应链的成本优势,这些新技术也能够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惠及更多大众消费者。要知道,K50至尊版和真我10 Pro+是当前市场上的中档定位的机型。没有强大的国产手机供应链的支持,这些新技术可能还要等好几年才会逐渐从旗舰手机上下放。

其他方面也是同样的道理,如今国产手机上的国产元器件越来越多,上下游企业联合研发、联合定制的例子也不胜枚举。除了屏幕之外,国产元器件如今已经覆盖了包括处理器、CMOS、射频、电池、材料、工艺在内的多个方面。在相关的性能和指标层面,一些国产元器件不仅能实现对国际品牌的追赶,有的还实现了性能和体验层面的“弯道超车”。就比如三星在新一代E6屏幕上首度加入了1440Hz高频PWM调光特性,就是跟国产屏幕在护眼特性方面的“内卷”有很大的关系。

国产供应链崛起决定了中国智能手机产业的未来,其具备的深远意义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现实角度来看,它在当前有效提升了国产手机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整个电子消费行业的进步和升级。更重要的是,国产供应链的强势崛起还增强了中国手机产业的抗风险能力。长远看,这在全球经济、政治形势诡谲多变的当下,背后战略意义更值得肯定。

对于每一个亲身参与到手机行业变革发展的人来说,2022年无疑是异常艰难且充满挑战的一年。不可否认的是,主要的几家国产手机厂商在今年的日子都不好过。需求的降低,出货量的减少,库存压力的增大,市场竞争环境的多变…….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整个行业的能力和毅力。

不过我们始终强调,要以发展的眼光来辩证看待这些挑战。正如前面所说,尽管面临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市场压力,今年中国手机市场依然涌现了一大批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概念。在整体市场环境不佳的背景下,中国手机品牌和上下游企业并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而是选择持续深耕核心技术,继续在新方案、新概念、新市场上竭力探索。中国手机市场依然是全球电子消费领域最具创新力,最具活力的市场,这一点毋庸置疑。

未来一段时间,当前面临的诸多困难和挑战依然会存在。当前固然寒风凛冽,但寒潮之下,我们依然能够清晰感受到一阵阵暗香扑鼻。无论形势如何险峻,我们始终相信,凭借当前中国手机产业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产业韧性,总会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一天。

猜你喜欢

旗舰厂商小米
电动旗舰来了!试驾BMW i7
传递
沃尔沃发布全新纯电旗舰SUV EX90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旗舰,你是谁
杜小米的夏天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读《幸福的小米啦:小米啦发脾气》有感
可爱的小米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