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试业务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022-12-23袁续良程敏
袁续良 程敏
1. 淮南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安徽 淮南 232001;2. 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引言
随着国家教育考试内容与评价体系的不断发展,考试频次增加,考试要求不断提升,现有的考试管理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为了切实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考试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教育部从国家层面大力推动标准化考点升级改造工作,并于2017年开展了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制定了《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考试基础数据库、考试业务系统、决策指挥系统、综合管理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和技术支撑体系等六大建设任务。作为综合管理平台核心系统的考试业务系统将信息技术与考试业务管理工作深入融合,打造高效、专业和信息化的新型考务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考试管理水平,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考试业务系统的建设原则、系统架构设计和扩展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
1 当前考试业务系统建设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指南》的研究分析,发现当前考试业务系统建设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指南》中将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划分为国家和省级,考试业务系统划归在省级平台内[1]。对于从事一线组考工作的市、县级考试机构和考点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涉考数据的采集、上传和交换等,而对具体的考务工作涉及较少;二是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如:突发传染性疾病等)和自然灾害(如:雷暴天气、洪水等)对考试业务工作的影响,《指南》仅定义了应急预案管理系统,没有充分地融合考试业务工作,难以发挥作用;三是没有明确与教育考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动机制,不利于发挥部门联动的作用。
2 考试业务系统建设的原则
考试业务系统应由国家、省、市县级考试机构统一建设,从国家端到考点学校多级使用,系统建设应依据以下原则:
2.1 技术先进、加强系统整合
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5G、云计算、分布式存储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考试业务系统与标准化考点其他应用系统的整合,全面提升考试业务工作的管理工作水平。
2.2 多考统筹、加强资源共享
考试业务系统采用统一的信息标准,整合普通高考、研究生考试、高中学考、成人高考、自学考试和中考等多种考试的考务流程、业务需求和数据标准,实现考试资源和信息共享。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2.0的建设成果,统筹使用各标准化考点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实现共享共赢。
2.3 注重实效、加强考试管理
考试业务系统使各级考试机构和考点在考试管理工作中实现 “全流程上网、全业务上网、全过程控制”,有效地提高考试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2.4 优化迭代、强化信息安全
随着考试业务系统在组考工作中不断应用,开发的功能不断优化迭代,使其功能完善。涉考数据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需要建立起性能可靠、健壮、立体、多层级的安全防范系统,确保各类考试信息安全。
3 系统架构设计和扩展系统建设
3.1 系统架构设计
《指南》中明确考试业务系统包括:网上报名系统、考场编排系统、身份认证系统、缺考违纪系统、成绩处理系统等十个子系统,并定义了各子系统的功能[2]。各级考试机构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规划,充分利用考试基础数据库、数据交换平台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考试业务系统,并加强与决策指挥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等其他应用系统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组考工作中的应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功能扩展,新建3个子系统:考务管理系统,应急处置系统和考生服务系统,增强考试业务系统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其系统架构图如下。
图1 系统架构图
3.2 考务管理系统建设
按照考前,考中和考后3个阶段,仔细梳理考务工作环节,使每一项考务工作的操作任务和完成进度,都能可视化的呈现,实现考试全过程的实时监控、精细化的过程管理和全程可溯。
3.2.1 考前,考点的组考准备工作。考点的考前准备工作因工作环节多、任务重,易出现疏漏,如:打印各类考务材料、监考教师的抽调、分组和培训工作、网上巡查系统联调、电路和广播线路检修等。上级考试机构也不能及时掌握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考务管理系统指导考务人员按时、准确、专业地将各项考前准备工作落实到位。
3.2.2 考中,考务实施。考务人员通过考务管理系统实施考务操作,显著提高了考务管理水平。①考务管理。系统按照考试实施方案把考务操作逐条分解,并按照时间节点通过网络推送到考务人员的电脑桌面或手机上,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考务工作,确保考试顺利实施。②考务数据传输及查询。考务管理系统利用加密技术实时传送紧急通知、补充说明、考生信息、座位编排等考情信息,安全性高、时效性强。③考试违规处理。考试过程中发生违纪作弊行为后,考务管理系统能够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规范违规处理程序,在线记录违规情况,保存违规材料的照片和录像等,并将违规处理的结果同步导入到缺考违纪系统中。上级考试机构能够及时掌握到考试违规的情况,并给予指导。
3.2.3 考后,考试信息上报、组考评价。考试结束后,考务人员通过系统上报本场考试的基本情况,突发事件处理情况,备份考试监控录像等。巡考员登录系统,根据《考点考试管理工作目标管理细则》对考试实施全过程逐项评分,奖优罚劣,促进考点学校不断地提高考试管理工作水平。
3.2.4 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监考教师和考试工作人员的工作档案,对考前培训情况、历次监考表现等进行记录、评价,表彰优秀的监考教师和工作人员,即体现了对监考教师辛苦工作的尊重,也提升了教师参加监考工作的积极性[3]。
3.2.5 硬件设备资源运维管理。对考试指挥中心和标准化考点的所有设备资源建档立卡,按照运维管理制度科学规范对考试资源进行管理,如:网上巡查系统设备、听力考试广播设备、手机信号屏蔽仪、金属探测器等考试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管等。
3.3 应急处置系统建设
在组考工作中经常会发生一些突发事件,例如:公共卫生事件对考试造成影响、突发强对流天气、听力考试广播设备出故障等,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突发事件会影响到考试安全,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融合了综合管理平台的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建立的应急处置系统能够科学、快速、有效地处置各类涉考突发事件。
3.3.1 缩短应急处置的时间。通过应急处置系统使得各级考试机构和考点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突发事件的详细情况,科学合理地处理突发事件,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处理的时间,将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确保了考试的顺利实施。
3.3.2 有利于教育考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更好地发挥作用。建设突发事件应急信息交换平台,可保持与公安、网信、卫健、宣传、城市监督、气象等部门信息联系,有利于得到成员单位快速有力的支持,充分发挥部门联动的作用。
3.3.3 建设考试突发事件处理案例库。建设考试突发事件处理案例库,不断地总结和记录突发事件和考试典型问题处理的过程。遇到突发事件后,考务人员通过系统快速查询解决方案,为处理突发事件提供决策支持。
3.3.4 模拟推演。针对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对考试业务工作的影响,应急处置系统使用视频、音频、课件和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场景模拟推演,促进考试工作人员熟悉各类应急预案,提升应对突发事件处置的能力。
3.4 考生服务系统建设
为考生提供权威政策解读、考点查询、成绩发布、志愿填报指导等多项专业和权威的服务功能,考生服务系统不但提高了考生、家长和社会群众对考试的满意度,而且也有效地减少了中介或不法人员针对考生的虚假宣传和违法诈骗事件。
4 结束语
抓住标准化考点升级改造工作的机遇,在《指南》要求的技术标准上,各级考试机构应深挖考试业务需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全链条考试业务流程,实现对考试的全局统一指挥、全程分级管理、全域实时监控的目标,并通过迭代优化,让考试业务系统在组考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系统在考试工作中的深入应用,着力锻炼和培养出一支精通考试业务、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考试管理人员队伍。通过国家教育考试综合管理平台和考试业务系统的建设和应用,为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安全平稳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