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andLA-Net的机载激光雷达点云城市建筑物变化检测
2022-12-23孟琮棠赵银娣韩文泉何晨阳陈锡秋
孟琮棠, 赵银娣, 韩文泉, 何晨阳, 陈锡秋
(1.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徐州 221116; 2.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南京 210019)
0 引言
建筑物是城市中的重要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发展规模。准确获取建筑物变化信息对于城市发展规划、非法建筑物识别、灾害评估和地理数据库更新等实际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利用遥感手段对城市建筑物进行变化检测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建筑物的变化信息,借助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数据可以实现建筑物的三维变化检测,本文三维变化检测意在获取建筑物在三维空间中面积与高程的变化,包括水平面上的新增、拆除以及高度方向上的增高、降低的变化位置与面积。
多年来,研究者们持续挖掘点云在变化检测中的潜力,并发展出了多种检测建筑物三维变化的方法,如基于2期数字表面模型(digital surface model,DSM)差分结果进行人工解译[1]、直方图统计[2]、连通性分析[3]等确定发生变化的建筑物; 或分别对2期点云的DSM通过边界拟合[4]、高度与平整度分析后聚类[5]等方法提取建筑物后,再差分进行变化检测; 通过先提取点云中的非地面点,再利用影像与分类树提取建筑物后,与现有地理数据库对比的方法[6]; 通过影像数字制图产品与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点云经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提取建筑物后对比的方法[7]; 使用航空影像密集图像匹配点云与LiDAR点云建立差分DSM提取变化信息后,再使用点云法线方向方差的方法确定变化的建筑物[8]。可见在这些方法中,获取变化建筑物主要有2种手段: 提取建筑物后再检测变化; 先确定变化候选区域,再确定属于建筑物的变化。而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 将点云转换为其他规则格式数据易造成信息丢失,局部点甚至更大尺度点云间的关系被忽略; 没有充分利用点的强度和光谱信息特征; 自动化程度低,需要较多的后处理分析来改善精度。
随着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处理算法层出不穷[9-15],且在遥感影像分类与目标检测等任务中的表现优于多种传统方法[16-20]。点云语义分割方法同样发展迅速[21],既有以PointNet[22-24]为代表的适用于室内场景点云的语义分割算法,也有适用于大规模点云的RandLA-Net[25],但利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点云的变化检测却少有研究。
本文采用深度学习与分类后检测的方法研究基于机载LiDAR点云的建筑物三维变化检测,与当前主流点云变化检测研究不同的是: ①引入基于深度学习的点云语义分割网络RandLA-Net,快速准确地提取建筑物; ②结合本文的建筑物提取方法,设计了针对本文异源点云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减少点云间的差异,保证变化检测的精度; ③充分考虑局部点间的结构与距离特征,加入LiDAR点云的反射强度特征与影像赋予的光谱信息作为语义特征,以提高建筑物提取的准确率。
1 研究区数据采集与标注
1.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研究使用的机载LiDAR点云,与车载LiDAR不同之处在于: 飞机在一定高度飞行,点云密度较为一致,而车载LiDAR主要为获得较近处的点云,点云密度相较于机载雷达高,但远近点云的密度不同,且点云规模较机载点云规模小。选择南京市部分区域为研究区,地理坐标在N32°2′26″~32°4′8″,E118°34′17″~118°36′21″之间。通过航空机载LiDAR分别采集研究区2017年3月2日及2019年4月6日的点云数据,获得包含地物位置信息以及反射强度的点云,2017年与2019年点云密度分别为1点/m2与16点/m2,点数量分别为10 428 812与181 208 261个点。点云数据示例见图1。
(a) 示例1 (b) 示例2 (c) 示例3 (d) 示例4 (e) 示例5图1 LiDAR点云数据示例Fig.1 Examples of LiDAR point cloud data
1.2 数据集制作
2期点云数据由不同的LiDAR传感器获取,其点云的不同主要在于点云密度与反射强度的值域。由于RandLA-Net在获取局部点信息时,使用了K最邻近(K-nearest neighbor,KNN)算法,并固定了最邻近点的数量,导致在点云密度不同的情况下获取的局部信息存在差异,进而在较小样本上进行训练时,网络损失与精度曲线难以收敛。因此使用稀疏的2017年点云进行训练,并对2019年点云下采样(图2),使得2期点云密度相同,以保证异源数据的语义分割精度,但是,本文使用网格采样的方法,采样后的点云结构同样存在差异,2017年获取的点云是完全无序的,而2019年点云在采样后则存在着一定的有序性,其表现为点云呈网格状排列。其次,2期点云的反射强度值域不同,2017年点云值为1~6的整数,2019年点云为1~65 535的整数,本文将2019年点云强度值线性映射至2017年的反射强度值域。
(a) 2017年 (b) 2019年图2 采样后点云结构Fig.2 Point cloud structure after sampling
点云数据集基于MicroStation的Terrascan软件,结合航拍影像判读,对研究区内建筑物点云进行目视解译并人工标注。由于实验用的点云重复区域较多,因此仅将2017年点云数据进行数据划分,其中2期点云5%的区域用于测试,并将2017年点云其他部分按4∶1的比例划分为训练集与验证集,2019年点云数据不参与训练,仅用于测试。
数据集的格式参考点云语义分割数据集Semantic3D格式标准[26],以方便研究与使用时数据集格式的统一。点云数据集包含有标签、坐标、反射强度和光谱信息,标注后的点云数据集如图3所示。
(a) 示例1 (b) 示例2 (c) 示例3 (d) 示例4 (e) 示例5图3 点云数据集示例Fig.3 Examples of point cloud dataset
2 研究方法
传统的使用点云数据进行变化检测,往往基于DSM差分的方法,依赖于高程与手动调整阈值提取建筑物与其变化信息,忽略了较多的局部信息与点云特征,且自动化程度低,结果易与树木混淆,导致低矮建筑物检测结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引入基于深度学习方法的RandLA-Net点云语义分割网络提取建筑物,利用点云坐标、局部点的位置关系、强度、光谱信息,快速、高精度、自动化地提取建筑物。结合分类后检测的变化检测方案,比较前后时期点云语义分割结果,定性与定量地获得目标区域地物范围与高程的变化。同时,本文还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特征的组合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