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经济要闻
2022-12-23薛洁琼
2022年9月11日-2022年10月10日
国际
芬兰将启动100亿欧元能源扶持计划
随着电价持续飙升,许多通过期货交易对冲电价波动风险的芬兰电力公司需要增加数亿乃至数十亿欧元担保。9月14日,芬兰议会批准一项政府补充预算案,为该国电力公司提供100亿欧元贷款及担保,以化解高电价给相关企业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美国政府发放1.9亿美元近海油气开采租约,为美国最大规模油气开采租约发放
拜登政府9月14日发放总价值1.9亿美元的近海油气开采租约,墨西哥湾有170万英亩油气区块开采权完成出售。这是美国联邦政府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油气开采租约发放,是2022年夏季国会通过的税收和气候支出法案中妥协内容的一部分。
日本企业获俄政府批准继续持股“萨哈林-2”项目
据9月初日本媒体消息,日本三井物产与三菱商事公司先后宣布,已获得俄罗斯政府批准,将继续向“萨哈林-2”新运营公司出资。日本年天然气消费量的8%以上依赖从“萨哈林-2”项目进口,以长期合同采购的俄天然气被用于东京电力公司等电力巨头的火力发电。
此前,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持项目前运营商萨哈林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50%+1股,壳牌持27.5%减1股,三井物产持股12.5%,三菱商事持股10%。2022年2月乌克兰危机爆发后,壳牌强硬宣布退出包括“萨哈林-2”在内的一切在俄业务,日本考虑到能源供给现实,表示不会退出该项目。俄罗斯总统普京6月30日针对外国不友好举动签署命令,规定“萨哈林-2”项目的运营商变更为一个新的俄罗斯法人,外国公司是否能保留项目股份成为问题。俄罗斯“萨哈林-2”项目新运营商——萨哈林能源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5日。俄罗斯天然气萨哈林股份公司持有50%的股份。
全球首个化石燃料公共数据库上线
全球首个用于追踪化石燃料生产、储量和排放量的公共数据库于9月19日上线。该数据库共收集89个国家5万多个石油、天然气和煤田的数据。如此庞大的数据库开放给公众使用,在全世界尚属首次。这个数据库由研究能源转型对金融市场影响的非营利智库“碳追踪”和跟踪全球各种能源项目的“环球能源监测”组织共同开发。
伊朗称其油气储量居世界第一
9月21日人民网消息,伊朗政府宣布,伊朗能源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目前全国油气资源储量达到3400亿桶,位于世界第一。
能源价格飙升,英国为企业用户设定价格上限
由于近期通货膨胀高企,能源价格飙升,9月21日,英国政府宣布,将对企业用户使用的电力和天然气设定价格上限。这项方案执行时间为2022年10月1日-2023年3月31日,受惠对象为所有非家庭用户,包括企业、医疗单位、教学机构、慈善机构等。英国政府先前已推出针对家庭用户的限价方案。相关报告指出,这项方案可能需要政府花费420亿英镑。
德国拟国有化天然气进口商
9月22日,据德国网站报道,德国政府计划将天然气进口商——保障欧洲能源安全公司收归国有,以避免其破产。
此前一天,德国政府决定将本国最大的俄天然气进口商——尤尼珀公司(Uniper)收归国有,以使其摆脱因俄方“断供”而陷入的财务困境,并应对不断加剧的能源危机。据路透社报道,该国有化意味着德国政府为本国从俄进口天然气的3大企业提供的救助资金达到至少400亿欧元,其中包括此前对保障欧洲能源安全公司的救助。
再次是经济发展中的生产方式调整。壮拳文化作为壮人的传统身体文化,理应在壮人恋土保守的性格中得以确切传承,但经济发展中的生产方式变了。当壮拳不再是经济洪流中的“枝头俏”,也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境遇。“爷爷教拳要是收徒弟学费,咱家早就是这条街最富的了”“没时间学,学了也不能当饭吃”[27],恪守古训、弟子五千、曾经风光无限的壮拳大师农式丰在面对当今生产方式改变的情况下也难逃扼腕垂泪、无奈孤独的命运。
欧盟能源部长特别会议通过最激进能源干预方案,但未能就设置天然气价格上限达成一致
9月30日,在欧盟理事会各国能源部长会议上,部长们就欧盟迄今为止最为激进的能源干预方案达成了协议。方案将从不晚于2022年12月1日开始实施,持续至2023年3月31日。
9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名为《应对能源高价的紧急干预方案》的该项方案,包括每个成员国在供暖季节的高峰时段将用电量减少5%的强制性目标,对化石能源公司征收“暴利税”,以及对欧盟发电企业的收入设置上限,以补贴能源账单飙升的家庭和企业。
但欧盟能源部长特别会议未能就对天然气价格设置上限达成一致。持反对意见的德国、丹麦、奥地利和荷兰等国认为,如果在价格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上无法与其他买家竞争,会导致欧盟国家难以购买到天然气,危及能源供应安全。
贝克休斯宣布业务重组,只设两大部门
世界三大油服公司之一的美国油服公司贝克休斯近日宣布进行重组,以简化组织和提高盈利能力。从10月1日起,该公司将只下设两个业务部门,即油田服务与设备(OFSE)和工业与能源技术(IET)。公司表示,此次精简整合预计将节省至少1.5亿美元成本。
“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遭爆炸蓄意破坏
9月26日,瑞典测量站在“北溪-1”和“北溪-2”管道所在海域探测到两次强烈的水下爆炸。后在“北溪-1”和“北溪-2”管道上共发现四处泄漏点,分别位于瑞典和丹麦附近水域。
负责初步调查的瑞典检察院检察官10月6日表示,可以确认瑞典专属经济区内的“北溪”管道附近发生了爆炸,对管道造成了破坏。通过调查,瑞典方面认为管道遭人为蓄意破坏的嫌疑增大。但爆炸是何方造成的,目前仍不得而知。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10月3日宣布,“北溪-2”管道A线经过检测没有发现泄漏,只要接收方认同,即可通过A线向欧洲输送天然气。该公司还宣布,被破坏的管道可通过维修恢复使用。
欧盟批准对俄第八轮制裁,涉及石油限价等措施
欧盟委员会10月6日表示,欧盟已批准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最新一轮制裁将禁止超过价格上限的俄罗斯石油通过海路运输至第三国。由于全球海运服务业市场由欧盟和英国等西方国家垄断,一旦俄罗斯的石油价格超过欧盟设定的上限,俄罗斯的石油卖家可能将难以寻找到愿意为海运担保的保险服务商。制裁还将对俄罗斯钢铁产品、高科技产品等商品交易实施更多限制;将禁止欧盟向俄罗斯实体提供互联网技术、工程和法律服务,并进一步禁止技术出口。欧盟还将一些俄罗斯公民列入了制裁名单。因为能源短缺,欧盟经济面临衰退威胁。在此背景下,欧盟内部对于是否要在能源领域继续制裁俄罗斯争议不断。经过谈判,匈牙利在欧盟对俄石油价格设置上限措施中获得豁免。
9月美国近7 0%液化天然气(LNG)出口流向欧洲,俄指责美利用本国能源巨头攫取暴利
据路透社报道,根据路孚特公司日前公布的船只追踪数据,9月份,美国出港货船共计87艘,装载的LNG数量达630万吨,略高于8月份的625万吨;其中近70%,即437万吨都被运往欧洲,这一比例高于8月份的56%和7月份的63%。
美国亨利中心的现货天然气价格在9月涨至7.88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10月9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指责美国利用本国能源巨头攫取暴利的不负责任之举,称美国在不断怂恿欧洲人加码对俄能源实施制裁,以摆脱对其依赖的同时,以市场价3倍到4倍的价格出售天然气,以此“大发横财”。
法国炼油厂罢工致1/3加油站断供
据法国新闻网10月9日报道,此前的周末,道达尔公司、埃克森美孚公司在法国的两家炼油厂都因罢工而被迫关闭,影响了法国约60%的汽油产量,这主要是因为能源行业工人希望提高工资待遇,以应对目前的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压力。由于能源行业的大罢工,法国近1/3的加油站处于无油可加的状况。
近期乌克兰危机推高了国际能源价格,也给能源巨头们带来巨额利润,仅道达尔公司在2022年4-6月份的利润就翻了一番,达到58.5亿欧元,工会认为从这些利润中分出一部分给工人理所应当。
匈牙利和塞尔维亚将修建新石油运输管道规避欧盟制裁
10月10日,匈牙利政府国际事务发言人表示,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与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已达成一致,同意建造一条新的输油管道与原有的德鲁日巴管道(Druzhba)相连接,向塞尔维亚供应较便宜的俄罗斯乌拉尔原油。
目前,俄罗斯出口至塞尔维亚的原油需要先通过海路运输至克罗地亚,再经亚得里亚海石油管道(JANAF)运往塞尔维亚。一周前,欧盟批准了第八轮对俄制裁方案,禁止超过价格上限的俄罗斯石油通过海路运输至第三国。由于制裁措施只针对海运石油,不适用于陆路管道石油,德鲁日巴管道将不会受到制裁影响,匈塞两国新修建的陆上石油管道项目通过与德鲁日巴管道相连接,将可以避免欧盟的制裁措施。
主要产油国决定自11月起大幅减产,美国称正重新评估与沙特关系
10月5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举行第33次部长级会议,决定自2022年11月起大幅减产,在8月产量的基础上将月度产量日均下调200万桶。此次减产规模相当于全球日均石油需求的2%。这也是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欧佩克+”最大规模的减产。欧佩克在会后发表的声明中表示,鉴于全球经济和石油市场前景的不确定性,需要加强对石油市场的长期指导,采取积极主动、防患于未然的干预措施,主要产油国作出此次减产决定。
消息公布后,美国表示失望。在此之前,美国政府一直在施压主要产油国政府,阻止原油减产。7月,美国总统拜登曾经亲自“登门”游说沙特阿拉伯等国增产石油。10月11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表示,白宫正在重新评估美国与沙特阿拉伯的关系。
国内
中国石油等企业联合投资的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公司成立,以电池租赁为核心业务
9月21日,由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上汽集团、宁德时代和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联合投资的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将以电池租赁为核心,开展换电技术研发推广、电池运营管理、大数据服务等业务。
“探索二号”搭载“深海勇士”号顺利完成国产化装备海试等任务
9月25日,“探索二号”搭载“深海勇士”号返航,顺利完成深海地质原位观测及国产化装备海试任务。该航次利用“深海勇士”号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完成了“深海一号”大气田的水下系泊系统、水下生产系统、典型陆坡区深水井场、“海马”冷泉区等区域的原位观测,取得了重要的工程勘测数据。
中国规模最大L N G储备基地投产
9月26日,经过16天、6000海里的航行,来自卡塔尔的“阿尔卡莎米亚”号LNG运输船抵达江苏盐城。中国规模最大的LNG储备基地——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开始接卸首船LNG,标志着该项目实现投产。“绿能港”是国家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及互联互通重点规划项目,一期工程建造10座大型LNG储罐,包括4座22万立方米储罐和6座27万立方米储罐,总罐容达250万立方米。
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
9月28日,西气东输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二线、三线联合运行。西气东输四线工程起自新疆乌恰县,止于宁夏中卫市,管道全长约3340千米。管道年设计输量为150亿立方米,增输改造后可达300亿立方米,预计2024年建成投产,届时西气东输管道系统年输送能力可达1000亿立方米,将进一步完善中国西北能源战略通道,提升中国天然气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有效缓解西气东输系统冬季高峰月紧张负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