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2022-12-23刘琳琳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8期
关键词:汉语言文科文学

刘 娜,刘琳琳

(哈尔滨广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新文科是对人文社会科学或哲学社会科学的简称,其基于现有传统文科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对各种专业课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实现文理学科的破壁交叉融合,使课程学习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特点,达到全面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终极目标。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批准新文科实践改革项目一千多个,极大地推进了新文科建设发展的落实,让教育改革思想掷地有声。汉语言文学被教育部推行的“‘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所涵盖,这意味着新文科的建设必将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添砖加瓦。因此,如何贯彻教育部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的宏观导向方针,让新文科建设落到实处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经之路。下文将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出发,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提高意识,完善制度

汉语言实践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学生和教师是不可或缺的两个主体。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引导者,要从根本上提升意识,打破文科教育的思维固定模式,树立实践教学是检验、巩固理论知识重要手段的认知,为文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嫁接一个通畅的桥梁,让理论能够快速转化成为实际生产力。同时,强化学生的“新文科”的学习意识,树立学科共融、交叉共进的专业学习意识,提倡综合性的思维,打破固有的学科壁垒意识,推动学生的长远学习发展。

1.意识引领,制度强化

汉语言学科的实践建设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观念上的领跑推动,还需要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规范。首先,整合规划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在专业课程的合理安排之上,适度增加学生大学四年实践课程的比重,可以开设一些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选修专业课程,甚至可以打破专业壁垒,让文科学生选修理科专业的课程,从而拓宽文科学生学习的视野,促进“新文科”化的人才培养。在学生学业考核过程中,要注重过程性的环节,如学生课堂上的互动状态、课堂问题的分享表达,等等,使教师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更加多元化,更加客观、公正。课堂学习实践环节的强化,能让学生在日常课堂上更好地锻炼并提升专业实践的能力。其次,以赛促学,以赛促进。汉语言专业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沟通和写作创作能力,让学生具备“能说、会写、善教”的专业核心能力。学校应大力倡导并举办各种适合专业培养的比赛活动,并对此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将比赛活动的成绩与学生的实践学分相联系,允许学生以优秀的比赛成绩置换实践学分。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还能达到在比赛中锻炼学生专业素养的目的。

2.完善校企合作的制度,培养复合型人才

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是将人才产需实现统一的有效方式之一。随着时代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有了更加具体、细致、更高的要求。校企合作模式,无疑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开设了一条新的途径。它使学校能够按照用人单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同时,达到人尽其用的实效性,从源头上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汉语言专业毕业生就业面比较宽泛,教师、公务员、文秘、策划、新闻媒体编辑、作家等行业都可以成为汉语言专业学生的选择方向。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汉语言专业就业岗位广泛地与地方建立合作关系,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环境实习,了解工作性质和特点,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学校还可以设置自愿选择制度,提前了解学生的就业意向,根据学生实际的就业意愿进行综合考量后落实学生的实习基地,让学生都尽可能地去自己想去的岗位进行体验、学习。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资方面,学校要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现阶段的大学教师更多的都有着硕士、博士等高学历,理论知识比较富足,但实践经验仍略有欠缺。因此,学校应为教师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寒暑假期间到企业挂职学习或者广泛参加社会实践。为了调动教师参与学习的热情,学校可以对主动挂职实践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成长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在教师成长期间,学校可以外聘有能力的一线工作者,辅助提升专业实践教学课堂的水平,为学生打造高质量的实践课堂。

二、加强“新文科”背景下教师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

“新文科”背景下的文科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结构。而什么样的教师能力结构才能适应“新文科”背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的能力结构构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1.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更新教学手段

对“新文科”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来说,随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熟练掌握并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是其适应“新文科”背景的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体现。从早期的慕课、翻转课堂到现在教学小程序和软件,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必须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以实现同步课堂和信息共享。如:雨课堂的使用,实现了课件互传、在线实时答题、教师随机点人提问等,这不仅可以杜绝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坏习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和教师真正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课堂互动也变得丰富多彩。再如:利用雨课堂随机点名的功能进行课前背诵古文,或者其他课前互动小游戏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代科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有效运用,都是更新教学手段的体现。因此,“新文科”背景下,要求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加大对新技术和新教学软件在课堂运用的学习力度,课堂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其能力结构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2.融合其他学科知识

要做到这一点,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要在课程内容设计上下功夫,以实现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在中国文学史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作品内容创作剧本,然后按照剧本进行角色扮演,最后拍成微视频。在这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习了文学作品创作、剧本改编、拍摄视频以及视频剪辑等一系列相关的知识,而且还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学科融合教学案例,当然,这种融合的实现,需要教师课堂内和课堂外的正确指导,以及对学生进行知识交融的路径指引。因此,在进行学科融合时,教师首先思考其教学内容可以与哪些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以及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学科知识的融合。从一定程度上说,教师自身的能力决定了学生的能力。

三、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新文科”背景下,要建设具有实践特色、服务社会、适应中国国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改革方向。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手段比较原始,缺少对多媒体以及现代技术的熟练使用,在实践教学中明显的表现出不足。因此,要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综合能力依托于实践环境而存在,必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以解决现实问题。

1.提升课程的实用价值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要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的课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分析与综合的演示过程,如:对文学作品、语言现象或社会现象分析与综合后,通过课堂讲解教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同时,也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展示了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运用。其次要靠学生的领悟和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教师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并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如通过完成作业、课后练习或在课堂上参与讨论问题等形式,逐渐形成和加强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在这个教与学的过程中,课程本身的实用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2.增设“实训中心”,实施实践教学

学校增设“教学实训中心”,实现学生在模拟课堂条件下的实践教学。学生在“教学实训中心”模拟课堂授课、板书设计、课堂答疑、课后反馈与评价,构成了一个完整且随时可以停顿并及时评议的过程。实习学生、指导教师、其他同学都可以参与课堂评价,特别是实习学生,可以直观地审视自己的教学现场状态,以利于其进行教学反思,快速提升教学水平。教师也可以在本项目中,以“教学实训中心”为技术平台,为每一位将来想要成为教师的学生建立“学生职业能力(说课)档案”,档案中主要包括普通话证书、三笔字成品、体现其文笔的文学作品等内容。这些档案为学校的实践教学评价、将来就业或者教学改革可以提供支撑材料。

总之,改革和创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整体教学体系,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并加以优化,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率,并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强化其实践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新文科”背景下,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中,要努力创建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从汉语言实践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出发,提升专业实践意识,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加强教育者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加强被教育者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专业道路,最终实现“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猜你喜欢

汉语言文科文学
初探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与意境
我们需要文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孙文科
汉语言文学学习策略浅谈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