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张闻天开展农村调查研究的原因及意义
2022-12-23任田
任 田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做好领导工作的传家宝。关于调查研究的论述著作很多,许多都集中在中央苏区,对于延安时期的调查研究论述大多集中于局部的论述。本文以张闻天在延安时期开展农村调查研究工作的实践为背景,论述典型实践工作背后的意义,希望可以作些探讨。
一、张闻天开展调查研究的缘由
调查研究在中国的兴起是非常复杂的历史现象,但大部分都是出于了解社会和改造社会的目的。张闻天的农村调查,有着非常鲜明的革命时代背景。
(一)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一直受到党的重视。通过调查,了解情况,分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而得出结论,用于指导社会实践。毛泽东在1930 年5 月发表的《反对本本主义》中就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①的著名论断,被认为是调查研究的经典之作。此后各个时期的共产党人也始终践行着这一点。没有调查,就无法进行科学研究,得出科学的理论,而要了解问题,就要进行相关领域的调查。《反对本本主义》中说到:“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出去走走……一定要出门吗?也不一定,召集那些明了情况的人开个调查会,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来源’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也就容易解决了,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②鲜明地提出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立足于社会实践。党在延安时期的调查研究继承了这种立足于社会实践、以实践为基础的调查研究,坚持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用调查所得结论指导实践的优良作风。之后,毛泽东在1937 年7 月的《实践论》中提到:“你要有知识,你就要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革命的道理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而一些同志在接受工作任务时,讲到没把握,就是因为对工作内容缺乏了解和规律性认识,等掌握一定的经验之后,就会做事有底气了。关于调查研究的理论很多,实践也很多,如为了驳斥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1927 年1 月4 日到2月5 日,毛泽东回到当时农民运动最为活跃的湖南进行考察,在历时32 天的时间里,毛泽东走了700 多公里,实地考察了湘乡、湘潭、衡山、长沙等五县农民运动情况,大量走访接触当地群众,召集农民和农民干部,召开各类调查会,立足于实际,在调查研究获得丰富史料的基础上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坚持在调查中作研究,在实践中作研究,坚持用调查研究得出的科学结论作为指导实践的重要指南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传统。
(二)时代背景
张闻天开展调查研究的一个直接背景就是毛泽东号召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张闻天是主动深入农村进行社会调查以响应中央的号召。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也遭受过许多的挫折,尤其是王明的“左”倾教条主义,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遵义会议以来,虽然得到了纠正,但是仍存在一些分歧。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还没有及时纠正,党员还受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党内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尚未认识清楚。
为了统一党内的思想和行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纠正“左”、右倾的错误,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风运动。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一项任务就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各项方针和政策。这一时期,中共中央也特别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1941 年3 月,毛泽东在《农村调查·序言二》中指出,当前党员同志存在的问题,“现在我们的同志,很多还保留着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非常危险的现象”。③对于中国社会各个阶级的实际情况,要做到真正的了解。为此,毛泽东提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调查社会各阶级的生活情况。”④在这里,毛泽东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和进行调查研究的目的。不了解情况之下作出的判断不仅可能与实际相脱离,更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后果。当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毛泽东号召全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以教条主义来对待马克思主义。报告中突出地强调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⑤强调根据客观事物内部的联系进行研究以发现规律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分析和判断,以契合实际。“求”有探求研究之意,提倡去研究,发现事物的内部联系,反映出对实践的要求。随后8 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中指出,二十年来,党内同志取得的进步以及党内同志对于中国历史、中国社会情况的研究。但是也指出不足之处:“若干负责地方工作的同志,对于他们自己从事工作领域的内外环境,不仅在社会经济政治关系方面……均尚缺乏系统的周密的了解,党内许多同志,还不了解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真理,还不了解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还不了解……”⑥六个不了解说明了彼时党内很多同志尚未认识到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这一报告,说明在调查研究基础之上作出决策的重要性,给党内同志以思想上的指导。同时,也表明调查研究以文件的形式受到了全党的重视。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又颁布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在决定中指出:“从中央到地方每一个党员,加重对于历史,对于环境、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具体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才能有效地团结全国各阶级的革命力量。”⑦根据上述决定,从中央到地方都先后成立了专门的调查研究所。
(三)落实农村政策的需要
1942 年2 月4 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决定的指示》,指出目前严重的问题是“有一部分地区尚未实行减租减息与发动群众斗争,没有发动群众热情”。⑧认为其原因是党内部分领导者不能正确贯彻和落实党的工作。不仅对于党内的工作方针不了解而且对于群众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政令虽然发出,但是缺乏实际了解,没有下到基层巡视,考察实际情况,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领导者对现状进行了解,清楚实际任务,不脱离群众。通过调查研究,决定党在当前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
(四)张闻天对调查研究的主观意愿
早在1940 年10 月5 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张闻天就提出率考察团到晋西北考察工作的建议,会议未作决定。
在1941 年9 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认为,从中共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召开前这段时间,党的领导人所犯的路线错误比“立三路线”的“左”倾“形态更完备,统治时间更长久,结果更悲惨”。听了毛泽东的报告,张闻天主动承认错误并且提出,“过去国际把我们一批没有做过实际工作的干部提到中央机关来,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过去没有做实际工作,缺乏实际经验,现在要补课”⑨,承认自己的个人主观主义、教条主义极严重,存在理论和实际相脱离的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过去没有深刻认识到。张闻天反思自己真正动手做得不够,因而不能够深刻了解和解决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纠正理论与实际脱离的错误也不可能。从九月政治会议起,张闻天停止了自己的实际工作,集中研究了党的历史文件,从党史上认清自己的错误。随后9 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张闻天再一次认真检讨了自己的错误,明确承担责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路线。为了用实际行动弥补自己的错误,张闻天请求离开中央到基层作调查研究。1942 年1 月12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工作会议同意张闻天赴绥德及晋西北考察研究的工作计划。是年1 月26 日,张闻天率领“延安农村工作调查团”从延安出发赴晋西调查。张闻天后来在1943 年的整风笔记中说明此行是为了使自己同实际接触一番,所以决心出发,进行一段时间的考察。
在其后续写的《神府调查经验谈》中,他指出此次调查的原因:要了解政策法令的执行情况,必须深入到自然村里去。
二、张闻天开展调查研究的意义
张闻天调查研究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使党的政策的制定充分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收集到的调查资料,为以后的调查研究留下丰富的史料价值。
(一)提高干部思想觉悟,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共产党人虽然明白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但是,可能只是理论宣传,有些尚未亲自实践。经过亲自实践,体会感悟或许不同。在历时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后,张闻天在其调查总结《出发归来记》一文中说,“这次出发,从调查研究得来的一些材料,一些具体知识,当然就是我一年来工作的结果。但最重要的,还不是在这里。最重要的,还在于我最后认识到:我以后向着实际、联系群众的方向不断努力的必要。”⑩紧接着他又说道:“还在于我实际开始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研究一下中国的实际。不容讳言,因为我是开始学着射箭,所以我觉得我的箭术很生疏。但每射一次,比着上次总觉得更熟练些。求得射箭术的进步,除实习练习外,是没有其他办法的。”⑪通过调查研究,各级领导干部逐渐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中国社会关系和社会状况,学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二)使各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能反映民意
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了解民意,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调查研究中,与群众交谈中,了解其想法和困难,帮助解决问题,获得群众的拥戴。同时,也为决策提供依据,使决策执行更好反映民意。毛泽东在接见英国记者冈瑟·斯坦因时就提出:“我们工作的决定因素是,始终要找出我们政策中哪些是人民大众所接受的,又有哪些是他们所批评或者反对的。只有那些证明为群众所欢迎的政策,才能成为而且继续是我们党的政策。”⑫了解民意基础上的政策的实施,能更好获得民众认可,为其政权获得合法性提供有效依据。
(三)积累丰富的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史料
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亲自走访、参观,记录当地的各种情况,为以后研究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史料资源。张闻天的《杨家沟地主调查》,“细致剖析了马维新这个地主从18 岁代替父亲管理家务起39 年的经济活动,他的租佃关系、借贷关系、雇佣关系以及商号经营情况,统计出1912—1941年30 来马维新一家的收支情况,还参照其他材料统计出1894年以来近50 年杨家沟一带的收成”。⑬调查报告以详细可靠的资料说明了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以及对土地的掠夺,这样的调查“不但真实地记录了当时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场景,为各级党组织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决策依据,而且为后人了解和研究20 世纪40 年代的中国农村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⑭同时,也对于研究近代中国农村经济有着重要的价值。
(四)加深了对于农村基本情况的了解
在《陕甘宁边区神府县直属乡八个自然村调查》报告中,全面详实地记述了八个自然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涉及物价变动、治安情况、土地情况及耕地生产、生产调查情况以及土质情况等内容。这对于了解农村的民情,生产发展状况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进而也可以了解边区其他自然村落的基本情况,为当地制定农村政策提供依据。张闻天基于贺家川的调查经验,主动同地主沟通土地问题,调查得出四个存在的主要问题:公粮负担过重;减租减息执行不够;政府法令事前考虑不够,执行不贯彻;领导人不深入。针对这些问题,中央相应改进了政策。
调查研究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继承下来,党的不同时期对于调查研究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习近平高度重视调查研究的工作,他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⑮他认为调查研究工作要全身心投入,要注重科学的研究方法,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这样才能保持决策的科学性。习近平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表述,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9.
②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0.
③解放社编.整风文献[M].上海:新华书店,1949:44.
④解放社编.整风文献[M].上海:新华书店,1949:44.
⑤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⑥解放社编.整风文献[M].上海:新华书店,1949:58.
⑦解放社编.整风文献[M].上海:新华书店,1949:59.
⑧中央关于如何执行土地政策的指示(1942.2.4).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86:21.
⑨张培森.张闻天年谱(1900—1976)[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453.
⑩1982 年9 月23 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编辑《调查和研究》第132 期首次刊印这篇报告.
⑪张闻天选集传记组,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344.
⑫冈瑟·斯坦因.红色中国的挑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109.
⑬程中原.张闻天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308.
⑭罗平汉.农村调查与延安整风[J].中共党史研究,2010:8.
⑮新华网.习近平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强调[N].中国共产党新闻,2013 年7 月24 日.
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2021年11 月1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