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美术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疗愈作用

2022-12-23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疗法绘画美术

栾 海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抚顺 113122

2019 年出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为《实施方案》) 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打破长久以来参照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建立面向企业和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教育类型。《实施方案》中提到“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不能完全平衡,职业教育一直被“学历”评价制约,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大学期间,自我意识分化,自“我”怀疑、自“我”矛盾加剧,再加上校园文化、环境的单调以及与社会接触渠道单一,有一部分大学生出现了焦虑、悲观、人际交往困难等不健康心理现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这部分学生,他们又不愿意或不善于与人沟通,独自面对消极情绪,如情感挫折、社交压力等,无法找到自我改善的办法。如果不加以心理干预,这部分学生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自我厌恶中,从而影响个人身心健康,无法满足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要求。

美术在这种境况下成为心理疗愈的交流媒介,其目的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的书画技能技巧培养,而是提供一种运用绘画表达形式,探寻大学生的心理现象的外在变化。

一、美术作为心理疗愈工具的理论依据

艺术疗法这个提法最早出现在20 世纪40 年代后期,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其定义也不断发生变化,直到艺术疗法作为专门的职业出现后,定义才明确下来。根据英国艺术疗法协会(BAAT) 对艺术疗法的定义:艺术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将艺术作为最基本的交际模式。如果患者求医于一位艺术治疗师,那么患者无须具备艺术经验或者技能,艺术治疗师根本不会从美学角度评判患者的创作,也不会把患者的创作当做医学诊断的主要评判依据。医师的总体目标是让患者能够在安全、轻松的环境下使用艺术材料,从而在个人层面上实现改变和进步[1]4。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论述的艺术疗法主要是针对视觉艺术,并不包括音乐、戏剧以及舞蹈等其他艺术疗法的形式,这些疗法也同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疗法有相似作用。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提到的曼陀罗绘画,其重要的特点就是由无序到有序的过程,绘画者不经过他人指导而是随着绘画过程的进行,图案会越来越有序、有规则,这象征着内心趋于平稳以及秩序的自然建立,整合了内心的冲突。绘画是个性化进程的催化剂,使得个体与自己不同人格不同层面上建立平衡与统一,把压抑在心底的情绪宣泄出来,避免导致走入极端。

艺术教育家罗达凯洛格和维克多·洛文菲尔德观察到,在孩子的艺术创作中呈现的模式,对应着人类的发展。她从不同国家收集了2~8 岁之间孩子的画作,总共近一百万张。她发现孩子们会出现重复的绘画模式,新兴图形、混合图形、曼陀罗、日冕图形,有些图形在人类绘画诞生之前便已存在[2]。这说明绘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表达手段,哪怕是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也能通过无意识的涂鸦表达内心的想法。

在2022 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采用了两幅自闭症孩子的绘画作品作为场地背景。自闭症孩子通常会有语言发展迟缓,有近50%的孩子患有失语症,大部分孩子无法主动与人沟通,绘画成为与外界沟通的媒介。通过绘画,自闭儿童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进行充分的表达,稳定自身的情绪,并有效减少自闭儿童伤害自己以及伤害他人的行为发生[3]。

为什么美术会有心理疗愈作用呢?因为绘画疗法是精神分析以心理投射为基础,探寻人们在无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人的左右脑有着不同的分工,负责图形、音乐、非语言功能的右侧大脑,对情绪的把控有优势,因此用美术的方式治疗以情绪为主的心理问题就是情理之中的了。

二、艺术疗法的目的

(一)作为沟通的桥梁

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向陌生人敞开心扉的,即使这个人是他的心理咨询师,而采用绘画的方式也是能够清晰地表达我们的情感,甚至比文字还清晰。绘画能创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使每位疗愈者都带着明确的目标进行人或物的创作,发掘、分享这些画作可能对他们产生的意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让疗愈者对自身和遭遇的困难或不幸的本质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并有可能进一步给患者带来积极又持久的改变[1]7。借由这种情绪的表达,让疗愈者对自己有个清晰、透彻的认识。

(二)实现潜意识的具象化表达

很多情况下,我们的行为都受到潜意识支配。行为发生时人们是无意识的——通常已经做了,我们才知道自己要做的事、要说的话,或要思考的东西。就好像我们有两个大脑——潜意识的和有意识的,它们并不总是在互相沟通[4]。人们在绘画创作时,也会受到潜意识影响,而涂鸦的时候更多是在潜意识状态下的艺术活动。

(三)使很多严重的伤害不再被隐藏

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有两类:一种是积极的心理反应,注意力集中,有利于机体对外界传入的信息作出正确的评价,然后正确地应对;另一种是消极心理反应,它会过度引起焦虑、紧张的情绪,造成自我认知下降等情况。长时间的压抑会造成很多严重的后果,有的时候却又无法提及,因此在绘画的疗愈过程中,随着绘画的动作,克服表达的欲望,沉浸在绘画的过程中,真实地感受内心的声音,绘画及周围的环境就会变成一个安全的容器,把深藏的情绪释放出来,不受到大脑防御机制的影响。

三、美术对高职学生心理疗愈的几种方法

(一)绘画

绘画可分为主题绘画、非主题绘画、添加画三种[5]。房、树、人是典型的主题式绘画,房、树、人测验既可作为考察智力的辅助工具,又可用来考察人格的完整度,还可用来考察绘画者对待家庭、亲情的态度和看法,考察绘画者对自我成长的看法及反映某些自我无法表达的信息[5]。曼陀罗是非主体性绘画形式的代表,添加式绘画有的是在一个简单图形上添加其他内容,还有的是为图形添加颜色。

从绘画的过程中观察学生的三个方面,依次为结构与量化分析、形态与定性分析、联想与语言陈述。绘画的形式包括素描(铅笔)、油画(含丙烯颜料)、水彩(含水粉)。

(二)剪纸(衍纸)

剪纸是通过传统艺术形式,对心理问题进行治疗的一种新方式。研究中国剪纸的疗愈功能,得到如下认识:一是大脑功能侧化和大脑皮层对图像刺激反应特性是中国剪纸疗愈功能的生理学基础;二是中国剪纸疗愈功能在情绪疏导、自我认识、意识提升、创伤修复等多个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6]。

(三)泥塑(陶瓷)

从人类最初在实用陶瓷上做艺术装饰开始就已经成为了一种情感疗愈的工具,泥土作为创作过程中最基本的媒材,其不仅孕育陶瓷的生命,也与我们的繁衍息息相关。从女娲造人到死后埋于黄土,我们的生命寓言似乎都在与泥土关联系在一起,我们对泥有与生俱来的亲近感[7]。泥的可塑性、多样化为探索泥塑(陶瓷) 疗愈心理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人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通过对泥的揉、捏、捶、打,泥浆呈现丝滑、阴干后变得又很坚硬,在感受自然变化的同时,心中的压力也会慢慢释放。

四、美术应用于心理疗愈作用的案例

这名学生是个不爱说话的女生,她的画面中有几个物体在左上角排列,表现出缺乏安全感,人物没有画耳朵,表示她不太善于拒绝批评的声音,较有主见,反映在绘画作品中为:树有两支对称的分叉(释义为行为方式的矛盾情感),树根位置没有画地平线(释义为易受压力威胁),这些都反映出其对未来的不确定。据观察与访谈,该名学生无论在教室还是宿舍都很安静,喜欢一个人抱着手机,独来独往,几乎不与同学交流,沟通最多的方式是用手机中的社交软件,在手机上聊天时表现得更为轻松,但见面后又不愿沟通,判若两人。

针对这名学生对人际交往的障碍,对其进行心理疏导与干预,笔者从社交的距离这个角度切入,引导其谈论与同寝室同学的亲密关系如何建立。在聊天过程中,该同学的态度有明显的转变,不再默不作声,而是主动谈论起之前高考的失利对其造成的影响,并谈到毕业后的打算。该同学想通过进一步进修来补足学业遗憾,但其对这个目标缺少计划和实施计划的步骤,因此就利用这次辅导交流的机会,鼓励其放弃犹豫,坚定自己的想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从这次辅导的案例可以看出,运用绘画打开心理的坚冰效果十分明显,过度自卑是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在其他的绘画疗愈案例中,也有些与家庭关系疏远的,由于缺乏安全感,表现出自尊心强,与人交往时比较矛盾,看似性格随和,但也容易敏感,表现为情绪不稳定。

五、美术应用于心理疗愈中遇到的困难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国内恢复心理学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与西方心理学发展差距拉大。目前对西方心理学的译介主要侧重教科书和科普读物。艺术治疗起源于20 世纪40 年代的英国和美国,是个相对年轻的心理学研究方向,在我国,对艺术治疗心理健康的研究更是落后于其他心理治疗研究领域,在职业院校进行艺术治疗心理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文献更是少之又少。

美术作为心理疗愈手段,因其不受语言和认知能力限制,不容易引起疗愈者的抗拒性等优点,但其相对于其他的心理疗愈的工具相比,对疗愈师的专业背景及使用的美术技术的理论和材料能力要求较高,很多普通的疗愈师不擅长美术对心理的疗愈方法,因此急需培养大量的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艺术治疗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心态。艺术治疗能为人们带去希望和精神力量,事实证明这两者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治疗效果[8-9]。在职业院校中,运用美术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的教育课程是一种新的尝试,丰富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学生会在轻松的环境中改善心理状况,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问题,有利于学生调整为积极心态,投入到学业中。

猜你喜欢

疗法绘画美术
Rejection therapy 拒绝疗法
美术篇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
小儿厌食的简易疗法
自我心理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