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教、学深度融合的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研究

2022-12-23潘冬梅

辽宁高职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我院大赛图书馆

潘冬梅,张 悦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 115000

信息素养体现了一个人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献搜索能力和计算机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对信息社会的理解和适应能力,提高信息应变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 强调,信息素养是对信息的产生和评价的理解,并批判性地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的一种综合能力。这是对信息素养概念的延伸和拓展,重点强调信息素养的批判性的行为方式和反思能力的思维态度[1]。

2018 年3 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信息素养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本校人才培养方案。2021 年3 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 年版)》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或限定选修的公共基础课。这一标准的制定,更加确立了职业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2]。对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式的新生入馆教育、文献检索课程已悄然转向大数据背景下的新型开放主动式的信息素养教育。

一、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困境

(一)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每年高职院校图书馆开设的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等基础性课程,参与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模式教育,课程效果不明显,学生参与性不高;老师对学生是否掌握信息素养技能无从了解,在考查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时,才发现传统课程模式效率低下。

(二)缺乏顶层设计理念

管理者大局理念缺乏,未完全意识到嵌入式课程教育的重要性,未将信息素养教育与各专业课程进行联动。应统筹整个学校内资源,共同提升学生信息素养。而目前仅见信息素质教育作为阶段性或部分功能的培训,没有与教务处、二级学院合作将其列入整合式教学体系。

(三)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单一固化,未实现全媒体社交网络共享

目前处于网络共享时代,信息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使原有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大学生的信息需求。目前还没有有效利用新型社交媒体的教学模式[5],学院图书馆也未能及时全方位了解读者需求,互动性少,无法满足学生多层次、立体化的信息素养需求。

(四)图书馆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能力亟待提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知识更迭的加快,教育者还未能及时掌握新教学方法和专业学科前沿知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信息素养教育急需高职院校组建符合本校特色的专业教学团队。团队成员要有清晰的信息素养教育教学设计思路、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较强的信息素养,还需具备微视频制作、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整合等一系列适应线上、线下教育的能力。

二、基于“5W1H”分析法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研究策略——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素养大赛为例

(一)信息素养大赛背景

为贯彻《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等有关文件精神,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展示先进教学成果,交流信息化教学经验,促进信息素养教育全面健康发展,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高职高专院校分委员会与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管理中心决定举办“万方杯”2020 年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简称“全国信息大赛”)。在2020 年“全国信息大赛”中,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 首次参赛,获得了学生个人一等奖的优异成绩,我院图书馆获得最佳组织奖。2021 年“全国信息大赛”全国共有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参加比赛,注册院校达741 所,注册人数合计148 万余人,全国各高职高专院校热情参与。我院图书馆承办了2021 年辽宁省信息素养大赛,负责统筹全省比赛。

(二)我院赛制特色

我院举办了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校内赛。图书馆与教务处、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联合举办,要求2020 届新生全员参加,45 周岁以下青年教师全员参加。通过此次竞赛,教师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学生参赛的题型和竞赛机制。经过一个月的赛程,根据最终比赛结果,推荐学生优秀选手参加上一级大赛。

“全国信息大赛”主要侧重学生个人赛,包括学生上机答题、主观撰写检索报告和直播答辩三个环节。我院学生参加“全国信息大赛”并取得第一名好成绩,获得个人特等奖、全国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在此背景下,我院图书馆开设多年的新生入馆教育、数据库使用讲座、文献检索课等传统基础课程,对学生适应新形势的信息素养能力的提升远远不足,重视程度也不够,缺乏全媒体视角下更多创新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改变原有单一线下授课途径,运用“5W1H”分析法对我院信息素养教育进行了全方位研究和实践。

(三)运用“5W1H”分析法解析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策略

“5W1H”分析法也被称作六何分析法,是一种思考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技法。1932 年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提出“5W1H”分析法[4],后来经过人们不断探索,形成了目前广泛应用的“5W1H”成熟模式。“5W1H”即从WHY(原因)、WHAT(对象)、WHERE(地点)、WHEN(时间)、WHO(人员)、HOW(方法) 六个方面对事物科学分析,剖析其内在联系,寻求最佳解决办法。通过多维度,更全面、更清晰、更有条理的分析,看清问题,提高工作效率。

1.Why——高职院校师生进行信息素养大赛的原因

在校内日常教育教学中,师生们均应掌握新的方法,共同创新,突破自我局限,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以赛促教——以比赛带动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发展的重视和认可;以赛促学——以比赛带动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升信息技能,取得成绩的同时增强自我认可。信息素养教育既是普及化教育,又是满足个性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一种教育。各院校学科专业的划分是相对的,但各专业之间的知识是相互融合的、发展的。借助信息能力的提高,能实现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挖掘,为培养出创新性人才提供保障。

2.What——高职院校师生信息素养大赛做什么

赛前宣传准备工作是对信息意识的洞察、掌握;参赛是对信息能力的提升和信息知识的考查;赛后总结经验是对终身学习能力的鞭策。信息素养大赛的整个过程促进了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和检验。信息素养教育是理论,比赛是实践,要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信息素养教育和比赛是相统一、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学生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相互验证,提高了综合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大赛的导向作用,促使师生突破了对信息素养的局限认识,树立起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观。

3.Where——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实施地点

我院图书馆采取全局规划和分阶段进行的方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构建了线上线下全方位的“互联网+信息素养教育”的教育体系。线上课程进行理论讲解,用新颖、有趣的微视频式融媒体进行宣传。2021 年,我院新增了线下新生实地参观图书馆的课程,让学生了解馆藏结构与检索途径,增加了图书馆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充分发挥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优势,开设“讲座+培训数据库”以及针对比赛设置的各种类型模拟试题的演练和实操。在比赛期间,学生到图书馆练习线上模拟试题,有关信息素养资料和文献资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入馆人数和借阅量增加的同时带动了图书馆其它阅读推广活动。线上线下两种途径相结合的全场景培训方法与实施载体,合理利用了移动终端的实时服务功能,个性化指导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满足了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分层次教育[5]。

4.When——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实施时间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信息素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每年从新生入学开始大一要强化学生信息意识观念,学生要参与校内信息素养大赛,为省级乃至全国赛打下良好基础;大二要强调信息知识和能力在学习、生活和比赛场景中的应用;大三临近毕业,强调对论文写作、毕业设计技能的提升:每个时间节点的侧重点不同,培养和教学模式也不同,要因时制宜地开展适合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

5.Who——高职院校信息素养教育有谁参与

在赛程中,图书馆专业教师(馆员) 团队协同创新尤其重要。每个人擅长的专业知识有所不同,在比赛中,团队负责人统筹全局至关重要。要增强团队意识,把成员各自的专业特长融入整个大赛实践中,强强联合,发挥最大效果。同样的题型,不同角度的解题思路能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我院多名教师(馆员) 通力合作,检索思路和检索报告获得省内其他院校的高度称赞,为参与“全国信息大赛”奠定了基础。

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得到我院教务处、信息中心积极响应,多方联合,成功举办了学院2021 年信息素养大赛。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新发展形势,促使受众个体已不是原来的接受者,而逐步转向于创造者[6]。而信息素养能力本身就是主动学习的基础能力,要提升学生处理信息、整合资源、分析数据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此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学习意识,提升多元认知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6.How——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如何实施

(1)顶层领导与政策支持,协同创新支持图书馆信息素养大赛

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学校领导、其他职能部门、图书馆、授课教师要形成闭环系统,构建评价反馈机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我院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比赛,校领导、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与图书馆的通力合作,对参与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和教师给予奖励,充分调动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同时也扩大了信息素养教育的覆盖面,以实际行动落实了高等职业教育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2)多种线上形式的知识单元化教育

对所有大一新生开设线上线下结合的信息素养通识课,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及时调整图书馆的服务方向。培养大一新生信息素养的学习思维能力,重点是信息意识的启发、信息技能的提高、信息道德水平的提升和终身学习习惯的培养。我院加强线上教育,有效利用学生碎片化时间,适应移动阅读特点,引入MOOC、微信平台、微课视频等线上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多元化培育体系的建设和创新知识单元化的线上教育,以期实现以小节知识点为主的渗透式、个性化、精准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7]。

(3)责任到人的馆员一对多式指导

根据院系的不同,采取团队包干制,责任到人,实现一对多,实现知识的直接流动。在面对面的培训过程中,学生得到个性化指导,信息素养技能得到提高,最重要的是打开了学生练习模拟题的思路,不是为了大赛而练习,而是为了获取检索技巧和能力而练习,这样就打开了学生检索思路和分析问题的角度。在整体协作的过程中,师生互相交流检索技能和经验,学生也是老师,学习氛围融洽。

(4)支持场景与新技术融合创新教育模式

各种高科技手段增加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智慧性。我院积极开拓场景赋能的新型教学模式。图书馆的建设融入了“AR、VR、RFID”技术,增强了读者情景体验感。图书馆增设以需求为导向的策略游戏[8],层层闯关,贴合大学生群体兴趣点,和真实的场景体验相结合,提升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学习能力,使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相应的“场”形成对应的“景”,强化师生体验效果。

(5)创建“专业馆员+ 专业教师”的嵌入式课程体系

高职院校图书馆应积极深入院系,开展嵌入式课堂的数据库使用和互助服务,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学科的交叉融合[9]。信息检索能力涉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嵌入式开发课程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样的信息技能。我院由专业课教师与图情专业的馆员教师共同辅导学生,在检索策略和检索工具教学中独具特色。“专业馆员+专业教师”的复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凸显信息素养的价值,以点带面,使信息素养理念渗入其他专业,提升信息素养教育在各类专业上的认可度[10]。“专业馆员+专业教师”模式,互动性更强,交流方式更具体,能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丰富和完善信息素质课程体系。

(6)组建多学科技术赋能的信息素养教师团队

本次选拔校内微课赛教师作品参加了省赛,多名教师获得省级奖项,2 名教师被推荐参加全国教师微课赛。以入围作品为例,作品使用了翻转课堂、任务驱动等多种灵活教学方法,教学工具也是多样化的有机结合[11]。虽然本次在国赛中未能获得奖项,但通过此次大赛总结出:我院教师的信息化能力薄弱,特别是馆员教师的动画制作能力有待提升;专业课教师需加强专业知识(能力) 与信息素养的融合;专业教师微视频、动画制作等专业知识要与图书馆馆员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结合,团队成员要各司其职,共同承担本校的信息素养教育。

(7)建立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整合式服务平台

当前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分散,不集中,不利于学生进行全方位学习,因此高职院校图书馆要整合各项资源,打造一个统一的、多元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12]。要全方位整合书刊实体资源和数据库电子资源,让学生一站式获取资源;增加信息素养知识流,从内容、形式、技术等维度创新;利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不断开拓适用的信息素养内容。

综上,高职院校图书馆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立体布局,让信息素养教育教学向纵深发展,真正实现信息素养教育从精英教育到通识教育。利用“5W1H”分析法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信息素养教育不是一个单一的教育活动,应是一个多方参与、智慧运营、系统复杂的教育活动。图书馆以供给侧的方式,在信息素养比赛的过程中,要通过“理论—实践—检验”这一过程,验证信息素养教育的效果,拓展与延伸教育内容,改革与创新教育模式,帮助学生发展多元化技能的同时, 实现自我认知与反思[13]。要结合学校的发展规划,建立制度化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提升教与学效率,扩大信息素养教育成果的受益面[14],以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实现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的转型与创新,助力学校人才培养,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猜你喜欢

我院大赛图书馆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图书馆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去图书馆
说谎大赛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