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2022-12-23张玮

智慧健康 2022年24期
关键词:免疫学医学实验教学

张玮

井冈山大学 医学部,江西 吉安 343000

0 引言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在现代高等教育中创新成为了十分关键的教育主题。同时,人才在当今社会是极为重要的资源,高质量的人才能够在竞争市场中占据绝对的优势。大学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能够立足于学科的创新性、实践性与综合性,开展更加有效的教育,与传统教学比较,能够大大提高对学生的培育效果。因此,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性改革,不但可以有效推动当代医学高等教育的进步,也可以培养出更多高质量人才,使其促进社会发展。

1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性原则

1.1 互动性原则

将理论知识与教育实践相互结合是实验教学与传统第一课堂最大的区别之处。这样的互动性能更好实现课程目标以及课堂教学效果间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从而使创新创业能够融入课堂的各个发展阶段之中。因此,加强对于课程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管理体系,就是实现实验教学与传统第一课堂间的最有效互动[1]。

1.2 协同性原则

在创业实践活动与资源运转的关联性互动过程中,高校的各个部门应充分将课程与具体所在的多地区优势进行相互协同,以此来实现实验教学的科学化管理,同时在学生群体间大力推广相关的实践性教育活动,以此来实现对于创业创新发展的综合性运作引导。在课堂的立体化布局上纵向深化,提高课堂的开发与协同发展机制,以校内各级领导层作为垂直管理模式的对象,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良好发展。

1.3 主体性原则

坚持对于学生“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充分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差异性,根据学生主体的不同特性,在其实践发展的过程中予以不同方式的教育及启发,但是最后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发挥学生主体的个性、潜能以及其自身的创造力,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进而激发出自己内心的参与兴趣。

2 传统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体系中的诸多问题

2.1 管理体制及教学观念局限性强

传统意义上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常常是以辅助形式开展的。在理论课程结束后,通过实验教学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以许多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教学观念也有所局限。这也致使一些大学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很难实现教学目标,甚至让实验教学脱离了教学需求,其管理体制与教学观念不符合当今时代。这样的状况下,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思维难以得到锻炼,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践学习,都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与操作,阻碍学生的思维培养与动手能力培养。可以得知,学校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缺乏足够的创新性,且管理体制与教学观念局限性较为严重,阻碍了学生个人能力的增强。教师应当立足于新时代的视角改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观念及管理体制,通过有效的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

2.2 教学实验体系有待更新

医学院校之中,常常都会开展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课程,也已经在长期的教学中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下许多学校的教学实验体系已经有所落后。因此很多教师对教学实验体系的理解产生了偏差,认为歧视基础理论课程的服务体系,并不会重视教学实验课程。而且在进行体系建立以及课程设计时,会有侧重地将实验课程设计成为理论课程的附属课程。教学实验体系的落后导致实验课程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知识体系无法形成直观的知识内容,导致实验教学失去了本来的作用,价值无法体现。同时,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认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远比实验教学更加重要,导致学校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可见,实验教学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

2.3 课程设置和内容不完善

目前,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发展中依然存在课程设置和内容不完善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理论知识教学,忽略了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与理论课教学相比,实验课课时较少。而且针对实验教学的学时设置过少,无法满足学生实验学习和发展需要,需要增加实验课课时。与此同时,在传统教学思维和理念的影响下,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观念依然存在,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工作未能有效落实。例如,尚未将实验课时增加到总课时的1/3,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知识的时间较少,免疫学实验内容不够充实。学校在实验内容设施方面不够合理,实验内容相对落后和单一,未能从多方面综合实验内容。凝聚反应和沉淀反应都是一种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所以可以结合二者实验原理相近的特点,将其整合为一次课程,适当删减相关内容。而现有凝聚反映和沉淀反应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分离教学的情况。从而导致课程内容的整合不够完善,出现课程内容设置不够合理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和教师需要适当减少一些过时的、缺乏实用性的验证性实验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引导学生学习,还要适当增加相应的、最新的免疫学新技术以及新方法。由于对实验教学和内容优化等工作重视不足,所以免疫学实验教学还存在许多内容陈旧、未及时删减的情况,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在免疫学教学中未能适当减少一些示教的实验内容,或者增加学生操作的实验内容,全面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这种情况下不利于更好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2.4 教学方法以及手段单一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发展中传统教学流程通常为教学开始之前教辅人员为学生准备好实验需要的所有实验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课件讲解实验目的、内容、方法,学生结合课件上的实验步骤逐步完成相关实验操作,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课后还要撰写实验报告,然后将相关报告提交给教师,教师负责评阅。即使运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快速了解和学习到一些实验技术,但是无法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散发出来,也不利于增强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需要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增强实验的教学质量。然而就目前免疫学实验教学实际情况而言,部分学校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还是运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所以,结合课堂教学实际需求,加强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革是必要的。

3 基于创新能力下的大学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3.1 强化对于疑难问题的教学环节

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性改革是十分关键的。第一,可以推动当代医学教育的进步;第二,可以为社会输送更加优质的人才。在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课堂中的讨论环节,这一环节能够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动手能力。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对各类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能够展开更全面的思考,立足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从知识内容中找到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在教学时,教师应当发挥导向性作用,明确教师所存在的重点价值,让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得到正确的解答。同时,教师在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后,也应当及时纠正其认知错误,对其进行引导,让学生可以提高学习的整体效率。另外,如果在教学中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组讨论重难点问题,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让学生可以在发挥出创新作用的同时了解到正确的知识内容。

3.2 增加新的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

随着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学校需要改善现有的课程体系,升级教学模式,培养出更加优质的人才。所以在涉及实验内容时应当让课内知识与实验内容联系更加紧密,在教材基础上,融合新出现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其符合时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也应当掌握实践教学的技巧,让实验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基于实验教学的动态性特征,在进行实验性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先进程度,以此不断实现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契合性。

3.3 重视课后总结的重要性

传统意义上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更加看重课前引入以及课中的指导,忽略了课后总结。课后总结能够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形成完善的体系,掌握完善的实验信息,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建立起更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课后总结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验与创新过程之中,养成在学习与总结层面的“西瓜子理论”,在撰写实验报告并汇总实验报告的基础上,了解实验过程中所存在的操作难点以及利弊因素[4]。

3.4 结合化学发展史,丰富创新知识的教学

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化学的进步能够促进人类在科学领域的创新与探索,也可以有效推动当代医学免疫学实验室的快速发展。所以立足于化学的发展规律,可以在教学中有所体现。教师立足于此,可以将化学实验历史引入实验教学中,使其能够和实验教学有机融合,进而增强学生的医学免疫学实验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列举出多种案例,让学生的视野能够打开,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保证学生们能够在生活与学习两个层面,培养出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勇于探索、勤于研究。所以,教师需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丰富教学知识内容,让学生可以在接受教育时与实际生活相连接,找到理论之处以及课内知识的应用方向,进而发挥学生对医学免疫学实验的主观能动性[5]。

3.5 改变评定模式,激发创新意识

在大学教学中学生的实验成绩评定,得到了较多的重视,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很注重实验成绩,然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现有的评定方法已经无法支撑课程的需要,学校应当设计出与时代能够相融合,创新性更强的评定方式,进而从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有效的评定。建立起更加开放公平的评定环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医学免疫学实验积极性。立足于当前高校医学免疫学实验的教学改革具体情况,传统意义上的评定立足于学生的实验结果,单一评定学生的具体成绩。

然而,这种评定方式会对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以及态度有所忽略,这会导致一些学生的实验兴趣逐渐降低,在实验中也会失去原本的实验态度,让实验学习逐渐形式化。因此,教师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规律与特点,对学生展开综合性的评定,重视创新能力在其中的作用,在评定考核项目中加入创新能力一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实验重视程度,也可以改善学生的实验态度,使其发挥个人能力,产生更好的实验结果。教师也需要在考核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具体表现,持续性地进行判断与分析。

4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关键发展领域,医学免疫学实验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的关键性内容,不但可以促进当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能够帮助高校进行实验教学的深化改革。所以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情况,了解社会的人才需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其创新能力不断提高[6-7]。

猜你喜欢

免疫学医学实验教学
《中国免疫学杂志》关于彩图处理的有关说明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探索与实践
医学的进步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材分析与创新
让防治肝癌成为可能
———记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副教授侯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