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NO3)3掺杂g-C3N4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甲苯研究
2022-12-22郑明雄
王 琪,郑明雄
(1.武汉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40;2.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10)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室内环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以1h的室内平均值计,只有当空气中的甲苯值在0.2mg・m-3及以下,对人类才是无害的。但室内挥发性甲苯气体的来源广泛,包括地板材料、绝缘材料、木制材料、家具、涂料、汽油和燃烧源等,因此,如何高效去除室内环境中的气态甲苯,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纯g-C3N4材料的比表面积较小,有较多的缺陷,同时有较高的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率,导致其光催化活性低,往往需要对其改性,以进一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本文以Fe(NO3)3和三聚氰胺为原材料,在不同的高温下热解三聚氰胺,以获得g-C3N4,再采用表面沉积法,将g-C3N4与Fe(NO3)3复合后制备了FeCN复合材料。以甲苯为降解目标污染物,研究了不同的g-C3N4制备温度下,不同的Fe(NO3)3掺杂量对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Fe(NO3)3(AR),三聚氰胺(99%),无水乙醇(AR),甲苯钢瓶气(50×10-6)。
JK-SX2-4-10N马弗炉,85L-2磁力搅拌器,DHG-9053A电热恒温干燥箱,85-2离心机,D8 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XRD),Nova Nano SEM 45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UV-vis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Lambda 900光谱仪,GC-A91型气相色谱仪。
1.2 Fe(NO3)3掺杂g-C3N4材料的制备
分 别 称 取 0g、0.04g、0.2g、0.4g、0.6g、0.8g 的Fe(NO3)3于250mL烧杯中,取150mL纯水与其混合后,用磁力搅拌器充分搅拌1h,再称取4.0g的g-C3N4倒入250mL烧杯中,继续搅拌1h,使用超声清洗器超声1h,接着将样品置于真空干燥箱中60℃低温烘干。充分研磨后取出一定量的样品用蒸馏水冲洗3次,再超声1h,使用离心机在5000r・min-1的转速下离心,取出样品,80℃下干燥4h。将干燥后的样品置于行星球磨机中充分球磨3h,球料比为49∶1,得到粉末状的g-C3N4。
按上述步骤,制备煅烧温度不同以及氮化碳与Fe含量不同的FeCN样品,记为x℃-y%-FeCN,其中y%为Fe与g-C3N4的质量比。取一系列相同质量的催化剂样品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
1.3 甲苯气体的光催化降解实验
光催化实验在圆柱形玻璃容器(内径100mm,长200mm,容积0.785L)中进行。实验过程中,将粉末样品涂抹在反应器内壁上,用密封带封闭反应器。实验光源为80W节能灯。实验步骤:称取一定量的FeCN复合材料,超声均匀分散于5mL无水乙醇中,将在50℃下真空干燥获得的实验样品,均匀涂抹在反应容器内壁上。在黑暗环境中通入甲苯标气并稳定1h,用微量取样器抽取容器内气体并重复3次。采用气相色谱仪检测并取平均值作为起始浓度,然后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实验过程中,每隔1h取0.6mL气态样品,连续取3次,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测定,结果取平均值。
2 结果与讨论
2.1 FeCN光催化材料的表征
2.1.1 样品的XRD图谱分析
图1为不同Fe(NO3)3掺杂量的FeCN复合材料的XRD图。在15°~80°范围内进行扫描后发现,FeCN材料有2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峰,对比PDF标准卡片(JCPDDS87-1526)后可知,g-C3N4的(002)晶面正处于27.5°的强衍射峰[1],27.5°处的强衍射峰类似于石墨的层状结构[2],说明形成了石墨相的氮化碳。对比g-C3N4曲线,掺杂Fe(NO3)3的催化剂并未出现其他特征峰,随着Fe的掺杂量增大,位于27.5°处的衍射峰的强度先增强后减弱,说明Fe(NO3)3的掺杂刚开始对g-C3N4的结晶度有促进作用,但掺杂量达到一定量后,却对g-C3N4的结晶度有抑制作用,某种程度上会对g-C3N4晶粒的生长起到负面作用[3]。进一步分析后可知,g-C3N4的特征衍射峰的位置并未受到Fe(NO3)3掺杂的影响,说明掺杂g-C3N4后,材料的晶型结构并未因Fe(NO3)3而发生改变。
图1 y%-FeCN的XRD图谱Fig.1 XRD pattern of y%-FeCN catalyst
2.1.2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分析
图2为y%-FeCN复合材料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图。对图2进行分析可知,与纯g-C3N4材料相比,Fe(NO3)3掺杂量不同的材料,其吸收波长均出现了相对明显的红移,增强了对可见光的响应。进一步地,纯g-C3N4材料的波长吸收阈值为475nm,掺杂Fe(NO3)3的FeCN复合材料的波长吸收阈值最大达到496nm,表明可见光响应范围得到了有效的拓宽[4]。纯g-C3N4材料的禁带宽度为2.61eV,Fe(NO3)3掺杂量为15%的FeCN催化剂的禁带宽度为2.50eV,表明Fe的掺杂降低了g-C3N4的带隙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图2 y%-FeCN的UV-vis图谱Fig.2 UV-vis pattern of y%-FeCN catalyst
2.1.3 样品的SEM图谱分析
图3是y%-FeCN复合材料的SEM图谱。从图3可以看出,未掺杂Fe(NO3)3的g-C3N4由不规则层片状团聚而成,团聚现象比较严重;随着Fe(NO3)3的掺杂量增加,FeCN复合材料的团聚程度有所改善,但变化不明显;Fe(NO3)3的掺杂量为5%时,层片状未见明显分散;Fe(NO3)3的掺杂量为15%时,所制备的样品出现明显的分层,同时部分样品也出现团聚的现象。这表明掺杂的Fe(NO3)3使得g-C3N4材料的颗粒粒径及微观形貌发生了变化,影响其光催化性能。
图3 y%-FeCN的SEM图谱Fig.3 SEM pattern of y%-FeCN catalyst
2.2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测试
图4~图6为不同制备温度及不同Fe(NO3)3掺杂量下,FeCN复合材料对甲苯的降解效果。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相同的Fe(NO3)3掺杂量下,催化性能较好的大部分样品,其煅烧合成温度都在550℃。另外,对比550℃、580℃、600℃下所制备样品的光催化效果可知,当煅烧温度为550℃、Fe(NO3)3掺杂量为15%时,样品的光催化效果最佳,原因可能是在此温度下热解的材料,形成了有利于提升光催化活性的结构。
图4 550℃-y%-Fe(NO3)3复合样品对甲苯的降解Fig.4 degradation of Toluene by 550℃-y%-Fe(NO3)3 composite catalysts
图5 580℃-y%-Fe(NO3)3复合样品对甲苯的降解Fig.5 degradation of Toluene by 580℃-y%-Fe(NO3)3 composite catalysts
图6 600℃-y%-Fe(NO3)3复合样品对甲苯的降解Fig.6 degradation of Toluene by 600℃-y%-Fe(NO3)3 composite catalysts
2.3 样品的循环降解能力
催化剂的稳定性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将回收的催化剂在80℃下烘干4h后称重,确保每次实验时的质量均为100mg,反应时间均为5h,重复进行甲苯的降解实验,催化剂对甲苯的降解率如图7所示。前3次的光催化降解率分别为65%、63%、64%,可以看出经过3次循环使用后,降解率基本保持一致,5h内对气态甲苯的降解率为64%。对比后可知,随着循环次数增加,FeCN复合催化剂中掺杂的Fe的损耗,以及样品表面及间隙吸附的甲苯气体分子都会导致催化性能减弱。与第1次实验时的降解率65%对比,第4次的降解率为62%,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一致,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
图7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Fig.7 Reusability of catalyst
3 结论
分别在550℃、580℃和600℃,通过热解三聚氰胺制备了石墨相氮化碳,再采用表面沉积法,将Fe(NO3)3与氮化碳复合后制备了FeCN材料。研究结果表明,Fe(NO3)3的掺入未改变g-C3N4的片层结构,但影响了纯g-C3N4的能带结构。与纯g-C3N4材料相比,FeCN复合催化剂材料的吸收波长发生了明显的红移,波长吸收阀值从475nm增加到496nm,催化剂材料的禁带宽度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提高了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催化剂材料的禁带宽度从2.61eV下降到2.50eV,复合催化剂材料的可见光利用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其中,催化剂550℃-15%-FeCN表现出最优的催化性能,甲苯的降解率可达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