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现状及干预途径

2022-12-22沈成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1期
关键词:贫困生差异大学生

沈成平

(福州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福州 350117)

一、前言

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标志着我国如期解决绝对贫困的问题,并要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1]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3]继实现脱贫攻坚伟大壮举后,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大学生应主动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发扬奉献精神,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中来。贫困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偏僻或者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困难问题,促进贫困大学生在思想上、心理上、综合能力上成长,既能巩固好脱贫攻坚战的成果,也能将受助群体转化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4]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首次将 “消除精神贫困” 作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这表明精神贫困已经成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与实现乡村振兴必须重视和迫切解决的重大问题。[5]谢治菊、莫光辉、张菁等学者的研究,均将认知与心理因素融入贫困治理过程中,通过分析探索精神扶贫的心理路径,激发贫困群体内生动机,从而将扶贫、乡村振兴从被动输入变为乡村群体主动创造输出。贫困大学生贫困的思想、自卑的心理不根除,仍会成为其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无法将 “扶志” 和 “扶智” 的效用发挥到最大水平。

“相对剥夺感” 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首先使用 “相对剥夺感” 这个词来形容人们在与别人比较后感到不公平、被侵害及不满的矛盾心理状态。[6]熊猛等研究者认为相对剥夺感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参照群体横向或纵向比较而感知到自身处于不利地位,进而体验到愤怒和不满等负性情绪的一种主观认知和情绪体验。[7]

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承受着来自经济、学业、生活、社会支持、出路等各个方面的压力,相对于周围的参照群体来说其处于弱势地位,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而相对剥夺感是把双刃剑,它既能让贫困大学生在审视自我与他人的差距中,正确认识自身不足,树立追求的目标,通过自身努力去不断缩小差距;但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相对剥夺感也能让贫困大学生产生诸如嫉妒、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是推动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新兴力量。[8]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脱贫攻坚政策的享用者,也应主动肩负起乡村振兴大任,高校需通过多种干预途径减少贫困大学生的相对剥夺感,提升其获得感,为投身乡村振兴建设积蓄力量。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福州多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618 份问卷,获得有效问卷59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12%。非贫困大学生299人,贫困大学生295人,贫困生中男生有165人,女生130人;大一学生66人,大二学生76人,大三学生77人,大四学生76人;来自农村生源地的223人,城镇生源地的72人;独生子女49人,非独生子女246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马皑编制的《相对剥夺感问卷》,测量个体在与所选参照群体对比时产生的对差异的主观感受,问卷包含4个题目,采用李克特6点评分,被测量者根据题目描述内容与个人实际相符程度进行选择,1-6表示从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计算总分为量表最终得分,得分越高代表被试的剥夺感越强。该量表在我国实践操作应用证明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并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本研究中测得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是0.812,量表信度较高。

(三)数据处理

将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编号,按序导入SPSS20.0进行数据分析,具体分析有问卷的信度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

三、研究结果

(一)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现状及与非贫困生相对剥夺感差异比较

为了了解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的总体情况,本研究计算了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总体水平总分均分,量表的得分范围在4-24分,中值为14分。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水平低于中值,其相对剥夺感较低。见表1。

表1 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现状(N=295)

通过对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总体水平进行对比,发现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t=0.678,p>0.05)。见表2。

表2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相对剥夺感差异

(二)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在性别上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test 方法对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的性别进行差异检验,发现男女生在相对剥夺感(t=1.965,p>0.05)上的得分差异不明显,但男生得分略高于女生。见表3。

表3 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总体及各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

(三)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在年级上的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的年级差异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总体水平在年级上的差异不明显。但各年级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水平均低于中值,大一和大四的学生相对剥夺感水平要略高于其他两个年级学生。见表4。

表4 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总体及各维度在年级上的差异

(四)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的生源地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test 方法对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的生源地差异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得分在生源地上的差异不明显。但来自农村的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水平要略低于来自城镇的学生。见表5。

表5 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总体及各维度在生源地上的差异

(五)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在是否独生上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test 方法对贫困大学生的是否独生相对剥夺感水平差异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得分在独生与否上的差异显著(t=2.301,p<0.05),独生子女的贫困生相对剥夺感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贫困生子女。见表6。

表6 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总体及各维度在独生与否上的差异

四、讨论与分析

(一)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现状及与非贫困生相对剥夺感差异分析

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水平处于低于中值,且与其他非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水平之间无显著差别。有研究发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呈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相对剥夺感越弱。[9]随着我国完成脱贫攻坚伟大壮举,国家在教育扶贫、教育资助上下足了功夫,不断完善发展型资助政策,给予了广大贫困学子极大的社会支持,这些社会支持一方面很大程度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上的困难,无后顾之忧的贫困大学生幸福感上升,自卑感降低,其相对剥夺感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另一方面,除了解决经济问题外,发展型资助政策更是将目标设定在不断提升贫困大学生综合能力上,增强贫困大学生综合竞争力。除了国家各项政策支持外,高校也在配套完善对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培养教育上下足功夫,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等课程,帮助贫困大学生群体正确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发掘个人优势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及与他人的差距,树立榜样,规划前进方向,比学赶超,面对困境学会使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当下贫困大学生群体整体相对剥夺感水平较低。

(二)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在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

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男生相对剥夺感水平略高于女生。分析其原因,女生情感细腻、生性敏感,她们在遭遇挫折、困难时,更容易向内归因,反思自己的能力不足,而男生更注重外部的竞争环境,重视个人成果,当个人的获得低于他人时,容易产生剥夺感。

不同年级的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水平差异不显著,但大一和大四的学生相对剥夺感水平要略高于其他两个年级学生。大一刚入校,身边的同学来自全国各地,都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业训练,经受了高考的洗礼,其中不乏 “学霸” ,综合能力突出的学生,加之贫困大学生存在经济上的困难,在这种对比下,贫困大学生在大一入校时极易产生自卑等消极情绪,引发其产生相对剥夺感。大四临近毕业,贫困大学生相对其他同学而言,一方面毕业去向还需考虑到家庭经济支撑情况,有时不得不被迫放弃升学,较早走向社会就业;另一方面,部分贫困大学生,未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提升个人能力的锻炼中,毕业时简历 “空白” ,大学实践经历、获奖经历较少,相对于其他同学丰富的大学经历、出众的简历,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中竞争力稍差,更容易产生相对剥夺感。

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得分在生源地上的差异不明显。但来自城镇的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水平要略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自城镇的贫困大学生,生活消费水平、生活压力要大于来自农村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生源地为农村的贫困大学生,其生活条件、成长环境较为艰苦,但在这种逆境中成长的大学生却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乐观的优良品质,[10]其自主寻找资源或者获得学校、社会提供的资源后更容易获得满足,不易产生相对剥夺感。

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得分在独生与否上的差异显著,独生子女的贫困生相对剥夺感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贫困生子女。可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将家庭资源都倾斜给独生子,使得子女在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少,在进入大学后,其在获得家庭、学校、社会资源不足时,更容易去对比,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反,非独生子女的贫困大学生,父母的资源分配给多个子女,他们需要自己去争取或者创造资源,其积极主动性会更高,在进入大学后也能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性,争取保障自己学习生活的资源,他们更多关注自身。

五、高校提升贫困大学生相对获得感的对策分析——基于乡村振兴背景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加强 “三农” 工作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并强调通过一切力量培育乡村振兴的有效人才。大多数贫困生来自乡村,他们对乡村有着独特的感情,结合乡村振兴对人才的要求,高校可通过相应措施,提升贫困大学生获得感,促进全面发展,将这一批优秀的人次援引至乡村建设中来。

(一)开展理想信念导育,增强思想上的获得感

乡村振兴战略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11]而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结合乡村振兴精神,助力于提升青年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的理解,深化对乡村建设现状的认识,坚定其理想信念,激发使命感、责任意识、拼搏意识,引导大学生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伟大战略中来。[12]开展对贫困大学生理想信念引导教育,增强贫困大学生思想上的获得感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引导学生摆脱贫困思想和意识,特别是解决好不少人的 “我贫困,我落后” 的因果联想,主观上甘于贫困,思想上 “等靠要” 、自卑,行动上更是怕吃苦、不主动、不奉献。国家完善的资助体系已能解决好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的困难,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奋斗的信念,进一步将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融合。

其次,将责任与使命教育融入到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来,让他们明确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 “三农” 对人才的需求,让贫困大学生主动将个人理想融入到时代的使命中来,融入到建设乡村、服务基层的计划中来。

最后,高校将乡村振兴内容融入育人体系。将脱贫攻坚精神和乡村振兴融入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结合各类课程的特点和要求,将乡村振兴指导思想、科学认识、政策等融入课堂教学;[13]搭建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发挥网络育人作用:建设校园乡村振兴热点展示平台,通过两微一端等多种平台宣传乡村振兴政策、成效,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开展专题学习宣传,通过大数据调研追踪,精准宣传反馈,搭建师生、校村、校企互动交流平台,为在校生提供实时信息;融入文化育人活动,丰富校园-乡村文化展示:将家国情怀教育、乡土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重要内容,邀请扎根乡村建设的校友回校宣讲,用生动鲜活的事迹鼓舞学生,用隐性和显性文化浸润人心,让大学生在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立下肩负乡村振兴大任的决心。

(二)重视积极心理探索,增强心理上的获得感

大多数人产生相对剥夺感源于不合理的认知,产生自卑、嫉妒等情绪,同时无法使用合适的方式应对与他人之间的差距。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获得感,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视角进行探索:

首先,培养贫困大学生积极认知,促进积极情绪体验。高校可以通过专业的心理学课程、团体辅导、心理咨询等途径,传授贫困大学生认知提升、调整情绪方法,正确解读不合理认知和情绪的危害,激发贫困大学生追求积极情绪体验,遇事能使用合适的角度认知,避免使用悲观、极端的视角看待个人与他人的差距。

其次,塑造贫困大学生的积极人格,激发内部坚韧品格发展:挖掘贫困大学生本身就存在的积极品质,例如坚韧、吃苦耐劳、谦虚谨慎、自强奋发等,能够帮助个体克服困难,追求进步。可以通过树立励志先锋人物典型,从贫困生群体中树立榜样人物,用榜样的力量引领成长;通过学生工作、比赛竞赛、劳动教育等形式,让贫困大学生在其中发挥出个人固有的积极人格品质,提升其心理获得感。

最后,构建良好的外部支持系统,培养正确合理的应对方式:在完善的资助政策帮助下,同时培养贫困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特别是将个人理想融入乡村振兴大任中来,面对困难,用远大理想指引,不逃避责任,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

(三)整合高校社会资源,增强能力上的获得感

解决好思想上、心理上的困难后,贫困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关键在于能力和行动上,建立对贫困大学生的帮扶机制,通过资助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等加强对其学业、就业等方面的关怀,助力他们全面发展进步,成长成才。

首先,制定发展型资助政策,发挥资助育人功能。除了发挥资助政策兜底的作用外,高校还应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功能,制定发展型资助政策,精准帮扶,提升贫困大学生个人能力发展,通过开展各类针对贫困大学生的技能提升营、学业帮扶训练营、人际关系提升训练营等,促进贫困大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成长,从扶贫到扶志、扶智转变,帮助贫困大学生发展技能,培养积极的心理,做好充足的职业准备。

其次,结合专业教育与乡村振兴需求,发挥高校专业优势作用。高校在日常人才培养中,可以结合乡村振兴需求,建设专业队伍,将乡村振兴融入到日常的专业竞赛、创新创业比赛中来,设置乡村振兴专业赛道,将学生的专业融入到乡村振兴的规划、构建、实践中来,在专业竞赛中去探索乡村振兴存在的不足,用所学专业去解决农村所需,钻研专业技术指导,填补不足;发挥高校智力帮扶优势,深化校地、校校、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将专业建设、专业指导作用发挥在乡村振兴一线上。

第三,开展各类实践服务活动,探索实践+乡村振兴模式。认知的源泉和发展的动力均来自于实践。大学生需要在实践中实现主客观统一和知情意行的统一,最终实现大学生对基层就业价值的认同。[14]高校可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实践团体作用,依托设立乡村振兴工作站、乡村振兴实践基地等,将实践项目有地可落,同时,开展校村企合作共建,扩大合作领域,涉及到互联网+乡村振兴、医疗卫生服务、基础教育、法律咨询、规划测量等,深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探索新路径新模式。

随着我国打赢了脱贫攻坚伟大 “战役” ,同时在各类资助政策的帮扶下,为贫困大学生解决了 “物质” 上的 “后顾之忧” ,高校还需重视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问题,通过多种途径降低贫困大学生相对剥夺感,提升其获得感,增强综合素质,为乡村振兴培养优质人才。

猜你喜欢

贫困生差异大学生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大学生之歌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