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探究儿童语言习得对高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策略的影响
2022-12-22李喆
李 喆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武汉 430205)
一、引言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英语人才培养 “复语” 模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语言基础和运用能力)成为了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尤其 “说” 应占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多年英语教育中形成的 “重考试、重分数” 使得大学生即使经过了三四年的专业学习还是无法开口,羞于开口。如何训练出合格的 “英语会话者” ,有效加强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显得迫在眉睫。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Stephen D.Krashen提出: “任何科学理论都是由一系列的假说组成的。”[1]6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由五个假说组成——习得-学习假说、自然顺序假说、监控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基于研究五个假说理论,可以得出儿童高效习得语言的特征和规律。
二、基于Krashen二语习得理论探究儿童语言习得的特征与规律
在众多的二语习得理论中,Krashen提出的五个假说理论被认为是论述最全面、影响力最大的理论。该理论主要探索了他提出的二语习得理论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应采取的策略及实际教学应用,进一步总结并完善了近几十年来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策略。
(一)习得-学习假说(Acquisition-learning Hypothesis)
在习得-学习假说中,Krashen 的表述如下: “发展第二语言能力有两个独立的途径:‘习得’是下意识过程,与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在所有的重要方面都是一致的;‘学习’则是有意识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可‘了解’语言” 。[1]12根据假说中的观点,儿童学习母语时是一种下意识地通过猜测形成语言思维的过程。儿童的这种掌握语言的过程可被称为 “自然习得” 。
基于该假说,G.Dehaene-Lambertz和E.S.Spelke对人类认知发展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早在婴儿时期,人类的认知能力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产生很大的提升。[2]这种早期的认知能力反映了婴儿在习得效果上会超过其他动物。另外,美国学者Kuhl 提出的 “母语大脑神经专职化的假设” 认为人类大脑的分区定型在初生时期尚未完成,婴儿大脑发育的 “非专职化” 使他们的听力、发音系统相较于成年人更为敏锐快捷,能更容易地感知并分辨不同的语言。因此儿童在习得外语时可以像习得母语时一般自然且不费力。[3]
而成人在发育过程中大脑的分区逐步形成,发音和听觉器官也相应定形, “母语大脑神经专职化” 已逐渐完成。成人对于不同语音、词汇及语言规则的辨析与掌握的能力开始减弱,对母语以外的其他语言的感受能力也相应下降。这时他们发展外语能力的途径只能是有意识地通过努力学习语言规则形成知识储备,这种学习过程被称为 “语言学习” 。Krashen 的习得-学习假说认为从二语习得的效果来看,习得比学习更能有效帮助学习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自然顺序假说(Natural Order Hypothesis)
Krashen认为,无论学习者的年龄构成,母语差异还是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的差异,他们对于语言的习得都是按一定的自然顺序和规律进行的。
自然顺序假说最初是由英国应用语言学研究专家Corder S.P.提出的。他认为,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有些规则习得发生得较早,有些规则习得发生得较晚,因此第二语言的语言规则的习得顺序具有可测性。但是语言规则的难易程度并未对自然顺序的形成产生决定性影响,教师在课堂上教授规则的顺序也未对其造成太大的影响。[4]1973年,布朗等人通过对三名儿童进行长期的观察研究发现这些儿童在英语习得过程中遵循了一定的顺序,即学习不同的语素在时间顺序上有早晚先后之分。Krashen总结并综合分析了这些研究的内容和结论,又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得出,无论学习者的年龄、母语、文化背景存在多大差异,他们在二语习得过程中都会遵循着普遍的、固定的自然习得顺序,例如进行时是最容易也是最早被习得的词素,而所有格总是稍后才会被习得的词素。[5]该 “自然习得顺序” 可用图1表示:
图1 自然习得理论
这种语言习得的自然顺序能够启发教学者:如果语言学习是以掌握语言能力和运用语言能力为目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不按固定的语言顺序进行语言教学,而是应当在遵循习得的自然顺序的同时,根据自身的特性和规律灵活地进行语言习得,不让自己被固定的统一标准束缚住。但是Krashen还认为,当学习者处于自然的交流环境和教学环境中会按照语言习得的自然顺序来习得,可当学习者的心理机制和心理动态发生变化时(例如对二语习得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和监控时),这一自然习得顺序就可能发生变化。
(三)监控假说(Monitor Hypothesis)
这一假说与习得-学习假说存在密切联系。语言习得的无意识性和自然性,能够使学生不费力地获得流利的口语交际能力,而语言学习的有意识性和规则性,则是运用正确规则对语言进行的监控(monitor)或编辑(edit)。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提出的 “语言获得装置” (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理论的核心是儿童语言学习天赋说。他认为,由于具备特有的遗传机制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人类在认知结构中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语言习得装置。这一装置也是所有正常儿童心理上都会具备的装置,能够使他们不需要经过刻意教导,就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语言。通过输入基本的语言素材,儿童可将接受到的信息通过语言习得装置转化为内化的语法,并对外输出。如图2所示:
图2 语言获得装置
在此研究基础上,Krashen的监控假说阐述了语言习得过程中无意识习得和有意识习得的关系。前者是学习者处于与母语相似的学习氛围中形成的一种自然的交际而非正式的学习,而后者是学习者在课堂学习中,由教师进行有意的指导,学习者根据指导进行加工创造性学习。学习者在掌握了语言的结构体系和语言规则后就会运用监控去进行核对和纠错。但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如果过度注重规则的使用,会令使用者出现心理学上的 “目标颤抖” 现象,即当学习者特别专注于使用正确的语言结构和规则进行表达时,往往会因为意念过于集中,反倒形成目的性的恐慌,引发心理的非正常变化,致使反复思考犹豫,导致语速变慢,甚至最后无法开口。Krashen 在监控假说中,把监控运用者分为三类:监控运用过多者、监控运用不足者和理想型监控运用者。根据这个分类,儿童应属于监控运用不足者(童言无忌),大学生多属于监控运用过多者(羞于开口)。
称取2.00 g荸荠皮粉,参照文献[20]的方法,按设定的pH、液料比(提取液体积(mL)和荸荠皮质量(g)之比)和酶用量(果胶酶质量与荸荠皮粉质量的百分比)加入缓冲溶液和果胶酶溶液,按照设定的超声波功率和处理温度处理一定时间,然后移出超声波,水浴回流后沸水浴灭酶60 min,离心,取上层清液转入100 mL容量瓶中,蒸馏水定容.
(四)输入假说(Input Hypothesis)
Krashen在他的文章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中通过描述和论证增加了两个假说—— “输入假说” 和 “情感过滤假说” 。[6]他认为输入假说是二语习得理论的核心部分,因为它解答了语言教学领域中最重要的问题,即怎样习得一种语言,尤其是外语。
Krashen认为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下通过听或看接触目标语材料,当这些材料难度略高于自身现有的语言水平时,学习者的内在语言习得机制便被 “激活” ,使之能够按照自然语言习得顺序自然而然地习得语言。这种语言习得情形就是Krashen提出的 “最佳的输入量” ,即: “i+1” 公式, “i” 是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 “+1” 是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只要确保足够的可理解输入,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就能够从i发展到i+1水平。
儿童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当条件具备时他们就可以接触到足够的 “可理解性输入” 并确保 “最佳的输入量” ,这一规律恰恰与Krashen输入假说的四个特点相符合。
1.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父母在与儿童交谈时会使用大量语速较慢、结构简单并易于理解的词汇和语言结构,这是确保儿童语言习得的关键所在。因为如果语言输入材料的难度大大超过儿童的接受水平,他们就无法理解材料的含义,那么沟通交流也就失去了意义。
2.趣味性及相关性(interesting and relevant)。儿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多用图片、儿歌、故事、小短剧等材料进行实践性交际教学。简单有趣的教学材料和方式能够让儿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语言的乐趣,因此输入的语言趣味性关联性越强,学习者就越会在不知不觉中自然地习得语言。
3.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儿童通过理解和模仿便可以习得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语言能力不是在刻意教学中形成的,而是随着时间推移,通过输入足够量的正确的语言表达自然而然形成的。
4.足够的输入量(sufficient i+1)。当把儿童置于合适的语言环境中并提供大量的有效的语言输入时,儿童大脑里 “语言获得装置” 就会自动激活。例如双语甚至多语教育环境下的儿童,不仅未出现语言混淆的情况,反而促进了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的提高。[7]
(五)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
基于这一假说,儿童由于年龄、心理、认知发展的不成熟性,他们在语言习得过程中会表现出极强的可塑性和接纳性。首先儿童学习语言的目的和动机明确且单纯,因此他们的学习态度具有较大的弹性,这就使他们在习得过程中具备了相对稳定的心理素质。而且儿童是在无意识无察觉的情况下习得语言,整个过程是轻松愉悦的,因此儿童具有较弱的 “情感过滤” 。与儿童相比,成人的各项生理及心理指标都已发展成熟并且完成了母语习得,语言习得可塑性降低,习得的能力也就随之降低。具体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害怕出错,自信心下降;情绪焦虑等,因此成人具有较强的 “情感过滤” 。
综上所述,如何利用Krashen的五大假说来分析儿童习得语言的特性和规律从而获得对高校英语专业口语习得的有益启示就成为了本文探讨的重点。
三、高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
(一)倡导英语口语习得
儿童是以一种自然的不经意的方式接触语言、掌握语言的,他们超强的语言能力是随着不断使用语言而产生的。而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为了完成学业、取得证书,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课本知识和做题上。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追求语言形式的正确性上,而不是像儿童那样将注意力放在语言传递的信息上,具体区别如表1所示:
表1 语言习得对比
对于口语学习的效果,学习所得是不及习得所得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为数不少的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仍然无法用流利的英语进行口语交际或传递信息。
为了优化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和提高口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采用 “沉浸式” 教学方式。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场景化、生活化的类似母语的自然语境,让学生以个人或团队合作的形式,在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中开展对话、进行交流、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实际口语运用中学习规则、体会语感,反复锤炼语言。在课下学习时,一方面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接触原版的英语资源,例如:歌曲、电影、电视剧等多种视听资料,通过反复深度的 “浸润” 式模仿,力求达到语音、语调、口语表达的以假乱真;另一方面学生应多参与以英语交际为目的的集体活动,例如:英语角、演讲、辩论等,通过实际与人交流互动,在不断的尝试中运用语言,积累知识,提高口语技能,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口语表达风格。
(二)遵循口语习得顺序和规律
无论学习者是儿童还是大学生,他们都会遵循一定的顺序或规律进行语言习得。习得的顺序和规律会因为学习个体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为了探究适合学习者的顺序和规律,首先要清楚学习者在整个习得过程中是以什么为目的开展学习的。比如儿童学习母语是为了满足需求,因此他们多注重口语表达。为了把每件事物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儿童会模仿语音语调,多次重复语言并尝试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将想法或需求完整地呈现出来。大学生的二语习得是为了完成课业和考试,会把精力集中在解答问题上,因此他们多注重书面表达。为了获得准确的语言,学生会非常重视语言教学,时刻遵守语言规则并运用这些规则反复纠正与调校自己的语言。
口语习得过程是一个目的性、规则性、系统性的过程,出于对学生不同学习目的、不同时期、不同特点的考量,英语技能的培养应当具有不同的侧重点。语言学习的过程是从输入(听、读)到记忆储备再到输出(说、写)的过程,具备了足量的输入才能完成记忆储备,在后期需要的时候才能准确流利地输出。纵观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英语教学,每个教育阶段都存在各自不同的侧重点,比如小学阶段,英语教育主张兴趣学习,让儿童在轻松自然的环境里接触英语;中学阶段主张学习语法规则并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熟悉语法规则;大学的英语教育主张积累词汇并能进行语言实践活动。不难看出每个阶段教育之间缺乏延续性和衔接性:小学和中学阶段的语言运用技能的输入量明显偏低。而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仍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语言基础知识的重复性输入,而输出技能的培养却被忽略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生往往很努力地学语法、做习题、考证书,最后还是无法用英语与他人顺畅地交流。所以高校英语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设计上应当将侧重点放在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实际运用和输出上,要更加注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有针对性地加大文化知识和相关人文社科知识的输入,这样不仅合理地分布了外语学习输入量,还能增强学生的输出技能。
(三)有效运用 “监控” 机制
监控假说下的外语学习环境可分为两种:自然交际环境和课堂学习环境。基于不同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也可分为两种:潜意识习得和有意识习得。与儿童的自然交际环境下进行的潜意识习得不同,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多处于课堂学习环境中,属于有意识习得。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基于教师的授课指导并结合自身的认知,通过归纳总结形成一套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后期则运用该体系进行交流输出。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会使用自身的语言体系开启 “监控” 机制,对语言输出(写、说)进行核对并纠错。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他们必须通过 “有意识的学习” 来获得语言知识,因此如何有效地运用 “监控” 机制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在学习过程中分阶段运用 “监控” ,具体区别如表2所示。
表2 “监控” 机制
其次学习者要学会合理地运用监控:如果监控过度,会让自己受规则的束缚而不敢表达;如果监控不足,则无法具备足够的语言规则评估语言输出正确性;适当监控,才能帮助自己既充分表达又能及时纠错,达到理想的学习目的。监控体制下的学习能促使学生将课堂教授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建构,使学生从有意识的学习阶段进入潜意识的习得阶段,有效提高语言技能,使学生获得准确流利的口语交际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应当理解学生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学生在运用语言过程中,会受习得的自然顺序的影响并启动监控机制进行自我纠错。因此,教师在口语课堂教学中如果察觉到学生的错误,不应立即打断并纠正他们,这样会使他们将注意力从输出信息转移到监控语言上,会让学生的潜意识学习变成有意识学习,从而降低学生口语输出的有效性。教师应当在为学生营造语言环境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差异发挥语言天赋,培养学生调节监控的能力——少用或不用监控,高效地运用语言,自然、顺畅地表达想法。
(四)保证输入数量和质量
保证语言输入数量和质量是学习者进行成功习得的两大关键因素。教师在口语教学中不仅要立足于教材,还应当创造环境为学生持续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的语言材料。以 “演讲与口才” 课程为例,教师在教授演讲技能和口才培养的理论知识的同时,应督促学生通过大量视、听、说进行实践演练。视——观看英文原版的演讲节目能激发其演讲兴趣;听——大量听原版发音能提升学生学习语言的效率;说——前期的 “视听输入” 夯实基础后,通过演讲实践让学生将输入正确地转化为输出,从而完成有效的口语习得。
语言输入的质量,是关系到学生口语习得成败的又一关键因素。高质量的语言输入必须符合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输入语言的可理解性。教师首先应采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进行口语教学,确保学生高效地吸收语言信息和知识。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程度的语言资料,使学生能够获得正确的理解。二是输入语言的趣味性和关联性。输入的语言材料趣味性、关联性越强,学习者自然习得语言的成功率越高。例如在 “商务英语谈判” 教学中,在介绍中美企业就某产品定价进行谈判时,教师应将相关的中美文化进行对比,使学生了解文化差异的同时能运用跨文化交际思维进行谈判,最后达成有效的交际。相关背景知识的输入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还能激发他们的交流兴趣,将所学的背景知识运用到语言环境中,从而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和个人核心素质得以提升。三是非语法程序安排。高效的语言学习是建立在尊重学习者语言学习的规律之上的,不尊重规律的学习,只会让学习者被动学习,最终毫无收获。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固定不变的顺序,应当调整教学思维和理念,从以往的主导者转变为合作者,授课内容和顺序应当根据学生水平和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学生也应从接收者转变为实践者,以课堂知识为依据,以自身的语言体系为核心,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口语实践,逐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五)降低情感过滤
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在语言学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学习的方法和手段,而是学习者内在的心理建设和心智能力的高低。学生在课堂上说英语时,会出现心跳、手心出汗、表情僵硬、声音颤抖等现象;心理表现为焦躁、紧张、自我否定或其他消极情绪;紧张过度时还会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头脑一片空白等状况,这些就是外语焦虑症的症状。外语焦虑程度越高,学习者的口语输入障碍就越明显,习得效果就越差。
为了帮助学生减少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教师应该了解焦虑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营造降低情感过滤的环境。外语焦虑产生的原因为:动机、信心和焦虑状态。而影响产生焦虑原因最直接的因素则是教学氛围。在以教师为主导的授课型课堂上,教师为评判者,学生为被评判者,面对教师的评价,尤其是负面评价,学生在其他同学面前会感到有压力并缺乏自信,导致焦虑情绪增加。因此,在口语教学中,应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创造开放宽松的口语学习环境,让学生与水平相当的同伴在协同合作的轻松氛围里畅快交谈。对任务的评价方式,也可以从单纯的教师点评发展成组内或组间点评,相互熟悉的同伴之间的点评能够被学生更轻松地接受并采纳,从而消除口语实践带来的焦虑感。例如在商务英语课堂上进行团队建设口语实践时,每组可以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行业组建公司,成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进行角色扮演。在后续的案例实践活动中,学生则根据自己不同的职业承担不同的职责、完成不同的任务。当任务完成后,每组的成果会呈现在所有成员面前,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通过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获得的,每个成员都能体会到成就感和自豪感。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能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环境,让他们切身体会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感受,为他们提供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降低学习者的情感过滤,使学习者口语表达能力得以提升。
四、结语
高校英语专业口语教学应重视语言学习的本质——无论是语言习得还是语言学习,学习的核心是语言理解力和表达力的提升。通过运用Krashen的 “五大假说” 理论,对比成人和儿童的语言习得特征和规律,学习者应认识到影响自己口语学习的因素及原因,做好心理和学习准备工作,提升语言理解力和表达力。教学者应该意识到大学生英语的口语习得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的放矢地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口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