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造型元素的转译与设计研究
——以柜类家具为例
2022-12-22张文平ZhangZhangZhangWenpingDingWei
■章 彰,张文平,丁 伟 Zhang Zhang & Zhang Wenping & Ding Wei
(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 200237)
石库门是上海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也是海派文化的重要产物。近年来因城市规划及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大部分石库门由于年代久远存在安全隐患面临拆除的窘境。虽有部分石库门被改建或者列为优秀历史建筑,但仅仅通过这些方式实现海派文化的传承是非常困难的。如何借助设计手段对石库门进行活化运用与传播,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是设计师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针对石库门的研究多集中在建筑风格、中西建筑文化、住宅更新等层面,尚且没有以石库门为目标进行元素转译的再设计应用。由于石库门与柜类家具在造型上具有高相似度,本文基于转译理论提出应用策略并进行设计实践,成功实现石库门与新载体柜类家具之间造型元素的跨越。石库门为营造具有海派设计元素的室内家具风格提供了借鉴来源,使柜类家具更富特色化的同时,也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同时,石库门与柜类家具的结合,不仅为石库门的活化运用开辟了新途径,而且为其他海派文化产物的创新再设计提供了参考与帮助。
1 石库门概述
1.1 石库门建筑的起源与发展
■图1 新天地北里
■图2 马当路306号
■图3 石库门造型元素的转译应用框架
1843年,开埠后的上海迅速成为了中外贸易中心,英法美等国纷纷设立租界,彼时,来自江南地区以及海外国家的移民纷至沓来,人口和工商业的迅速增长无形中促进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地产商们仿照西方住宅的毗邻形式建造了一批联排木屋,成为了上海里弄街坊的雏形。但因木材的安全隐患,到19世纪70年代,上海开始改建砖石结构的住宅。每栋房子都以石料做门框,而汉语中大门又被叫做“库门”,称之为石库门。由于这种门广泛应用于上海里弄,因此有石库门的里弄就直接被称之为石库门里弄或“石库门弄堂”,即石库门建筑。
1.2 石库门的分类及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建筑的装饰和施工方式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石库门建筑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特点。
老式石库门是指兴建于1870年到1910年间的石库门建筑,从装饰到平面布局,都能看到江南传统建筑的影子。其一般为两层,宽度为三开间,俗称“三上三下”。在单体平面布局上,则遵循中国传统住宅的中轴线模式。在建筑装饰上,色彩较为朴实,基本上是以灰黑、粉白和茶褐色为主色调;山墙多为马头墙及观音兜形式[1]。
新式石库门一般指建造于1910年至1930年间的石库门建筑。与老式石库门相比,新式石库门虽然由二层变为三层,且以单双开间为主,但是单体平面规模变小。其中单开间的石库门完全取消了厢房,双开间石库门仅保留一侧的厢房,并且在附屋上方搭建了亭子间。在建筑装饰上,外墙多用清水青砖、红砖或者青红砖混用,并以石灰勾缝。由于新式石库门受到了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在门楣装饰上开始减少中国传统的花鸟鱼兽及祥云等图案的使用,转用西方的山花装饰和一些简单的几何形状装饰(图1-图2)。
2 石库门造型元素的转译策略
2.1 转译的概念
从生物学的角度,转译是生物根据DNA转录获得的信使核糖核酸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继而合成蛋白质的一种过程[2]。对设计学而言,转译可以理解为:将物体本身提炼出来的设计因子经过引用、重构等方法,重新应用到与其有相近约束的新载体的过程。此外,该过程不仅包括诸如形态、纹样和色彩等外延层面的转译,还包括文化层面下内涵语义的提取与表达。
2.2 转译的现状与应用
转译在文化、建筑和语言学等领域皆有应用。在设计学领域中,转译多集中在针对某种元素的实践及设计策略研究。这些元素可以是地区文化,也可以是具体的非遗工艺、建筑构件和纹样等。在具体的实践研究方面,产物多是以纹样为设计要素,通过合理的创新转译在包装和服饰等物品上,以家具为新载体的转译研究尚且不多。目前有卜俊和孙培[3]等人提取闽南古厝中的元素转译出一套新中式书房家具。Tang Kaijun与Zhu Siq[4]基于五感的角度从形态、材料以及色彩三方面论述转译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并以此构建五感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俞凯[5]在剖析传统明式家具的转译过程后,提出具体的思路并进行了家具设计实践。
总的来说,在设计学领域中,以家具为新载体的转译还处在发展阶段。以柜类家具为例的石库门造型元素的转译研究则是选取了具有相近设计约束的载体进行符号间的跨越,载体的选择更加具有逻辑性,并且通过恰当的设计手法,实现石库门造型元素在柜类家具载体上外延与内涵两种层次的转译。
2.3 石库门造型元素的转译路径分析
石库门作为上海地区特有的建筑元素载体,是一种典型的地域文化符号。对文化符号的活化运用,并不是单纯的将符号外形生搬硬套到新的对象,而是要遵循符号的内在逻辑,精准地提取背后的精神文化内涵和视觉元素,本着“形式服从功能”的原则,灵活地将再创造的新符号转译到新载体上。而柜类家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具,柜门面板作为视觉中心承载了绝大多数的装饰元素。同时与石库门相同,是一种内外空间得以连通的可开合遮挡装置。两者在造型、文化及生活共性等层面所具有的相似性可以借助转译实现其间的跨越。石库门造型元素的转译应用框架(图3)。
基于符号学的理论,符号与人在具体的转译过程中产生的关联可以用符号的“所指”和“能指”概念进行解释,并基于外延层次和内涵层次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策略完成转译[6]。其中,外延层次的转译多以物质形态为基础,诸如石库门的外形、纹样、色彩和材质都可以根据需求成为设计因子,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师的再创新完成应用。就内涵层次的转译而言,可以将石库门文化按照文化层次理论分为物质、精神和哲学三个维度,并分别对应内涵语义下的隐喻层面、行为层面及叙事层面,三个层面分别表示物质对人产生的影响、物质所承载的精神形态以及渗透在物质和精神里的哲学观念[7]。因此可以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走访等形式了解地区的民俗文化和生活方式,寻得地域文化语境下石库门的内涵价值,继而借助纹样、色彩和形态等物理属性实现内涵语义在新传播媒介的表达。两种层面的转译都需在满足用户对产品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具有海派设计元素的柜类家具设计。
3 石库门造型元素的转译研究
3.1 形态因子的提取
石库门的造型元素在视觉上具有形象美与形式美的特征。形态因子通过筛选典型的石库门建筑形态,提取能够代表其特征的轮廓线[8]。通过实地调研以及资料查找,发现现存老式石库门样本过少,因此形态因子的提取立足于新式石库门的造型元素。西洋山花作为新式石库门重要的装饰元素多运用在门框横楣部位,主要包括希腊三角山花、巴洛克多角山花以及罗马拱形山花[9]。根据对调研获得的20个样本进行具体分析,将石库门按门楣差异简单归纳为三角形、长方形及拱形三类,其中拱形石库门样本占比为35%,长方形占比为50%,三角形占比为15%(表1)。形态因子的提取并不是简单的就某一具体的石库门样本进行分区描线,而是在收集的样本基础上进行总结,根据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诸如材料、色彩和装饰等要素分门别类的汇总。透过一众多变的造型样本看到研究对象的“本质”,力求承其“形”传其“神”。由于现有的样本中存在相似的石库门,经过筛选,石库门形态因子的提取基于15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轮廓研究,同时在提取过程中剔除了纹样、色彩和材质等变量因素。
表1 新式石库门样本
■图4 纹样提取与推演过程
在提取过程中,首先对石库门的轮廓线进行由繁入简的提取(表2)。根据得到的轮廓线把石库门的立面自上而下划分为2个板块,分别为门框横楣和门框两部分,并将轮廓中出现的形态因子分别用红色、天蓝色、蓝色、深绿色、浅绿色、黄色和粉色的圆形进行图示。汇总15个石库门形态因子的提取结果可以归纳出以下内容:门框横楣部分,共包含7种形态因子,分别是拱形、直线、三角形、平缘C形、L形、钝角形和下凸C形;门框部分包括下凸C形、直线、平缘C形、L形和钝角形(表3)。在排除门框和门楣区域内相同的形态元素后,整个石库门立面的形态元素共计7种。形态因子在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各区域内的相应约束进行组合,继而形成完整的轮廓,运用到合适的载体上实现转译。
表2 石库门形态因子提取过程
表3 石库门形态因子提取结果分析
3.2 纹样因子的提取
20世纪上半叶,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等在西方国家发展的如火如荼,影响了诸如建筑、平面和陶瓷等产业的发展。上海作为中外贸易的中心,本土文化的发展自然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面对蓬勃发展的西方建筑文化,石库门表现出巨大的包容性,从拜占庭式、洛可可式和哥特式再到装饰艺术运动与现代主义建筑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和代表性的建筑风格都在吸收与借鉴的范围内[10]。
从调研的样本不难发现,新式石库门大量吸收了西方装饰纹样。根据对石库门样本中所出现的纹样进行整理分析,大致可以分为植物纹、动物纹和几何纹三大类,在起到装饰美化作用的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生活和未来的美好期望。其中,植物纹传达出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对和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几何形的纹样大多是由点线面组成的抽象纹样,常见的圆形、扇形和菱形等,反映出现代人对简约的追求;动物纹表现了远古牧民对力量以及富足生活的向往,后来在时代发展中带有些许宗教意味,并常常借助夸张与想象的手法加以运用。由于动物纹相比几何纹与植物纹在现代柜类家具设计中鲜有体现,因此选择植物纹和几何纹门类下且在样本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卷草纹、棕榈饰和齿饰三种纹样进行转译研究,并且在具体的实践中采用形状文法。
形状文法是一种以形状计算为主的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和图案设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1]。简单来说,就是将提取的纹样因子经过旋转、重复和对称等手法得到衍生的新纹样因子。实践中根据设计需求在形状文法的规则下定义8种规则,包括生成性规则和推演规则,分别对应旋转90°、水平对称、45°镜像、中心旋转45°、旋转60°和缩小、重复、垂直对称。其中根据生成性规则生成的形状继续在推演规则的约束下进行变化,以获取更丰富的图案,该过程为衍生性推演[12]。在8种规则的约束下,齿饰、棕榈饰以及卷草纹推演得到3种新纹样(图4)。新纹样的产生增加了原纹样的应用方式,也为设计师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4 石库门造型元素转译的柜类家具设计实践
恰当的载体是将石库门造型元素得到合理运用的前提。根据前文对柜类家具与石库门的形态分析,两者间的相似性为石库门形态因子和纹样因子的跨越提供了可能性。当下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文化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青年群体因个性化和强大的好奇心对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产品产生很高的兴趣,成为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现代家具市场的消费主力军[13]。因此将柜类家具的设计对象限定为20至30岁的青年人群,并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选择床边柜、衣柜和玄关柜三种最常用的储藏类家具为目标,设计出一组新中式家具。此外,有研究显示,随着生活习惯的变化,很多消费者采用网购的方式购买家具,且频繁更换一些家具[14]。因此,设计中将避免增加成本的繁琐设计,合理运用材料达到经济性、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平衡。
■图5 石库门造型元素转译的床边柜设计
■图6 石库门造型元素转译的衣柜设计
■图7 石库门造型元素转译的玄关柜设计
设计的过程是根据从石库门中提取出的7种形态因子和3种纹样因子,有选择的进行使用。在形态上,考虑到青年群体对简洁的偏好性,共选取了L形、钝角形、直线形、拱形和三角形5种形态因子作为组成柜类轮廓和面板细节处理的设计元素(表4)。在纹样的处理上,以齿饰的衍生纹样为基础进行镂空设计,应用在床边柜和衣柜的面板上(图5-图6)。此外砖材是石库门建筑常用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将砖材堆叠状态进行提取转换成装饰元素,应用在玄关柜的面板设计上,增加石库门转译表达的多样性(图7)。在材质上,选择柔和且有温暖氛围的木材作为柜身材料。柜门面板及镂空的纹样部分分别采用波纹玻璃和磨砂玻璃,以营造家具整体的通透感及轻便感。拉丝金属以及塑料材质具体应用在柜类家具的把手和腿部,不同材质的运用将会使家具更具有表现力。最终产出的柜类家具设计方案不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海派设计元素的运用使家居空间更加别出心裁,满足了青年人群的个性化需求[15-16]。
表4 形态因子示例
5 结语
本文基于转译理论探讨石库门传承与创新的策略与方法,并以柜类家具为例进行设计实践。营造一种具有海派元素的室内家具风格的同时强调了石库门作为上海特色历史建筑的存在感,为提高海派文化认知度、传承海派文化提供了新途径。本文在进行设计实践时更多的是考虑柜类家具在视觉及文化内涵层面对石库门的传承。在后续的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发掘与探索石库门传承与创新应用的设计手段,以期从不同角度实现对石库门的活化运用与创新,为文化传承提供更多的视角与方法,这对于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