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代瓦当视觉符号在家具设计中的转译策略研究

2022-12-22贺雪梅李一帆薛艳敏HeXuemeiLiYifanLiuYiZhuKunXueYanmin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2年11期
关键词:卷云云纹瓦当

■贺雪梅,李一帆,刘 懿,朱 琨,薛艳敏 He Xuemei & Li Yifan & Liu Yi & Zhu Kun & Xue Yanmin

(1.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西安 710021;2.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陕西西安 710077)

汉代瓦当是汉代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汉代瓦当除作为建筑构件外,还具有种类丰富、纹饰精美、做工精湛、文化内涵丰富的特点,是实用功能与美学功能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极具特色的艺术种类。陈徐玮[1]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汉长安城遗址出土的瓦当进行类型学考察,根据瓦当制作工艺、当面纹饰及出土地点,总结其时代特征及发展脉络;刘尊志[2]分析了汉代墓葬内出土瓦当的位置及功用;卢花[3]将瓦当艺术元素运用到具体艺术设计中;王森[4]从造型艺术角度出发,从造型样式、艺术特征及审美源流等方面对汉代凤鸟纹瓦当进行造型艺术分析;冯青[5]等运用层次分析法,将瓦当元素应用到食品包装领域。

众多学者在各自研究领域对瓦当进行了多维度研究,但在家具设计领域内的文化产品有效转化率并不高,对瓦当研究方向也主要集中在考古学、造型艺术、文化审美、保护方式及形态应用等领域。本文以汉代瓦当为研究对象,构建汉代瓦当视觉符号在家具设计中的转译策略,为家具产品创新提供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

1 汉代瓦当符号家具设计转译策略

1.1 研究方法

本文综合设计符号学、形状文法等方法,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方法构建汉代瓦当视觉符号在家具设计中的转译策略,并进行实例验证。

(1)设计符号学。设计符号学是将符号学原理引入设计中,赋予设计载体功能符号、理念符号、意义符号,在满足产品基本功能前提下体现文化、情感双向价值,使用户理解设计师传达的情感和意义[6]。设计符号学从语意、语用、语构、语境维度来解析符号形态[7-8]。本文基于设计符号学深度解构汉代瓦当视觉符号,基于瓦当形制、纹样和空间结构的符号特性,从语意(特征与情感)、语用(理解与使用)、语构(结构与表现)三个维度对汉代瓦当进行分析与提取。

■图1 汉代瓦当视觉符号家具设计转译策略

■图2 汉代瓦当器型研究

■图3 显性语意与隐性语意的关系

(2)形状文法。形状文法是一种以运算规律为主的图形推理创新设计方法,将带有特殊符号的形状作为基本要素,以语法结构的组成要素为推演规则,从而生成新的形状[9-10]。本文基于形状文法对瓦当纹样进行提取、归纳和演绎,最终形成新的纹样图案,以延续汉代瓦当设计风格。纹样形状推演与构建过程主要包括:第一步,基于通用型符号和个性化符号确定衍生形状;第二步,按照生成性规则由衍生形状生成基本图形单元;第三步,利用衍生性规则对生成的基本图形纹样单元做进一步演绎。

1.2 转译策略解析

以设计符号学和形状文法为主要理论支撑,结合形态分析法[11-13]等相关研究方法,对汉代瓦当进行视觉符号解构和转译,提出汉代瓦当视觉符号在家具设计中的转译策略(图1)。

(1)视觉符号解构。该阶段主要基于设计符号学的语意维度解构汉代瓦当符号的显性语意和隐性语意。显性语意是以产品造型反映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纹理、功能、结构等;隐性语意指从隐喻角度深度解析产品背后的内涵,如文化、艺术、社会、故事、情境等。汉代瓦当显性语意研究主要基于瓦当器型特征、纹样特征和空间布局等方面展开,并从文化认知、社会价值、艺术象征等层面解读其隐性语意。基于典型器型、纹样、空间布局以及文化内涵的语意解构,确定瓦当符号,匹配符号概念,以用于指导后期产品设计。

(2)符号提炼再造。该阶段以典型样本为基础,通过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技术对瓦当形态进行纹样提取和符号类型划分,并利用形态分析法拆分纹样形态、提取线条,并提炼其通用型符号与个性化符号;运用形状文法中的置换、增删、缩放、复制、旋转、阵列等规则,并结合纹样形态特点对其进行纹样再造,创造新的纹样图案,在传承基础上创新汉代瓦当的设计风格。

(3)符号设计转化。该阶段首先从语用维度出发,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方法对家具产品目标人群进行调研,深度了解用户在特定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和认知特点,获取用户需求。基于Kano 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层级划分,完成基于特定设计载体的需求定位,明确设计方向;基于语构维度,经验设计师从产品造型比例、产品材质和功能结构等方面综合考量汉代瓦当元素的合理转化,并结合产品整体形态、CMF及相关细节特征完成最终设计方案。

2 实例验证

汉代云纹瓦当装饰趣味浓厚、种类丰富、最具特色,且数量居汉代瓦当之首,集文化性、实用性、工艺性和审美性于一体。本文以云纹瓦当为实例验证。

2.1 视觉符号解构

2.1.1 瓦当语意解构

(1)显性语意

就器型而言,汉代云纹瓦当形制有半圆和圆形两种。西汉中期以后,半圆形瓦当显著减少,东汉时近于绝迹[14]。圆形瓦当数量多,且成熟度高。从显性形状层面讲,“圆”源于古人对日、月形状的观察而得到概念;从隐性文化层面讲,“圆”是充满哲学意义的符号,有圆满之意,象征“圆润”和“饱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元素之一。如图2所示,其形态如圆盘,呈凹陷状,凹陷部分由纹饰填充,其凹陷部位(D1)与凸起部位(B2)的角度呈90°-120°,弧形转折营造了瓦当的圆润感和立体感。瓦当直径为16-25cm左右,厚度为8-12mm左右,作为瓦当纹饰的背景映衬,“圆”具备其它形状无可比拟的特质,其独特的律动、延展特质为纹饰布局提供了充分的设计空间。

汉代瓦当云纹分为蘑菇形云纹、羊角形云纹和卷云纹三类,蘑菇纹、羊角纹均是对蘑菇形状和羊角形状的抽象表达,而卷云纹是云纹瓦当中独有的纹样,形状似平坦的螺旋线。从分布形式上看:蘑菇纹瓦当当心为双圆,当面云纹尾部与界格线下部相连;羊角纹瓦当当心饰乳钉,四周配绳索纹,当面界格线连至云纹中部;卷云纹瓦当当心圆内一大乳丁,外饰十二个小乳钉,当面每界格区内饰一云纹。为深入研究其纹样特征,以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为主,走访各大博物馆,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及专家访谈,运用系统抽样法选取蘑菇纹、羊角纹、卷云纹瓦当样本各20个,以器型完整和纹样清晰的瓦当作为图像支撑,从中依次选取蘑菇纹、羊角纹、卷云纹典型样本,并对其视觉符号的形态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艺术分析,总结其造型特点、结构布局和艺术风格(表1)。

表1 汉代云纹瓦当形态艺术分析

■图4 卷云纹符号类型划分

■图5 卷云纹形态符号提炼

■图6 卷云纹纹样再造流程

从器型空间形制布局来看,汉代云纹瓦当以当心为中心,作单、双线十字切割,将当面均分为四部分,营造对称均衡的空间布局。具体空间布局如表2所示。

表2 汉代云纹瓦当空间结构分析

(2)隐性语意

如图3所示,隐性语意通常蕴藏在显性语意中,且较为抽象并难以视觉化。从文化认知层面讲,古人认为云能带来甘霖,有助于农作物生长,象征风调雨顺的吉祥生活。作为天空中唯一能用肉眼识别的物质,云纹也是神秘的象征;从艺术象征层面讲,云纹有“高升、腾达、如意”的美好寓意,汉朝国家强大、社会安定, 人们对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倍加推崇, 这是汉代独有的精神特质;从社会价值层面讲,云是古人在可视化层面对天空的抽象理解,认为“天”是不可触及的神灵,人们在上天的庇佑下才得以生存发展。

2.1.2 瓦当符号筛选

(1)符号确定。汉代卷云纹瓦当是一种既有秩序性又有差异性的设计语言。卷云纹形式变化多样,也是汉代瓦当使用数量最多的一种纹样,故选用卷云纹为后续家具设计符号。

(2)概念匹配。在数千年发展过程中,云纹被赋予安康、高升、如意的文化内涵,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具设计中的文化需求不谋而合。

2.2 符号提炼再造

2.2.1 瓦当形态提炼

以上文收集的20个卷云纹瓦当为例,提取卷云纹瓦当形态并划分符号类型。为深入研究卷云纹瓦当纹样特征,打散所有样本形态结构,提取单个纹样,并进一步划分单个纹样符号类型,为后续形态符号再造提供更为细致的图像参考。如图4所示,卷云形纹样划分为单圈闭合型、多圈闭合型、反向开放型、断点式开放型、多圈反向开放型5种。

根据图4对卷云纹瓦当纹样的提取与符号划分,运用形态分析法将卷云纹形态拆分为云头(L1)、云躯(L2)、云尾(L3),分别对其进行线条提取,提炼出通用型符号与个性化符号,描述其形态特征,具体提炼过程如图5所示。

2.2.2 瓦当纹样再造

根据图5,以通用型符号和个性化符号为基础,结合表1中卷云纹形态特点,运用形状文法中镜像—R1、增删—R2、置换—R3、阵列—R4和缩放—R5等推演规则对其进行纹样再造。基于不同推演规则,可创造更多基于汉代瓦当视觉符号的图案纹样,并形成不同形变再造链条。图6为纹样再造流程示例。

2.3 符号设计转化

本文以25-39岁新白领为目标群体,以书架为设计载体,通过用户需求分析获取用户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书架语构展开分析,通过草图设计、方案选定和不断优化,输出最终设计方案。

2.3.1 设计语用维度

都市新白领收入水平较高,工作稳定,本科以上学历,期望自己不断提升,对生活质量有一定追求。通过问卷调研、用户访谈等方法获取目标群体的需求特点及生活方式等(图7)。该类人群特征:(1)财富安全感强,学习娱乐两不误;(2)室内空间有限,空间需要高效使用;(3)追求生活品质,注重精神消费,物质精神双高要求;(4)社交需求强烈,朋友众多,交友圈广泛;(5)热爱阅读学习,有阅读习惯;(6)对自己要求高,期望不断提升自我;(7)互联网原住民,网上购物已成日常;(8)热爱传统文化,喜爱国潮,关注具有中国风设计元素产品。

■图7 语用研究

■图8 书架最终设计方案

依据Kano模型将用户需求聚类为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魅力需求3类。基本需求有存放书籍、保护书籍、收纳物品;期望需求有拆装方便、国风元素、需求定制;魅力需求有装饰墙面、书籍分类、自由组合等。

2.3.2 设计语构维度

基于上述用户需求及使用场景,结合语意维度对瓦当的形态分析,经验设计师围绕造型比例、产品CMF、功能结构等进行详细设计。以饱满均衡、方圆有致的纹样③为设计符号,完成一款书架设计(图8)。产品以“云翼”为主题,意为“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 产品保留汉瓦风格,凸显卷云纹瓦当视觉符号特征,传承其内在文化精神。

(1)造型比例:书架结合卷云纹形态特点,整体造型采用瓦当和筒瓦布局方式,运用卷云纹和云躯形态刻画简约流畅的线条,保证产品比例协调富有美感,并采用圆润边角设计增强舒适感,以简洁明快形象迎合目标群体精致与个性并存的审美偏好。

(2)产品CMF:采用健康环保的原木材质,确保材料无害与安全。风格简洁、大方。色彩选择上以木材原色为主,符合当下审美,实木给人以亲近感,带来自然、温暖的生机感,符合书架气质。产品工艺以镂空雕刻为主,营造轻盈、灵动的氛围感。

(3)功能结构:通过自由调节置物板可满足多种功能需求。正常放置时可放书籍,置物板呈竖向状态时可放置卷轴、字画等较高物品。榫卯结构,组装方便。书架设有未、半、全3个模块对书籍进行分类,便于后续阅读。同时,单列的书架可使用户自主选择所需数量。简约精巧的造型使书架可适配日常家装环境,装饰墙面。

3 结语

本文提出汉代瓦当视觉符号在家具设计中的转译策略,并将其应用于书架设计案例。在特定设计载体下,以设计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从语意、语用、语构3个维度对汉代瓦当和产品用户进行分析,并结合形态分析法和形状文法对卷云纹进行纹样推演,创造新的纹样图案,最终输出设计方案。实例表明,该策略为汉代瓦当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与转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依据。

猜你喜欢

卷云云纹瓦当
基于CloudSat资料对中国低纬度陆地区域卷云物理特征的研究
明代丝绸中的四合如意云纹浅析
李忠厚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浅析现代设计中云纹图案的运用
Warning signs of an approaching hurricane
独树一帜 别开生面——山东齐地树木纹及文字瓦当考释
云纹图案对现代花纹设计的影响与应用
论汉代瓦当书法的气
巴黎上空的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