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2022-12-22石宝珠杨宁曾西马秀梅

青岛医药卫生 2022年6期
关键词:胸廓呼气肺部

石宝珠,杨宁,曾西,马秀梅

(1.河南省老干部康复医院康复科,河南 郑州450000;2.郑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康复医学科)

脑卒中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营养状态差、胸壁肌肉痉挛、呼吸肌肌力减弱、吞咽功能障碍造成的吸入性肺炎或咳痰能力下降[1]容易造成肺部感染。相关研究指出[2],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其死亡率极高,是无并发感染者的5倍以上,且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严重影响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卒中再发生的风险,导致患者康复速度较慢,住院时间延长,极大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积极应对已发生的肺部感染极为重要。传统的叩拍排痰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排出痰液,虽有一定效果,但此方法耗时长、费人力,同时需要严格注意叩击力度和部位,在此过程中患者处于被动地位,干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3]。主动呼吸循环技术是一种患者主动完成的气道廓清技术,操作简单、易学,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囊性纤维化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发挥了显著作用[4]。本文探讨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功能锻炼对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10月期间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51~73岁,平均(62.72±4.14)岁;出血性脑卒中19例,缺血性脑卒中35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52~72岁,平均(63.21±4.30)岁;出血性脑卒中21例,缺血性脑卒中34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此项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5];(2)经细菌学检查确诊为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为痰多不易咳出、发热等;(3)意识清楚,能够配合功能锻炼;(4)生命体征平稳;(5)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参与研究并签订书面协议。排除标准:(1)存在骨折或胸部创伤无法配合训练者;(2)合并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等其他类型肺部疾病;(3)存在沟通交流障碍者;(4)合并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者;(5)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肺部感染治疗,包括雾化吸入、吸氧、营养支持、抗感染等,积极控制原发疾病。

对照组给予传统叩拍排痰训练,嘱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治疗者站于患者背后,手部微屈呈半杯状,从肺底开始,自下而上、由内而外利用腕部力量叩击,频率保持100次/min以上,叩击完成后指导患者深呼吸并主动咳痰,后再次叩击,重复3~4次,20min/次,3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功能锻炼,具体步骤为:(1)呼吸控制: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保持肩部、胸部放松,治疗者一手放于患者脐部感觉腹部起伏,另一手放于胸骨柄,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直至腹部完全隆起,后缓慢吐气至腹部下陷,嘱患者尽可能排出残余气体;(2)胸廓扩张运动:嘱患者保持全身放松,治疗者双手置于患者胸廓两侧,嘱患者深吸气并感知胸廓扩张运动,在吸气末屏气3s,后缓慢呼气;(3)用力呼气技术:治疗者指导患者收缩胸部与腹部肌肉快速完成1~2次呵气动作,后快速进行咳嗽动作。至此为一个训练循环,随后继续进行呼吸控制、胸廓扩张运动、用力呼气训练,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完成4~5次循环。20~30min/次,2次/d。训练过程中应有专业人员陪同,同时密切观察训练过程中患者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变化,若出现不适现象应立即停止训练,呼叫医生做出对应处理后再做调整。

两组均持续干预两周。

1.3 评估标准

(1)肺部感染症状体征:记录两组咳痰、咳嗽、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并采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评估两组干预前和干预两周后肺部感染程度,CPIS分值范围0~12分,分值越高提示肺部感染越严重。

(2)机体炎症反应:于干预前和干预两周后,采集两组晨间空腹静脉血5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济南鑫贝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型号:BK-400)检测白细胞(WBC)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

(3)肺功能:于干预前和干预两周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广州澳迅仪器有限公司,型号:AS-507)检测两组峰值呼气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吸气压(MIP)、最大呼气压(MEP)。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肺部感染症状体征

观察组干预后,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CPI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肺部感染症状体征比较

2.2 机体炎症反应

观察组干预后,WBC、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机体炎症反应比较

2.3 肺功能

观察组干预后,FEV1、MIP、MEP、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肺功能比较

3 讨论

相关数据显示[6],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达22%,常出现呼吸不畅、甚至窒息等症状,极大加重患者的死亡风险。常规叩击排痰训练因其操作简单、经济方便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有一定效果,但在实际操作中,叩击的频率、力度、方向均会对排痰效果产生影响,排痰效果并不稳定[7]。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依据患者个体气道分泌物情况做出对应调整,对于松动或清除过多气道分泌物具有独特效果,且该方法易于掌握,患者能够在辅助下完成或独立完成。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后,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CPIS评分、WBC、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在传统叩击排痰训练基础上增加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肺部感染症状体征,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传统叩击排痰法能够通过振动配合咳嗽动作将细支气管或肺泡内的痰液排出,但不同患者所需要的力度不同,对于存在严重骨质疏松、低血压的患者无法使用,排痰效果不理想,导致机体感染、炎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8]。主动呼吸循环技术中的呼吸控制训练能够纠正患者呼吸模式,锻炼膈肌和腹肌的收缩能力,增强患者自主咳痰能力[9];胸廓扩张训练能够促进患者肺部扩张,在呼气时有助于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10];用力呼气训练中的呵气动作能够使远端小气道分泌物移动至近端,在呵气动作产生过程中呼吸道管壁会出现振动,进一步促进气道内分泌物的排出,从而有效促进患者肺部感染好转,减轻机体炎症反应[11]。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干预后,FEV1、MIP、MEP、P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在传统叩击排痰训练基础上增加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肺功能。主动呼吸循环技术中呼吸控制训练能够帮助患者放松机体,调节有效通气量,增加呼吸肌群协调性;胸廓扩张训练则能够提高患者胸廓的活动性,通过控制胸廓扩张节律调节呼吸节律,增强肺的顺应性,能够降低患者肺泡塌陷的几率[12];用力呼气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咳痰有效性,保持呼吸道畅通,同时能够增加膈肌的力量,改善用力肺活量,提高肺功能[13]。

综上所述,对于脑卒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在传统叩击排痰训练基础上增加主动呼吸循环技术功能锻炼效果明显,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肺部感染好转,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提高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胸廓呼气肺部
“呼吸肌的运动和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模型制作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人体的呼吸”一课教学设计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如果你很生气
智能口罩可直接检测呼气中的病毒
试论双簧管演奏中的呼吸方法
腹腔镜在儿童胸廓出口处疾病中的应用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13碳-呼气试验质控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