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经济奇迹的学理研究
2022-12-22朱成全
朱成全,姜 森
(东北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科学地解读了中国共产党成功密码的“九个必须”。其中,第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其中,第一个方面也是“坚持党的领导”、第十个方面是“坚持自我革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这个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一。”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之所以称中国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为“奇迹”,是因为用现有西方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其形成的原因。中国经济奇迹只能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解释。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理依据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不仅具有政治性,而且具有学理性,是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一)只有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含义出发,才能深刻理解党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理
党的二十大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特别强调了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特别强调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这特别强调了党在组织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国共产党在明确坚持“党是领导一切的”根本原则下,特别强调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既有历史的一贯性继承性,又符合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鲜明特色。强调党的最高政治领导地位,是要求以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提供政治保障;强调党的思想领导,是要求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根本思想遵循;强调党的组织领导,是要求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通过向国家政府机关推荐重要干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组织保障。毛泽东[1]曾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由此可见,党的组织领导就成为党的政治领导的重要保证。邓小平[2]也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江泽民指出:“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重要保证”[3]。在2016年10月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4]。2020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党的组织路线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正确政治路线决定正确组织路线,正确组织路线服务保证正确政治路线”[5]。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做到了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的统一,因而中国共产党做到了党的领导与国家和社会的高度统一。
党的领导是通过党对国家的领导和党对社会的领导两方面来实现的:一方面,党通过组织领导等使得国家在各方面主导社会,获得组织和制度上的基础;另一方面,党对社会的领导使国家全面主导社会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基础。党对国家特别是对政府的领导,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党员直接掌握国家权力并在政府机构内建立党组织来实现;另一种是通过党对政府主要干部所具有的组织人事权及民主集中制为基础的集体决策来实现。党对政府领导的组织体制是党委,具体来说是通过两个重要机制得以实现:一个是集体领导、集体决策机制,政府的主要领导成员是党委常委的成员,重大的政策问题都是由党政主要领导成员组成的党委常委决定;另一个是干部选拔录用机制,只有经过党的组织部门考察和党委批准后,政府的干部才能录用。党对社会的领导,主要是通过广大党员和党建立起来的庞大系统组织网络来实现。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在社会各领域和各组织来发展党员,建立基层党组织,在整个社会中形成党的领导网络。这个组织网络共分四层,即党员网络、党员干部网络、基层组织网络和地方网络。通过基层组织网络,党的一切路线、方针、政策就能快速且有效地贯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整个社会就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直接接受党的逐级领导,相应地党也就能够以这种方式全面驾驭和引导社会。被党的组织网络化的社会,无疑是国家全面主导社会的重要基础[6]。
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做到了党与国家和社会的高度统一,所以,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得到充分体现,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只有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出发,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改革共识、汇聚创新力量,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373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强调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8]。胡锦涛在《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强调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9]522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9]524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化,渊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自由”本质的观点,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自由”本质的继承与发展。
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自由本质蕴涵着共同富裕本质、和谐社会本质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复归,是自觉实现并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实现的复归。……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0]297从中可以看出:
第一,自由是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三者的统一。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消失,国家的政治权威也将消失。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11]。共产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第二,自由是真善美的统一。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是真善美的统一。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即共产主义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0]303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10]273-274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化了的人“靠消耗最少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交换。……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挥,真正的自由王国,就开始了”[12]。
第三,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也就是和谐社会。
第四,共产主义是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蕴涵着共产主义的自由是建立在以往发展全部财富基础上的意味。
2.“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蕴涵着共同富裕本质、和谐社会本质、自由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特别强调无产阶级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共产主义。这就意味着共产党领导的宗旨与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要体现在: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既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也就必须要求“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3]。在新时代,无论是实现共同富裕、和谐社会,还是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也就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
二、中国经济奇迹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学理分析
在经济工作领域,党的领导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具体体现在党与政府(党政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党的领导、政府、市场三者统一于人民立场,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领导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归根到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市场经济。
(一)正确处理党与政府的辩证关系,坚持党与政府分工与统一的辩证法
1.中国党政关系的历史发展阶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党政关系的问题上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实质上都是围绕着人民的利益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的调整或改革。在不同的时期,党政关系既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取得积极成果,也在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教训。最大的成果就是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根本政治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党政关系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面展开,与之相匹配的上层建筑得到了相应的完善,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为了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采用集权模式的政治制度和机制更加有利于满足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时“党政合一”就成了党和政府执政模式的选择。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党的一元化领导,这就使“党政合一”的政治体制成为了中国政治体制中的核心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断积累的“党政合一”的执政经验,也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极大地提升了党和政府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执政能力。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党政合一”的政治体制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毛泽东曾指出:“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部署在书记处。只有一个‘政治设计院’,没有两个‘政治设计院’。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都是一元化,党政不分。具体执行和细节决策属政府机构及其党组。对大政方针和具体部署,政府机构及其党组有建议之权,但决定权在党中央。政府机构及其党组和党中央一同有检查之权”[14]。在党中央的一系列指导原则下,“党政合一”的政治体制得到了快速发展。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政合一”的政治体制逐渐走向极端,出现了“以党代政”“以党代法”的现象。执政党的执政行为在增强执政党功能的同时,也削弱了政府在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以党代政”“以党代法”为“文革”期间形成扭曲的党政关系创造了前提条件。“文革”的经验教训表明:扭曲的党政关系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甚至会产生对社会发展的阻碍作用,所以,良好的党政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要保证。
改革开放初期,我党党政关系改革探索进入第二阶段。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中指出,“党政合一”所产生的弊病和吸取的经验教训,并进一步指出要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问题,这就为改革开放初期党政关系如何变革指明了方向。1986年,邓小平又针对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核心,即对党政关系改革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7]177这就为党政关系的彻底改革明确了方向。在邓小平关于党政关系讲话精神的指导下,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对进一步理顺党政关系、明晰党政功能、推进党政分工作出了一系列探索和部署。但是,在推进党政关系改革的实践过程中,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有些行业甚至出现弱化边缘化党组织和党的领导的严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一些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一些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不严格执行党章,漠视政治纪律、无视组织原则。一个时期以来党内发生的种种问题,与管党治党宽松软有密切关系”[15]。不仅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党政关系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实践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曾经讨论过党政分开问题,目的是解决效率不高、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作风拖拉等问题。”[16]167并且强调指出:“不能简单讲党政分开或党政合一,而要适应不同领域特点和基础条件,不断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16]168“处理好党政关系,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在这个大前提下才是各有分工,而且无论怎么分工,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16]168
在吸取“党政合一”“党政分工”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我党党政关系改革进入第三阶段。党政关系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下有效发挥政府作用的新模式。在党对政府的全面领导及政府效能不断提升这两个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和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在新模式下,中国共产党以政府机关党组织建设为手段,并进一步鼓励探索“合署办公”“合并设立”等多种合理的党政机关组织形式,有效加强党对政府机关的全面领导。同时,党对政府的领导日益规范化,党政关系也在民主法治等制度化建设的过程中实现相对分开。
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建立党政关系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系是居于统领地位的,是全覆盖、全贯穿的,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以及武装力量等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有序协同,保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令统一、运行顺畅、执行高效、充满活力。”[11]169这就意味着,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政府是党执政的重要载体,服从于同级党委的领导,重大问题向党委请示报告,通过政府决策程序把党委的主张、意图、决策转变成政府的政令并付诸实施。党政分工,密切配合、团结如一,才能使党和人民的事业蒸蒸日上。党的全面领导下的党政分工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即党政同心、党政同责、党政同法。党政同心是指共同的目标、共同的责任、共同的使命,像“链条”一样把党政连在一起,要求党政干部心心相印、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党政同心,才能共谋发展,才能成大业。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管党治党提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他指出:“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17]。在2013年7月1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第28次常委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该担责任的时候不负责任,就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威信”[17]。党政同法是指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双方密切配合,共同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党政同法最重要的逻辑是现代治理的基本逻辑之一,即“职权法定”,党政都应遵循这一逻辑。
经过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改革探索,中国的党政关系最终创新出最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不仅为中国的各方面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使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最终走向强起来,而且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这种新模式主要表现在:党的主要任务是要把握发展方向、谋划大局、制定政策、促进深化改革,确保全覆盖,不断提升领导力。而政府的职能与党不同,主要是重执行、保落实、优服务、增绩效,确保满意度,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中国共产党对政府的全面领导充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行政人员的领导。党对行政人员的领导是指党通过培养、选拔出一批有治党治国能力的优秀人才加入到政府机构中,成为执行国家权力的主体。另一方面,对行政事务的领导。党对行政事务的领导是指在党的领导下,通过集体领导、集体决策,在民主集中制下探寻最合适的行政工作方向和细节。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党领导下的政府行政人员和行政工作都是为人民服务的。
党政关系在不同阶段所形成的结构特点和作用结果是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作出的相应调整。在第一阶段,中国的党政关系呈现出“党政合一”的状态,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新中国刚刚成立,代表着工人阶级的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需要进一步巩固,人民的主人翁地位需要实现,人民普遍的政治诉求需要满足,中国共产党一元化领导和政治协商也就成为必然,在政治上实现了效率与民主的统一。而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积累的工作经验,使中国共产党为了政府更好地发挥职能,从而满足中国站起来、社会百废待兴的发展需要,形成了“党政合一”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在第二阶段,中国的党政关系呈现出不断探索的党政分工形态,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政合一”模式下的计划经济已经不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以党政关系为核心的政治体制改革作为保障。第二,因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坚持人民立场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而在彼时“党政合一”恰恰成为妨碍实现人民利益的制度性问题。人民立场是推动探索党政分工的根本动力。第三,国内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化,“以党代政”的政治模式,在削弱了政府职能的同时也不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从而无法满足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政关系发展进入第三阶段。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党政关系问题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始终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党政关系问题上形成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制度形式,将党的领导作用和政府的工作效能都充分发挥出来,找到了新时代在人民立场下处理党政关系问题的合理方式,推动中国走上现代化强国之路。
2.党政关系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党作为政府的领导核心,发挥着举足轻重的领导和协调作用,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这般的经济发展奇迹,与合理处理党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密不可分。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开拓进取,找到了符合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让党本身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所以,必须从制度和机制上,同时将党的全面领导具体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即在政府中真正做到领导与协调相结合、相统一,全面提升中国发展的效率和综合实力。
第一,在党政关系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十分密切。在经济发展中不断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完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中央政府强调以安全和稳定为前提,即集权于中央;地方政府强调以经济增长和满足人民需要为前提,即分权于地方。与此同时,合理简化政府部门结构,让政府整体结构富有弹性,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有效的合理的调整,进一步提升政府带来的经济发展活力。在党的领导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态势与西方国家大相径庭。西方国家政党与政府的关系并不十分密切,有些时候政党的作用只有在特殊的阶段才能得到发挥,而政党的参与并没有在政府的各个方面得到体现。所以,就出现了政党边缘化、国家破产和无政府主义等一系列使国民利益受到直接或间接损害的状况,甚至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恶化。由于站在资本的立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遵循资本的规律,政府工作的本质是服务于资本而不是人民,认为政府应该是“小政府”,仅仅发挥行政作用即可。而政党作为政府的主体,无非是让政府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在社会发展中为少数人的利益保驾护航。政党的性质代表了阶级的性质,国家的性质也随之被确定。随着西方新自由主义的盛行,政党的领导作用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淡化,政党和政府对本国社会的领导力也越来越弱,取而代之的是利益集团的背后操控。尤其是近些年,西方一些国家的行为严重降低了自身的国际地位与政治公信力,取而代之的是被利益集团操纵的傀儡性质的不断加深。对于市场而言,完全放任的自由发展模式只会让市场发展与人民诉求相距甚远。西方国家政府行为不佳问题,完全源自执政党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不当,其根源就是国家立场和指导思想片面性。
第二,政府之所以可以保证组织结构稳定和运行高效,都是以党的领导为前提的。正如上文所说,党的领导主要包括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三个方面,三方面组成党全面领导的有机整体。中国共产党是通过组织领导将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融入对政府的领导之中,从而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和政府自身的建设产生了强大的促进作用。中国政府的领导干部是通过党组织的统一管理和任命的,使得各级政府的组织结构更加明晰,协调工作更加顺畅。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质和政治立场,使得各级政府的领导干部具有相同的政治立场,即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只有拥有共同的政治立场才能拥有共同的发展方向,党的组织领导和政治领导才能为全国上下统筹协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也正是因为有了党的领导,政府才有决心与信心解决难题;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政府才有了敢于尝试突破的胆量;在改革进入到深处时,政府才有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党的领导作用的强大源于人民大众赋予党的权力,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也将人民放在了党一切工作的首位,党的领导就是人民的领导,领导的方向就是符合人民意愿的方向。在这样的党的领导下,人民就是处理党政关系的坚强后盾,党政关系的均衡发展最终也会以社会发展成果的形式回馈于全体人民。更多更高质量的社会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恰恰说明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是高度契合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中提出的,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核心的至简概括,是针对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提出的,但是,究其本质还是为了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而设定的路线目标,其根本目的还是为广大人民谋福祉。由此看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民为中心都是在中国特定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二者在人民立场上是高度统一的。
(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辩证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到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1983年的计划为主、市场为辅阶段,市场经济开始发挥作用。第二阶段是从1984—1986年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第三阶段是从1987—1991年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阶段。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有计划商品经济的总体运行机制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第四阶段是从1992年至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政府作用优势的表现
第一,可以弥补市场失灵。一是弥补竞争带来的市场失灵。市场机制需以竞争为条件才能得以有效发挥,政府应该采取合理手段保证竞争,使市场机制得到发挥,充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一个完善、开放、健康的市场体系。二是弥补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通过税收、补贴及产权的配置,确定外部性产品的最优数量,由此合理解决确权的难题,从而进一步让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三是弥补公共品缺失带来的市场失灵。一方面,公共品的提供和生产所需费用由政府直接承担;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经济资助手段,让公共品的提供由市场来完成,提高公共品供给水平和效率。四是弥补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市场失灵。政府通过建立完善的个人和企业信息体系、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等方式,减小信息不对称的消极影响。第二,可以弥补市场缺陷。一是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弥补市场缺陷带来的经济问题。市场经济不可避免会产生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等缺陷,有赖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缓解或解决问题。二是进行收入分配,弥补市场缺陷带来的社会问题。政府必须通过税收调控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精准扶贫等合理的分配制度调节社会分配差距。
2.市场作用优势的表现
市场作用的优势表现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就是让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中的基本机制,供求机制贯穿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整个环节,是买方和卖方市场利率的集中体现;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的发挥最终通过竞争机制体现出来。在资源配置方面,市场作用最为广泛且更加有效。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但是,市场失灵下资源错配、市场缺陷下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只有通过政府作用优势的发挥才能得到解决。因此,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确立的基础上,中国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第一,成功实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关键是使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从而保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第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与释放市场活力相结合。一方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使党和政府拥有更加强大的集中决策、组织动员、统筹协调能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能够最大程度地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另一方面,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经济成分在市场中平等竞争,高效释放市场活力。第三,政府稳定宏观经济与市场激活微观经济相结合。虽然政府没有直接干预企业的活动,但政府发挥着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优化产业结构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职能。与此同时,政府还建立起了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相结合、全面调控与精准调控相结合等宏观调控框架,保证社会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让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进行自主决策,谋求最大利益。第四,政府保障公平与提高市场效率相结合。市场调节初次分配,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个经济运行效率。政府通过再分配的调节功能来实现分配的公平。政府通过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理顺分配关系,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此外,第三次分配通过慈善事业、民间捐赠和社会救助等机制,进一步完善社会互助。可见第一次分配的主导者是市场,第二次分配的主导者是政府,第三次分配的主导者则是社会,各主体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第五,政府加强监管优化服务与市场激励自由竞争相结合。竞争机制可以促进和优化生产,增加产品的多样性,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针对竞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充分发挥其市场监管职能,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政府着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大力发展公共事业,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公平正义,实现共享发展。第六,政府引领产业变迁方向与市场提供产业变迁动力相结合。政府通过产业政策来确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产业变迁的方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进一步优化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使其更加协调。同时,强化市场在产业变迁中的优胜劣汰作用,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的转换。
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概括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决定》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17]。
综上所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本质上是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基于人民立场,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相反,基于资本立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程度地追求个人利益,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同时,生命、健康、文化、教育、自然、环境、安全、自由等人类的基本需要都成了资本的附属物,人们的公共利益受到威胁,资本由此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等各领域的“普照之光”。在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归根到底是资本的决定作用,特别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必然会导致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这些弊端,虽然政府想解决,但最终不可能解决。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本质和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说明了这一点。新自由主义强调“国家干预主义”,而新保守主义反对“国家干预主义”。新保守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国家干预理论、政策及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都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主张政府不要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让市场经济自己运行。实际上,这复归了古典主义,即国家或政府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应采取放任主义或“不干涉原则”。事实上,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要维护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即使新自由主义主张国有化,但实际上是私有制的一种变种而已。无论新自由主义主张国家干预,还是新保守主义主张自由竞争,最终都是为了维护个人利益。所以,基于资本立场,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解决好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关系,也就必然解决不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党与政府和市场的统一集中体现在中央政治局分析研究时下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之中。党与政府和市场的统一还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及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等诸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中央财经委员会的宗旨就是加强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重大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好经济领域重大工作的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第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每年经济形势和部署来年经济工作的风向标。第三,中央一号文件在国家全年工作中具有纲领性和指导性的作用,所提到的问题既是中央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是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 中央连续若干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所以,中央一号文件甚至成为中共中央重视“三农”问题的风向标。第四,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制定的。
也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工作中正确解决了党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能够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所以才有了令西方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中国经济奇迹。深究其根源就在于立场不同,中国共产党基于人民立场,而西方国家基于资本立场。基于资本立场,西方国家不可能做到政党与政府、政府与社会的高度一致。在西方国家,各个政党轮流执政。政党在政府中的作用仅仅是为了维护政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利益集团的不同最终导致政党、政府缺乏执政延续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大多表现为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绝对地位,政府完全服从于资本的逻辑。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工作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关键就在于正确处理党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从而创造了中国经济奇迹。所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必然要求推进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而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也必将在处理党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完善。简言之,国家治理体系就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其范围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也就是说国家治理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是建立现代化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主要通过党的组织领导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用的治理体系,是以公有制为基础、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优势的治理体系,是具有法治性、科学性和政治优势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必须持续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处理党政关系、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能力体现。
(一)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所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是党领导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上层建筑出发,政府部门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机构改革。新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历程,按照机构改革的主要特征和目标来划分,可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精简机构、克服膨胀为主要特征和目标的政府机构改革阶段,即新中国成立后到198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第二阶段,以改革工业经济管理部门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主要特征和目标的政府机构改革阶段,即1988年、1993年、1998年和200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第三阶段,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施大部制为主要特征和目标的政府机构改革阶段,即2008年和2013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第四阶段,以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要特征和目标的政府机构改革阶段,即2018年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19]。
在经济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本质特征之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就是坚持广大人民的主体地位,这就表明公有制与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高度一致。坚持党的领导,就是在经济建设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将顶层设计中经济建设的发展目标指向共同富裕,是公有制实现分配的最终结果。换言之,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立场与社会发展的需求高度一致,坚持党的领导必然使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辩证关系
辩证关系是指要处理好党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做好全面从严治党、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不断完善和发展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基层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20]。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和发展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和基层治理所共同构建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国家治理体系,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治理能力。
1.全面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体现的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的国家治理方式,与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高度契合,在摒弃了个人意志治理国家的前提下,充分结合以德治国的治理手段,以法律为纲完成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治理,保证整个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同时,国家长治久安是国家发展的必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将政党、政府和社会都放在法律之中,使得治理标准更加明晰,增加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综合能力,更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形态,因此,应运而生的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必然具有特殊性。在全球化不断推进过程中,随着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结构的日益复杂,市场的不稳定性更需要法律提供较为健全的保障。只有市场经济是法治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中所存在的不对称、不公平、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要明确市场经济的法律红线在哪里,尤其是对于中国而言的一些特殊法律要求,更应该严格遵守。
2.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历来重视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注重运用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是由党自身的纯洁性、纪律性、自觉性和现代化的执政能力与其他条件共同组成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六个方面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第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不断武装党员的头脑,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四个自信”,做到思想从严。第二,引导全党增强“四个意识”,明晰管党治党的责任,提升党执政的综合能力,做到管党从严。第三,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坚决严惩一切违法乱纪行为,做到执纪从严。第四,在人事制度上进行改革,确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彻底打破唯票、唯分、唯生产总值、唯年龄的用人局限,及时遏制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做到治吏从严。第五,要深入落实八项规定,整治党内所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做到作风从严。第六,要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越到深处越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以雷霆万钧之力,彻底斩断腐败的蔓延,做到反腐从严。
正是由于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坚决依规依纪依法查处资源、土地、规划、建设、工程和金融等领域的腐败问题,压缩权力设租寻租的空间,坚决破除权钱交易关系网,市场才得以健康、完善、成熟。更为重要的是,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党的领导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始终有顶层设计,改革思路的谋划、改革方案的制定、改革措施的推进等都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党的领导是最强有力的监督,能够不断排除影响市场经济的各种消极因素。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更不允许有党内利益集团,所以,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内既不能存在形形色色的政治利益集团,也不能存在同党外相互勾结、权钱交易的政治利益集团。
3.基层治理在国家治理体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既是国家治理模式的鲜明特色,又是国家治理模式的巨大优势
国家综合治理的基础离不开基层治理,统筹各基层治理就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这种系统化的基础工程主要从六个方面得以体现,即完善党全面领导基层治理制度、加强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建设、健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基层法治和德治建设、加强基层智慧治理能力建设和加强组织保障。除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社区居民自治之外,市场治理和企业治理也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市场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主体。市场治理是根据市场上已经形成的组织安排和交易规范对已标准化的交易行为直接进行治理,这就在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相应的治理体制机制对市场进行监管。企业治理(又称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东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即通过一种制度安排,将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进行合理的界定和配置。这样的内部治理主要是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来实现的。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防止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相背离。
(三)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机制是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强有力的政治手段
民主集中制不但可以弥补政治结构复杂所带来的低效率,而且可以真正实现党政互补的巨大优势。民主集中制在中央和地方都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政治热情,使人民群众投入到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而且群力群策的决策机制也让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同时提升了政治体制的灵活性和实践性,避免了繁琐程序所带来的政治低效。民主集中制的全面贯彻落实实际上是新型举国体制的发展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使党领导下的政府体制能够集中全党全国力量,形成政治共识,推动重大政策和项目工作顺利进行”[21]。
民主与集中是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民主的灵活性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思路,进而提升了政策的准确性和适应性。集中则可提高政策制定的效率,从而克服人口众多、组织庞大所带来的政治低效问题,提升政策的时效性。可以说,民主是集中的基础,集中是民主的最终目的。同时,集中也是政策运行过程中下一阶段民主的基础,民主的扩大化是政策制定中量的积累,集中是政策制定中质的确定。
民主集中制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工作的基本方略,在经济建设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加上西方国家的封锁,许多事情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在安徽凤阳小岗村“摸着石头过河”中总结出来的,实际上是民主集中制发挥了民主的作用,在国家允许的范围里自下而上地摸索出发展路子。其次,在整个“十二五”规划期间,“顶层设计”这一概念被运用到国家制定发展方针上来,政府对国家发展需要进行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实际上是民主集中制发挥了集中的作用。国家治理离不开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又有赖于民主集中制的有效发挥,民主集中制与国家治理的关系可见一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就是在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
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下,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为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实现历史性变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中国经济奇迹学理的经济学理论意蕴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可以更好地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避免市场失灵,而且可以加快市场建设的速度,促使市场机制更快发育成熟,使市场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求,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对经济学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一)加快构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成果”[22]。其中最重要的要求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可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时刻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上,将党的领导置于学科理论建设的核心地位,结合中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不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对党的领导在经济工作中所发挥核心作用的研究是一个系统性的研究。如果仅仅研究经济领域中党的领导创新,就远远无法满足中国整体发展对理论的需求。只有上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高度,才能科学地揭示党在经济工作中领导核心作用的学理,所以,应该加快构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所谓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旨在突出党的领导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所发挥的作用,将党的领导作为核心因素进行相关理论体系建设。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立场,而人民立场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前进的发展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所以,党的领导应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一以贯之。
这样,党的领导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在学理上找到构建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可以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快速构建,从而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指导全国上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时,将党的领导的核心作用作为搭建理论体系的前提条件,笔者提出党的领导在经济工作中呈现出三重效果的理论构想。下面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构想。
1.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出发,加强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对象中核心地位的研究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必须适应生产关系的具体情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推动社会发展。党代表着的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必然是符合生产关系变革的,坚持党的领导就是从根本上遵循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规律,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发展的一般问题。另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变革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的变化。党代表着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上层建筑的变革在党的领导下,更加符合人民的根本诉求。在党的领导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统一于人民,真正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所以,加强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中核心地位的研究,实质上是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加强从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最终将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获得更为系统的发展。
2.围绕党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党的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内容中的核心地位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内容主要围绕党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而展开。在此基础上,才能深刻阐释党的领导对经济工作的加速作用和稳定作用的学理。第一,党的领导对经济工作的加速作用。一方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核心作用,加快政府职能向适应市场发展、满足人民需要的方向转变;另一方面,实现党通过政府向市场提出发展要求,加速促进市场向满足生产力发展和人民需要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市场出现的新变化,不断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合理性。第二,党的领导对经济工作的稳定作用。在党的领导下,政府不仅可以迅速调整政策,应对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且保证党在领导经济工作中经济发展路线的持续和稳定,通过党的领导的方向性指引,政府部门可以对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增长、结构层次清晰的预期规划。除此之外,在应对一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时,党的领导可以引领政府完成西方国家无法完成的统筹工作,尽可能地降低因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损失,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第三,党的领导在经济工作中的加速作用和稳定作用是相互促进、相互渗透,辩证统一的。经济发展的提速是需要经济发展环境的稳定作为前提的,而经济的稳定发展在某种情况下就是相对的加速发展,党的领导贯穿于经济工作的始末,是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和稳定程度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在经济工作中发挥的两种作用,既保证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又保证了经济发展的稳定程度,使二者统一于党的领导。
3.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基本问题,直面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得起、立得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同时,遵循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于西方经济学不能全盘否定,要对之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合理内核,对其进行辩证否定,在扬弃的过程中,发掘其合理的理论内容。同时,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五千年,先人的智慧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不竭的理论源泉。正所谓以史为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挖掘传统文化基因,将历史的智慧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同样势在必行。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和方法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二)加强对西方经济学的扬弃,摆脱理论困境
构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将政党因素引入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中,从而打破了西方经济学中政府与市场的二元结构,将人民立场作为构建经济理论的关键因素,将经济领域的发展研究拓展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就决定了利益实现的手段。此外,党的领导作为核心因素加入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当中,发挥其他政体所没有的优势,通过党的领导更加合理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得“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可以得到双重实现,从而解释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取得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成的。作为核心因素,党的领导作用体现在对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对市场的培育上,二者的变化都是依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领导作用作为核心因素引入到经济问题的研究中,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意愿的。由于国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西方经济学中的观点无法解释如公有制下资源配置等的诸多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发展逻辑正好弥补了西方经济学在解释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状况上的缺憾,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摆脱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