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城市老漂族社会适应提升策略
——以上海市松江某社区老漂族为例
2022-12-22樊洋
樊 洋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流动人口较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增长1.548亿,2020年流动人口规模达3.76亿,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26.64%。毋庸置疑,老漂族是流动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随着流动人口的剧增而逐步扩大。《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老年流动人口在2015年后增长加快,2015年约占全国总流动人口的5.3%,2016年比例上升到7.2%。毋庸置疑,老漂族不是某个城市或某个区域的现象,并且总量会愈来愈大。但是,由于老漂族的特有属性和我国户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一群体往往被社会所忽视。关注老漂族的社会适应问题,不仅是社会融合的重要方面,更是实现应对我国老龄问题的重要抓手。
一、理论基础
(一)老漂族社会适应的研究历程
老漂族是指为支持子女而离开家乡来到子女定居的城市生活的老年群体,属于“从属人口”和“随迁人口”。我国关于老漂族的研究开始于2011年,是在我国老龄化社会和流动人口不断壮大的背景下开始的。关于老漂族社会适应现状和原因分析有以下观点。有学者认为,经济水平是决定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基础,拥有一定的经济保障更容易让老漂族有社会适应能力。有学者认为,流入地的饮食习惯、语言、风俗等往往是让老漂族望而却步的因素。也有学者认为,由于流动,原有社会关系网络被弱化甚至切断和原住地的相关社会福利无法继续享受是老漂族社会适应低的主要原由,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没有“圈子”而产生更强的孤独和失落感。简言之,不同的维度分析进一步呈现了老漂族的社会适应性问题亟待我们关注与研究。
在如何提升老漂族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上,主要是基于管理学、人口学和社会学角度进行分析的。有学者从社会支持理论角度提出建设以社区为平台的社会化养老模式能够有利于促进老漂族对流入地的适应能力提升。也有学者从政府主体提出,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建设、保障体系等的顶层设计是提升社会适应的基础和前提。还有学者提出,社会和家庭加强对老漂族的人文关怀,让老漂族有更高的幸福感是实现融合的关键与核心。
(二)相关概念界定
1.积极老龄化。积极老龄化(Positive Aging)是指老年人群在保障身心健康基础上,能基于自身的需求、喜好,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为社会创造价值和提升老年人群生活质量。因此,“健康、参与和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核心要义,健康包括身心健康、健康方法;参与包括参与社区活动、老年教育活动等;保障包括保障途径、内涵等方面。
2.老漂族社会适应。赫伯特·斯宾塞最早提出“社会适应”一词,认为社会适应是内在关系与外在关系调适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而言,社会适应指的是心理机制的建立,是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表征的一种相互平衡的心理状态。同时,社会适应涵盖不同维度,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彼此紧密相连,从而使社会适应水平处于某一状态,并且这一状态会随着某一维度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基于此,老漂族社会适应理应包括以上几方面。
二、老漂族社会适应的现状分析
(一)研究工具与对象
本文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以上海市松江区某社区老漂族为研究样本,共发放241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25份,回收有效率达到93.4%。《积极老龄化背景下提升老漂族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问卷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老漂族社会适应的现状调查。通过统计分析,问卷信度系数为0.887,大于0.8,说明研究数据信度质量高。
从受访者基本信息可知,从性别来看,参与问卷填写的老年人女性居多,占受访者比例的57%;从年龄结构看,以50~59周岁为主,占比68%;从文化程度看,学历水平整体较低,大专以上学历仅占比8%;从流入地居住时间看,在上海居住的时间较长,居住两年以上占比为90%;从职业结构看,退休前工作多样并且仍有一半的人员退休后还在工作。
(二)老漂族社会适应现状
本文关于老漂族社会适应现状主要从经济适应、文化适应、社区生活适应和心理适应四个维度进行调查,通过问卷了解受访者的整体适应水平。
1.经济适应能力处于基础性适应水平。从调查数据可知,17.33%的受访者收入在1 000元以下,28.89%的受访者收入在1 000~2 000元间,28.44%的受访者收入在2 000~3 000元间,25.33%的受访者收入在3 000元以上。松江区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松江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59 515元,平均每月4 959元。简言之,受访老漂族在收入上远低于本区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而这也就直接导致77.78%受访者在支出方面每月支出金额在2 000元以下,支出项目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开销,所占支出项目达到85.33%;而用于学习与休闲等发展性消费的支出仅占总支出的3.56%,用于医疗保健支出占总支出比例的0.89%。由此可知,受访老漂族经济适应能力处于基础性适应水平,只能满足基础性消费支出。
2.文化适应中“语言关”影响了老漂族对当地文化生活的适应。关于老漂族文化适应从流入地语言掌握、文化习俗和城市规范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通过调查数据可知,虽然68.44%的受访老漂族在流入地已生活3年以上,但对“沪语”掌握程度一般,能用“沪语”进行沟通的人数仅占23.56%,能听懂但不会说的占比为20.89%,无法用“沪语”进行沟通的占比达55.55%。由于语言沟通存在障碍,无疑进一步影响了受访老漂族适应流入地的生活。文化适应中除了语言方面,还包括对上海松江文化习俗和适应对城市规范的认知度两方面调研。根据调查数据可知,受访老漂族对上海松江的文化习俗适应较强,基本适应和完全适应占比达到55.11%,而基本不适应和完全不适应为5.78%。同时,受访者对松江的城市文化与社会规范的了解程度达到了基本适应水平,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比例达到受访者的41.78%,完全不了解和比较不了解占比为85%。而这与大部分受访老漂族在上海生活3年以上有着密切的关系。
3.社区生活适应被动,老漂族社会交往以家人和老乡为主,社区活动参与少。老漂族社区生活适应调查包括社区生活交往和社区生活参与两个方面。根据调查数据,受访老漂族中交往对象以家人和老乡为主,和本地居民交往较少,占调查总数量的16%;受访者在流入地的密切朋友数量调查中,普遍都有关系密切的朋友,但关系密切的朋友数量较少,拥有5个以上关系密切的朋友占总受访数量的23.11%,其中密切的朋友主要以“老乡”为主;受访者期待与本地居民的关系调查中,期待成为朋友的占受访总数的73.78%,这也反映了老漂族对融入当地生活,结交当地居民的内心渴望。当然,也有少部分老漂族对本地居民存在警惕心理,希望与当地居民保持一定距离。从调查数据可知,在闲暇活动中,“看电视、打牌、看书报杂志”是受访者主要开展的闲暇活动项目,而较少的受访者“上老年学校、参与社区活动”,比例仅占总受访者的4.89%和13.78%。其中,参加社区组织活动的受访者参与活动的频数较少,每次参加和经常参加比例为14.66%,偶尔参加甚至几乎不参加比例高达85.34%。可见,受访老漂族参与社区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参与社区生活意识不强,社区参与行为较少。
4.老漂族心理适应水平较低,对流入地的认同度不高。心理适应又可看为老漂族对流入地的心理认同,体现在老漂族对流入地的自我存在感、对流入地的满意度和归属感等方面。调查数据中,在“关于是否觉得在松江感到孤独”的反馈中,78.51%的受访者都表示孤独和无助;在“关于对松江城市生活满意度”调查中,不满意的比例达到49.38%;在“关于是否对松江产生归属感”的调查中,87.14%的受访者表示未产生城市归属感。由此可知,老漂族对流入地的心理适应水平或心理认同水平较低,而这与老漂族的“乡土情怀”有着紧密关系,也与受访者在流入地的生活状况与生活体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简言之,通过调查发现,老漂族在社会适应上总体处于基础性适应状态,适应水平较低,特别是在社区生活适应和心理适应两方面存在着无法适应的现状。毋庸置疑,老漂族是城市进程中家庭迁移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较低的适应状态直接影响了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三、积极老龄化背景下老漂族社会适应提升策略路径
“十四五”期间,在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围绕着“保障、参加与健康”提升老漂族社会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是提升老漂族城市社会适应的重要抓手,是增强城市融合水平的重要路径。
(一)构建兜底线保障服务体系是提升老漂族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提
随着国家对老龄事业的不断重视和社会对老年人群的关注,老年工作的相关文件不断出台,例如《“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等,但目前相关文件内容中关于老漂族这一群体涉及较少,老漂族的相关保障政策近乎缺少。因此,将老漂族的权益纳入兜底线保障服务体系是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前提。首先,跳出户籍制度限制,让符合条件的老漂族同等地享受流入地的相关福利待遇和政策保障。这不仅能够让老漂族安心地在流入地生活,更有利于老漂族消除“自己是外来者”的心理。同时,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社会救助范围,将符合条件的老漂族纳入相应社会救助体系,为提高老漂族的社会适应提供基础性、兜底性保障。
(二)提供积极的社会参与平台是提升老漂族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
从调研可知,老漂族的文化适应和社区生活适应、心理适应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状态,内心的孤独因缺少朋友交流和社区生活圈而被压抑。因此,要让老漂族真正融入新的环境,适应新的生活场所,提供积极的社会参与平台是关键。第一,肯定老漂族的社会价值与人口红利,提供再就业机会与平台。例如,低龄老人帮扶高龄老人、低龄老人再就业服务等,使得老漂族在再就业中不仅提高收入,提高经济适应水平,更能实现自我价值,提升成就感与获得感。第二,社区积极提供社区活动平台,搭建老漂族社区生活圈。例如,提供“社区生活周周会”“志愿服务我参与”“社区厨艺大展示”等,让老漂族在社区活动中结交朋友、增进友谊,提高社会生活适应水平。第三,依托老年教育,要积极搭建交流学习平台,为老漂族提供公平、均衡的教育服务。老年教育通过各类课程开设、活动组织等平台,吸引老漂族参与其中,让他们在学习参与中丰富生活、习得技能,提升自身素质,促进身心和谐,进一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和增进对流入地的归属感。
(三)优化老年健康资源供给是提升老漂族社会适应能力的核心
健康是老年群体参与其他社会一切活动的基础,更是实现老漂族社会适应的核心。对于老漂族而言,健康是否有保障决定了他们能否安心待在流入地。但就目前而言,老漂族在健康权益、健康资源等方面的保障和获得上往往无法享受到与当地老年群体同等的待遇,例如,每年一次的社区体检服务针对的群体仅是本地社区居民,而没有将老漂族纳入其中。因此,树立老年人群全覆盖的健康养老概念,拓宽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人群,增进老年人健康服务资源供给数量,兼顾城市老漂族健康服务需求显得尤为必要。另一方面,为老漂族提供可持续的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课程,提升老漂族的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的能力,让老漂族通过健康教育获取健康知识,提高健康保健意识,形成健康生活习惯。简言之,构建涵盖老漂族的健康保障网络和扩大健康教育资源供给,让老漂族从外到内都无须为健康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