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教育背景下普通高校无障碍环境建构的多维路径选择与思考

2022-12-22张文帅吕楚瑶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残疾残疾人校园

贾 枫 张文帅 吕楚瑶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从1989年全国首个无障碍建设设计标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颁布实施到2021年12月全国首部《无障碍环境蓝皮书:中国无障碍环境发展报告(2021)》的公开发表,近30多年来,中国的无障碍与环保建设已获得实质性进展,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目前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中有81.05%的出入口、56.58%的服务柜台、38.66%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1]。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高等院校无障碍环境不论是物理环境还是文明环境,与公共无障碍环境相比,仍然存在诸多短板。拥有完善的校内无障碍环境是残障学生参与大学学习生活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条件。因此,校内无障碍环境构建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亟须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一、普通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价值功能

(一)高校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有利于助推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建设无障碍环境是高校融合教育发展的根本。高校无障碍环境的营造需充分考虑到不同残疾类型学生的特点,全方位、多角度的便利残障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让残障学生能够在无障碍环境中顺利完成学业,满足其受教需要。2021年印发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中强调要“为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支持服务”。政策的支持使得高等教育对残障学生逐渐敞开大门,各类残障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大学校园完成学业。从2016年到2020年,普通高校录取的残疾学生数量由9592人增长到13551人,录取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招收对象以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为主。可见,校园无障碍环境覆盖化建设的实现为高校扩大对残障学生的招生量提供辅助支持,帮助越来越多的残障学生进入到普通高校中学习,有利于助推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

(二)高校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有利于保障残障大学生的教育公平。建设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障大学生共享教育公平的根基。高校无障碍环境以保障残障学生平等参与校园学习生活为目的,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优化残疾人基础教育空间布局,致力于加快向和谐、普惠、融合的高等教育学府延伸。“十三五”期间,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取得积极进展。其中,残疾人被普通高校录取人数明显扩大,特别是被双一流建设高校和专业录取的人数不断增多。“十二五”期间,残疾人被普通高校录取人数为38289人,“十三五”期间被录取人数为57477人,增长了50.11%[2]。无障碍校园环境的重要成果,不但为多元差异的特殊需要学生扫清了入学障碍,而且为残障学生进入高校就读提供了环境设施支撑,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残障大学生的教育公平。

(三)高校无障碍环境的建设有利于打造高质量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无障碍环境是推动高质量新型教师队伍成熟的前提。一方面,无障碍环境有益于整体提升特殊教育教师团体的专业素养。学校内部教育资源无差别的实现需要教师们更加重视差异性和个性化课程,要增强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和有效性,一线教师就必须把集中授课、分类课堂、分组课堂教学、协作教学等各种课堂组织形式整合起来,长此以往,教师的讲授本领必然会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提升。另一方面,无障碍环境对教师队伍内部结构的创新转型具有特殊意义。高校无障碍环境强调普特融合,意味着传统的教师队伍模式已经难以继续适应高等融合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学工作要根据残障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其配备诸如专职康复教师、医教结合骨干教师等专业化技术人员。因而,无障碍环境的发展将深刻推动新型教师主体建构的转化。综上所述,校园无障碍环境的良性建设有益于培养新一代以学生为中心点的,以“环境保障—教师支持”为教学方式的友好型教师队伍。

二、残疾人校园教育环境障碍及根源透析

(一)结构化障碍基础薄弱,法律政策有待健全。无障碍结构化环境专指通过立法手段推进校园空间建设制度化、法律化。国际上有关融合教育法律法规有:《残障儿童保障法》(94-142公法)、《萨拉曼卡宣言》(1994);韩国和日本颁布、修订融合教育的法律条款,分别是《消除残疾人歧视法》和《障碍人特殊教育法》;根据我国国情,教育部等七部门于2017年印发《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提出了要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重要举措。虽然文件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积极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进行必要的无障碍环境改造,给予残疾学生学业、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3]。”但在高等融合教育具体落实行动计划上,如校园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举措,缺乏明确阐述。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中对于高等院校的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论述几乎没有,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基础相当薄弱。

(二)物理化障碍构建不足,公共设施有待规范。高等院校无障碍物理环境建设是否良好直接关系着残疾人教育的产出实效。物质环境是指通过完善辅助残障学生日常生活的物理设施,实现无障碍化生活。高校最常见的无障碍公共建筑物主要有无障碍通道、电梯和厕所,它们的标准建设与美国相比存在巨大差异。以旧金山州立大学为例,每个教学楼的门口均为使用轮椅出行的学生设置专用进出口,残障学生进出时,按下轮椅进出标志相关按钮,门便会自动打开,轮椅进出者则可无障碍地进出教学楼[4]。就国内无障碍环境本身而言,我国校园物理设施与其他公共设施相比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第一,高校无障碍通道设计不合理。某些高校公共建筑物内部无盲道,在转弯或通道处无醒目文字或盲路牌。教学楼出入口无障碍坡道设置高低差过高或过低、坡道表面不平整、宽度过窄,坡道上被占用存放障碍物,给视障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带来不便。第二,高校无障碍电梯使用不规范。高校无障碍电梯轿厢宽度过窄,乘轮椅者难以乘坐;电梯按钮缺少盲文,电梯内部无语音播报,为视障者乘坐电梯带来不便。第三,高校无障碍卫生间覆盖面不全、内部设施不完善。一方面某些公共建筑物缺少无障碍卫生间的设置;另一方面无障碍卫生间内部设施老化,洗脸盆、小便池、马桶两侧及上方无安全扶手,卫生间地面未铺设防滑材料,等等。

(三)文明化障碍创设困难,校园氛围有待优化。校园文化氛围状态对教育实效的影响是无形且不可忽视的。现阶段高校文化氛围对残疾人的容纳度有限,在传统的观念中,特殊教育是和普通教育相对的一个封闭的体系,目前在我国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残疾学生仅占残疾人总数的0.03%,在普通高校就读的比例就更低。因此,在大多数人的潜意识里,残疾人几乎不可能进入普通高校就读。在诸如此类认知偏差下形成的校园氛围迫使普通人在认知与行为上对有特殊需要人群的友善度相对较低,间接导致“形式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不等”的现象出现。另外,由于无障碍概念的模糊,校园人道主义观念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致使残疾人与教师、残疾人与同伴、残疾人与领导之间的交往陷入尴尬境地。在学习环境中,教师、同伴等任何健全人的态度偏见都会使残疾人自我构建出现误解,最后表现为规避或退缩人际互动。综上所述,全方位宣传无障碍知识,营造浓厚的人道主义氛围,创建优良的校园无障碍文明环境至关重要。

(四)功能化障碍结构单一,教学模式有待转变。我国的残疾人高等教育经过近40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以残疾人在普通高等院校随班就读为基础,在高等特殊教育学院、系或专业就读为骨干,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方式就读为辅助的残疾人高等教育格局[5]。然而,就残疾人自身来说,本科院校或高等职业学校的无障碍功能化环境无论是办学课程还是教师团体都存在着发展严重失衡的问题。一是高等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面窄而单一。相对于国外而言,我国高等学校的听障学生就读专业仅局限于计算机和艺术两类,而视障学生则更多倾向于传统的推拿和针灸专业。残障学生无法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专业,从根本上限制了他们的未来发展方向。二是特教教师人才储备匮乏。我国仅有50余高校设有特殊教育专业的学位点,每年招生3200余人,山西、江西、西藏、青海和宁夏5个省(自治区)仍没有特殊教育学位点[6]。这预示着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特殊教育专业每年的毕业生数量仍无法满足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巨大需求。

(五)心理化障碍认知缺失,心理关注有待强化。残障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涵盖以下两方面:一是由于与普通学生在融合环境中共享学习、生活,易形成压抑和自卑的心态;二是许多残障大学生从小与社会脱轨,遇到问题会表现出冲动任性或退缩懦弱的情绪。关注身体(或智力)上有障碍学者的心理健康,为其提供心理咨询与援助是高校无障碍心理化环境的行动目标。当前高校对残疾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设率较低,缺少专门化的残障学生心理援助教研室。据统计显示,在心理与生理健康支持方面,曾参加过学校里的心理咨询人数仅占17.6%,参加过康复训练或治疗的仅占18.6%;从来就没有参加过心理咨询、康复训练的分别是65.5%、64.8%[7]。此外,大多数心理辅导教师未曾经过科学资质检测培训,对残障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认知不足,这就使得心理辅导教师在面对残障学生问题求助时难以对症下药,制约了残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发展。

三、校园无障碍教育环境建设的多维路径

(一)健全两大保障体系,合理完善科学提升无障碍教育环境质量。物理设施与意识形态两方面保障体系的科学建立,有助于提升高等院校无障碍教育环境质量。在物理设施上,不仅包括未建设的无障碍设施还应包含对无障碍设施乱象的整改,即保留校园中部分合理的无障碍设施,改善现有设施中不合理的地方。例如增加出入各建筑物的残疾人坡道和电梯,再如改善盲道的不合理处,增加残疾人专用卫生间等。然后再把这些分散的区域串联成网,使高校的无障碍环境系统成为网络状,让残疾学生更便利、高效地抵达学校的不同环境[8]。在意识形态方面即从校园一切人的人文态度上,积极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教育理念,弘扬扶残助残的人道主义精神,深入推进学校无障碍理念的宣传普及工作,消除一切“基于残疾的歧视”。这里着重强调的是,必须增强校风学风建设,在无形中开展师生“共情化教育”,激发每个人无目的且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人性光辉,做到对不健全人群愉快情感体验的自觉维护,发挥潜在无障碍环境应有的效果。

(二)联合三大活跃主体,上下联动协同推进无障碍校园教育氛围。管理层领导、教师、同班同学是校园活动的主力军,他们的态度及行为倾向对残弱大学生融入校园生活的状态影响极大。管理层领导要多加关注残障学生各方面的需求,优化无障碍功能的辅助工具,明确无障碍教育环境的构建目标与思路,开展灵活教育实施原则与考试评价机制,从而建立集管理、监督、协调为一体的融合教育支持系统;教师要尊重残疾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充分利用资源中心的一切设备设施为残疾大学生服务,如语音制作室、视障学生电子阅览室,等等。同学交往在校园人际互动关系中最为频繁,因而与残疾人的交往技巧就十分重要。在课堂集体讨论事情或在课外团体活动中,普通学生不仅要肯定残疾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尊重残疾大学生的意见与想法。校园环境的无障碍构建需要得到校园内全部力量的支持,积极的态度和适当的行为可以化解残疾人群活动的大部分问题。

(三)优化四大校园环境,全方位拓宽无障碍教育环境发展空间。校园环境主要包括学习环境、生活环境、舆论环境和其他环境四大领域。在学习与生活环境领域,学校要加快落实无障碍的环境保障。校内建有专门的残疾人停车位、卫生间、指示标志以及方便轮椅通行的坡路。在视障学生学习及生活的主要场所建有盲道、带有盲文的栏杆扶手,装备带有盲文、语音提示及低位按钮的无障碍电梯。配备了融合教育教学辅助设施,如具有全程语音导航功能的辅助教学网站,盲文图书专用阅览室,配有读屏软件的计算机房[9]。在社会互动和其他环境上,有效解决残障学生在网络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课堂和线上交流互动,进一步提升残疾人学生的虚拟体验。同时,心理部门要实时跟踪残疾学生线下交流状态,加强对问题学生的预约服务,为残疾人的普遍交往与学习提供便利。

(四)规范五大阵地领域,科学强化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标准与服务。加强领域联动,形成无障碍环境服务合力,科学推进健康、和谐、融合的新教育空间的合理化。第一,要改善结构性障碍。需要政府及时补齐法律、法规与制度短板,将有关无障碍理念的具体办法、技术规程、配套规定落实到学校及多方主体上,加强无障碍环境创设前、中后期的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第二,要规范物理性无障碍。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无障碍设施普及化。高校要推广无障碍理念,推动无障碍设计标准化、规范化,同时对建筑、设计类专业大学生进行无障碍环境设计培训,为其今后从事无障碍建设行业奠定理论基础。第三,要优化功能性无障碍。转变校内制度,实现课程设置的多样化。课程设计在重视发展残障学生理论类的文化素养同时,要更加注重技能实操。此外,还需要完善专业化师资管理,强化受教环境无障碍化。第四,要营造文明性无障碍。一是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好诸如抖音、快手等社交短视频、VI视觉识别系统等平台,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配合的“全纳”校园文化,也可以利用图片、表情包、动漫、歌曲等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危机干预和实践活动;二是发挥校园景观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残障、健全使用者的需求,有序地通过建设室内外导视系统、校园文化走廊等,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品味。第五,要健全心理性无障碍。增设残障大学生教育心理学和教育技法培训,设立心理服务中心和助理辅导人员,鼓励高校全员参与,增强师生间、生生间的横向融合,为其创造一个无差异的心理环境。

猜你喜欢

残疾残疾人校园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我骄傲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