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概况

2022-12-22彭媛媛叶清景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2年74期
关键词: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彭媛媛,叶清景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0;2.厦门市中医院,福建 厦门 361000)

0 引言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为特征的代谢性骨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1]。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一般指发生于70岁以后的一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

201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调查[2]指出:我国中老年骨质疏松问题严重。此外,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SOP的患病率也随之升高,其引起的疼痛、畸形及并发症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故SOP的治疗不容忽视。目前骨质疏松症多采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亦是如此,其作用主要是抑制⻣吸收(双膦酸盐)、刺激⻣形成(甲状旁腺激素)和促进⻣矿化(钙、维生素D3)[3]。但其抗骨质重吸收及促进合成代谢的作用有限,大部分药物治疗已达到平台期。此外,药物的不良反应也限制其长期应用[4]。故需探讨治疗SOP的更优方案。

2019年中华医学杂志发布的《骨质疏松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指出[5]:骨质疏松症可用针灸疗法,针灸可增加骨密度、血清钙、雌二醇水平,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且临床证实[6]:与西药相比,针灸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镇痛效果好、起效快,可缓解SOP引起的骨痛、腰背疼痛等症状。而针灸治疗SOP的形式多样,故笔者对相关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梳理总结目前针灸治疗SOP的研究进展,以期补齐西药的治疗短板,亦望系统运用针灸疗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提高疗效。

本文将通过针刺、灸法、其他疗法以及综合疗法四个方面具体论述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的针灸治疗。

1 针刺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针刺可以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疼痛症状,且可一定程度上提高骨密度水平,其临床疗效明确而显著[7]。目前临床上以体针针刺及腹针疗法治疗SOP最为常见。

1.1 体针针刺

针刺作为传统中医最具代表性的外治手段之一,具有见效快、副作用小、受众人群广的特点,可作为治疗SOP患者的中医首选疗法[8]。Schiller等[9]研究发现针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有效性,相比假针刺组,针刺具有持续且强烈的镇痛作用,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傅春杰[10]等选取86例POP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予体针针刺联合西药及单纯服用西药治疗,发现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可缓解疼痛,增加骨密度,且较西药起效更快。可见,体针针刺对SOP有效,且疗效优于西药治疗,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治疗中,体针针刺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1.2 腹针疗法

腹针疗法是由薄智云教授提出,以神阙调控系统为理论,在腹部参照“神龟图”进行选穴针刺,并施以相应的轻微刺激以调节脏腑功能、经络气血,其主要适用于久病、慢病。目前该疗法可在临床中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尤其适用于伴随腰背疼痛、骨痛等疼痛症状者。

陈文治[11]等选取60例以腰背痛为主症的SO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选择西药治疗叠加腹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对比发现,腹针疗法可提高骨密度,提升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对以腰背痛为主症的SOP患者具有明显改善作用。该研究突出了腹针疗法的镇痛作用,另一方面,有学者研究表明其镇痛效果甚至超过了传统针灸。陆亮亮[12]选取68例SOP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对比发现:在缓解SOP患者腰背疼痛方面,腹针疗法较传统针灸的疗效更为显著。

由此可见,伴有腰背疼痛、骨痛等疼痛症状的SOP患者,可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其镇痛效果显著,较常规针刺仍有一定优势。

2 灸法

2.1 温针灸

温针灸是在毫针留针时在针柄上置以艾绒(或艾条段)进行施灸,适用于既需要留针也适用于艾灸的病证。临床研究证实温针灸治疗SOP的疗效明确,且若联合康复训练、中成药等其他治疗,可增强疗效,达到缓解骨痛、增加骨密度及活动度的作用。

陈小波[13]等选择110例SOP患者进行随机试验,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使用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研究表明:研究组的骨密度、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功能障碍、疼痛、僵硬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佐证了温针灸治疗SOP的有效性,且例证了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改善SOP患者的脊柱椎间关节活动,降低疼痛程度,从而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另外,有研究证实温针灸联合强骨胶囊可提高SOP患者的骨密度,缓解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14]。

2.2 热敏灸

热敏灸是针灸的替代疗法,其点燃艾条后先施回旋灸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并施以个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出现透热、传热、热膨胀、深部热感、远方热感等特殊的热敏现象,从而提高艾灸疗效。其疗效显著,治疗范围广泛,亦可用于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李娟[15]等将70例SOP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施加热敏灸治疗,两组治疗时长相同。研究发现热敏灸联合药物治疗SOP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功能障碍,增加骨密度。可见,热敏灸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确有疗效,针对临床中畏惧针刺的SOP患者,可采用热敏灸进行治疗。

2.3 雷火灸

雷火灸又称雷火针,首见于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其本为实按灸,名老中医赵时碧主任在20世纪90年代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将其发展为悬灸,在传统雷火针的理论基础上创新发展形成“赵氏雷火灸”,其在普通艾条中糅合了其他中药成分,是治疗风寒湿邪所致痹证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16]。雷火灸具有温经、散寒、通络的作用,多用于脊柱病、四肢关节病、内脏病等所致虚寒性疼痛,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7]。

目前雷火灸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镇痛效应逐渐被证实,如徐道明[17]等使用基础治疗联合雷火灸治疗POP伴腰背疼痛者,邵鸽[18]采用振动训练联合雷火灸治疗骨质疏松症伴腰背痛者,二者通过临床研究均发现,雷火灸治疗能有效缓解POP患者的腰背疼痛症状。且有临床研究进一步细化发现:雷火灸对POP中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患者的镇痛效果亦十分显著。如余宇倩[19]等在口服药物基础上,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PMOP,这种治疗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腰背疼痛,且优于药物基础上单纯针刺组,例证了雷火灸对PMOP伴腰背痛患者的镇痛作用,但目前临床上雷火灸治疗POP中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的报道并不多。

雷火灸因其本身灸量大,具有温经、散寒、通络作用,配合穴位本身的穴性,通则不痛,荣则不痛,故可起到镇痛效果。其对于POP、PMOP患者均有镇痛作用,引而申之,其对于SOP患者未尝不可起到镇痛温阳的作用,这可能将会是灸法治疗SOP的新思路,可在临床中针对证型施以穴位调整以优化方案。

3 其他疗法

3.1 推拿、康复

推拿及康复均是纯绿色的物理疗法,舒适度较高,且无毒副作用,现临床研究证实二者均可缓解骨质疏松性疼痛,推拿可提高骨密度[20],康复锻炼可增加关节活动度[13],可进一步运用于临床。

众所周知,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较低,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故目前对于推拿运用于SOP患者的治疗仍存在争议,但临床证实若避免使用重按、叩击、扳、抖等手法,推拿可缓解患者疼痛感,松解组织痉挛[21]。故在把握大原则的框架施以推拿手法治疗SOP是切实可行的。

康复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其包括主、被动运动,其在治疗SOP患者活动受限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尹德铭[22]等经过临床研究证实,运动康复治疗可增加骨骼肌量,增强收缩力,从而刺激骨的生成,从而提高骨密度,缓解SOP伴随的骨质疏松症疼痛,改善关节活动。

3.2 穴位贴敷

穴位贴敷将穴位穴性及贴敷药物的药性相结合,具有作用精准、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等优点,临床证实穴位贴敷可有效提高SOP患者的骨密度,缓解其腰背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穴位贴敷治疗SOP的疗效与穴位、药物的选择及贴敷时机密切有关。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有肉桂、淫羊藿、杜仲等;穴位选择以神阙、命门、肾俞、脾俞、气海等穴位为主,也可选择阿是穴[23]。高静[24]等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根据子午流注纳支法的原则选取阴谷、太溪、大钟、复溜、至阴进行按时穴位贴敷,对照组对所选取的穴位进行非按时穴位贴敷,该研究验证了穴位贴敷对SOP的疗效,也证实了子午流注纳支法理论指导下确定贴敷时机的确能提高临床疗效。穴位贴敷除单独运用外,亦可与其他治疗叠加使用。陈勇[25]等研究发现,药物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加穴位贴敷治疗SOP有助于提升患者骨密度,改善骨代谢,减轻症状,疗效显著。

由此可见,穴位贴敷可运用于SOP患者,可单独使用,亦可叠加使用,均可提高SOP患者的生活质量,若欲进一步提高疗效,可辅以子午流注纳支法理论指导贴敷时机。

3.3 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亦可用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华英[26]等在常规口服药物基础上加用鲑鱼降钙素穴位注射脾俞、肾俞治疗骨质疏松症,对比常规口服药物基础上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发现穴位注射治疗SOP患者腰背痛的临床疗效优于肌肉注射,可缓解临床症状,并减少止痛药物的使用。此外,邹晓静[27]等再次例证穴位注射治疗SOP疗效显著,研究发现足三里、肾俞注射鲑鱼降钙素治疗SOP有效,可提高骨密度值,改善临床症状。可见,穴位注射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也是治疗SOP的有效手段。

4 综合疗法

4.1 针灸结合

中医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机关键在于肾虚、骨枯、髓减,利用针刺、艾灸的方式,不仅可以达到养骨增髓,还可以实现补益脾肾的效果[28],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为临床治疗SOP提供了新思路。

目前多项临床研究证实了针灸督脉为主治疗SOP的有效性。如张琴[29]等选取32例SOP患者,并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服用西药,研究组选取督脉穴位为主穴进行针刺,并配合温和灸,研究表明较常规西药治疗,针灸督脉为主治疗SOP可明显缓解关节疼痛及肿胀,并改善关节功能,且疗效优于西药;另外还可避免西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许绍菲[30]等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选取240例SOP患者,研究方法亦采用西药对比督脉针刺联合温和灸,进一步证实督脉针灸治疗SOP的疗效。可见,针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针灸督脉为主的疗效优于西药治疗,可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4.2 针推结合

临床研究表明,针灸与推拿手法相结合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可显著缓解其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平衡,提高生活质量。王彤[31-32]等通过肢体远端针灸结合腰部推拿治疗SOP发现:远针近推法可刺激调节腰椎生物力学结构,重建腰椎力学平衡,且能有效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虚型腰痛,但其治疗需长疗程,一般在2-3月以上。远针近推法较易被患者接受,可缓解SOP所致疼痛,对于需长疗程治疗的患者,该疗法可提高其依从性,这种综合疗法可能会成为现代临床治疗的发展趋势。

4.3 针药结合

目前中医大多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病位在骨,与肾、肝、脾三脏密切相关,而肾虚则为关键病机,致气血失和,经络痹阻,骨失濡养而发病。临床证实中药汤剂治疗SOP患者的疗效明确,其治疗多从补益脾肾、疏肝解瘀着手,可起到补肾强骨等作用,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更能增益其疗效,对SOP患者伴随的疼痛症状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如周志华[33]选取112例老年性OP患者,采用电针联合补肾健脾方进行治疗,发现该疗法有助于改善老年性OP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减轻疼痛,且安全性、依从性高,从而改善疾病预后。

4 小结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是一种多种因素导致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伴随现代医学水平的发展,医学对防治SOP的探索也愈发深入,针灸更是如此。目前针灸治疗SOP的形式多样、疗效显著,特别是在缓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疼痛方面,其具有易实行、不良反应少、绿色安全等特点,可有效改善患者骨密度,缓解疼痛,减少不良反应,进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降低死亡率。如腹针疗法、雷火灸等可明显缓解SOP的疼痛症状;针对畏惧针刺的患者则可采用热敏灸、推拿及康复治疗,其可缓解骨痛、改善骨密度及活动度;此外,针灸结合、针推结合、针药结合等综合疗法在针灸治疗SOP的序贯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其也有不足,针灸治疗SOP的方式多样,但未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医者多以自身经验为主进行治疗,望在临床中进一步扩充积累经验,以运用疗效明确的方式为主要治疗手段,此外再进行扩充调整,以期早日形成统一的针灸治疗SOP的诊疗标准。

猜你喜欢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得了老年性骨质疏松怎么办?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OSTEOSPACE型超声骨密度仪故障案例解析
从虚从瘀论治老年性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