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记者在新闻采访工作中的提问方法与技巧

2022-12-22大连新闻传媒集团王新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20期
关键词:电视记者被采访者新闻记者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王新淞

伴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媒体也应运而生。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新闻工作者的相关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难度。在当下生活发展的背景下,新闻相关人员要想做好这个工作,就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要掌握采访技巧和采访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

1.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原则

1.1 提前制定计划

对于电视新闻工作者而言,在开展新闻采访工作的过程中,要明确具体的提问原则。首先应该在采访工作开始之前制定详细的采访计划和采访方案,还应该明确采访的核心内容。首先应该围绕本次采访中的重点部分开展相关的探讨工作,例如在采访的时候要突出某一个关键词或者某一个关键点,还要从根本上保证采访工作的实效性和真实性。在实际开展新闻采访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要准确的把握具体的注意事项,要考虑一些问题和具体采访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内容知识比较多,所以在采访的时候应该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好的氛围可以让被采访者在短时间之内投入到采访状态。新闻工作者必须要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采访能力,在采访的过程中要基于受访者更多的自由,不能让受访者感觉过于约束。还应该灵活的对各种问题进行提问,在正式开展采访工作之前,要对后期采访工作中的一些重点和关键词进行重点的标记。这种方式可以减轻记者后续的工作压力,也能够确保采访工作的时效性和真实性。

1.2 全面了解受访者

全面认识和了解采访对象是非常重要的,新闻工作者要想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就应该深入了解受访者。例如在正式开展采访工作之前,新闻工作者可以了解受访者的家庭背景或者与受访者相关的工作经历。在对受访者有初步的认识之后,进一步开展后续的采访工作。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应该想办法获取一些受访者的信息和数据,要多与受访者进行沟通交流,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必须要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新闻记者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新闻记者要明确采访的重点,了解受访者在采访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正式开展采访工作之前,为了能够给受访者留下更好的印象,新闻记者应该事先了解受访者的一些信息。了解了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和基本的性格脾气之后,可以有更加明确的采访方向和采访目的,也能够更好的对受访者进行初步的分析。在后续对受访者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应该采取谦和的态度,如果受访者有抵触情绪,不能咄咄逼人的提问,更不能追问不停,要采取婉转的语气进行提问,这样才能够达到更好的采访效果。

1.3 适当学会倾听

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本身是直接与受访者打交道的一个岗位,所以在实际采访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必须要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在采访时要想获得理想的采访效果,想获得更多的数据资料和信息就必须从根本上,从内心深处尊重受访者,而且要表现出尊重受访者的言语和行为。在和受访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只有从内心深处让受访者对自己产生信任,才能够有效的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和距离,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料数据和信息。所以在实际进行采访提问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学会倾听受访者。新闻工作者提出一个问题,让受访者回答,受访者在回答的过程中,如果新闻记者出现抢答的情况,很容易扰乱受访者思路,打断受访者所说的重点。甚至会给受访者留下不好的印象和体验,从而让受访者产生负面情绪不予配合。在对受访者进行提问的时候,也应该准确的把握提问的时机,不能盲目的提问,也不能够硬性提问。只有从根本上考虑到受访者的具体情绪才能够更好的完成采访工作。只有让受访者感受到新闻记者对自己的尊重,从而更有兴趣回答记者提出的一些问题,达到更好的采访效果。

2.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特点

2.1 采访工作的创新性

记者在开展新闻采访工作的时候,要保证采访工作的创新性。除了采用你问我答的形式之外,还可以通过与采访对象交流沟通的方式来获取一定的信息。在采访工作中,往往是在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的过程中,不经意间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因为记者在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让受访者放松自己的抵触心理和警惕心理,也能够让记者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同时,记者采访时也应该不断关注受访者的情绪变化,如果受访者遇到一些比较敏感的话题,可能会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在出现这种情况之后,记者首先可以通过转移话题的方式平复受访者的情绪,然后要平和地和受访者进行沟通,缓解受访者焦虑的心理。

2.2 采访工作的灵活性

在实际开展新闻采访工作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该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因为新闻采访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并不是固定的,在后续实际开展采访工作时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甚至是一些突发状况。部分新闻记者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整体的思路相对单一,没有及时进行转变,导致自己的思维存在一定的问题。新闻采访工作者,如果不能采取灵活的思维开展采访工作,容易造成后期写稿缺少深度,编辑困难等问题,如果采访内容不够深入或者没有采访到受访者的准确观点,还会影响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新闻工作者在采访过程中遇突发情况,如不能灵活应变,转变思路,本次采访完成后,还可能会陷入补采的窘境,而此时的受访者,是否继续配合还是未知数,很可能由于受访者的不配合,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导致后期的编辑工作不能正常进行。

新闻工作者在具有灵活应变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要根据当前问题的实际情况及时转变自己的思路,达到采访效果。因此,采访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该注重一些细节方面的变化和把握。在采访工作开展之前,应该要考虑到后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即使后续出现问题之后也能够更好的进行应对。要时刻关注受访者的情绪变化,了解受访者的实际需求。

3.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的常用采访方法和技巧

3.1 常用方法

对于采访工作而言,新闻工作者的采访方法非常重要,不同的采访提问方法所产生的访问效果不同。当前新闻电视记者在采访工作时常用到的提问方法有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和引导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是当前采访工作中常用到的一种提问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记者针对采访对象进行直接提问。直接提出问题,让采访对象回答。一般这些问题答案只有两种,“是”或者“不是”。通过这种方式对受访者进行提问,能够保证提问的答案更加明确,也可以避免受访者在这一过程中出现模糊性的答案。这种封闭式的提问方式,更多的出现于一些对于数据和答案准确性较高的新闻采访中。这种采访模式操作简单,答案明了。但是由于提问的模式过于直接,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引起采访对象的反感心理。所以这对于电视记者又有一定的考验,要求电视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重视自己语气语调和自己情绪的把握。要从根本上意识到封闭式提问的弊端,尽可能的缓解封闭式提问给受访者所带来的不良感受和不良体验。

开放式提问也是当前应用的重要提问方式之一,更多的被应用于当前普通的具体新闻采访工作中。在开放式的提问中,新闻记者不会给出一个特定的话题或者某一范围内的答案,更多的是希望受访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真正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虽然开放式问题不会给受访者造成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但是这些问题的设置也不是随意的。电视新闻记者同样应该要继续关注受访者的实际情况,根据受访者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具体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也应该在采访工作开展之前进行系统的规划和预设,只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之后,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开放式的问题。

引导式提问是指在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对受访者思维的一种引导。这也是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过程中自己设置的提问环节,因为考虑到受访者不可能完全回答出新闻记者的所有问题,所以新闻记者要对受访者的思想情绪进行细致的观察,如果发现回答问题时存在困难,就应该及时对其进行引导。要逐步引导被采访对象,可以慢慢的讲述一些内容,慢慢的说出一些答案。这种引导式问题的提问方式对于电视记者的要求比较高,需要电视记者能够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设置,同时在对受访者引导的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3.2 提问技巧

对于新闻采访工作而言,不同的提问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不同,要想达到理想的提问效果,新闻工作者还应该准确的把握采访工作的提问技巧。首先要采取对话型的采访提问技巧,对话型的采访也是当前新闻采访工作中的常见类型和常见形式,在这一过程中重点关注的内容是具体的提问语境和被采访者的具体状态。记者应该根据被采访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营造良好的采访环境,能够让被采访者在短时间之内更加积极的融入到采访工作中。

诱导型采访提问技巧也是新闻工作者应该掌握的一种提问方法,有些被采访者出于某些原因不想直接陈述事实,可能会表述出一些与事实存在出入的内容。此时,新闻记者就应该进行引导,要通过诱导的方式,合理的创设情境和问题,达到层层递进的方式,诱导被采访者说出真实的事情。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直接与采访对象进行对话,也可以避免一些敏感的问题。

4.电视记者新闻采访工作中提问的建议

4.1 营造提问气氛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要想从根本上提高采访水平,首先应该注重提问气氛的营造。在实际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要意识到融洽气氛营造的重要性。营造了融洽的气氛之后,更利于后续采访工作的开展,也能够给受访者带来更大的放松感。在采访的过程中,受访者可能会存在心情过于激动的情况,如果心情过于激动,思维出现混乱,语言就会出现混乱,对于某些事情表达不够清晰。采访的时间是有限的,记者应该从根本上意识到这些问题,在对受访者进行采访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存在的外在因素。你要创造融洽的氛围,融洽的氛围,能够缓解被采访者的紧张感。

在开展采访工作之前,记者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明确采访的内容以及被采访者的基本情况。例如,采访的内容中包含着比较多的负面内容,记者就应该考虑到后续被采访者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是否可能出现情绪激动的情况。采访的过程中还应该合理地把握时间和地点,要保证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要考虑到一些外在因素对采访工作所造成的影响。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的言行举止是非常重要的,记者的一些举动和行为都会直接影响受访者的情绪。所以记者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重自己行为习惯的把握,要给被采访者足够的尊重。

4.2 善于倾听

对于采访工作而言,善于倾听是非常重要的。记者必须要有足够的礼貌,善于倾听,是给予对方最大的尊重。所以在实际采访的过程中,记者首先应该要让受访者对事情的基本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在描述的过程中记者要给受访者足够的尊重。不能轻易地打断受访者,这也是记者这一行业的必备素质。如果受访者在描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多次被打断,可能会让其内心产生反感心理,从而导致采访质量不理想。

当然,善于倾听并不是从头至尾的听受访者描述,而是要学会在恰当的时候迎合受访者,可以和受访者进行沟通,但是不能打断。例如,如果受访者在描述的过程中突然停止,记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素养,要巧妙地寻找一些方式来缓解现场尴尬的气氛。例如,记者可以说一些相对趣味性的语言和受访者进行互动,或者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对受访者做出一定的回应。记者的这种行为能够让整体的采访工作效果更加理想,也可以全面提高采访的质量。

4.3 加强应变能力

对于记者这一行业而言,采访的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可控的客观因素。很多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希望能够通过与受访者的交谈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在实际采访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事先没有预料到。受访者遇到这种话题和内容的时候,一般会拒绝回答,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就要权衡和把握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如果继续追问的话,可能会引起受访者的反感,甚至还会使场面一度尴尬,或者是与受访者之间闹僵关系。所以新闻采访工作者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及时关注局势的变化,在采访的时候应该根据受访者的态度进行分析。要注意观察,观察受访者态度和神态,以此来对问题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而且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把握好问题的尺度。例如,记者在突发事件现场采访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周边环境,想要在围观群众中找到能配合的受访者,首先要观察其行为举止,是否善于言表,与围观群众交谈时观点是否正确。记者现场尽量与素质高的群众交流,否则盲目的寻找采访对象,很容易造成受访者的不配合,发生矛盾。采访的时候新闻记者不能够急于求成,如果在采访的时候过于着急,可能会触碰受访者的底线,从而影响最终的采访效果。

4.4 提高观察能力

记者在开展现场采访工作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通过观察受访者神态,获得一些新闻内容和新闻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开展新闻调查工作之后,能够更加吸引读者的兴趣。在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提高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加强应变能力,拓宽自己的视野,还应该不断尝试不同类型的工作模式,要多与他人进行交流,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从而提高采访效果。

总而言之,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开展采访工作的过程中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要学会提问,善于倾听,营造采访气氛学会化解尴尬。同时新闻工作者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在采访工作开始之前,要制定好详细的采访计划和采访内容,还应该分析采访工作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事先制定好计划,避免遇到突发状况不知所措。在采访受访者时,要尊重受访者,注重采访的方法和技巧,全面提高采编工作的质量。新闻工作者必须要具有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采访时才能获得更加理想的采访效果。

猜你喜欢

电视记者被采访者新闻记者
公 示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电视记者编辑的职业素养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记者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县级台采编播一体化电视记者需具备的能力素质
浅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新闻记者的采访技巧
公共突发事件报道中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