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及方向探索

2022-12-22汝州市融媒体中心马亚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2年20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民生栏目

■汝州市融媒体中心:马亚飞

目前,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在内容、形式上都存在着单一的问题,急需进行改革。在今后的发展中,要注重在内容、形式上创新,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网络技术开发新闻传播渠道,增强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效果,为受众群体提供人性化、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1.当下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

1.1 收视率与回报率较高

我国的民生新闻发展迅速,已是当今传媒行业的主流,在社会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收视率、回报率都要高于其他类型的电视节目,它的生命力是毋庸置疑的。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采用群众比较喜爱的方式进行报道,与现实生活、群众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可以缩短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提高新闻节目的可信度。

1.2 节目内容存在同质化现象

近几年来,电视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电视台也纷纷把重点放在了民生新闻上,但由于栏目太多,节目的质量太差,节目的形式太单调,很难给观众带来更多的趣味性、多元化的新闻节目,从而会影响收视率和播放效果,从而降低节目的利润,甚至会影响节目的质量。特别是随着新媒介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获得生活必需品的新闻,但由于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便捷和多样化的需要。

1.3 栏目与受众和新闻的互动手段愈发丰富

进一步丰富栏目与受众和新闻的互动渠道,有助于提高栏目的新闻搜索能力和服务能力,扩大电视新闻栏目的影响力。目前,一些国家的民生类新闻栏目已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APP,通过微信等方式,使新闻节目与受众之间不断地进行互动。栏目以微信与民生新闻为载体,将服务内容融入新媒体,使新媒体从热点向传统媒介的转变。与传统的电话沟通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新闻检索与公共互动更为开放、方便,可以通过视频、图文等多种方式及时向节目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意见,从而推动电视民生类节目的健康发展。

1.4 大事件直播+新媒体预览功能不断加强

大事件的实况转播+新媒体预览的水平是从某种意义上体现出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报道能力。以杭州新闻台来说,它在大事件的现场直播和媒体融合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例如,该频道报道了于2018年5月份杭州出现的一场特大暴雨,除了采用传统的现场直播外,还采用了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从早晨七点起,该栏目不断推出最新的短片,让观众无论在家中或驾车途中,都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最新、最权威的资讯,从而有效地扩展电视的服务功能和影响力。其他地方的新闻节目也可以从这一模式中汲取经验。比如,在新闻发布会上,每个人都是话筒,每个人都是记者,所以,在新闻节目开始播放的那一刻,人们就会知道一些零散的新闻,而民生新闻,也可以通过微信,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来占据网络的资源比例。同时,还能凝聚广大网友的力量,从大量的资讯中发掘出电视新闻的线索,拓宽题材的来源。当然,在媒介和数据信息的多样化整合下,民生新闻的发展也是必要的。电视民生新闻所要求的媒体融合,应该是以更开放的方式分享资源,让更多的媒体人参与进来,然后,利用自己所掌握的自媒体资讯,建立一个大数据平台,精准推送适合每个人的节目,并在节目开始前推送预告,抢占线上手机、电脑、车载、智能家居等跨屏资源,真正实现个性化定制。

2.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阶段

电视民生新闻可分为反复酝酿、悄然兴起、蓬勃发展、深入反省四个阶段。

2.1 反复酝酿阶段

21世纪后期,记者们开始探讨怎样才能更好地反映人民的生活。在改革的内容中,明确提出要与人民群众保持紧密的联系,以人民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人民群众所关心的角度来进行报道。改革的内容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体现了人民的期望。完全抛弃“假大空”的报道方式,是对记者的基本要求。新闻播报要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广播所感兴趣的信息。从90年代开始,央视、地方台先后推出了《背后的故事》《访谈录》等系列新闻栏目,真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2.2 悄然兴起阶段

90年代中叶,《第七日》《现场》等具有鲜明的民生新闻特征的栏目,得到了广大听众的好评,各地电视台也纷纷效仿,类似的节目层出不穷,民生类的电视新闻也悄然崛起。

2.3 蓬勃发展阶段

《南京零距离》第一次将“民生新闻”这一概念清晰地引入,从而促进了民生新闻的发展。节目播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一时间,民生类电视新闻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此类报道不断涌现。同时,民生的消息也是众说纷纭。一些民生类的新闻节目,由于其报道的内容太过细枝末节,不但浪费了受众的时间,还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使得民生类新闻成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2.4 深刻反思阶段

随着我国电视民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相关人员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所以,必须厘清“民生新闻”的含义,认清“民生新闻”的定位,放慢发展步伐,夯实民生新闻发展的根基。

3.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

3.1 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

而电视上的民生新闻,则是让民众能够更好地了解民生,表达自己的心声,从而获得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在今后的发展中,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必须改变固定的内容和形式,坚持创新的原则,根据当代大众的思维趋势,对内容和形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同时要注重新闻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新,设置多样化的新闻栏目,既能满足不同受众的需要,又能提高观众的关注度,比如在相关的栏目中设置有趣的内容、新颖的形式,激发观众的观赏性,从而达到提高收视率、提高知名度、提高社会影响力的目的。

3.2 引领正确的价值观

电视民生类新闻节目含有丰富的情绪成分,它所传达的信息与内容将直接影响到观众的价值观。所以,必须注重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设置正面、积极的新闻,既要准确引导舆论,又要防止庸俗,才能体现出电视民生新闻的知识性和科学性。同时,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理念,既要有政治敏锐性,要有历史使命感,要有社会责任感。

3.3 提升节目的新鲜感

现在许多电视节目为了提高收视率和关注度,都会请一些当红的明星来做嘉宾,这样的宣传效果非常好。民生类电视新闻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它作为大众获得新闻信息的一个平台,邀请一些有影响力的人来做客,与公众一起探讨热点问题,对新闻提供自己独特的观点,从而形成更好的节目氛围,增加节目的知名度。

3.4 打造双向互动传播模式

传统的电视民生新闻多为单向传播,受众对相关内容的接受是被动的,难以通过与新闻主题的互动。通过运用新媒体平台、网络平台等方式与受众进行互动,为受众群体提供表达观点的空间,通过对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挖掘利用,根据受众需要制作新闻节目。首先,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上,可以设置一些具有延伸性的话题,引起观众的共鸣,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成为热门话题。其次,在讨论与交流的同时,要广泛地进行,以获取更广泛的边际价值。最后,要优化节目和观众的互动方式,减少中间比较复杂的环节,简化互动形式,提高互动效果,增加观众的体验,从而实现新闻传播的更好效果。

3.5 打造良好的节目生态链

民生新闻节目在发展初期深受广大观众的重视和认同,但随着新媒介时代,受众面逐渐萎缩,关注度逐渐下降,这是因为民生新闻已不能与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需求相互适应,即使在新闻节目中讲述的是民生话题、民生诉求和故事,但新闻传播、诉求表达具有封闭性的特点,主要由编辑组进行选择,存在单一性、枯燥性的问题,难以满足受众的真实需求,长此以往,很多受众群体不再选择观看电视民生节目,导致节目收视率降低。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顺应融媒体时代的要求,坚持开放的原则,建立起一个具有用户依赖性的生态链。通过网络平台、新媒体平台等多种渠道与观众进行交流,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新闻节目;同时,要改变以往的单一播出方式,构建“在播”“在线”“在场”“在商”的多维空间,促进“民生”新闻栏目的健康发展。通过各种媒体手段的结合,可以有效地调动新媒体和网络资源的交互作用,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积极探索全新互动形式下的平台传播规律,在得到新闻线索,进行现场思考的时候,要多考虑互联网新闻和电视新闻角度的采编融合,做好新闻信息发布的前瞻性。比如,当记者们知道了新闻的主题之后,他们会立刻赶到现场进行采访,然后用短信或者电话的形式,将新闻的内容发布在新闻网站上,然后再加上对后续的报道,从而实现了网络和电视两个平台的互动和发展。民生新闻在不同媒体间的传播模式,将会影响到媒体融合后的多元化传播模式。这就是对新闻采编的要求,同时也要坚持移动互联平台的时效性、电视终端对深度的多渠道传播。在新媒介环境下,节目形式的创新必须在整个媒介层面上建立起密切的互动关系。以往的电视媒介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并不密切。在当今的全媒体时代,传媒的整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新闻资讯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不再频繁,而受众也从原来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主动接受。在全媒体时代,纸媒、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都有了清晰的分工,只有如此,各个媒介在内容和模式的创新上,才能形成相互影响、合作共赢的全媒体全新生态圈。

3.6 优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化发展战略布局

电视民生新闻一直坚持“内容为王”的经营理念,但在新媒介的冲击下,作为“王牌”的民生类电视节目,在新媒介的影响下,节目资源的传递速度不如网络媒介快捷,面对融媒创新的媒体大环境,传统电视媒体也一改往日信息资源提供商的强势地位,现在也需要和互联网上的新媒体一起,共同面对供给节目信息方式的转变。首先,必须把民生类节目的品牌化作为保障,才能在全媒体时代,以收视率为诱饵的电视节目,获得一席之地。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各大电视传媒公司除了要保证自己的节目质量,还必须要保证节目的质量,这样的话,节目的收视率和广告赞助,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的发展。

3.7 优化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媒介策划营销

在当前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模式发生变化的今天,必须学习如何加强媒体营销的宣传与提高。依靠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进行商品营销的传统企业,在新媒介出现后,悄然发生了变化。一大批公司,从电视、广播、纸媒等行业,逐渐减少了对网络的投资。面对着自己的广告赞助商向其他媒体推广的现状,在保证自己的节目质量的同时,也要通过自己的节目来吸引更多的公司来进行广告的赞助,同时也要通过线下的互动来增加节目的生命力,让观众和节目更接近,也方便了潜在的广告商提供宣传的观察和思考平台。这也算是缓解了电视民生类新闻栏目缺少赞助商的尴尬。除了线下的推广活动,节目组的人还可以在线上为赞助商做广告,利用自己的品牌效应,在网络上推广广告,以此来实现广告公司在虚拟环境中的利润。

4.电视民生新闻未来发展的注意事项

4.1 注意新闻本质的把控

当前,民生类电视节目更多地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通过对民众的全面调研,使他们所关注的信息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就要坚持“贴近人民群众”的基本原则,对新闻的本质进行全面、准确地把握,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4.2 注意把控新闻内容

要保证新闻内容的质量,必须对内容进行严格的管理,一是要正确把握报道的视角,剔除低俗的内容,挖掘大众需要的内容、关心的事件,及时地进行报道,同时要及时性地进行舆论传达,通过高质量的新闻内容为人民、为社会提供服务。其次,要进行深度报道,特别是在新媒介时代,大量的新闻事件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传播,因此,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冗余问题,并且由于碎片化的报道不能充分、深入地传递事实,也就不能给大众提供完整的新闻资讯。电视民生类节目要充分挖掘新闻事件,对其原因、过程、最终结局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借助其可信度的优势,提高受众的黏性。最后,对所发布的民生新闻,要做到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到既要做到真实,又要做到正确的引导,才能保证新闻的正确传播。

4.3 注意打造传播平台

在电视民生新闻中,要拓展其传播渠道、提高其传播效果,必须通过新媒介技术为受众创造多元化、便利性的传播途径。首先,要建立一个专用的门户网站,开通微博、微信等平台,把民生类新闻栏目与观众的距离拉得更近,与观众进行及时的交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提高节目的信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其次,要对各类新闻事件进行及时的更新和传递,不能单纯地将相关的信息进行剪辑、拷贝,而应发展具有特色、简易性的新闻,以适应不同的读者需要。此外,还要使用生动的文字,以增强画面的感觉,从而引起观众的关注。通过手机APP、手机终端、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平台,拓宽传播渠道,构建传播平台。

5.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建议

5.1 要有大局意识

只有把民生的大事件用百姓的视角来呈现,才能改变新闻的内容太过细枝末节的情况。时政新闻在普通民众中没有什么吸引力,因此,必须从全局着眼,抓住其内涵,扭转“说小事”的状况;抓住时政新闻与民众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让时政新闻更贴近百姓的生活,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入百姓的生活,到庆丰包子店,强调“以食品安全为先”的报道,就能感觉到主席的亲切、亲民。

5.2 民生新闻要学会讲故事

世界范围内的电视新闻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讲故事,讲故事时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把故事的情节呈现出来,要把国家的政策和民生联系起来,充分体现出人文情怀,形成自己的特色。

5.3 民生新闻应注重审美

记者们竭尽全力地把生活中的丑恶表现出来,以博得民众的关注。民生新闻应该重视审美,更多地展示生活美,把“美”和“真”相结合。电视新闻的审美需要依靠新闻的真实性。为了迎合受众的审美趣味,现代电视民生新闻过分关注琐碎、奇事等,扭曲了现实生活的本来面目。民生新闻要尽可能地反映现实,不能一味地追逐阴暗面,还要把群众最关注、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时报道。

6.结语

总之,电视民生新闻在今后的发展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成为大众话语的载体,而在我国,民生问题是当前最为突出的一个现实问题。实践证明,要想使民生新闻工作更加完善,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媒体环境,使其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民生栏目
声音栏目 与您同行 食安天下 掷地有声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The More We Get Together
Baa, Baa, Black Sheep
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传播路径与策略
融媒体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
新闻主持人采编播一体化研究
栏目主持人语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