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专业“三三制”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构建*
2022-12-22臧谋红
赵 靖 臧谋红
(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安徽 六安 237005)
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1]。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中国职业教育未来5-10年的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但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根据职教二十条方案精神,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医学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探索护理专业学生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共同促进护理行业水平的提高,学院近年来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规模、层次和布局,积极探索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人才、教育与产业有机结合,对新时代提升高职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动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二、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1.人文素养及临床实践能力偏弱
医学类高等职业教育由于课时的限制,无法同时兼顾人文素养的培养理论知识的学习。内容不够深刻,形式过于单一。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存在投入经费不足,重视程度不到位,还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政策落实上不到位等等现象[3]。医学类职业院校专业课比重较大,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学习专业课。由于见习实习时长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大量动手实践的需求。医学生考试需要积累大量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和临床思维训练往往容易被忽视,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医学生们无法迅速适应临床工作流程。
2.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
医学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缺无法做到与时俱进,相对于市场需求,人才培养是滞后的。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疾病预防、中医保健、社区医疗、传染病防治、公卫预防等有着日益增长的需求。医学前沿技术也日新月异。当前医学院校对人文科学育人功能的重视程度不足,人文教育的养成很缺乏[4]。职业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由人文素质培养、身心素质培养这两项指标构成[5]。因此,人文素养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职业精神的形成。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不够“专业化”。受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限制,我们的专业教学较为明显的表现出,脱离专业谈理论,从书本到书本。二是专业教育不够“职业化”。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不够贴近临床。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灵活性和自主性,从理论到理论,理实一体化融合度不够,所学内容与职业实际的联系不够密切。
3.校企合作深度不够。
学校和企业合作融合度不够,职业院校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创新创业、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不足。职业院校教师和临床一线专家、高技能人才双向流动的力度不够。大部分专业教师,都是通过单位招考进入职业院校任教,入校后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下基层或者临床一线锻炼,虽然具备学历但是自身并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除了老教师带教之外只能自主学习,没有真实而系统的临床实践。
三、“三三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三三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支持的教学模式是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要在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水平,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是针对性较强的人才培养。针对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积极开展“三三制”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办学:根据院方需要,每年遴选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从第二学年起在院方接受专业学习,同时在院方指导下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期满并通过院方考核合格后,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与医院签订就业协议,正式入职。校企双方就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进行深度融合。第一个“三”指的是教师层面,分别从课程体系共建,师资互通共育,互相质量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校企合作。第二个“三”指的是学生层面。分别从在校理实一体教学,企业工学结合,实习就业一体化三个方面进行校企合作。
1.教师层面
(1)校企共建体系
学院教师进行深入的企业调研,召开企业实践专家研讨会。专家组结构专业化强,可以更加深入透彻分析专业人才需求量,从而形成更为科学的文书报告。学校通过深度合作,并对企业实际人才需求和可以提供的工作岗位认知明确,根据学院现有条件和企业需求重构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充分考虑课程的结构的不同特点建设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构建更加符合总体发展的综合性培养方式。在此基础上,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习实训。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建立共建共享平台的资源认证标准,进一步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与企业合作建设更加贴近临床的工作教材,企业专业教材随信息技术发展和医院情况及时动态更新。校企合作课程设置中,临床实践占整个学时比例达到75%,学生在企业导师带教指导下,充分接触临床、理实一体,锻炼了较强的临床适应性。
(2)校企共育师资
校企合作共建师资团队与管理队伍。“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性人才为目标,想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学校必须拥有良好的专业教师,企业也要提供技术专家,共同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只有学校与企业共享教育资源,才能在培养人才方面起到最大作用,共同合理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授课教师由医院从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临床医护人员中选拔,经培训后担任授课任务或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同时,学校每年定期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院方挂职锻炼,培养“双师”型师资并聘请院方相关专业人员为学校教师,进行企业文化讲座,并参与校方的教育教学工作。
(3)校企共评质量
校企合作“三三制”人才培养是按照相关的临床岗位标准,为企业定制人才。培养符合临床需求的人才质量是最重要的,要有更加高质量和相对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则需要全面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做支撑。“三三制”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需要由企业、学校、以及评价机构三方共同设计、制定并承担后期的人才质量评价等工作。企业方和学校方可以联合制定符合校企双方的人才验收质量评价体系。校企双方要在“三三制”人才培养协议的下,共同制定质量评价指标,不断改进合作培养,构建更有效规范的评价体系。在教育教学中,学校将更多的企业文化教育前移融入到学校,加对学生的爱岗敬业教育,培养学生临床协作能力,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劳模精神。合作单位对毕业生的技术水平、职业人文素养和责任意识等方面加强评价。
2.学生层面
(1)在校理实一体
按照医院临床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突出够用、实用、适用的原则,并以护士岗位工作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模块化课程和项目化教学内容,项目是由医院护理专家共同参与设计的,它既反映了临床工作对学生的要求,有代表了护理行业领域发展的方向,同时也体现职业院校的特点。学生提前适应理实一体学习体系,课程体系多采用项目化改革,实训室完善,配备合理。在此阶段,带领学生参观订单企业,在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后做出选择,并与学校和合作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学校在课程设置时,会在第一年设置文化基础课及基础的专业课程,并在教学中融入订单企业的企业文化,让学生最开始就对未来所要工作的企业充满信心。学院十分重视护理专业实验室建设。现有条件能够满足护理专业实验实训需要,实验开出率达98%以上。
(2)企业工学结合
学生上午在科室临床实习,下午进行理论集中授课。在企业学习过程中,充分融入临床学习,开拓眼界,及时实践,保证工学结合。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校企合作建设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合作开发教材,结合医院需求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学校会将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做为主要的培养内容,理论课程由学校制定考核的标准,在实践课时由学校和企业专家共同制定标准,凸显订单培养的针对性等特点,全方位的提高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质量。在学期期末,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教学考核。
(3)实习就业一体
通过理实一体项目化学习打好理论基础,工学结合将临床和理论融会贯通,学生的基础理论、技能水平和人文素养均得到有效提升。通过这一培养方式,学生可以更好的将学校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实践中,为今后的上岗达到很好的衔接作用,实现无缝就业学院拓宽了就业渠道,企业避免重复培训新护生,在实习与就业之间实现无缝对接,校企双方实现双赢,学生实习就业实现一体化。
四、预期目标与成果
1.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护理专业师资队伍结构单一,大部分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的本科或者硕士研究生,理论基础较强,但临床经验缺乏,课堂中很难引入丰富的临床案例。首先需要制定符合专业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进一步吸纳社会中高级的技能人才,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除此之外,聘请企业专家到校做讲座,提升护理教师团队质量。“三三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院方副高级以上的护理专家授课,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带来了丰富的护理临床案例,学院教师定期去临床交流培训、讲座进修,极大促进了护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2.持续推进教学改革
“三三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按照用人单位人才培养标准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突出够用、实用、适用的原则,并以护士岗位工作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了模块化课程和项目化教学内容,项目是由院方护理专家共同参与设计的。借鉴“以临床案例为教学切入点、以能力发展为主线”的护理程序教学框架[6]。“三三制”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全方位、多元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实行了边教学边考核的制度,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动态反馈教学效果,有效评估学习情况。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评价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评价机制,鼓励学生养成创新的思维模式。
3.人文素养和临床实践相辅相成
通过“三三制”校企合作培养的探索实践,可以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取得长足进步。促使学生较早进入临床,在与患者的面对面接触中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与职业素养等。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接触临床晚且时间较短,“三三制”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反复下临床”,打破以前的传统培养模式,将课程进行整合贯通,有效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语
“三三制”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有助于打通校企双方合作渠道,发挥特色办学优势,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保障,才能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7]。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培养中的重点环节,高职院校需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