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弘扬石油精神 牢记科技使命
——落实石油科技精神在现代科研工作中的延续

2022-12-22李安妮东北石油大学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27期
关键词: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弘扬

李安妮 东北石油大学

管鹏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积极弘扬石油精神,勇于探索科技创新。这是新时代石油工作者在工作进程中的核心思想,也是实现科学技术水平突破创新的重要路径。加强以党的建设为目标,大力弘扬石油精神为工作主线,在工作进程中以“埋头苦干”“三老四严”为核心推动科学探索工作进程。进一步突出以“干”“实”“严”三个核心工作精神,以石油精神为中心凝神聚气,强基固本。

一、学习石油科技奋斗史,内化弘扬石油探索钻研精神

(一)弘扬先辈不卑不亢石油精神,贯彻落实爱国主义品质

积极探索石油精神能够有效促进科研工作人员的爱国主义精神。石油探索是提升我国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也是能够促使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由此在探索石油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尽管充满艰难困苦,但是始终都没有被放弃,在较为匮乏的力量的支持作用下,真正演绎出一场能够令人热血沸腾的石油探索故事。而石油探索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对于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激励作用,推动者科学领域的不断前行。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以及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自秦汉时期就开始自发主动采集石油。以钻井技术作为典例,在西汉时期的“世界第一井”——邛崃火井就是被世界石油界所公认的开发天然气的第一口井,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自最开始就处于领先水平。而后我国四川少数民族发明了卓筒井,其在钻研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是“冲击式顿钻凿井法”,这一技巧方式足足领先美国750余年,是人类在机械钻井探索过程中的先例,同时也是钻井技术的鼻祖。在我国明代时期开采出第一口油井时,在三百年后的美国才开始挖掘第一口工业化油井。我国石油科技史是一部鼓舞人心、励志昂扬的历史,能够从根本上激发科研工作者的工作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进而为其在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过程中提供动力支持[1]。

在近现代的石油科研技术发展进程中,我国的杰出科学家例如李四光、黄汲清等,为了能够摘掉我国“中国贫油”的帽子,用实际行动表现出“为国分忧,为民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而正是这些杰出科学家所作出的表率,才能够使得后代学子在学习工作中科技继承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石油精神,才能真正贯彻落实“我为祖国献石油”的爱国主义精神。由此为现代化科学精神提供有力支持,使之能够从石油精神之中获得滋养,将不畏艰难、不惧艰险的石油精神传播到整个科研界之中,促使科学精神能够蓬勃生长。

在物质匮乏、科技落后的年代中,石油工作者都能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不断探索、持之以恒的精神完成石油探索,在现代物质资源充沛、科技水平突飞猛进的社会中,科技者更应当继承石油精神,承担奋斗使命,在优越条件的支持下为祖国未来发展做出更有力的贡献。

(二)重视“以人为本”石油探索理念,弘扬科学研究人文主义情怀

美国在《2061计划》提到“科学不只是大量知识的凝聚,也不只是一种积累知识、验证知识的方法,而是一种融入了人类价值观的社会活动”。石油精神不仅仅是从人类智慧上进行历练,更是从人文主义精神上进行训练。在石油科技探索创新的过程中,通过掌握内容、方法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由此为基础在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过程中积极弘扬科学精神,进而能够形成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以及科技伦理观念。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进行技术反思,进而能够为科技的完善与创新发展提供机会[2]。

在石油探索进程中所涌现出的科学家以及工程师,其在科研创新中所表现出的探索求真精神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内在文化的支持。面对国家建设需要,石油科技者毅然回国,正是因为在教育过程中感受到的“人文教育”,使之能够从根本上有着为国家奋斗的思想意识。在弘扬石油精神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过程中同时也极大增强了科研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心以及民族担当之感,在科研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人”的价值,肯定“人”的付出,将科学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使得科研人才变得更为可靠,打造出“政治可靠,道德纯洁”的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三)系统总结石油科学探索经验,推动科学开拓创新发展

在探索石油精神的过程中,通过深入了解石油科学技术知识的“进化”路径作为支持,进而能够从系统化专业化角度理解石油精神的内核所在。在学习石油科学探索历史的基础上能够帮助新时代科技者形成“纵向认识”的思想体系,进而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能实现技术的突破与发展。在掌握石油科技发展进程中的科学方法以及创新过程中的丰富史料基础上,为现代科技者在探索过程中能够提供新的思路与思维模式。在总结原有历史的科学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实现推陈出新,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持续性动力。

科学技术发展建设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将开拓创新思想意识贯彻落实到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各个领域以及全过程,以高标准严要求促进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开发利用,促使整个社会实现高质量的建设发展。中国石油科学技术在发展进步过程中始终坚持开拓创新精神,积极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将创新作为自身发展进步的动力根源,在继往开来、不断发展中推动其发展水平建设登上更高的高度[3]。

二、传承石油科技工作者精神财富,始终牢记初心使命

科学技术的最终实现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支持。我国老一辈的石油科学家李德生、翟光明等院士在发表个人对石油精神的理解之中让人沉思。石油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挥洒汗水,用自己的思维创新火花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动力,用亲身实践行动养成石油精神,在发光发热的过程中散发到整个科学研究领域之中。石油科学家戴金星院士针对自己所创造出的时代贡献给予了自我评价,认为自己在当选院士之后更加要坚持唯物主义思想,始终保持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不能够因为自己已经当选院士而放松对自我的要求。自始至终思考“为谁创新为谁忙?为谁服务为谁研?为谁服务”的问题。科学在研究过程中没有政治属性,但是科学家具备政治属性。正是这一石油科学研究精神,促使现代化科学精神在弘扬过程中始终要以爱国主义为根本,在开拓创新的过程中秉持爱国爱民的根本思想,在勇攀高峰中奉献祖国为人民。

胡见义院士在发表个人观点的过程中认为在石油工作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吃苦耐劳,这一精神品质在科学家精神之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在其艰苦奋斗的过程中生活环境极差,吃不饱饭,住不好房,整个科学研究过程没有温暖没有保障,就是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之下都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石油科学技术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在现代化科学家的科研过程中更需要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精神来创新探索,要培养自身保国卫民、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以及高尚品格,在攻坚克难过程中将老一辈的石油科学家精神作为自己的精神供给剂,为科学研究的探索创新提供精神保障[4]。

孙金声院士认为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应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超越前人。一代人应当承担起一代人的时代使命以及社会担当,在保持个人科学研究精神以及科研情怀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老一辈石油家的科学品质以及专业化素养,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基础上要为下一代的科研工作者打好科学精神的基础,不仅要做到将其扶上马,更要实现送一程。为科学研究精神的赓续提供充足的动力。

石油科研工作者所表现出的思想政治高度值得现代科研工作者的深刻学习以及发扬光大,要深入学习石油科学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道德品质,更需要学习其不为名不谋利只为国家做贡献的奉献精神。现代科学家是我国科技创新、社会高效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因此更加需要保证思想方向的正确性,将石油精神中的为人民服务理念贯彻落实到科学研究生活之中,真正做到科研为人民,人民助科研。

三、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在进行科学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立足于高水平发扬自身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不仅在创造科研成果的过程中能够为全国人民做好助力准备,更能够为全球的协同发展做出有力支持。在当前的科学发展过程中,高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如何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科技供给,用自身实力掌握科学创新的主动权是最为关键的问题。针对该类问题,苏义脑院士认为,在科学创新的过程中需要以优秀的团队力量作为支持,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转化与应用。这是石油精神的核心,更是可以推广应用到全领域科学研究的精神品质。李宁院士对此也有着同样的观点,认为团队建设能够使得研究更为全面,能够看到个人研究过程中所看不到的问题,在思维不断碰撞以及想法的有机联系之中能够实现科研的突破。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之中,在团队力量的支持作用下能够实现科学技术思维的高质量供给,能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5]。

石油精神中所呈现的创新精神是现代社会中依旧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深入探究的精神品质,创新始终都是带领时代发展方向的领头羊,也是大幅提升国力水平的重要支持。现代科研工作者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需要突破自身的思维桎梏,大力弘扬石油精神的创新精神,在不断尝试、不断试错、不断修正中摸索出一条创新道路,进而能够真正促使社会得以高质量发展,科技得以快速进步,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大提升。

四、立足时代前沿,谋划科研技术高质量发展之道

在现代化时代发展进程中,领先科技发展的关键在于需要不断创新科学研究理念,立足于时代发展的前沿,才能真正探索出科学技术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时代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方向。以石油精神为基础,在摸索未来发展方向的过程中,认为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应当以“绿色环保”作为核心思想,以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政策作为支持,能够从绿色环保的科学研究角度出发,在保障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其发展才能够获得社会大众的支持,才能够真正在科研之中实现“以人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出着重需要突破、加快、攻坚的七大领域之中,其中自然资源石油以及天然气依旧处于首位,由此石油精神依旧是引导现代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碳”的整体思想引导作用下,需要对于现在的科研发展情形做出深入的研究分析,进而能够选择符合社会需要的发展模式。要以节能减排作为自身的科研发展核心要求,构建起一个多元化绿色化的清洁能源体系,进而能够为社会的绿色发展进步提供保障。也能够实现从绿色创新到绿色科技的跨越,真正实现从科学技术角度来保卫地球,呵护地球。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以随机应变的石油精神为基础,以时代发展方向为导向,以人民需要为根本,将石油精神拓展到整个科学技术发展领域之中,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五、保持“干”的态度,突出“实”的精神

石油精神中极为典型的精神品质就是“实干”。在艰苦的石油探索年代中,国家发展势在必行,社会进步刻不容缓,石油科研工作者只能够在条件困苦的条件下“硬着头皮”实干。在石油探索工作中,现有的理论知识科学家们已经基本完全掌握,其所缺乏的就是在我国基本国情以及特殊地形的基础上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但是实践经验只能够通过实际行动才能逐步积累,只有在遇到问题时才能逐步摸索出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路径。由此当时的石油科研工作者大多都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在讨论会中摸索出新的方向,在衡量结束后即刻开展工作,甚至在夜以继日的工作强度下都保持头脑的高速运转,在休息时也是在思考石油探索的关键性问题。在“实实在在”将精神、时间、注意力全部集中到科研工作中时,科研成功已经成为意料之中。在实际思考的基础上,最为重要的是落实到细节的“干”。“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精神品质在石油精神中有着较为显著的体现。科研就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排除错误,在不断改善的过程中逐步纠错,而后摸索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对于现代科学研究而言也是如此,尽管当前社会中的物质基础较为丰厚,科研机器较为先进,但是对于科学研究者而言更应当深扎到科研一线,真正将自己的思考落实到“干”上,避免将“虚假”努力带到科研行业中。现代化科研工作中需要充分弘扬石油精神中的实干主义精神,为科研工作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纺织科学研究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童第周: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奠基者
A Brief Analysis about the Cont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Oral English Skills Competition
弘扬《国风·秦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