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路面基层的施工处理分析
2022-12-22李延波
李延波
山东瑞泰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 滨州 256600
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路面基层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环节,直接影响到整个公路工程的使用耐久性和稳定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施工单位需要有效结合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情况,对路面基层的施工技术方法进行合理选择和应用。在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当中,由于基层部分需要和车辆以及行人之间直接形成接触,因此路面基层的施工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普通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整个公路交通系统的建设工作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当中工程中,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对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方法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并且需要不断提高路面基层施工处理工作质量,从工程施工现场的勘察施工原材料的选择,以及路面基层关键性施工技术要点等多方面角度出发,对工程施工计划进行完善和优化,有效保证路面基层施工的顺利完成。
1 公路工程路面基层常见施工技术方法
1.1 填隙碎石施工技术
填隙碎石施工技术属于一种比较常用的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方法,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碎石材料来进行路面基础部分的铺设,有效保证基础量的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填隙碎石施工技术正式开始使用之前,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在公路工程路面上方铺设一定量的粗碎石材料,然后对表面进行充分碾压,然后再铺上碎石屑材料,使用机械设备对表面进行充分振动和压实处理,以此可以保证出碎石材料可以与石屑材料之间进行充分结合,提高基础面材料的密实程度,保证基层的承载能力满足公路工程路基面层的相关施工技术要求和标准。在使用填隙碎石施工技术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为硬度和强度更高的碾压碎石材料,可以保证路基面层部分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得到充分保障,在铺设碎石屑材料工作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包含干法施工和湿法施工两种形式。其中干法施工的难度相较低,并且在使用干法施工过程中,需要在碎石基层上方铺设一定量的碎石屑材料,在使用湿法施工过程中,需
要在碎石层铺设完成之后,及时添加一定量的水然后对表面基层进行碾压处理,同时还需要充分挥发出路基面当中的大量水分,保证路面基层的稳定性。
1.2 级配砂石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方法
在使用级配砂石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过程中,首先需要准备大量粗细不均匀的碎石和石屑材料,并且将两种材料相互之间根据相应的比例进行混合处理,同时还需要在混合物当中增加一定量的水泥混凝土材料。通过借助水泥固定混合沙砾原材料,此时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广拌法或者路拌法进行材料搅拌处理。
广拌法在施工过程中,主要是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定量沙砾原材料,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和水进行充分搅拌处理,然后将原材料均匀的铺洒在施工路面表面,然后对其进行充分压平处理。在工程建设完成之后需要展开周期性洒水养护工作,以此来保证路面基层的稳定性。
路拌法通常情况下用于砂石基层的加固处理工作当中,在实际施工当中首先需要将一定量的水泥材料充分覆盖在路面基层的表面,然后通过使用专用的机器设备,对材料进行搅拌处理,最后再进行路基表面的碾压平整处理。在工程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展开周期性的洒水保湿养护处理,并且在级配砂石路面基层施工当中,需要充分重视砂砾原材料的质量情况,有效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稳定性。该施工方法在使用沙粒材料压碎值的上限值为30%,同时混合原材料当中的沙粒材料需要达到总施工量的一半,并且极细石屑材料的含量需要低于7%。
1.3 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方法
沥青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是现阶段我国各大公路工程施工当中使用率相对较高的路面基层施工方法之一,在实际施工当中主要使用的是沥青材料,对路面基层部分进行铺设处理,可以保证整个公路工程表面更加平整,路面具有更强的耐磨性能,同时材料的使用寿命更长,在清洁工作过程中的难度更低。沥青材料属于一种特殊的镶嵌型原材料,在该材料的使用工作当中,需要将沥青材料均匀的铺洒在碎石材料当中,同时沥青材料的厚度大小需要保持在20cm左右,然后再使用水泥材料对表面进行充分加固处理,可以保证碎石层完全成型。最终保证整个道路工程具有更高的密度和稳定性[1]。
2 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混合材料无法均匀分布。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泥石渣等各种混合材料的分布经常会出现不均匀情况,这一问题会造成后续的路基面层压实程度不足,对工程施工造成一定的难度,同时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进行有效处理,会直接造成道路表面不平整问题。
第二,路面压实度和混合材料的强度以及施工标准不符要求。在施工原材料压实工作完成之后,路面的压实程度和水泥等材料的强度不符合施工要求,这一问题的产生是现阶段公路交通施工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在进行路面压实度控制工作过程中,对于混合材料的使用需要进行自动加水搅拌处理,同时在碾压工作过程中需要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施工环节完成之后由于缺少必要的保湿和维护处理,造成材料表面产生过度干燥问题和影响。
第三,碾压施工出现弹簧和表面龟裂的问题。在公路工程路面基层碾压施工完成之后,经常会出现基层面产生弹簧和龟裂情况,这一问题产生,主要是因为在碾压工作开始的情况下,相关施工人员对于基础面底部的施工质量检查工作没有落实,进而造成路基面的压实程度,以及施工材料质量无法满足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标准。在进行工程施工当中路床底部基层松软位置和压实程度存在比较严重的不足,针对这一问题,必须要对其实施及时进行处理,通过填充新的施工材料并且结合施工原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做好材料碾压整形处理。不但如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合材料的质量监管工作也存在问题,造成混合材料当中经常会产生各种类型的杂质,对路基面层的施工质量造成比较严重的干扰和影响[2]。
3 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 对施工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在进行公路交通路面基层施工之前,需要对工程施工所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以此来保证后续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在针对工程施工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工作当中,需要严格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严格的材料筛选,并且在采购工作当中需要对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需要尽可能与一些生产规模更大、社会信誉度更高的厂家之间进行合作,所选择的原材料质量需要保证符合施工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材料的性价比问题。除此之外需要对采购完成之后的原材料展开质量抽样检查工作,并且对材料进行详细记录,如果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需要及时和厂家之间进行联系对材料进行更换。施工原材料采购工作结束之后需要及时进行材料入库储存,避免材料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质以及其他方面问题。除此之外,需要结合公路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工程施工原材料进行合理调整,要保证路面基层部分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有效提高整个公路交通系统建设施工质量[3]。
3.2 施工原材料的制备
在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遵循原材料拌合工作标准,相关部门需要对拌合原材料质量进行一个控制,尤其是对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检查工作非常关键,对各种不同原材料的使用量进行严格控制。准确掌握每一批材料配比的真实数据,要保证配置完成之后的原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和标准,特别是需要重视水泥材料的使用量。不但如此,还需要对一些其他材料的混合比例进行控制,选择适量的材料进行晾晒处理并且进行材料配比分析,可以保证原材料的配比分析工作更加高效,同时最终的实验结果更加精确,在原材料晾晒工作完成之后再进行后续的测量分析工作,有效保证公路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4]。
3.3 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在路面基层施工过程中,材料摊铺施工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环节,路面摊铺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路面的摊铺施工厚度宽度以及路面的平整程度。因此,在正式开始摊铺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实验路段的摊铺处理,要对路面材料的松铺系数摊铺速率及路面的夯实频率进行确认。在实际施工生当中需要严格依照公路工程路基面层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标准来开展各项工作,要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质量得到全面落实。在进行路面压实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路基面的压实施工的方法,要保证整个路基面材料充分压实,提高路基表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保证路基面层的强度和平整程度,满足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标准。在针对路基面压实施工环节进行调整过程中,通过情况下需要采取以下几个环节步骤,首先需要尽可能使用振动幅度相对较高的压路机设备来进行施工,然后需要聘请经验和操作水平相对较高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开展各项工作;其次,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的路基面压实施工技术方法,要对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组合方式、压实碾压时间以及碾压变数等进行严格控制,要保证道路路基面层的压实程度符合工程的施工标准,保证路基面层有更高的稳定性效果。具体如下:
第一,在路面基层摊铺施工中,可以通过使用全幅全厚度摊铺施工方法,通过这种摊铺施工技术可以防止分层摊铺施工中,产生不同层面材料之间的结合程度不足等问题,如果基层的施工材料厚度在30cm以上,则需要根据工程的施工顺序,有效采取分层摊铺施工制度方法,如此一来,可以有效控制好上下层材料之间的摊铺施工间隔大小。在摊铺工作过程中需要保证摊铺层表面充分干净,表面处于湿润状态,因此可以保证材料相互之间的有效融合,提高材料摊铺施工质量[5]。
第二,在碾压工作过程中,要保证摊铺施工长度和压路机的工作时长符合要求的条件下,方可进行后续的路面碾压施工,针对混合材料进行充分拌合与碾压处理,如果在碾压过程中出现时间延迟问题,需要将延时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范围之内。在路基面层碾压施工当中需要有效结合实际施工条件,可以通过使用振动压铸机设备对表面进行静压处理,然后再使用振动加速器设备做好表面正压处理,最后使用光轮压路机设备和轮胎压路机设备,对表面进行充分静压处理,在静压工作过程中需要在压路机设备前进时使用振动处理工作方法,在后退过程中需要使用静压处理工作方法,每一次重叠度需要保持在1/2的轮距宽度。在碾压施工当中需要针对水泥材料的稳定性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如果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过快,需要对水分进行及时补充,如果路基面层的压实程度和施工要求之间出现偏差,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补充碾压处理。不但如此,还需要保证纵断面高层施工宽度和横坡宽度符合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标准,在实际碾压施工当中如果没有进行静压和复压处理,容易造成路基面层的材料压实程度不足,因此会造成道路路基表面面层的平整程度下降,影响到后续的道路工程使用这两个效果。
3.4 路面基层接口施工
在交通工程路面基层施工完成之后,需要有效做好路面接口处理工作,尤其是需要重视新旧路面的接口这个位置,如果发现路面表面出现连接不平整问题必须要及时进行处理。首先,施工人员需要使用刨挖机械设备,在开接口位置进行旧路面处理,然后再进行表面洒水工作结合路面的设计施工情况,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泥材料,要保证新旧路面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对接效果,避免表面产生严重的缝隙情况。在此施工结束之后需要对施工接口位置进行碾压处理,在碾压施工中需要保证整个碾压施工顺序由高到低,并且对于其中一些无法进行碾压的区域,可以通过使用一些小型的变速器设备,对表面进行充分碾压,要保证新旧路面之间进行有效衔接,保证路面接口位置具有更高的平整程度[6]。
3.5 路基面层后期养护处理
在公路交通路面基层施工完成之后,需要有效结合当地区域的天气环境变化情况,做好路基面层材料的养护处理工作,要保证路基面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在针对公路工程路面基层洒水养护处理工作当中,需要对路面的洒水频率和洒水质量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因为洒水量不足造成路基面层部分的稳定性下降。不但如此,还需要在路面基层配置铺设塑料薄膜来进行锁水保湿处理,可以保证路面基层材料长时间处于一种湿润状态,避免出现严重的缺水裂缝情况,时在路面基层养护处理工作当中,需要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出相应的警示工作标志,保证整个道路养护工作效果。
4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和探讨,能够充分看出在交通工程施工过程中,着重做好路面基层的施工是至关重要的。在具体的操作环节,要着重把握相应的施工处理技术,严格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方面的标准,保证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