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准则与“双碳”战略潜在叠加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影响
2022-12-21陈佳俊
陈佳俊
人类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等能源的燃烧及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带来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欧盟、美国、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于2022年分别发布了气候变化的相关准则,要求企业披露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信息。我国也提出了2030年前碳达峰与2060年前碳中和的“双碳”战略,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方案、政策。本文聚焦钢铁行业,就气候变化准则与“双碳”战略,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影响进行简要讨论。
一、气候变化相关准则的进展
2022年1月20日,欧盟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ES RS)的制定机构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EFRAG)发布了气候变化报告准则工作稿,在战略和商业模式、治理和组织、影响与风险和机遇方面,政策、目标、行动计划和资源方面,业绩计量方面,对欧盟企业在气候变化相关领域提出了23项具体披露要求。
2022年3月21日,美国SEC发布了《加强和规范投资者气候相关信息的披露草案》,要求公司注册人在注册声明和年度报告中披露与气候相关的信息、风险以及所对应的财务指标,并规定注册人在提供以上信息时,不仅要披露气候风险的管理流程和其对公司的影响,还要对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披露。
2022年3月31日,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征求意见稿)》,并向全球各个国家开启为时4个月的意见征求窗口期,公众可以在ISSB官网上反馈对征求意见稿的评论、意见、建议等。
ISSB成立的初衷是致力于建设国际通用的可持续信息标准。在ISSB的气候相关披露准则中,要求围绕治理、战略、风险管理以及指标和目标四个方面,披露公司如何度量、监测和管理显著的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并且还强调,投资者与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时需要具备均衡视角,既要管理相关风险减少损失,也要抓住相关机遇开拓市场。此外,气候相关披露准则除了提出各行业通用的气候相关披露准则,还增加了基于特定行业的差异化的气候相关披露内容,形成行业披露要求附录。
二、我国“双碳”战略的提出与推进
近年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做出减排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承诺,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下,2020年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承诺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此后,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推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新阶段,强化我国相关产业的结构升级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实现产业效率和效益的提升。
过量碳排放会导致全球温度加快攀升、温室效应以及极端恶劣天气的日益频繁,控制碳排放量对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我国碳排放总量从建国初的的7858万吨升至改革开放时的14.6亿吨,再升至2020年的102.51亿吨,从而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排碳经济体之一。实现“双碳”目标,实质上就是限制碳排放量,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控制碳排放量的任务很艰巨,时间很紧迫。
近年来,我国为实现“双碳”目标陆续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在能源、工业、建筑、电力、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的方案与政策也陆续出台了。这些方案与政策,共同形成了我国“双碳”战略的“1+N”政策体系与具体规划。见图1。
图1 我国“双碳”战略规划
三、气候变化相关准则与“双碳”战略叠加的影响
(一)钢铁行业碳排放基本情况
钢铁行业具有能源密集型特征,是工业领域碳排放的重点行业,其碳排放工序主要包括焦化、烧结、球团及高炉炼铁工序。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其发布的《中国2030年前碳达峰研究报告》中指出,2019年,能源活动领域碳排放结构中,能源生产与转换领域和能源终端消费领域碳排放占比分别为47%和53%,钢铁行业是能源终端消费领域碳排放最大的行业,占能源活动领域碳排放量的17%,远高于第二、三位的建材(8%)和化工(6%)行业。我国钢铁生产的碳排放在能源消费领域占比最大的同时,单位能耗高,较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欧盟的碳关税方案纳入了制造商使用的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间接碳排放。欧洲碳价高昂,2022年5月18日,欧盟碳价为每吨83.23 欧元(约人民币590元)。对于我国采用火电生产的出口欧盟的钢铁企业来说非常不利,按照欧盟的碳关税方案,企业将增加额外的碳排放成本,从而大大增加生产成本。据世界钢铁协会估算,2020年,生产1吨钢铁平均排放1.85吨二氧化碳,以每吨83.23 欧元(约人民币590元)的欧盟碳价计算,出口企业仅碳排放成本一项,就使企业钢铁生产成本每吨增加人民币1092元。
(二)气候变化准则与“双碳”战略叠加对钢铁行业潜在影响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碳排放量的15%~18%,如果未来气候变化相关准则一旦实施,再加之我国“双碳”战略叠加作用(以下简称“叠加影响”),将对我国钢铁行业产生潜在影响。
1.在“叠加影响”下,目前我国钢铁行业仍以产能减量置换、冶炼项目规范化管理等方式进行碳排放总量控制,严格的产能管控对钢铁行业在短期和长期内将产生不同的影响:在钢铁产能控制及限产政策不断加码的情况下,短期内或将打破供需平衡,形成明显的供需错配;将加速一些钢铁企业面临更大的现金流风险,使得未来行业的兼并重组成为可能;长期内钢铁企业或将逐步做出实质性反应,通过加大生产工艺改进或开发应用碳捕捉技术,在保证产业规模的前提下实现减碳生产。
2.在“叠加影响”背景下,启动钢铁行业EPD平台,将全面提高钢铁行业整个产业链的绿色标准。2022年5月19日,钢铁行业环境产品声明(EPD)平台启动暨首发仪式在北京圆满举行。这是全球钢铁行业践行“双碳”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具有三大重要意义:一是以钢铁行业为试点,规范了量化产品环境足迹,满足全价值链绿色低碳数据需求,打通国内外标准化语言对话渠道,应对国际各种碳税体系,指导外贸决策和对外贸易活动;二是钢铁行业EPD平台将成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完成环境绩效评估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钢铁行业低碳发展、绿色转型的重要基础之一,钢铁企业依此获取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验证产品环境足迹信息工具;三是帮助下游企业获取准确的上游钢铁材料环境信息,实现绿色采购,并通过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绩效评估,帮助企业更科学地制订实现减碳路线图。
如果实施碳信息的强制披露,那么在钢铁企业披露EPD报告或将成为碳信息披露中的关键内容。在未来的全球钢铁市场中,要求钢铁企业提交钢铁产品环境影响数据清单的呼声将会越来越高,全球市场对钢铁行业中量化的环境信息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即碳信息的强制披露,可能会进一步增强EPD报告披露的必要性。这对我国钢铁企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或将产生显著的正相关的影响。
3.钢铁行业利润或将大幅提升。在“叠加影响”背景下,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不论是“产能产量双控”还是“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核心均在于“减碳”,预计钢铁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结构优化。同时,产能和产量的双控政策,将会使钢铁价格处在相对高位,钢铁行业利润大幅提升。
4.钢铁行业未来将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叠加影响”背景下,钢铁行业作为能源终端消费领域碳排放最大的行业,是碳控管理的重点领域,未来极有可能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推动钢铁生产企业向清洁生产方向转型。
5.“双碳”目标将促使钢铁物流向绿色转型。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产业链最完整的钢铁工业体系,钢铁产量连续25年居世界首位,有效地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但同时钢铁行业物流的碳排放量也相对较大。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是钢铁行业受资源禀赋、生产布局、技术工艺、运输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产量高、物流量大,碳排放量也大。“双碳”目标将减少钢铁供应链碳排放。
6.钢铁行业实施的碳减排措施将对其成本影响巨大。在“叠加影响”背景下,对钢铁行业成本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建设钢铁行业碳排放核算制度需增加投入;钢铁生产碳排放成本呈上涨态势;钢铁物流公路运输需要为碳排放付出代价;钢铁生产需为工艺改造付出更多成本;钢铁物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四、结语
总之,国际关于气候变化准则以及我国“双碳”战略的推进,将对我国钢铁行业产生深刻影响。涉及节能减排结构性调整、技术转型、碳交易市场的建立、钢铁业供应链、商业模式与管理模式、战略成本与经营成本等各个方面。因此,应加快钢铁行业战略性兼并重组,通过绿色发展理念及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带动行业整体转型升级,促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