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混凝预处理紫菜生产废水及机理研究
2022-12-21王丽娟米浩
王丽娟,米浩
(河北工业大学 土木与交通学院,天津 300401)
条斑紫菜加工过程中产生高色度的有机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紫菜生产处于冬季,低温下生物处理的微生物活性低,且废水中含有一定的盐分,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故宜采用物化的处理方法[1]。
混凝沉淀法具有良好的脱色除浊效果,广泛应用于各类废水处理[2-3]。近些年来,具有高分散性,可回收利用的磁性纳米颗粒Fe3O4逐渐被应用于混凝工艺中,以提升絮体的密实度和沉降性能,强化混凝效果[4]。
本文根据原水水质指标采用混凝方案,考察色度、浊度、COD、NH3-N的去除情况,利用紫外可见、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污染物成分,并对反应机理进行分析。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与仪器
Al2(SO4)3、磁种(纳米Fe3O4)均为分析纯;聚合氯化铝(PAC,Al2O3含量28%)、聚合硫酸铁(SPFS,Fe含量18.5%)、聚丙烯酰胺(PAM)均为工业级;条斑紫菜生产废水,取自江苏省某紫菜加工车间生产废水,水质指标见表1。
表1 条斑紫菜生产废水各项水质指标Table 1 Various indicators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of porphyra yezoensis
HJ-6A六联磁力搅拌器;WGZ-500B便携式浊度仪;5B-1 COD快速消解仪;721型可见分光光度计;pHSJ-4A精密pH计;756PC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G9800A三维荧光分析仪。
1.2 实验方法
六联搅拌器中加入 100 mL 废水,磁种 300 mg/L,300 r/min快速搅拌1 min,再加入一定量的混凝剂投加总量300 mg/L和PAM 5 mg/L,300 r/min 快速搅拌1 min,120 r/min慢速搅拌 10 min,静置沉淀15 min。取上清液,测定各项指标。平行3次取均值。
1.3 分析方法
COD测定采用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mg/L);NH3-N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mg/L);浊度采用便携式浊度计法(NTU);色度采用稀释倍数法(倍)。
2 结果与讨论
2.1 混凝实验
2.1.1 混凝剂种类和投加量的影响 考察PAC、Al2(SO4)3、SPFS三种混凝剂,在不同投加量下对紫菜废水各项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见图1。
图1 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负值表示指标增加百分比)Fig.1 Influence of coagulant type and dosage oncoagulation effect(The negative number indicatesthe percentage increase of the indicator)a.色度;b.浊度;c.COD;d.NH3-N
由图1a可知,色度去除率随着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投加量为300 mg/L时,投加PAC和SPFS的水样色度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8.98%和 75.89%。投加量为 400 mg/L 时,Al2(SO4)3去除率最大为73.97%。当SPFS投加500 mg/L时,由于过量的SPFS水解后未完全沉淀,Fe3+导致溶液呈现黄棕色,所以色度较原始水样反而增加。
由图1b可知,PAC、Al2(SO4)3和SPFS在100~200 mg/L投加量下,由于少量混凝剂水解后生成的絮体难于聚集沉降,浊度比原水样反而增加。PAC、SPFS、Al2(SO4)3投加量300 mg/L时,浊度去除率分别为81.29%,96.1%和6.73%。当PAC投加500 mg/L时,因为混凝剂投加过量,絮体吸附架桥受阻,浊度为原水样的7倍[5]。
由图1c、1d可知,投加量在300 mg/L时,三种混凝剂对COD和NH3-N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PAC、Al2(SO4)3、SPFS的COD去除率分别为 36.89%,31.88%,39.13%,NH3-N去除率为 29.73%,30.95%和26.19%。当SPFS投加500 mg/L时,Fe3+残留导致溶液呈现黄色,氨氮测定结果偏高。
基于以上分析,PAC、SPFS在投加量300 mg/L时,处理效果最佳,优于Al2(SO4)3。
2.1.2 PAC、SPFS联合投加的影响 由图1可知,PAC除色效果好,但浊度去除较差,而SPFS浊度去除效果好,但色度去除较差,所以采用PAC、SPFS联合投加的方法对水样进行混凝,混凝剂投加总量为300 mg/L,同时投加1 g/L PAM溶液5 mg/L,结果见图2。
图2 PAC、SPFS联合投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Fig.2 Influence of PAC and SPFS combined additionon coagulation effecta.PAC/SPFS联合投加比例对去除率的影响;b.联合投加与单独投加效果对比
由图2可知,PAC、SPFS两种混凝剂联合投加时,色度去除率为88.39%~92.04%,浊度去除率为 93.5%~95.46%,相比单独投加SPFS除色(75.89%),PAC除浊(81.29%)效果增加。当PAC/SPFS投加比例为 1∶1 时(投加量均为150 mg/L),COD和NH3-N去除率较单独投加这两种混凝剂均有所提高,分别为 44.26%,41.76%。这可能是因为投加PAC时,Al3+与SPFS絮体结合,延缓了SPFS水解产物中的无定形铁水化合物向结晶相的转化,使更多活性位点与污染物相结合,从而提高混凝性能[6]。
2.1.3 助凝剂投加量的影响 取100 mL废水,PAC、SPFS按照投加量总量300 mg/L,比例1∶1投加。投加1 g/L浓度的PAM溶液,PAM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见图3。
由图3可知,PAM投加浓度对COD去除率无明显差异(40.18%~41.67%),浊度去除率为 81.11%~86.48%;色度和NH3-N去除率在PAM投加量5 mg/L时最大,色度为88.22%,较未投加时提高5.65个百分点,NH3-N为40.82%,较未投加时提高14.29个百分点。
图3 PAM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Fig.3 Influence of PAM dosage on coagulation effect
2.1.4 磁种投加量的影响 100 mL废水中投加磁种,搅拌均匀后,以1∶1比例,总投加量300 mg/L,加入PAC和SPFS以及5 mg/L的PAM,磁种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见图4。
图4 磁种投加量对混凝效果的影响Fig.4 Influence of magnetic seed dosage oncoagulation effect
由图4可知,随着磁种投加量的增加,浊度和COD去除率先增加后减小,投加量为300 mg/L时,浊度、COD去除率达到最大,分别为95.67%和 53.23%。其原因可能是:投加少量磁种时,磁种与絮体结合,增加了絮体密度,其沉降性能增强;磁种投加过量时,部分磁种没有被絮体包裹,搅拌所带来的剪切力使已经成型的絮体再次破碎,从而去除效果变差。色度和NH3-N去除率受磁种投加影响较小,投加300 mg/L时,其去除率分别为 86.13%,47.86%。沉淀时间随着磁种投加量的增加而减少。投加300 mg/L时,沉淀时间由原来的15 min减少至5 min。随着投加量的进一步增加,虽然沉淀速度加快,但部分絮体遭到破坏,形成难以沉降的细微絮体,处理效果反而变差。
基于以上结果,磁种的最佳投加量为300 mg/L。磁加载过程增强了浊度和COD的去除效果,增加了絮体的沉降性能。
2.2 废水有机组分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水中各有机组分的去除情况,对混凝前后水样进行污染物特征分析。
2.2.1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对混凝前后水样进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考察废水中蛋白组分的去除情况,结果见图5。
图5 混凝前后紫外-可见光谱图Fig.5 UV-Vis spectrum of samples before andafter magnetic coagulation
由图5可知,经过混凝处理后,水样的吸光度值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表征藻红蛋白和藻蓝蛋白的吸收峰(497,562,616 nm)几乎降为零,说明混凝能有效去除溶液中的色素蛋白物质,达到除色目的[7]。300~350 nm区域的吸收峰降低不明显,说明废水中含有羰基或共轭基团[8],混凝对该种物质去除效果较差。
2.2.2 三维荧光图谱分析 为研究混凝对不同种类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去除效果,对混凝前后的水样进行荧光图谱特性分析,结果见图6。
图6 废水的三维激发发射矩阵荧光光谱Fig.6 Three-dimensional excitation emission matrix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of wastewatera.混凝前;b.混凝后
由图6a可知,混凝前水样有三个明显的荧光峰A、B、D,荧光峰A为类富里酸荧光,峰值范围λEx/λEm=220~260 nm/380~500 nm,属于腐殖酸中小分子量的有机酸,主要官能团有羰基和羧基;荧光峰B为类腐殖酸荧光,峰值范围λEx/λEm=340~400 nm/400~480 nm,属于陆地来源的腐殖质成分[9-10]。荧光峰D属于类蛋白荧光中的色氨酸荧光,峰值范围λEx/λEm=260~290 nm/350~380 nm,是含有不饱和键的氨基酸,具有芳环结构,对光辐射有吸收和跃迁能力,是重要的发色基团[11-12]。该荧光基团峰值点270 nm/365 nm处的荧光强度为 122.52 a.u.,说明原水中有大量含有色氨酸类氨基酸蛋白质。荧光峰C、E、F是表征蛋白类氨基酸的荧光,分别为色氨酸荧光(a)、酪氨酸荧光(a)、酪氨酸荧光(b),峰值都较弱,其中C峰峰值强度为 89.23 a.u.,其余两峰则低于35 a.u.[13]。
由图6b可知,原水经过混凝处理后各峰值荧光信号强度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以A、D两峰最为明显,A峰荧光强度由开始的177.53 a.u.减少至132.59 a.u.,D峰由122.52 a.u.降至91.81 a.u.,E、F荧光强度减少百分比分别为25.6%,27.7%,说明类富里酸和类色氨酸物质去除效果较明显,其余物质的去除效果较差。
三维荧光分析表明原水中的蛋白类氨基酸和富里酸经由混凝处理后,荧光信号降低,部分DOM组分得以去除。
2.3 混凝机理分析
PAM长链提供与胶体颗粒结合的吸附基团,胶体颗粒提供吸附空位,多个胶体颗粒与同一条PAM长链相结合时发生桥架作用,生成絮体[16]。架桥连接后的絮体尺寸变大,沉降性能增强。吸附架桥作用受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当其投加过量时,单个胶体颗粒被多条聚合物长链所包裹,颗粒之间无法有效架桥,仅生成细微絮体而无法聚集沉淀,水的浊度上升[5]。
综上所述,在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以及网捕卷扫的共同作用下,紫菜废水中的蛋白质胶体、悬浮固体颗粒以及DOM组分得以去除。磁种作为絮体核心,促进了高密实度絮体的生长,增强了絮体的沉降性能。
3 结论
(1)磁混凝预处理紫菜生产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混凝剂PAC和SPFS总投加量300 mg/L,投加比例1∶1,助凝剂1 g/L PAM投加量5 mg/L,磁种300 mg/L,混凝后色度、浊度、COD、NH3-N去除率分别为86.13%,95.67%,53.23%,47.86%。处理后为11倍色度、6.34 NTU、158.84 mg/L COD和 7.52 mg/L NH3-N,其中色度、NH3-N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COD则需要进一步深度处理。
(2)混凝处理后,废水中的色素蛋白被完全去除;水样荧光吸收强度降低,DOM组分部分去除,类富里酸物质去除效果明显,腐殖酸去除较差。
(3)在混凝过程中,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以及网捕卷扫机理共同发挥作用去除藻红蛋白、悬浮颗粒杂质和DOM等污染物;磁种作为絮体核心,增强了絮体的沉降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