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理大学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滇西北真菌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团队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中再创佳绩

2022-12-21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大理大学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滇西北大理教育部

团队野外采集

8月22日至24日,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2,科学探究类)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大理大学“滇西北真菌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团队的参赛项目在本届大赛中取得佳绩,荣获国家一等奖2项、三等奖4项,比赛成绩创历史新高。

荣获一等奖的参赛项目分别为陈思奇等同学的 “云岭山脉南部地区野生马勃发酵培养及生物活性测定”,以及万鑫微等同学的 “云南高原湖泊水生木生真菌多样性调查”。荣获三等奖的参赛项目分别为韩晓等同学的 “中国滇南灵芝属的分类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柳叶等同学的 “三株深海裂褶菌的鉴定、生理生化及栽培初探”、岑万萍等同学的 “泸沽湖产纤维素酶淡水木生真菌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以及王凯等同学的 “滇西北地区长根菇资源收集、液体发酵及胞外酶活测定”。

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是在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生物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和《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杂志共同倡议下,由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委员会设立的一项国家级赛事。竞赛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拓宽科学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生命科学学科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理大学“滇西北真菌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团队是大理大学生态学科微生物生态方向的一支核心研究力量,由我校云岭学者苏鸿雁教授所创建。当前,农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罗宗龙博士作为团队负责人,团队立足横断山南段滇西北地区丰富的真菌多样性,结合野外调查、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等手段,聚焦滇西北高原水生态系统水生真菌及陆地生态系统大型真菌等的系统学、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和生态进化机制、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有关工作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团队近5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奖励1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8篇(含ESI高被引论文2篇,JCR一区论文2篇,二区论文5篇),参与发表高被引论文12篇,出版专著2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云南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2人入选云南省高层次人才计划;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贵州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团队的高水平成果有力支撑了大理大学“植物学与动物学”进入全球前1%学科,助力学校生态环境学科群建设。

野外工作照

食用菌栽培工作照

团队合影

猜你喜欢

滇西北大理教育部
滇西北生命体验的诗性吟唱——黄立康散文集《巴别塔的砖》解读之漫议
做梦都要去大理
大理好风吹
滇西北高原机场一次暴雨过程的水汽输送特征分析
想念大理
异质型村庄共同体何以维系——一个滇西北民族村寨的互惠实践研究
解读“风花雪月”唯大理之最
教育部召开座谈会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滇西北鲁甸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铀矿找矿前景
教育部:高考地方性加分项目2018年减至3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