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访一:精神故里扎根在土地上

2022-12-21整理诗淇

十几岁 2022年36期
关键词:清溪周立波归隐

整理/诗淇

辋川:王维归隐的精神家园

辋川之于王维,首先是作为物质实体存在的,其次是精神与艺术的滋生地和投影地,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在物质层面,辋川代表着王维在亦官亦隐的生活中所拥有的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因为远离长安,辋川也成为王维躲避闹市嘈杂的精神家园。王维之所以选择这里,看重的是辋川更为质朴、更为接近自然的一面。

王维在辋川居住了十六年。辋川是他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王维一生中经历了两次仕途挫折和四次归隐。前三次归隐皆为权宜之计,可以视为后来辋川归隐的“练习”。

辋川这个地方产生了王维与挚友裴迪唱和的诗集《辋川集》,成就了他独特的处世观和诗风。王维因为辋川而赋诗,所成就的诗篇数量居他一生诗作类别之首。没有辋川便没有王维的独特诗风,没有其世界观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精神故里以地域为源头,流向更远处的广阔山河、苍茫大地,成为人们驰骋思想疆域的精神行囊。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跋涉,人们背负着它、携带着它。因为这片土地,他们更自信、更笃定,也更美好。

边城:沈从文重构的“世外桃源”

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他自幼聪颖,依恋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青少年时代,他走遍湘黔川边界,体察苗、汉、土家各族的社会生活与民风民俗。从二十岁离开湘西,到后来终身浪迹各大都市,沈从文的心灵之根始终安扎在湘西故土。

沈从文一生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边城》中河船拍打水面的桨声,油坊里油锤与油榨的声响拌和着古老悲凉的船歌号子声,水车飞转发出的“咿呀”声,吊脚楼里过着的从不刻意经营的烟火声,是美丽的湘西日夜流淌着的常景。

沈从文在《边城》中展现了当地宁静自足的生活。淳厚的人性之美,单纯而执着的地方性格,再加上乡风民俗的原始自然之美,这里是作者心中象征着人类童年期的“世外桃源”。显然,这其中又寄托了沈从文再造文明的执着理想。

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得益于他构建的独特的“湘西世界”。是他,使“湘西”由中国湖南西南边陲走向世界。同时,也是他创造的独一无二的“湘西世界”,使他跻身于文学大师的行列。

清溪村:周立波的文学原乡

上世纪50 年代末,周立波以家乡清溪乡(现为“湖南省益阳市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为原型地,创作长篇小说《山乡巨变》。他借主人公之口许诺:“我要经我手把清溪乡打扮起来,美化起来,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花园……”

1954 年11 月,周立波响应中央号召,回到益阳,并深深扎下根来。前后十年时间,他在乡村住了整整两年。那段时间,他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闲暇时就拿出一支铅笔写写画画;夜深人静时,他在阁楼木地板上来回踱步,构思小说。他每天起早贪黑,走村串户,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深入了解农民对合作化的态度;他组织会议,研究政策,动员农民积极入社……可以说,清溪村是周立波的文学原乡和乡村建设新图景。

周立波深爱故土。他多次捐资为村里办公益事业、资助贫困乡亲。他欣赏农民兄弟的可贵品质,喜爱故乡的民情民俗。他写出了一个时代的山乡巨变。清溪村正在周立波精神和文化的传承里化茧为蝶,再度蜕变。

猜你喜欢

清溪周立波归隐
草堂归隐
《清溪雅集》
清溪河
天宫院
从波波到涛涛,周立波终于活成了玛丽苏
碧玉清溪织彩绸
论陶渊明归隐的挣扎与追寻——基于《饮酒》其四的诗歌文本分析
沈从文与汪曾祺的归隐情结比较研究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
周立波:海派清口也玩“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