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三维场域及当代价值

2022-12-21郑晴晴

长春大学学报 2022年9期
关键词:共同体和平命运

郑晴晴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人提出的关于共同体的最新思想体系,旨在促进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实现全人类的幸福。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关键是做到理论、历史和现实三维场域的有机统一。

一、理论场域:追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产生的主要理论源起

“共同体”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多学科领域的概念,共同体思想派系林立,纷繁复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形成于当代的思想理论体系,既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直接根源于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同时借鉴参考西方诸学者的共同体思想。

(一)文化积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和标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其蕴含的根本精神是“尚和合”,即崇尚和谐,倡导合作,热爱和平。《尚书·尧典》记载尧坚持以和谐之道治理天下;《礼记·礼运》阐述天下为全员所有,将和睦作为治理天下的准则与根本;《大学》主张君子一生致力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周易·乾卦》强调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和谐共处;《西铭》提出天下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天地间一切事物都是人类亲密的朋友;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指出,“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1],他认为万物为一体,天下是一家,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核心思想。在历史洪流中,中国人从未中断对“天下平”及“大同”理想社会的追求和渴望。

可见,“尚和合”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其核心与灵魂。习近平同志把“和合”理念的内涵概括为“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根植于中华大地,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渊源于以“尚合和”为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智慧的重要体现,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导向,反映了全人类的共同理想追求。

(二)理论根基: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

共同体思想不是马克思首先提出的,而是他在借鉴吸收欧洲诸学者思想的基础上进行的批判性继承,并赋予共同体思想新的时代内涵。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首先是从市民的“生活”出发,用“政治共同体”来描述市民社会的生活。随后,他围绕着对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虚幻共同体”的深入分析和严厉批判,拓展并丰富了共同体理论。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是名副其实的“虚幻共同体”。它在政治上实行霸权主义,经济上奉行垄断剥削政策,文化上鼓吹西方文明,鄙视其他文化。资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建立起具有欺骗性和迷惑性的思想体系,他们将自身利益美化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将自身的狭隘价值宣扬为世界普遍价值,他们还在世界范围内利用各种手段对这套思想体系进行教化和统治,终极目标是把自身的阶级统治触角延伸至整个世界。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社会这个“虚幻共同体”是导致世界贫困、宗教冲突及战争动荡等问题的主要根源。

在剖析和批判“虚幻共同体”的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他认为真正的共同体是“自由人联合体”,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原则,以发展“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市民社会为批判对象,以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为最终目标。马克思共同体理论最终落脚于构建“自由人联合体”这一理想社会形态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人的发展进步为出发点,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幸福。人类命运共同体与“自由人联合体”有相通之处,也有创新之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强调世界各国人民合作共赢,荣辱与共,超越了阶级与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限制,更加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因此,马克思共同体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根源,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二者紧密相连,意蕴相通,古今呼应。

(三)思想借鉴:西方诸学者的共同体思想

西方思想家和学者主要从政治哲学的维度研究个体与共同的关系,他们的共同体思想多数聚焦在研究“共同体”层面。“共同体”一词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是从“城邦共同体”的表述开始的。他提出共同体是伴随着城邦的建立而形成的,其目标是追求“至善”。柏拉图的《理想国》也多次提及“城邦共同体”,他认为研究理论意义上的理想国,需要考察城邦中实施的治理效果良好的现行政治体制。随后,古罗马“法的共同体”日益兴起。西塞罗在《国家论》中论述国家是多民族共同体,它是依据有关法律与权利的协议结合而形成的。启蒙思想家洛克主张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应以社会契约为基础。卢梭认为应当在社会契约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民主共同体”。康德从伦理的角度提出构建人类“伦理共同体”。在批判继承康德这一思想的基础上,黑格尔提出共同体应建立在伦理实体上,涵盖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滕尼斯将“共同体”的概念运用到社会学领域,他认为“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和“一种原始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4]。桑德尔、迈金太尔和沃尔策等均认为“共同体”是一个拥有共同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和理想目标的实体。

从“城邦共同体”、“法的共同体”、“契约共同体”、“伦理共同体”到“社会有机体”, 西方诸学者形成的一系列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人们对于国家治理的孜孜追求。然而,这些共同体思想偏执于探究人类的先天本性,并未探寻“共同体”形成的真正原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一系统理论体系,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源、内涵及路径等进行了深入探索与分析,并致力于实现全人类共同进步和发展。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西方诸学者的共同体思想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西方诸学者的共同体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参考。

二、历史场域:梳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形成的历史脉络渊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萌芽准备,到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发展,最后在新时期走向成熟,形成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的思想体系。

(一)萌芽准备: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无产阶级建立的未来新社会的国际原则是和平,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追求和平的,实现和平是广大无产阶级的共同愿望。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认为,侵略就是犯罪。我们不侵犯别人一寸土、一根草。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是马克思主义的。”[5]新中国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热爱和平,谋求和平,始终秉承和平合作的价值理念,坚持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20世纪50年代,为发展与新兴国家特别是周边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我们开始思考并提出该原则。1950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雏形诞生,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第一次明确提出,1954年,这一原则被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涵不断丰富和深化,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为新中国外交活动确立了和平友好的价值导向,奠定了坚实可信的理论基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主权、正义、民主、法治的价值观念,能够确保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权益,维护公平正义,推动国际新秩序的构建。在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时俱进,影响更加广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都及时而准确地回应了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世界各国和平合作,共同发展,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内核是一致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新时期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传递和深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初步体现。

(二)快速发展:改革开放后的和平与发展思想

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许多国家赢得主权独立,世界和平力量得以壮大。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聚精会神发展经济、加强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和平作为前提条件,对我们来说,争取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至关重要。顺应时代形势,邓小平同志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6]我们认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可能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这一主题思想在中共十三大被正式写入会议报告,并逐渐上升到国家意志与政策层面。在和平与发展思想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始终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寻求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

20世纪末,国际秩序和形势发生巨变。在此背景下,我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新发展观”、“新安全观”等国际倡议。21世纪初,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倡议建设“和谐世界”。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和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更加深刻,“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思想不断发展和创新,更加贴近世界实际,切合时代主题。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自身发展进一步促进世界和平,成为世界持久和平、繁荣发展的积极力量。在和平与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向世界明确传达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望,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和本质是一致的。和平与发展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先导。

(三)成熟定型:新时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当今世界复杂多变,突如其来的全球新冠疫情加速了这个大变局的演变,国际上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进入动荡调整期。同时,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使各国人民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共产党宣言》提出的“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作为自身的远大理想与最终奋斗目标,并把为世界谋“大同”作为自身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因此,基于对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外的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课题,给出了“中国答案”,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努力,共同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011年,“命运共同体”一词被首次提出;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2013年,习近平同志在主题演讲中向世界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5年,习近平同志在博鳌亚洲论坛和联合国总部的演讲中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详细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内涵、现实依据和基本目标等;2018年至今,习近平同志在多个重要场合和重要讲话中强调全世界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并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社会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的共同体,人们对共同利益也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世界各国共同参与和集体行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中国人关于共同体的最新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共同体理论的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最新成果。

三、现实场域: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新时代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当代中国人关于共同体的最新思想体系。它在理论上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型构了核心内容,实践上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行动上为全球高效治理付出了中国努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人类理想境界实现的新路径与新方案提供了原创性思考,具有鲜明而深刻的时代价值。

(一)理论价值: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型构核心内容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中期创立马克思主义,主要是从理论上回答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性问题,并预见共产主义实现条件及其发展形态等时代课题。20世纪,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根据俄国的社会实际,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走向胜利,在实践中第一次摸索出一条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十月革命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主要解决了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21世纪,人类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马克思主义肩负着把握和引领时代的伟大使命,需要从理论发展的角度对时代课题进行阐释与回答。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7]中国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力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安全和生态五大领域。从实质上看,“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与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观是同一问题,都是追问新时代人类如何摆脱新困境。作为时代之问最佳答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

(二)实践价值: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当前,世界多极化持续发展,全球经济温和复苏,地区热点问题层出不穷,新科技革命蓄势待发,世界开始新一轮动荡调整。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同志率先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8]的中国主张激荡起全球反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国际关系、安全形势、经济发展、文化交流、生态文明等五个方面为世界和平发展规划了中国方案和行动路径。另外,习近平同志针对生态建设、区域合作、海洋问题、卫生健康等世界发展问题,提出一系列共同体思想。包括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上合组织等区域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对有效解答时代之问进行了拓展和补充,丰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和外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为促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中国智慧。坚持对话协商,完善机制手段,摒弃争端冲突,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坚持共建共享,抵制恐怖主义,动员全球应对,实现世界普遍安全;坚持合作共赢,推动经济发展,着力促进公平,实现世界共同繁荣;坚持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实现世界开放包容;坚持绿色低碳,寻求可持续发展,反对破坏性方式,实现世界清洁美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集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传承了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的内核,诠释了合作、和平与发展的真谛,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凝聚了全人类携手共建美好世界的共识,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理论与实践探索。

(三)行动价值:为全球高效治理付出中国行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党100周年大会强调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是,如何动员世界各国人民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全球治理的积极性?习近平同志强调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应该由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商量决定,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本质上是为了世界各国人民,也必须依靠世界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高效治理,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世界各国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付出全人类的共识和集体行动。然而,当前一些国家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存在错误认知,甚至曲解,国家实力之间的差异,国家核心利益之间的冲突,以及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诸多阻碍。

推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需要在理论上努力探索,也需要在实践方面下功夫。从理论上讲,要帮助厘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含义、成因及路径。简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全人类共同利益为核心而形成的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根本原因在于应对全球挑战,维护共同利益,实现世界和平发展与全人类的幸福美好生活。因此,一方面,要广泛倡导和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要着力加强人类共同利益建设,积极推动世界人民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实践中,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支援全球抗击新冠疫情、推动形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等,都是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全球治理的重要行动,对于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我们还应从更多角度、更多层面倡导国际社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处理好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合作关系,努力扩大合作领域和共同利益;维护多边主义、推动区域合作,更好地促进各国经济共同发展,推进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共同体和平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命运秀
博弈·和平
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
期盼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