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气五味理论刍议脾胃系病证用药
2022-12-21刘慧丽
刘慧丽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制方遣药有以君臣佐使为依据者,有以功效为依据者,有以归经为依据者,四气五味理论,为中药药性核心理论之一,对指导制方遣药亦有重大意义。无独有偶,以药之气味理论临证遣方,亦可以气味之偏胜,达诊疗疾病、补偏救弊之效[1-2]。脾胃居中央,主四时,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脾胃不和,则他脏不安。本文从气味角度阐释四气五味与脾胃二者间的关系,旨在明确药之气味在病证遣方用药时具有重要意义。
1 四气五味理论的溯源
1.1 四气之溯源
“四气”一词始见于《礼记》,书云:“后发以声音……动四气之和,以着万物之理。”但未言明四气具体含义。《黄帝内经》为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的典籍,其从哲学及自然角度描述四气,并非单指药之四气[3]。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气温气热,治以温热,强其内守”。书中虽未言及具体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但对后世指导寒热病证用药具有重要价值。《神农本草经》之序例篇章中,首次将四气与药物直接联系起来,其载:“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此外,书中又加入“平性”。中医学历来注重人与自然的整体观,为与春夏秋冬对应,故四气代指寒热温凉,一直沿用至今。
1.2 五味之溯源
西汉以前,药之五味理论框架已见雏形。春秋时期,已有典籍记载,如《周礼》谓:“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但此时五味并非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而是多于五种,甚至高达七种。由于春秋战国时期深受五行思想的影响,遂将五味进行五行归属分类。《尚书》中首次明确五味的具体内容,为酸、苦、甘、辛、咸,其与五行对应关系为木-酸、火-苦、土-甘、金-辛、水-咸。而后,《黄帝内经》等医学典籍大多引征此理论,并与五脏联系,诚如《黄帝内经·素问》曰:“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文献表明,西汉及西汉之前,由于时代背景与哲学思想的影响,五味指饮食之滋味,未与中药之五味直接联系,直至《神农本草经》记载中药与气味之间密不可分,又历经前贤继承发挥,五味理论始对临证用药大有裨益。
2 药之四气五味简述
药性是指药物的偏性,是古人从医疗实践中反复验证,总结出来的理论,是对中药功效的归纳概括。四气五味作为其核心理论之一,丰富了对药效的认识。药之四气五味理论最早在《神农本草经》记载。药之四气也称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性质,是归纳药物寒热属性的理论[4],以药物的偏性,纠正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达到治疗目的。即《本草经集注》所言:“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如温热药附子、干姜、肉桂等,用于治疗手足厥冷、脾胃虚寒、阴寒内盛等寒性病证;寒凉药如黄连、金银花、知母等,用于治疗火热病证。药之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最基本滋味,广义之五味亦包括淡味和涩味。五味既指药物本身之滋味,亦指药物功能彰显之味[5]。究其功效原因[6],大致有以下五点:其一为药物本身的滋味;其二为五行归属;其三为药物的功效作用趋势;其四为毒性反推;其五为以类相推。故此,五味之酸者能收能涩,可治遗精、遗尿、久咳等证;苦者能泻能燥能坚,可治大便不通、湿热下注、阴虚火旺等证;甘者能补能和能缓,可治脾胃气虚、吐泻转筋等证;辛者能行能散,可治外感、气血壅滞等证;咸者能下能软,可治瘿瘤、瘰疬等证。
3 四气五味与脾胃
3.1 升降既济以平衡气机
脾胃位居中焦,燮理气机,为气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诸家论著皆强调脾胃在人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诚如《黄帝内经》所言:“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景岳全书》亦言:“……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皆有五脏之气。”气机在人体表现形式为升降出入,在药物则体现在药性的升降浮沉,升浮为阳,沉降为阴[7]。四气中,温升热浮属于阳,凉降寒收属于阴;五味中,辛者散甘者缓为阳,酸者收苦者泄咸者下为阴。《四圣心源》指出:“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若脾不升,胃不降,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则生痞满、䐜胀等病证,应以性温热味辛甘之品助脾升,以性寒凉味酸苦咸之品以助胃降,而具体运用时,需先准确辨证,再依据四气五味遣方择药,使气机归于平衡。
3.2 补虚泻实以调整阴阳
详察疾病虚实,对认知疾病及诊治疾病具有重大意义。有关虚实理论的记载,医家典籍探幽寻胜,如《黄帝内经》言:“百病之生,皆有虚实”“邪气盛则实,精气夺为虚”,皆强调了辨别虚实在分析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重要性。其治疗原则也已在《内经》提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脾胃系疾病亦须详辨虚实,其虚者可用气温热、味甘补之,其实者可用气寒凉、味辛、苦泻之。诚如《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所言:“脾德在缓,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又如《医学心悟》谓:“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苦泻之。”“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详察虚实为辨病治病的基本准则,然而,在临证中往往病机虚实夹杂者多,纯虚者或纯实者少。故遣药制方时,应熟知药性,以防重补重泻之弊。
3.3 燥湿相济以平衡阴阳
脾胃燥湿既济,以维持阴阳平衡。《长沙药解》云:“太阴之湿济阳明之燥,阳明之燥济太阴之湿,燥湿调和,中气轮转,是以胃纳脾消,吐利不作。”脾湿可润胃燥,使阳明戊土润而不燥,则胃气下降,并行传导之职。胃燥可温脾湿,使太阴已土温而不寒,则脾气上升,并行运化之职[8-9]。脾为阴土,主湿,若运化失职,清浊不分,则生飧泻、水肿、带下过多等水湿病证。湿为阴邪,应选用辛、温、苦之品祛湿。《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将脾湿分为本湿和标湿,本湿以燥中宫、洁净府之法除之。燥中宫意指燥湿,用苦温之品燥之,经云:“脾苦湿,急食以苦燥之。”药如白术、橘皮、白豆蔻之属。洁净府意指使湿从小便祛之,用甘淡之品渗之,如茯苓、猪苓、木通之类。标湿为脾之经络受湿困者,以开鬼门之法使湿从汗而解,用辛温之风药胜之,经云:“风能胜湿”,药如葛根、防风、独活等。胃为阳土,主燥,多气多血,易化热化燥化火,伤津耗气。胃火有虚实之别,实者亢盛,热灼津液,则口干口渴;火热之邪,灼伤血络,则吐血、便血。虚火旺盛,则生中嘈杂、饥不欲食之证。实火者以苦寒之品泻之,如大黄、黄连、芒硝等,阴火虚以甘寒清补,如麦冬、天冬、沙参等。
4 四气五味指导病证用药
4.1 甘温以扶中焦之阳
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又云:“虚者补之,劳者温之”,针对脾胃虚寒导致的脘痞纳呆、脘腹冷痛、呃逆泄泻、倦怠乏力等病证,应予以温养之法[10]。如补中益气汤中之黄芪、人参、炙甘草;附子理中丸中之附子、干姜;黄芪建中汤中之黄芪、饴糖、生姜、大枣等。运用甘温扶阳之法时,需据罹患病证采用多法结合,才能取得佳效,如合用辛、酸味之品,达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之效。
4.2 甘凉养胃阴清胃火
胃喜润恶燥,以通为补。《素问》云:“燥者濡之”,叶天士则创立甘凉通补胃阴学说[11],在《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甘濡润,胃气下行”“甘凉养胃为稳”。胃阴不足,则胃络不通,胃气不降,易生呃逆、不欲饮食、胃中嘈杂之证,运用甘寒或甘凉之品滋胃津、养胃阴、清虚火,可效如桴鼓。如麦门冬汤重用麦冬以生胃津;益胃汤、沙参麦冬汤伍以沙参、玉竹、麦冬等养胃阴。然滋腻药多用有碍胃之弊,可辅辛味药如陈皮以求滋中兼通,补而不滞。
4.3 辛苦以祛中焦之湿
湿指因机体水液代谢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又有内湿与外湿之别[12],前者与脾关系密切,后者多责之外邪。按寒热划分,又可分为寒湿及湿热,寒湿予以辛苦温以燥湿,湿热以辛苦寒以燥湿。如《内经》云:“湿淫于内,治以苦温”,又如《本草纲目》记载:“湿上甚而热,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临证指南医案》指出:“以苦辛寒治湿热”,是故寒湿者,可用苦温之苍术、白术、陈皮等,方如二陈汤、平胃散之类。湿热者,可用黄连、黄柏、苦参等苦寒药,方如连朴饮、二妙散,可伍甘寒类药,淡渗泄之,从小便祛之,给邪之出路,方如六一散。
4.4 辛苦斡旋中焦气机
“辛苦法”雏形始见于《黄帝内经》[13],后仲景创制半夏泻心汤为辛开苦降法之代表方。诚如《重订广温热论》言:“味辛质滑,流利气机”,《临证指南医案》亦曰:“苦以降气”。故此,辛苦之味可助气机周流一身。《四圣心源》将中气视为气之根本,是气机升降之枢纽。辛为阳,宣散开通,助脾之清气左升;苦为阴,清泄降逆,助胃之浊气右降。脾胃不和则五脏不安,五脏为一整体,中气运转正常,其余四脏则各司其职,各安其所,继而使肝气升发、肺气下降、心火下移、肾水上升[14]。
4.5 寒热并用平衡脏腑阴阳
寒热并用思想首见于《内经》,仲景则秉承《内经》之宗旨创立诸多寒热合用方剂,如黄连汤、乌梅丸、大黄附子细辛汤等。寒热并用法适用于寒热错杂之病证,寒热错杂证按其病变部位可分为上热下寒、表热里寒等;按其真假性包括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在脾胃系疾病中则包含胃热肠寒、胃热脾寒[15]等,以上病机责之脏腑阴阳失衡。故诊疗时,应当审察病证寒热主次、病位主次、真假寒热以遴选药物。单纯寒热病证以“治热以寒,治寒以热”为诊治宗旨,使用寒热并行之剂,使药物各循其道,以奏寒热平调之效。针对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可予以反佐法[16], 方如白通加猪胆汁汤。
综上所述,四气五味理论为医者提供择药治病的新思路,正如缪希雍所云:“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李杲谓:“凡药之所用,皆以气味为主”。气与味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既相辅相成,又相反相成,临证需注重“性味合参”。本文根据四气五味理论内容,归纳总结出甘温以扶中焦之阳、甘凉养胃阴清胃火、辛苦以祛中焦之湿、辛苦斡旋中焦气机、寒热并用平衡脏腑阴阳五种用药法度,旨在为临证用药提供参佐。依据气味制方遣药,不可拘泥于脾胃系病证,用药时亦不可拘泥一药一气一味,一种药物往往集多种气与味,须辅佐他药,使药性发挥到极致,临证才可奏桴鼓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