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建立
2022-12-21王美丽李小康马坤王友文
王美丽,李小康,马坤,王友文
(沧州市人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在医疗技术和设备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医用设备质量对医疗水平有直接的影响,而固定资产作为医院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和科教研活动开展的物质保障,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日益加大、医院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范围和金额的不断扩大,医用设备的类型和数量也在日益增多。因此实现医用设备科学管理是医院医疗工作高效运行的关键。实现规范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需要采用优化医疗资源、提高工作效率、采用信息化方式等方法,并对医用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跟踪和资源共享,进而实现医疗设备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
1 建立科室管理梯队
1.1 组织框架的建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医学工程处需要配备合理的管理组织架构,让各部门各司其职。随着医院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对医学工程处的人才梯队的建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要充分发挥高级工程师的主导作用,依靠其丰富的知识和专业能力,带动整个团队的专业化发展。提高有能力、有见识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培养成专业人才,使其成为科室和医院的骨干。
医学工程处坚持秉承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原则,培养梯队建设呈现层次递进规律,由内因、外因相互作用,推动工程师由非人才状态向人才状态的过渡、以及低层次人才状态向高层次人才状态的转化。从而满足医院医学工程处未来的发展需求。
医学工程处办公室主要负责医用设备的采购及其入库,办公室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工程师团队组成,完成设备由采购、验收、入库、培训一系列专业化工作。器械维修科由维修工作经验丰富的团队组成,大型设备配备工作20年的维修工程师专门负责全院大型医用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并配备专业知识极强工作经验丰富的维修团队负责常规医用设备的维修、保养及设备的报废鉴定等工作,且负责临床医用设备的质控工作。
1.2 业务能力的提高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途径,医院从政策、财力和时间方面充分给予临床和行政管理人员大力的支持。
(1)在医学工程处内部我们充分发挥高级工程师传、帮、带的作用,每周进行一次科务会,传达医院相关通知并让高级工程师在科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2)医学工程处内部定期进行科室内部工作汇报,对已完成工作进行总结并对计划工作进行安排,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科室工作的认知能力。
(3)科室内部进行学习沟通,并邀请国内同行进行讲座和技术指导,提升整体科室的认知能力。
(4)医学工程处同时积极参加各级医院组织的培训与比赛。以比促学、以学促长。通过比赛提高专业知识与水准。从而为医院打造一支既懂设备又懂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的医用设备管理的队伍。
2 制定科室管理制度
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河北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3版)》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2015年制定了《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于2019年在医学装备管理委员会的监管下对该制度进行了修订。制度中要求医学工程处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盘点,并负责固定资产的安全保管,正常维护使用等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建立设备台账,做到帐、卡、物相符。设备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建立对于医院十分重要,该制度同时也保障了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3 采用PDCA循环方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
PDCA方法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休哈特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进行普及。所以又称为戴明环。基于PDCA循环的方法进行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的方法将质量管理分为4个阶段,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在固定资产管理的活动中,要求将修改改进的工作按照要求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总结分析,然后将实施的成功结果定为新的标准,不成功的结果留待下一个循环去解决。这种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各个领域,因此在医院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采用此种方法。
选择合适、准确的方法实施固定资产的管理十分关键。文章中采用PDCA循环方法,找出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根据根本原因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措施。跟踪措施的实施情况积极进行整改,从而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的目标。从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解决问题,提高医用设备管理。
3.1 拟定计划
计划用13个月完成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首先对全院50个临床、医技科室进行医用设备质控检查,检查数据显示设备固定资产管理未达到质控目标。为加强医用设备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CQI小组多次召开关于“提高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值”的研讨会,并对新入库的设备台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设备账目的角度出发再到临床医技科室实际设备管理工作中去检验,最终找到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值低的根本原因。CQI小组对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抽查全院200名医护人员针对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目标值低的主要原因进行调查问卷。最终得出标识易损易脱落、入库信息不完整、报废不严谨、科室调整、管理意识不强为主要原因,并利用六何分析法针对以上原因制定出整改策略。
3.2 执行阶段
3.2.1 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重视固定资产信息化的管理与应用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趋势。医院各级管理层医技临床科室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都高度重视,促进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1)制度的完善。在医院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确定过程中,首先制定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医学工程处在医院制度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医学工程处实际情况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制度。
(2)建立医学工程处固定资产信息化流程,此流程不仅满足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而且满足医学工程处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医院的设备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流程。
(3)加强医用设备信息正确、完整的管理,从医用设备验收环节开始。严格按照医院验收设备的要求进行工作,验收需要根据签订的购置合同,除了按照合同检查设备的完好性、设备型号是否与合同一致,还要填写验收安装培训记录表,留存设备照片、铭牌照片,除此以外还增加了电子版设备说明书。在医用设备入库环节均需将以上内容准确的填入系统。供临床科室日后查看相关信息。同时为了保证入库设备信息的正确性,在入库环节上增加了审核,由两个人共同完成入库工作,保证了入库信息的正确率。
3.2.2 加强标识管理
为实现医用设备固定资产信息化的管理,我们在固定资产标识上增加了二维码标识。且每年对全院医用设备进行全面盘点,利用新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全院设备进行盘点工作,更换旧的医用设备固定资产标识,新的固定资产标识具有防磨、防擦功能,并包含二维码,临床科室用微信扫描即可查询设备的基本信息以及对故障的医用设备进行报修。同时增加了设备附件固定资产标识打印功能,便于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以及防止设备附属配件的丢失。为了加强医用设备固定资产标识的管理,新入库设备固定资产标识的粘贴由专门的人员负责。保障每台设备按照出厂标号将医用设备与固定资产标识一一对应。
3.2.3 加强报废管理
严格加强医用设备固定资产报废环节的管理,防止出现报废的医用设备申请表设备信息与实际报废的医用设备信息不一致、已经提交医用设备报废申请单而未上交医用设备的情况的出现。且在医用设备报废申请单上增加了各个院区医用设备维修科工程师的检查确认签字环节。各个院区维修工程师确认医用设备无维修价值再同意报废,且报废设备与报废申请表信息一致,然后由医用设备维修科科长确认签字,再由医学工程处科长进行确认签字。临床科室将报废单据和设备一同送至医用设备维修科。并现场打印医用设备报废标识粘贴再医用设备上,并将报废的医用设备推送至报废库统一管理存放。
3.2.4 加强临床设备管理意识
为提高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对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医学工程处为每一个临床医技科室发放“医用设备日常管理告知书”,要求临床医技科室内部进行学习,并存放于易查看的位置,告知书主要内容包括医学工程处固定资产管理、医用设备维修、医用设备计量、医用设备不良事件等工作内容的注意事项,以及医学工程处负责以上工作内容的各位负责人姓名以及联系方式。方便临床医技科室人员与医学工程处进行及时、有效地沟通。
3.3 检查阶段
经过质控整改以及措施的实施,再次对临床科室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第一次质控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最终结果显示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目标均已达标,证明在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采取的各项整改措施均是有效地,且在各项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制动了定期质控访查的机制,促进了临床科室和医学工程处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形成了每季度组织临床科室进行培训的固定模式。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3.4 总结阶段
经过整个阶段的质控工作,完善了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保证了医用固定资产入库信息的准确性,维修信息的可靠性,报废设备的严谨性。促进了医学工程处管理模式的纵深发展,配备合理的管理组织框架,让各部门各司其职,建立了规范化、专业化的医用设备管理团队。同时完成了临床科室的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实现了临床科室扫码报修的功能,提高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了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的标准化流程。
4 结语
医用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贯穿于设备从医用设备采购验收、医用设备报修、医用设备维修、医用设备报废处置从始至终的全过程,利用PDCA循环能克服医用设备固定资产传统管理中随意性、盲目性的缺点,促进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性、有序性,同时增强了各部门的管理意识。加强了临床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同时建立了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充实、提升。医用设备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