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研究

2022-12-21

活力 2022年20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黄 露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华 321004)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表示:“信息化为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加快构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的全媒体传播格局。”由此可见,自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不断彰显强劲生命力的同时,也正面临着全新的历史机遇。因此,研究中国共产党怎样把握信息传播发展机遇,利用好这些机遇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之间的传播显得尤其重要。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述

研究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怎样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需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概念与重要性,同时分析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体会中国共产党对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性和影响力的重要价值所在。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个词实际上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和大众化两个词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用于指导工人形成阶级,形成政党,最终夺取属于自己的政权的强大精神武器;而大众化意味着受众群体是普遍的,应该被大多数人占有和使用。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思就是将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深入地传递给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都能理解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深刻道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能浮于表面,而是要在实际行动中体现出来,使之帮助人们实现更美好的生活。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经强调:“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世界,而问题是要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自诞生起,就被赋予了发展性的特点,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僵化理论,而是需要按照实际发展持续进行深化的,只有做到与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具有真正的灵魂。要想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发挥得更充分,就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运用,并与人民群众形成紧密的联系。因此,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所取得的一切成果,也才能从根源上让人民群众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加坚定党的领导。

(三)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互联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普及化的过程需要以党的领导为前提。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发挥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具有的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从而使人民群众在生活中自觉靠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主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自主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深刻内涵,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加深入人心,从而使得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大众的支持。

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中、实践中的指导地位,毫不动摇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社会范围中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随着人们在精神领域所接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一些心智还不够成熟的青少年比较容易迷失自我。只有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使社会充满正能量,也才能更加坚定人们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拥护。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面临的发展机会与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媒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由一开始的纸质媒体,发展到后来的电报、广播,再到现在的新媒体视频平台,可以看出传播媒介几经升级,已经和原来大有不同。这种传播媒介的变化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有着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新时代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况

第一,随着党的建设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覆盖范围更广,人民群众的行动力更强。近些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手机软件中开始逐渐传播,主要有“学习强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文集有声电子书”“思政之星”等软件和平台,在这些软件和平台的传播下,人人都能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了群众对党的认同度。同时,也使得人们开始自觉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之中,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学习科学的方法,采取正确的行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信息传播速度过快,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浪潮中的情况下,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产生了自己的观点,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传播者将自己的观点传播出去,这样的具有开放性的媒体传播特点使得宣传者的素养参差不齐,文章的质量也鱼龙混杂,各种各样的言论出现在网络平台上。

(二)新时代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发展时机

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更为方便。在新的时代背景中,我国大力支持媒体行业的发展。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与科技发展的并肩而行,使得人们能够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这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变得更加立体和生动,吸引人们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使人们深入探究理论背后的故事,更加深刻地掌握理论。同时,随着中国共产党影响力的扩大,媒体的传播范围也不仅限于一国之内,信息可以同时传遍全球。因此,不仅仅是在中国,在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线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查阅相关研究著作,对其进行理解和掌握,这使得更多国家的人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

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范围加大。中国共产党借助媒体的力量提高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媒体以强大的数据承载能力和快速的传播速度精准地向用户传递用户感兴趣的内容,并且根据阅读习惯自动向用户推荐相关的文章,为用户全方位地了解某一领域的知识提供了便捷之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播也显得更为便捷,更加具有亲和力。媒体的传播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使得学习更加的生动化、方便化,这样一来,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关注度也会相应提升。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面临的问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质量较低。在新时代背景下,任何学历背景、任何信仰、任何种族的人都可以看到全球最新的时事热点,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筛选自己想要了解的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专业性较强,而部分群众的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够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导致了错误信息的出现。

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过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方式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传播速度也变得非常迅速,利用互联网,结合大数据技术,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渠道传递到客户终端,如此庞大的规模、数据,以及惊人的速度很难受到控制,很难控制负面信息的数量,长此以往,可能会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终成效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指引性被削弱。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与此同时,人民群众的精神领域却不断受到多元化的价值思想的冲击。部分不法分子、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打着“爱国”的旗号,发表损害党、危害国家、危害社会稳定的言论,甚至大肆宣扬西方价值理念,不断散布抹黑、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错误言论,严重危害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第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公信力被削弱。在新时代,网络中存在各种学术观点,不同质量的碎片化信息汇聚在一起,非常容易混淆公众的视听,降低公众的辨别能力,部分群众会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不信任感。同时,部分国外敌对势力不断散播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言论,迷惑人们的视野,而当部分立场不坚定、个人素养偏低的人看到这些不良言论后,可能会不仔细思考便盲目转发、评论,这也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公信力被削弱。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优化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而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与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在一起,一个良好的社会传播氛围是保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和基础。

(一)中国共产党需要规范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法律法规

首先,需要加大网络监督力度。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我国“网民”的数量大大增加,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都使用通信软件来了解发生在身边的事件。网络传播的信息一经发布,就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对人们的价值观产生冲击。因此,必须实时对网络传播效果进行监控,防止错误思想扭曲人们的价值观,尤其是要防止错误思想攻击马克思主义思想。

其次,需要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机制。新时代,规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法律法规是对网络信息进行监督检查的前提,也是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前提。因此,想要保证新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质量,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这种法律机制既包括对信息的管控,也包括对传播主体的管控,只有同时兼具对两个方面的管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取得切实的效果。

最后,健全和完善建立起来的法律法规。任何法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科学实践观,将认识与实践相互结合,法律法规也需要落实到群众生活中,并不断完善。因而,必须根据实践不断总结,产生新的条例,并将条例不断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中国共产党需要提升新时代媒体从业者的专业素养

首先,提高媒体从业者的理论水平。在新时代,许许多多的媒体工作者都在为信息的传播进行服务,相关工作者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传播党的理论,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且将理论知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从信息的源头保证质量,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其次,引导媒体人深入群众之中进行实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将理论介绍给人民,并使人民群众对其产生兴趣的过程。媒体工作者要深入群众中,了解群众的需求,使人民群众都充分、全面地学习马克思主义,调动起全体人民的学习积极性。

(三)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

第一,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合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内容中,使传播的理论内容中有传统优秀文化的影子,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需要贴近人民群众的具体实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所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具体情况来设计理论内容,人民群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触大部分来自对实际生活的感受,所以理论内容一定要体现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愿景、满足人民需求、处理一系列涉及现实生活的问题。

(四)中国共产党需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方式

首先,要认真贯彻大力开展基层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要深刻领会基层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论传播的关键意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周密的调研工作是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第一项工作。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事情发展的特殊性,依据事情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开展具体调研。

其次,要重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作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各有各的独特优势。在新时代,必须高度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从创作、形式、方式、风格等方面全方位革新,打造一批新的主流媒体,逐渐提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网络舆论中的影响力。

最后,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发展的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众化的过程中要在关注传统媒体平台的同时聚焦于短视频平台。随着各类短视频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使用各种新媒体软件来查阅消息。如今,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介绍还比较少,因此必须加大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宣传力度,使人们原意主动去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探索理论背后的形成原因,帮助其理解理论的深刻意义,促使其素质不断提升,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陆地冰壶运动大众化推广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客体关系的特点与当代启示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