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礼仪文化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运用
——以家庭教育为例
2022-12-21宇婷谈颖
□宇婷 谈颖/文
一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影响最大的教育方式就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无不影响自己的孩子,本文从礼仪文化视角分析父母的认知、家庭氛围以及学生自我意识对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运用访谈法和调查法,得出优秀孩子背后一定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其中,父母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礼仪文化教育属于基础性的教育,我国学生自小就对礼仪开始熟悉,如“孔融让梨”,从小倡导忠、孝、礼、仪、仁、智、信等思想行为规范,内容和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倡导礼仪教育看起来是比较落后的做法。但事实并非如此,经过若干年的基础教育,职业院校学生群体在仪容仪表、师生礼仪、课堂礼仪、场所礼仪、人际交往礼仪以及礼仪文化素养等和社会、企业期望的水平相差甚远。
1 研究的理论价值
不管对于大学生自身发展而言,还是站在教育者以培养合格社会人才方面,以及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来看,大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缺失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1]。尤其我们身处当今大数据、互联网、自媒体时代,人人都主播,怎样在公众场合塑造自我形象,展现人格魅力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时代需要,虽然就文化传承方面来说,我国也汲取很多国外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但是真正的实施的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不是很显著。例如,树有根,水有源,一个有着悠久历史辉煌文明的伟大民族,失去传统文化的滋润,单纯依靠缺乏核心价值的模仿或“拿来”主义必然无法适应中华民族发展。礼仪教育不只是利用简单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备约束自己的学生,重点在于采取一定的措施,促使学生对礼仪文化的体悟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形成对传统礼仪文化的道德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外,进而能够提升大学生礼仪修养水平[2]。重视物质经济,对于提高人自身修养没有引起重视,精神比较空虚,道德存在缺失现象,从社会到校园,再从校园侵蚀社会。在这样社会环境下,大学生文明礼仪文化素养迫在眉睫。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带动“一带一路”发展的作用。所有的美好实现,成就自我发展,实现中国梦过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如果没有家庭教育,中国梦也只能是中国梦。
2 文献综述
2.1 什么是礼仪
“礼仪”一词在中国古代早就作为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来使用了。“礼”在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指人的容貌、举止。在人际交往中,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礼记》主要是对礼的各个细节作出符合统治阶级利益需要的解释。
2.2 什么是家庭
2.2.1 家庭的起源及其演变
人类学家认为,直立行走的能力是人类家庭单元形成过程中重要的进化阶段。男人们一般去狩猎,而为了防止狩猎失败时没有可以供给的食物,女人们就负责采集水果、蔬菜等,于是,男女分担不同责任,以此家庭模式初步形成。这种模式保证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相对平衡的关系,同时也最大限度地避免在缺乏猎物时可能出现的饥荒。由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现代男女在家负责的工作已趋于相同。
每个人对家都不陌生,它是让每个人都有满足感和归属感的地方。里耶曾经提到:“家庭不但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寄托处”。那么家到底是怎样的呢?1999年4月,日本的《家庭教育手册》里面是这样介绍它的主要内容:
(1)孩子希望家里人能够开心的生活在一起,孩子的期望是理所当然的,对于父母而言,应该承认现实;(2)养育孩子并不是母亲一个人的事,即使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针保持相同,父母站在不同的角度教育孩子;(3)在现代社会夫妻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需要交流,倘若相互之间不能展开交流和沟通很难理解双方;(4)全家人一起吃饭是一件很重要的事,饮食生活不仅对儿童身体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5)父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孩子一定会领会到,由于工作的原因,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可能不多[3]。
2.2.2 家庭的功能
家庭具备亘古不变的功能,具体表现在:(1)家庭的早期学习功能:孩子最初的学习源泉就是母亲和家;(2)家庭的根据地功能:纵观历史长河,江月人米生活;(3)家庭的紧张缓和功能:在一天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后,我们需要休息和放松,从而为自己充电,使自己更容易投入第二天的工作,而家庭无疑是舒适、宽松的场所。如果忽视了家庭能够缓和紧张的作用,很容易导致孩子问题行为的发生。
综述所述,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是孩子快乐的源泉。父母在家庭氛围中用心和爱滋润孩子成长,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孩子的一生,在家庭熏陶下让孩子懂得忠、孝、礼、仪、仁、智、信等的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3 礼仪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缺失的原因
3.1 家庭教育方面
当前学生礼仪文化修养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其家庭教育中有关礼仪文化知识教育的缺失。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导致当代多数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溺爱导致其忽略了家庭教育中的礼仪文化知识,在子女出现问题时,父母多持保护溺爱心态,对于孩子缺乏理性指导,致使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并且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这与传统礼仪文化中的敬人谦己、舍己为人相违背,最终导致大学生缺乏礼仪文化修养,同时导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低下[4]。
3.2 家长缺少理性认识
当今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情况下,学校管控非常严格,学生只出不进,如发烧咳嗽需要就医时,他们离开学校就要在家上网课,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我们成人控制不住看手机,让学生在家上网课等于孙悟空看守蟠桃园,这样能守得住吗?所以全校封闭,特殊情况下只能送点生活必需品,有的家长趁学校让家人送点生活品时,可谓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各显神通,送啥都有,有的送啤酒、有的送烤鸭、还有的送薯条等垃圾食品,甚至有家长送手机,不管处于什么原因或动机,对孩子送手机都是百害无一利,在家长调查中发现,家长普遍担心孩子吃不好,食堂大锅饭不合孩子胃口,孩子想要手机,家长不忍心不给等。我们的家长缺少理性认识,作为家长不要做问题的制造者,也不要做问题的解决者,而要做温柔的陪伴者和啦啦队长[5]。多给点阳光,多给点掌声,王阳明说:“开在深山里的花,因为你看它而灿烂!”在共克时艰中多发一些鼓励的话语安慰学生浮躁的心或疫情下的视频,让孩子在学校安心学习,理解学校的做法是关键。
3.3 学生自身缺乏实践意识
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使得大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理论知识基础。而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很少去践行,眼高手低,一看全会,真正到自己实践的时候,弯腰驼背,手机几乎不离手,根本没有意识去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实习。此外,学生应该通过这些这些机会,将在书本网络、课堂上学习的礼仪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时间活动中,如此,不但能够更好的理解礼仪规范,加强相关记忆,也能够在有意识的努力中逐步提高自身的礼仪文化修养。
总之,在家庭教育中,当今家长要转变教育理念,不是教与管,而是陪伴和影响,也许很多家长认为,我陪伴不工作怎么生活,经济抚养从何而来,只是满足孩子吃喝玩乐的需求,这种陪伴和影响与教育没有太大的关系。例如,楼下的小店铺,父母整天拿手机玩游戏,有客户来就招呼卖商品,并告诉孩子要学习写作业。这种陪伴很难达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如果他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自己能够分析客户需求,根据不同客户调整货架的摆放位置,并对自己小卖部的产品进行不断调整和翻新,而不是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拿着手机玩游戏。例如,我在写这篇作业时,刚好新闻播报神舟十三返回地面航天员王亚平出仓的视频,我们不能认为这半年她没有陪伴孩子在身边就不是一种教育,孩子的一句话“我妈妈去摘星星去了”,这句话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妈妈的影响换成另一种方式,并且一直教育着孩子将来要做什么样的人。那些教科书上写的如何教育孩子,实际上是在指引我们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向,但是自己的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需要父母言传身教去做,去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潜质,千里马常有,而父母才是自己孩子的伯乐。
4 家庭教育的建议与措施
教育中,家庭教育显得尤为的重要。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们的依靠,也是和他们接触时间比较多的人。因此,对于孩子而言,父母的行为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换句话说,父母的言传身教能够引导孩子的行为。所以,作为父母,应该对自身的行为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在自己的言行中不断的反思。想要使自己的孩子有所改变则需要对自身做出改变,进而能够为孩子树立榜样力量,使得孩子能够受到正确的影响。倘若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在将来能够孝顺自己,首先对于父母而言,应该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样才会影响自己的孩子,倘若父母想要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能够拥有较好的学习成绩,父母首先需要做好榜样,在孩子面前树立积极学习的形象,对于家长而言,应该意识到身心言传身教的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产生的影响非常大。
4.1 加强家校联合
当代大学生礼仪文化修养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关于礼仪文化知识教育的缺失,对此,学校要不断加强家校联合,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礼仪修养。父母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其自身的文化修养以及礼仪素养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注重自身礼仪文化修养的提升,并在生活中做好榜样,通过生活的方方面面教会孩子社会交往、个人修养和社会习惯等方面的礼仪[6]。
4.2 学生自身意识提升
将“礼”转化为一种“习惯”。习惯的形成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是事实上需要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很好的控制与培养。这种控制与培养和社会良好的教育管理制度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它将礼仪进一步变成公众的道德要求和价值目标。高职学生将这种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使自我可以在社会和企业中的认可度得到提升[7]。平时在校期间可以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求职面试技巧,如何与上级相处沟通以及自己心态调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