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红色博物馆的教育作用

2022-12-20李庆芳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参观者博物馆红色

李庆芳

(山西省太原市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山西 太原 030001)

引言

截至2021年,全国红色专题博物馆已超过1600家;我国不可移动的红色文物超过3.6万处,国有馆藏可移动红色文物总数约100万件/套;2018—2020年,全国共举办红色文物展览超过4000个;2019年,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次超14亿人次。红色博物馆是重大历史事件和先进人物的纪念地,承担着见证历史事件、记录先进事迹、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教使命[1]。在博物馆的职能定位中,包含了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三重职能。教育职能并非只针对于青少年,而是应该覆盖各年龄阶段和各类型的人群。红色博物馆需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提供不同类型的红色主题教育方式。当前党史教育已常态化、制度化,红色博物馆是党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深入了解党史的内容,让党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党史陈展,就是一部党史教科书,红色博物馆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

一、红色博物馆的教育意义

红色文化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红色博物馆是红色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皆在传播红色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其包含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教育作用十分明显。大型红色历史事件以及革命先辈的伟大事迹是激发新时代人们奋勇向前的动力,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有助于人才培养和全民综合素质的提升。红色博物馆的教育意义不仅针对于青少年,其覆盖面应该延伸到各年龄段、各阶层的人民,真正将红色文化发扬光大,激励民族的前进。

(一)红色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红色博物馆是青少年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立体百科全书”。不同于书本、图片和视频,红色博物馆可以将重大的历史事件、革命人物的光辉事件通过立体的场景、物品、图片展示出来,真实还原历史场景,让青少年能切身感受红色文化所传播的内容,近距离感悟红色文化的精髓。红色博物馆应该立足于利用红色资源,继承、发扬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帮助青少年树立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明确担当与使命,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使青少年倍加珍惜当前的美好生活。有别于其他教育模式,红色博物馆对视觉、听觉的冲击力更大,使得对青少年教育的作用更加明显,能加深红色文化教育内容的记忆力,更能促进青少年的文化自信[2]。

(二)红色博物馆对党团员的教育意义

党团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党史教育常态化的今天,红色博物馆作为党团员党史教育的重要基地,有助于党团员深刻了解党的百年征程、百年风华和百年成就。通过一座座红色博物馆的生动课堂,让广大党团员对共产党人的忠诚、信仰、牺牲和奉献精神有着更深层次的感悟。这些党的不懈奋斗史、为民造福史、理论探索史和自身建设史是党史教育的核心内容,红色博物馆就是党史最好的历史见证。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遍布于全国各地的红色博物馆是红色基因的孕育和存储基地,党团员经常前往红色博物馆瞻仰和学习,可以净化党团员的灵魂、滋养其心灵、提升其精神境界,从红色博物馆中吸取前进的力量。

(三)红色博物馆对普通群众的教育意义

爱国主义是广大人民群众凝聚力的体现,是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红色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群众了解党和国家发展史的重要场所。红色博物馆能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感,培育民族精神[3]。人民群众走进红色博物馆,能激发其爱国热情,使其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达到更高的境界,为其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奋勇拼搏增添新的动力。

二、红色博物馆的基本教育作用

(一)红色文化感悟作用

红色博物馆是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具体表现形式。红色文化不仅是革命文化,还是一种先进文化和党政文化。它是在革命时期、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统一体。红色博物馆通过遗址、遗物以及各类史料,将红色文化中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各种方式的文化形态表现出来。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基因,红色博物馆能将红色文化超越时空的生命力以立体的形式展现出来,需要用心感悟才能增强参观者追求理想和信仰的动力。以彭真生平陈列室为例,彭真同志的一生涵盖了我国在建党初期、抗战时期和改革开放各时期的接触成果,通过雕塑、绘画、视频与传统的实物、图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使参观者对于红色文化的感悟得到质的升华。

(二)爱国主义教育作用

红色博物馆中珍藏着众多革命文物,这些文物是红色文化的缩影。红色博物馆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者通过参观和讲解,能对某一爱国主义事件和爱国主义人物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充分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史,体会各类事件与人物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红色博物馆能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家国情怀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参观者的社会归属感,深刻领悟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参观者的爱国主义情感。红色博物馆通过大量的史料,引导参观者树立正确的信念和三观,强化参观者内心深处拥护祖国的情感,让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落到实处[4]。

(三)塑造人文情怀作用

红色博物馆对参观者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基因传承,这是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能帮助参观者纠正和培养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今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落实这些行为习惯并长期保持。在规范参观者行为习惯的同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从内心深处懂得感恩、懂得奉献、懂得传承,塑造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在红色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能对革命者的生命与尊严、意义与价值进行深入的理解。以彭真生平纪念室为例,珍贵历史图片349幅、重要历史文献217份、重要手稿56份、实物102件,充分展示彭真同志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建立的不朽功勋。不仅了解历史文化进程,还能感受红色文化形而上学的追求和形而下学的思考,打开参观者的思想格局。

(四)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红色革命精神需要得到传承,红色博物馆就是革命精神传承的最佳场所。红色博物馆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见证地;是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事迹的发源地和见证地。红色博物馆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普通群众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环,让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英勇斗争等珍贵的红色革命精神通过真实的场景展示出来,让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更具仪式感,加大红色革命精神的传承力度,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办实事、开新局,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革命精神。

三、提升红色博物馆教育作用的新途径

虽然红色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已开始发挥,但是部分红色博物馆由于在硬件、软件和人才方面的欠缺,导致教育质量和教育活动的多样性方面尚不能令人完全满意,使得部分参观者不能真正被红色博物馆吸引,而是抱着打卡、完成任务的心态进入红色博物馆接受教育,让红色博物馆的教育作用大打折扣。在此背景下,通过新途径、新方法吸引参观者,为参观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激发参观者的热情是进一步增强红色博物馆教育作用的有利武器。

(一)增强红色博物馆的社会影响力

当前多数红色博物馆仍然处于被动接受参观者的状态,对外的宣传能力较弱,部分红色博物馆的管理者在思想上较为固化,认为只要正常展出红色博物馆自身的主题,就会源源不断地有参观者进行参观,无须过多的宣传。但是正是因为红色博物馆在宣传方面的不重视,导致中小型红色博物馆的辐射范围较小、社会影响力较低、地域受限现象明显,久而久之当附近的受众参观完成后,后续客源无法保证,导致一些红色博物馆难以为继。这就要求红色博物馆摒弃原有观念,主动出击,通过公益类的电视节目、新媒体平台等方式,制作宣传短视频、红色博物馆纪录片等形式,在更大的范围内,提升红色博物馆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另外,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发布红色博物馆的排展、活动信息,增强与参观者的互动,从线上吸引更多的粉丝,从而为吸引更多的参观者走进红色博物馆做储备。当然红色博物馆走出去也是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走进企事业单位、校园和社区进行红色精神宣讲,发放红色博物馆鉴赏册等红色博物馆相关宣传资料,拉近红色博物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扩大其社会影响力。参观者的口碑也是增强红色博物馆社会影响力的利器,通过参观者的口口相传,让红色博物馆在社会上的口碑逐步提升,进而吸引更多的参观者。

(二)改变陈展模式吸引参观者眼球

红色博物馆属于特殊性质的博物馆,多年来其陈展模式未有较大的改变。除自身的主题展览外,较少有其他类型的展览,甚至不少红色博物馆常年保持相同的展厅布局,这是一些红色博物馆缺少参观者的核心要素之一。为了吸引参观者的眼球,让更多的人走进红色博物馆,博物馆自身需从改变陈展模式入手,在内容、形式和科技手段上下功夫,提升红色博物馆陈展的吸引力。红色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应仔细盘点库存文物,充分挖掘红色博物馆主题相关的各类史料,在布展寻找主题内容的过程中,将主题的背景、意义及作用融合在一起,突出红色博物馆自身的特色。同时,还能通过红色革命史的时间线,联系上下游相关的红色博物馆,不定时的举办联合展览,让红色博物馆的主题和陈展内容不断拓展,提高博物馆参观者的黏度,激发参观者探究红色历史,与红色基因产生心灵上的共鸣[5]。推陈出新展览的形式是吸引参观者眼球的重要方法之一。红色博物馆可以整合和利用自身红色资源,让体验式、沉浸式展览出现在展示方式中。例如,在红色博物馆中,摆放仿制的红军军服、枪、冲锋号等道具,组织前来参观的青少年模拟某场战斗情境,通过饰演情景剧的方式,让大家对红色博物馆的展示主题有更真实的体验,对红色精神有更深层次的领悟。

(三)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新技术的应用让红色博物馆更具真实性和趣味性。红色博物馆的展示主题通常围绕某个红色历史事件或红色人物展开,更多的是一种场景式、叙事式的故事描述。针对这些场景,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真实地还原红色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景和红色人物一生中的重大节点,让参观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3D、4D电影、有声读物、智能讲解等新技术均是提高红色博物馆趣味性的好工具,不仅能让红色博物馆做到各年龄段的全覆盖,还能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对参观者进行全方位的刺激,加深对红色博物馆展出主题的记忆。当然还能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红色博物馆展览放至互联网上,让更多的受众通过网上博物馆或者网上展厅,实现远程参观的愿望,扩大红色博物馆覆盖的时空范围[6]。另外,在红色博物馆的场馆管理、预约、安保等方面,同样需要不断更新技术,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模拟场馆的负荷量,以及参观者游览的最佳路线,综合提升参观者的体验指数。

(四)提升红色博物馆整体服务水平

红色博物馆不能高高在上,需在“以参观者为本”的基础上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提升红色博物馆的整体服务水平。红色博物馆要让参观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不仅在布展内容和形式上多考虑不同类型参观者的需求,还可以根据不同团体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例如,在接待低年龄段的参观者时,通过小游戏、集体活动等方式,提高整个参观过程的趣味性,让幼儿寓教于乐,激发其参观红色博物馆的兴趣。对于一些年纪较大的老年参观者,可以利用讲座、书法及绘画活动等,延长参观的时长[7]。针对一些行动不便的参观者,可以采用送展览进社区、送展览进养老院等形式,通过展板、图画、视频,让老年参观者重温当年的历史。针对党团员及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可以通过不同维度的专题解说和专题讲座,让参观的深度更上一层楼。

(五)提高红色博物馆总体讲解水平

当前红色博物馆多采用智能讲解与人工讲解相结合的模式,对于个人访客,多数采用智能语音讲解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是过于强调讲解的内容,忽略了讲解的个性化需求。只对参观者进行单项的知识输出,如遇参观者有疑问需要解答,则面临无人回应的尴尬局面。对于智能讲解系统,可以采用智能客服系统的方式,将常见的问题清单汇总,当游客说出询问的关键词时,智能语音系统可以进行简单的反馈。若问题较为特殊,可实时反馈至博物馆后台工作人员进行处理、回答。为了提升红色博物馆的总体讲解水平,智能语音讲解也可以尝试准备多个不同侧重点的讲解版本,例如,针对青少年的版本、党团员版本等,这样让讲解的侧重点有所区别,有利于各参观群体的需求。人工讲解模式应该根据不同预约团体的需求,从其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宣告红色博物馆的主题后,可以根据团体参观者的需求,进行一些延伸讲解,形成红色时间轴的闭环,让讲解“活”起来,而不再是单纯地照本宣科。

(六)加强对外协作促进教育作用

红色博物馆之间需要加强对外协作和交流,通过各类红色博物馆联盟,促进单个红色博物馆教育作用的进一步凸显。红色博物馆之间要加强经验、人员和馆藏资源的交流,通过联合办展、协同活动,达到共同促进红色博物馆社会教育作用的目的。不少红色博物馆通过联盟形式打造统一的宣传平台,进一步拓展资源、节约对外宣传的成本。让各馆展览的利用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各馆的参观者人数呈上升态势。通过当地其他的一些红色旅游项目,共同打造红色旅游一条龙,也是目前不少红色博物馆正在尝试的方式之一。如红色博物馆与当地的餐饮服务业结合,打造红色文化参观、红色餐饮、红色住宿的一体化服务,让参观者不仅感受了红色博物馆所传达的精神,更是在餐饮、住宿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忆苦思甜,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当然将红色讲座、红色纪录片等送进单位、学校同样是促进红色博物馆教育作用的良好方式,其简单、易行,对于各种类型的红色博物馆均适用。

(七)注重红色教育活动的开发

红色博物馆拥有较多的红色文化资源,如何整合优势资源、强化思想教育是红色博物馆开发红色教育活动的精髓。不少红色博物馆通过知识、技能和情感三个维度,形成新的红色教育活动模式,让红色博物馆成为一个固定的育人场所。具体做法是通过展厅参观,观看红色文物,聆听红色故事和音乐让参观者从知识维度上感受红色文化。另外,通过阅读课堂的模式,诵读红色经典作品,这里可以请一些专业的教师,或者由讲解员充当教师,对朗读/演出技巧、常识、仪态等进行技巧教学。最后,通过舞台剧、诵读和沉浸式体验等方式从情感维度进行爱国主义再教育(见图1)。新型红色教育活动的目的,是让参观者拥有自主学习、互动教学的机会,变红色博物馆的单项知识输出为双向互动教育,提高参观者学习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当然大型的红色博物馆可以不拘泥于此,红色教育活动的形式可以更多样化。如定期举办红色诗歌、经典文章诵读会,在红色纪念日举办红色音乐会,还可以通过各种专项红色知识竞赛,吸引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红色教育活动[8]。

图1 新型红色教育活动的实施图

四、结语

综上所述,红色博物馆在我国的红色教育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进一步让不同人群对爱国主义和红色教育理念得到升华,更能将红色文化、红色基因传承和发扬光大。通过红色博物馆的馆藏资源以及其开展的各项红色主题教育活动,能帮助大家培育家国情怀,树立远大信念和人生目标,并使其为之终身奋斗。随着时代的变迁,红色博物馆也需要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其教育作用充分展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和精神文明的共建,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参观者博物馆红色
和名画“撞衫”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红色是什么
博物馆
红色在哪里?
脑洞大开
数说InnoTrans 2018
追忆红色浪漫
露天博物馆
场馆学习中的参观者研究:进展与挑战*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