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关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研究综述

2022-12-20韩非凡申咏梅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克罗体态达尔

韩非凡 申咏梅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

一、国外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研究

国外当前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达尔克罗兹理论的研究,教学实践方向的研究、结合乐器演奏的研究、借助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对脑神经科学的研究以及融合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

(一)达尔克罗兹本人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研究

达尔克罗兹本人有1906年著Methode Jaques-Dalcroze,1920年著Le rythme,la musique et I'education,德英意法日等国翻译过此著作,1930年著Eurhythmies:art and education译有英文版和日文版,著作全面阐述了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其中包括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演奏。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非常广泛的传播。在2021年12月,我国也出版了《达尔克罗兹方法体态律动》,本书是由外文书稿的直接翻译,是对身体音乐性训练的全方位描述。书中有对相关动作的一系列描述图例,连接着内容的逻辑关系。在时间与空间背景下,将音乐与动觉、听觉全面结合呈现。书中提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应是,学生在学习结束时不仅仅只是‘知道’,而更多的是要‘感受到’,并将感受到的内容内化,从而进行个人表达”。这与我国艺术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感知和艺术表现达成一致,侧面证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是符合我国音乐教育的。

(二)其他研究学者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研究

在查阅其他学者对达尔克罗兹教学相关研究时发现,国外学者研究涉及的领域颇多。

在教育学领域的研究中包括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本身的研究,如丽莎·莱姆伯格在《音乐教学方法》中提到,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是为了应对学生在节奏,音高和语调准确性方面的普遍缺陷,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培养了立即和创造性地回应音乐的能力;还有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研究,如“Best Practices for Preschool Music Education: Supporting Music-Making Throughout the Day”对美国的州和国家学前教育标准分析,将关键概念合并并汇总为——歌曲和活动反映了文化多样性、歌曲和活动让学生探索和体验各种音乐、教学和教材为学生提供跳舞和音乐的机会等九个最佳实践标准。提出这些音乐教学除了提高儿童的感知能力、音乐能力,在提高儿童的语言和识字能力、亲社会行为、粗大动作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本土化的研究,如“조유미在달크로즈 유리드믹스를 적용한 음악 감상수업 지도 방안 연구:초등학교 3,4학년을 증심으로”以小学三、四年级为研究对象,探索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的体态律动应用于音乐欣赏课程的正确方法。

在艺术学领域的研究有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乐器演奏方向的探索研究,如“Three Flute Players’Lived Experiences of Dalcroze Eurhythmics in Preparing Contemporary Music for Performance”通过与演奏家对话了解他们对达尔克罗兹的节奏学习的生活经历,分析揭示了八大主题:身体与呼吸、身体作为“进路”、通过身体学习克服具体的技术难点,与分数的具身关系、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和联系、澄清自己的解读,与观众的交流、超越乐器的大画面,提出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会对表演者的排练和表演音乐方面产生一定效果。

在神经科学领域还有借助达尔克罗兹教学对脑神经治疗的应用研究,如“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a Dalcroze eurhythmics and a simple home exercise program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MCI) or mild dementia: the MOVE for your MIND pilot trial”以65岁及以上患有MCI或早期痴呆症的社区居民女性和男性为实验对象,按照钢琴音乐的节奏进行,记录了对Dalcroze课程学习的坚持情况。通过12个月的随机实验结果发现基于音乐的运动计划可以刺激运动和认知功能,跌倒率降低54%,在步态、平衡和执行功能上有显著改善,对认知障碍的老年人有一定的帮助。

在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中也有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与软件开发融合的研究,如“Improvising on Music Composition Game”一文基于Dalcroze的Eurhythmics,提出一款用于特定的手部位置和技术训练具有交互性的音乐作曲游戏,在教授音乐元素的结构下即兴创作并进行积极的听力、演奏和记谱。“Haptic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ndamental Rhythm Skills, Including Multi-limb Coordination”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的体态律动进行触觉手镯研究,论证触摸在学习和教授多肢节奏方面的特殊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手腕和脚踝提供多通道触觉信号来支持涉及多肢体协调的节奏技能的获得,但是有学者认为在此领域中的研究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多肢节律技能学习的因素。

二、国内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研究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首次面向中国音乐教育界是在1982年5月,上海音乐学院邀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弗吉尼亚·米德教授进行音乐教育和体态律动示范教学。此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被逐渐接受并研究。截至2022年5月6日,以“达尔克罗兹”为主题,在CNKI数据库共检索到433篇结果,其中中文文献共有259篇(如图1所示)。根据对相关著作及论文的阅读分析,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达尔克罗兹教学的引论研究

在这部分中包括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思想来源、教学内容、主要特征、体系比较研究等。

在著作上,国内早期介绍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是1986年高建进译,德赖维尔著的《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入门》,而后1999年杨立梅、蔡觉民编著《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详细介绍了达尔克罗兹的生平、理论的形成、教学思想观点,2018年又重新修订出版。2012年林良美、吴窈毓、陈宏心译的《达尔克罗兹、奥福、柯大宜三大音乐教学法之比较》中第二章提到达尔克罗兹的生平、教学法起源和影响及社会文化环境,第五章介绍了达尔克罗兹的教学课程内容。2012年郑方靖的《当代五大音乐教学法》中的第三章也从思想来源、基础理念介绍了达尔克罗兹,陈蓉著的《音乐教学法教程》第一章也从教学方式、方法论、影响等角度详细阐述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在论文上,2008年花春基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特点提出节奏训练是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中心,学生自发想象表现以提高创造力、表现力;2009年傅仲斌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基本特征进行重新认知阐述;2010年陈维对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及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进行比较研究;2014年李卉分析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的哲学思想,并从视唱练耳、体态律动中分析其表现特征;2015年刘凯基于凯琳·葛林翰的达尔克罗兹示范课通过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即兴活动三个教学领域及其的整合为例,提出“雅克·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发展呈现出横向和纵深发展的两个优势”;2019年陈蓉围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的体态律动分析动作与音乐的关系与作用,提出“音乐学习可以有益地利用整体的身体经验,身体的参与可以体验和表达音乐情感”。

(二)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在课堂教学方面,2021年王韵提出“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与中国民族音乐之间的结合应当体现出不同民族体态特征的风格特点”。这在本研究中对学生感受乐曲的体态律动设计环节给予相当大的启示,并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融合方面产生了新的思考。2021年朱鹏辉以体态律动中的快速反应、跟随表现、因素替换、卡农应答的基本练习及呼吸、气息、发声的热身练习,节奏教学和情感表达实际运用于中学合唱教学,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在声乐表演方面,2020年,张琬雪将体态律动融入呼吸、哼鸣、跳音、连音的发声练习中,进而以《月亮河》咏叹调为例分析体态律动声乐实际演唱中的运用,提出达尔克罗兹教学法适用于美育理念下的音乐教育,教学对象亲自体验,实践先于理论,鼓励学生表达自我。在器乐演奏方面,2019年,王悦潇通过运用节奏律动在学生二胡演奏的音值、休止节奏、切分节奏、速度、节拍与力度等方面进行训练,发现“学生在演奏乐曲时,加入了情感状态,而不再是机械式演奏”。

(三)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本土化的探究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意识到国情不同,实践也应不同,课堂教学实践应与我国国情及学情相结合。2015年,顾华发现云南傣族和彝族少数歌舞体现出的“歌舞乐不分家”与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的体态律动是同一思想,并将两者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融合进行实践并提出建议。2016年,韩冰阐明国际三大教学法在我国的专业机构、探究专家及实践教学中出现的益处与问题,并从学生、教师、教材和民族音乐等方面进行探索,论证国际三大主流音乐教学方法的本土化探究对传承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所产生的实际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2017年,申咏梅分析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日本本土化的全过程,探究在日本音乐教材中达尔克罗兹教学的应用,也对中国音乐教育中国际音乐教育体系的本土化实践进行了考察和验证,获得了可行性结果。2021年,罗缙云从律动教学语境构建中,通过多种材料提炼律动教学主题,由细节入手并举例说明课堂教学中律动教学的具体操作“比如,在进行小学音乐课堂《铃儿响叮当》这首歌曲的教学时……拍手等方式来培养节奏感”。这对本研究中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再思考以及教学设计的语言部分提供支持。2021年梁睿在文中提出“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育教学法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着合理的秩序和一定的规则……儒家的‘礼’符合事物运行之‘道’,正如律动教学法的规则符合音乐教育之秩序,儒家思想背景下,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法客观性的演进顺序使其步入音乐教育之道”。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进行深入剖析与易道——中国文化相联系,寻觅哲学性的统一,提出在易经文化背景下传播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超越空间创造价值。

(四)结合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开展的跨学科研究

在语言学领域,2016年,杨怀溢分析音乐与语言的内在联系,在对外汉语语音课堂教学中利用音乐、节奏、动作帮助学生听力辨识、语气语调、节律、即兴创作进行汉语语音学习,极大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在纠正学生语音偏误上起到很好的作用。在戏剧与影视学领域,2018年,陈奕妃在文中提及“依靠身体肌肉的动作去感受和表达渐强或渐弱的音乐元素……感受音乐节拍、节奏、乐句和音乐的对比”,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用于剧目《自我控诉》的排练,在台词语言、身体语言和节奏等舞台艺术语言表达技巧方面都打开了新的创作思路。这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对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在心理学领域,2021年,闫红借助达尔克罗兹教学法通过节奏问好、热身音乐、律动活动等构建适合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教学法,并在音乐治疗中的具体实施进行创新性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综上所述,达尔克罗兹教学法诞生自1906年,并渐渐传到国外,进而传入我国,不仅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音乐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在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众多的研究领域发挥了重大意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重大价值,也是值得肯定并进行持续研究的教学法。

虽然国内在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研究上已经较为全面地说明了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在实践应用上也为我国音乐教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施经验,也进一步反映出达尔克罗兹教学法在学生体验音乐方面所具有的重大价值。而且在跨学科方面的研究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国在跨学科的研究方向上还属于萌芽期,仍需借鉴国外在医学、戏剧、神经科学等领域的融合,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发挥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最大价值。

从图1中可以看出,达尔克罗兹的研究情况整体还处于上升期,总体呈曲折上升态势。

图1 CNKI数据库中以“达尔克罗兹”为主题的中文文献检索结果

另外,国内对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研究时间相对于国外在该领域花费的时间偏短,在本土化和跨学科方面研究的方面还有待发展,在不断深入本土教学体系理论的进程中还需吸收更多的国外优秀研究成果并推动多学科双向交流发展,挖掘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更多价值。

猜你喜欢

克罗体态达尔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迟到大王
湖南与蒙达尔纪的深情“握手”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梧桐树的回忆
克罗历险记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达尔克罗兹教学法的内容分析及其对老年合唱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