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观察
2022-12-20张志红
张志红
荥阳市人民医院妇女康复科,河南郑州 450000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属于常见的产后并发症,主要是指女性分娩后无法约束小便而引起尿液自溢,临床认为分娩时胎儿先露部分对盆底韧带及肌肉的过度扩张为主要病因,患者多伴随盆底肌肉及韧带损伤,肌肉张力下降,用力时很容易导致尿液不受控制溢出,影响患者正常生活,打击自尊,出现消极情绪[1]。由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较为多见,对其可靠治疗方案研究备受重视,其中产前、产后指导可起到预防及缓解作用,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应用普遍,可刺激盆底神经及肌肉,促进肌肉受损恢复,对改善尿失禁程度有一定作用[2]。为进一步强化疗效,盆底肌康复训练得到推广,促使患者增强对肌肉收缩的掌握程度,控制尿液溢出。为此,本研究探讨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为阴道分娩,在恶露排净情况下经膀胱抬举试验确诊[3]。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28.28±3.13)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28例;孕周37~41周,平均(39.46±1.14)周;尿失禁等级:1级8例,2级21例,3级25例,4级4例。观察组年龄21~35岁,平均(28.04±3.22)岁;初产妇32例,经产妇26例;孕周37~41周,平均(39.41±1.15)周;尿失禁等级:1级6例,2级22例,3级26例,4级4例。排除盆腔手术史患者、盆底损伤史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及产科严重并发症患者等。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患者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及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前、产后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等基础生活护理,引导其加强自我情绪管理,做好对症护理;选择PHENIX USB4盆底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协助患者进行训练,治疗前排空大小便,阴道中置入肌电探头,通过调节电刺激强度和肌电图、压力曲线等进行指导,10~50 Hz,脉宽200~400 μs,促进盆底肌肉被动收缩,且无疼痛,形成条件反射,每3天1次,每次20 min,持续15次。观察组在常规指导及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基础上,增加盆底肌康复训练,具体如下:训练前向患者详细介绍盆底肌康复训练的方法及作用,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双腿屈曲,专业指导下完成吸气时收缩肛门6~8 s,呼气时放松肛门,持续锻炼15~30 min,每天训练3~5次;指导肌肉苏醒锻炼,将手指按压会阴中心腱,促进肌肉收缩;放置阴道哑铃,指导患者有意识盆底肌肉及阴道收缩和放松,逐渐增加哑铃重量。每天1次,每次10~20 min。
1.3评价标准 尿失禁程度:0级为无尿失禁,1级为强压力时尿失禁,2级为中等压力时尿失禁,3级为弱压力时尿失禁,4级为最小压力、变化体位时尿失禁。盆底肌力:采用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测定患者盆底肌力,分为1~5级,级别越高提示盆底肌力越好。生活质量: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含心理因素、社会障碍、行为限制等,分数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2 结 果
2.1两组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尿失禁0级占比(60.35%)高于对照组(3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尿失禁发生情况比较[n(%)]
2.2两组盆底肌力比较 观察组盆底肌力5级占比(67.24%)高于对照组(3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P<0.05)。见表2。
表2 两组盆底肌力比较[n(%)]
2.3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理因素、社会障碍、行为限制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3 讨 论
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较高,主要是由于产妇多伴随泌尿生殖器器官脱垂、盆底肌功能受损,引发夜尿次数多、尿急尿痛、排尿中断等下尿路症状,尤其受到压力时难以控制尿液溢出[4-5]。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对患者生活造成巨大影响,难以耐受重体力劳动,甚至影响性生活,不利于家庭和谐,而考虑到病因多为尿道调节机制失调及盆底神经受损,传统药物保守治疗难以获得明显作用[6]。近年来,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在尿失禁治疗中受到重视,其主要在阴道内置入电极,刺激盆底神经及肌肉,增强肌肉弹性,并引导患者尤其是完成肌肉舒张和收缩,增强盆底肌肉收缩能力,支撑膀胱尿道能力增强[7];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能够刺激阴部神经的传出纤维,增强膀胱颈的支撑作用,刺激经阴部神经的传入纤维,抑制逼尿肌收缩,并促使交感神经元兴奋,进一步增加尿路关闭功能。为进一步促使患者尿失禁改善,在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同时,需配合盆底肌肉训练,促使患者有意识地对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收缩,恢复膀胱生理位置,增强排尿的控制力[8-10]。
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主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完成盆底肌锻炼,利用物理方法使盆底肌肉收缩,而且患者有意识地收缩肛提肌,增强盆底肌肉力量[11-13]。肌肉苏醒锻炼中利用手指按压会阴中心腱,保持一定压力可唤醒肌肉知觉,引发肌肉收缩的条件反射,增强盆底肌肉力量。阴道哑铃是由带有金属内芯的医用塑料球囊制成,重量不等,可依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宜重量,确保患者收缩盆底肌肉时不会从阴道内脱出,从而起到迫使阴道肌肉收缩,锻炼会阴肌肉能力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尿失禁0级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力5级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可起到强化盆地肌肉力量的作用,利于尿失禁情况的改善,从心理、社会及行为限制等多方面改善生活质量,疗效较好。
综上所述,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应用价值较高,联合常规产后指导及生物反馈电刺激可帮助患者进一步减轻尿失禁程度,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