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线课程制作技术分析
——以《中医基础理论》在线课程制作为例

2022-12-20李全周妍妍胡丽玲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基础理论评价课程

◎李全 周妍妍 胡丽玲

一、课程建设背景

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国外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走在世界前列,已经取得了较多建设成果。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01年开始发起开放课程建设,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先后开设了多批开放课程,为全球学习者提供免费学习课程。体现出在线开设课程多学科、多地域、在线学习、受众宽的特点,从而在全球引领了一股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潮流,欧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地区也逐步建设自己的在线开放课程。我国开放课程建设起步较晚,教育部2011年颁布文件,首次明确我国开放课程开设的目的、建设及运行机制,标志我国正式开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加入全球在线开放课程大家庭。国内诸多高校开始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大多为一些基础、通识类课程,受众面广,取得一定的成绩。

1.基于电子信息及多媒体技术的在线教育迅猛发展。

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潜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提速,云旅游、直播电商、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持续拓展。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传统的的教育时空得以极大地拓展与开放,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跨时空的深层次整合,创造出了新型智能教育空间。中医基础理论俄文版一流在线课程的建设契合了“一带一路”和“龙江丝路带”战略方针,符合中医药学科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立足于课程建设,面向国际学生进行中医药教育,利用方便快捷的网络空间,让学生选择灵活的学习时间,助力中医药课程面向全世界的推广,弥补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中俄双语在线课程的空白。

2.新冠疫情下传统教育的必然变革。

新冠疫情的突发,使全球教育经历了一场迅猛而强势的变革,“远程教育”和“在线课程”得到了空前发展,高校经历了由传统教学模式向在线教育模式的全体系快速转变。中医基础理论国际版课程以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中医药复合型高水平人才为着力点,以向俄罗斯传播输出中医药传统文化为人才培养战略,在国际版课程授课中,全俄文讲授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全面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遵循“两性、一度”金课标准,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思维,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3.数据分析技术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

课程后台管理系统,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学习数据最客观、最准确地分析,能够对教学进程进行精准监测,有效地捕捉、分析学生当前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状态,为教师提供数据支撑。使教师能更有效、及时和全面的把握学生学习进程,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观思维占决定因素的局限,更科学、更智能地管理教学进程,提高教学的科学性,推动智慧教育的发展。

二、在线课程建设

立足传统课堂,建设在线开放课堂,利用在线教学平台,充分发挥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等优点,全方位、立体式服务于本科教学。

1.在线课程基本模块。

中医基础理论国际版课程依托学堂在线教育平台,在课程资源、在线互动、考核评价等三个模块,提供课程简介、教案、授课视频、教学课件、讨论题、单元测试、期末测试等教学内容。围绕中医基础核心理论知识及临床诊疗病例,建立起完整的课程体系。

课程对线下课堂之外内容进行了补充,适应信息技术时代要求,着力于在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使教学资源建设对接个性化、自主化、泛在化学习的需求,打破教与学的时间、地点及各种条件的限制,推动教学改革,实现教学过程由关注“教的目的”向关注“学的需要”转变,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中医药人才厚实根基。

2.教学资源的丰富与完善。

中医基础理论国际版课程建设充分体现了现代化课程建设所需要的多部门、多学科协同合作原则,参与中医基础理论国际版课程建设的教师分布在中医基础、英语、俄语、医学史等各个专业。共制作包括11章基础理论课,32个授课视频,32份授课讲义,11个章节讨论,24个章节测试点,累计330分钟的课程资源。仔细梳理现行教学大纲内容,确定中医基础理论课程重点和难点,并以文本的形式共享于课程章节页面,方便学生下载学习,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中医基础理论各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线课程运行过程中,不断更新授课内容,根据疫情防控、中俄医学交流等时事动态的发展,及时更新授课内容,以丰富的实例讲授中医在历史上重大疫情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不间断整合课程思政授课资源,习近平治国理政学习资料、建党百年时事报导、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重要课程思政授课内容持续更新。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效。

3.讨论和考核单元的更新。

在线课程运行过程中,要不断对在线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完善,其中在线讨论模块需要实时进行更新,针对不同班级和学生,提出不同的讨论话题,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在线讨论、在线答疑,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兴趣。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进行沉浸式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提升学习成绩,从而提高学生的外语实践运用能力。

考核模块包括章节测试和期末测试,章节测试中的考试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期末测试的题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各种题型需要经常性更新和替换,针对不同程度的学习者,也要设计不同难度的考试题,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出现的问题,即使进行改进,以提高在线授课的效果。

三、在线授课交互式设计

随着在线教学的发展,在线授课交互式设计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所起到的作用逐步凸显,优化在线课程的交互方式是提高在线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包括上传课件和学习视频、建设题库及学习资料上传等内容;课中利用学堂在线直播平台和雨课堂App(移动端)的“同步课堂”等功能进行网络直播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包括PPT教学),还可以给学生发放资料,进行课堂互动(签到、抢答、选人、问卷调查、讨论、小组学习等);课后也可以利用平台(PC端)或者雨课堂发布作业和测验、网上答疑、作业展示与评价或拓展学习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数据都会实时记录,最终生成课堂教学报告,帮助学校和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管理。

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2.每周在俄语学习上投入的时间? [单选题]内容、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的“融合度”“适应度”和“饱满度”,以及结果的“有效性”上。

在线课程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手段,对中医基础理论俄文版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传统上,终结性评估采取在线考试的形式,主要对学生的听、写、译等能力进行评价。众所周知,中国学生的外语学习普遍存在输出能力不强,也就是会写不会说,能听懂不能回答。外语教学要顺应时代需求,为中医药对俄传播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必须要求学生具备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实践应用能力。形成性评价对此具有一定的考核作用。形成性评价主要对学生课堂出勤情况、课堂作业、课堂互动参与度、网络辅导讨论等学习的参与度、课后翻译作业等完成情况进考核。在形成性评价中,既有教师的评价,也有分组练习、互动练习中学生的评价。

但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合理评估,仅仅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还远远不够。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基础上,建设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多元性评价体系,将大大提高课程质量和课程实效性。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多元评价体系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综合评价的多元系统,这是将学生置于自由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的潜能及其所获得的成就给出更加真实、客观的评价,以促进科学的教学改革方式的形成,并最终保证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基于在线课堂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翻转教学是一种先进的课程教学方法。在理念上,它实现了由教师主导的“一言堂”转变为学生学习需求主导的“多言堂”;在实践上,它通过可控的教师教学视频录制和学生自主学习大大地降低了中医基础理论国际版课程师生教与学的实施难度;在教学手段上,它创新地将教学课时灵活划分成自学课时和面授课时,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降低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又可以让师生面对面直接互动;在教学效果上,它实现了从知识灌输为主向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并重的教学重心的转变,是一种值得尝试的教学方式。

四、多元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中医基础理论国际版课程评价涵盖课程质量标准(规范、指南)”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载体、样板),打造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课程评价方式。静态评估对接中医基础理论国际版“课程”质量评估,动态评估对接“课堂”质量标准。中医基础理论国际版课程与课堂的评价标准最终落实到课程和课堂的教学目标、对象、

猜你喜欢

基础理论评价课程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医基础理论
高速公路智慧服务区基础理论探析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